全国统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半期试题及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期半期考试试题 (附答案)

八年级下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字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 、奁(li án )磬(q ìng )霁(j ì) B 、稽(q í)绉(z ōu )翳(y ī) C 、鬈(qu án )髭(z ī )锃(z èng) D 、鸢(yu ān )泠(l íng )箪(d 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胡适母亲是严格而又慈详的。
B 、冯顺弟用她“带人接物的好脾气”,影响胡适。
C 、茨威格的“肖像”竞然描摹出大文豪深邃的精神世界。
D 、莎莉文培养了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从而再塑了生命。
3、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3分)A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B 、诘责:质问并责备。
C 、抑扬顿挫:声音时高时低。
D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通过开展“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 、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和看到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C 、我永远也不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材料一:他(鲁迅)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材料二:——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鲁迅)的意见却变化了。
材料三:他(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材料四:“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共3分)(1)关于这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分)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作品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2分)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8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____(1)(A清醒;B苏醒;C醒悟;D 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2)(A次第;B 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sùsù( ) 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 ) 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萌()发翩()然sù sù( ) 地落销声nì( ) 迹(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2 分)(3)语段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 分)3.仿照以下的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2 分亲情是杯清洌的酒,因为岁月的历练而醇香;亲情又像一杯温润的茶,因为心香的呵护而沁人心4.名著阅读(2分)(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
八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题(有答案)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是()(2 分)A.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7、下列对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后由西汉刘向编订:《邹忌讽齐王纳谏》就选自该书。
B.《钦差大臣》选自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果戈理小说戏剧选》:课文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
C.《朝天子·咏喇叭》表面是一首吟咏喇叭的词: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清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痛恨宦官的情绪。
D.《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其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8、名句默写。
(5分:每小题1分)(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关河梦断何处? 。
(陆游《诉衷情》)(3)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4)《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
(5)《满江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作者虽为女子:但比男儿还要刚烈的意志:表达作者匡国济世的的凌云志向。
9、在全省各地打造“城市形象”的背景下:资阳市积极投入其中。
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资阳的城市形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5分)(1)你们小组确定的选题为“资阳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现在准备开始搜集资料:请你设计至少四个场所的调查内容。
统编本八年级语文半期试题卷和答案

2018年下期期中质量检测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47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溃.退(kuì)仲.裁(zhòng)诘.责(jié)眼花瞭.乱(liáo)B.要塞.(sài)教诲.(huǐ)翘.首(qiáo)锐不可当.(dāng)C.悄.然(qiāo)镌.刻(juān)泻.气(xiè)油光可鉴.(jiàn)D.宛.如(wǎn)娴.熟(xián)劳碌.(lù)为富不仁.(rén)2.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
(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文中用来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B.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文中指有突出的成绩。
)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时事:文中指最近期内的大事。
)D.是在标致..极了。
(标致:漂亮。
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给我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不倦的,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A .感动激励希望教诲 B.感谢鼓励帮助教导C.感激鼓励希望教诲 D.感激鼓舞帮助教导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测试卷(含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1、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溃退(kuì) 绯红(fěi) 仁慈(cí) 惊心动魄(pò) B.窒息(zhì) 荧光(yíng) 畸形(jī) 殚精竭虑(dàn) C.镌刻(xié) 蒙昧(mèi)____________侏儒(rú) 屏息敛声(liǎn)D.锃亮(zènɡ) 凛冽(lǐn)____________酷似(sì) 藏污纳垢(ɡò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翘首胆怯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轮廓泻气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劳碌教诲正巾危坐一丝不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清末革命军一起义,腐败的清廷毫无招架之力,瞬间就如摧枯拉朽般地被推翻了。
B.亚太地区各种自贸协定、倡议常常让非专业人士眼花缭乱。
C.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这张新歌宣传照中,他静坐颔首低眉显示出的不仅仅是深情更有一番游子思家的情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B.在《创造营2019》节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点赞。
C.“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舒缓的音乐能减缓脉搏、心跳及呼吸速度,降低血压并放松肌肉,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期半期语文试题(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能答题 ……………………………………………………………………………………………………………………………………………………………………事业吧,_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护生活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C.《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6、古诗文默写。
(10分,每空一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3)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
