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复习24首

合集下载

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

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

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____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按照字数计算,共____字)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诗经·关雎》——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登山》——陶渊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楼月,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2.《鹿柴》——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腹定霸王。

瑞腾维干将,杼翰哀湘灵。

泽洪神通广,埙篪九霄清。

思古令人忧,终焉难鼓腚。

14.《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5.《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6.《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总结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总结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总结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的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初一年级必背古诗词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初二年级必背古诗词1. 《离思》 -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 《水调歌头》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 《登长城》 - 杜甫戍楼西北角,西望长安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 《念奴娇·昼夜》 - 杨万里昼夜思君不见君,即今如见君。

千里礴云翻雪糁,此意谁识真。

解兵须用盛明月,换我襟怀似皓然。

朱雀桥边采玫瑰,不可矢其枝,心之害也。

三、初三年级必背古诗词1. 《行军令》 - 毛泽东晓风残月,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 《登岳阳楼》 -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些古诗词既有代表性的名篇,也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曲复习第24首 蒹葭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曲复习第24首  蒹葭

艰险。
顺流而下。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赏析】以“蒹葭”起兴,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既点明 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 追寻伊人却不得的凄婉惆怅之情。
蒹葭
返回目录
茂盛的样子。
干。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返回目录
【主旨】本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 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 韵味浓郁。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民 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蒹葭
【名句默写】 (1)_蒹__葭__苍__苍___,白露为霜。_在__水__一__方___,在水一方。 (2)溯洄从之,_道__阻__且__长___。__溯__游__从__之__,宛在水中央。 (3)_蒹__葭__萋__萋___,_白__露__未__晞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_溯__游__从__之___,宛__在___水_中__坻__。 (5)蒹葭采采,_白__露__未__已___。所谓伊人,_在__水__之__涘___。 (6)_溯__洄__从__之___,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宛__在__水__中__沚__。
蒹葭
返回目录
【文学常识】《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爱情诗。全诗 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 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此外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
蒹葭
【古诗词曲鉴赏】
茂盛的样子。
那人,指所爱的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返回目录
逆流而上。
【解析】诗歌并没有表现主