全国统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半期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精品资料》》》》》2018年上学期初二年级半期检测语文试题(总分120分,150分钟完卷)A卷(100分)第一卷(选择题18分)、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赏析(12分)A . 偏僻(P i)嘱咐(zh u)眼眶(ku m g) 戛然而止(ji a)B . 亢奋(kcng)晦暗(hu i)锵然(ji ang)草长莺飞(y ing)C. 萌发(m eng)农谚(y cn) 追溯(s u)海枯石烂(k u)D . 劫难(n cn) 陨石(y un)褶皱(z e)大彻大悟(ch e)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 .下面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踊跃潺潺怠慢人情事故C •羁拌辐射缄默周而复始B .撺掇家眷脑畔消声匿迹D •孕育潮汐狩猎目空一切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李大夫能治好障碍性贫血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求医的癌症患者纷至沓来.B •爷爷不会操作手机,于是我对他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他发信息。
C•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照顾简直无所不至..。
D •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C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D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一倍。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
①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动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
③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 ,能“睡”,还能“吃”。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期半期考试试题语文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第I工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ー、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项加点字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翩.然(piān) 褶.皱(zhé) 潮汐.(xī) 缄.默(jiān)B.追溯.(shù) 沼.泽(zhǎo) 龟.裂(guī) 腐蚀.(shí)C.凋.零(diāo) 枯燥.(zào) 骨骼.(gé) 陨.石(yǔn)D.两栖.(xī) 萌.发(méng) 孕.育(yùn) 劫.难(jié)2.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弟开放。
B.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撞击地球的的结果。
C.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蔼时,春天就来到了。
D.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3.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B.近些年,许多鼎鼎大名的中国企业都随着风光一时的企业精英的沉陷而销声匿迹....了。
C.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继....,让对手无从进攻。
D.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一直为青年朋友们所向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完全正确的一项( )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只要思想上树立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我们就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C.实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谁也不会认为他没有尽力。
D.当山林中的老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学期初二年级半期检测语文试题(总分120分,150分钟完卷)A卷(100分)第一卷(选择题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赏析(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偏僻.(pì)嘱.咐(zhǔ)眼眶.(kuāng)戛.然而止(jiá)B.亢.奋(kàng)晦.暗(huì)锵.然(jiàng)草长莺.飞(yīng)C.萌.发(méng)农谚.(yàn)追溯.(sù)海枯.石烂(kū)D.劫难.(nàn)陨.石(yǔn)褶.皱(zě)大彻.大悟(chè)2.下面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踊跃潺潺怠慢人情事故B.撺掇家眷脑畔消声匿迹C.羁拌辐射缄默周而复始D.孕育潮汐狩猎目空一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大夫能治好障碍性贫血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求医的癌症患者纷至沓来....。
B.爷爷不会操作手机,于是我对他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他发信息。
C.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照顾简直无所不至....。
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C.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D.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一倍。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
①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动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
③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④然而,随着科学家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地发现植物不但有“情”,而且还有“智”呢?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①④③②D.②①④③6.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着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辉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谊。
B.诗中多给人悲戚之感,充满离别的千古愁云。
C.诗人安慰朋友不要忧虑,在朝在野,“同是宦游人”。
D.青春年少,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没有比喻意义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B.下.见小潭日光下.澈C.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D.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9.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石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C.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情绪。
D.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第Ⅱ卷(非选择题82分)三、文言文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1)青青子佩,。
《子矜》(2)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陶渊明(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再遥远如同近邻一样的句子是:,。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四、现代文阅读(32分)(一)课文重温(8分) 社戏(节选)鲁迅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2.第②段加横线的“跑”与第①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分)答:。
13.第②段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以“踊跃”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3分)答:。
14.“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分析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答:。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15.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5分)答:16.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3分)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答:17.作者最后一段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18.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4分)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答:(三)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8分)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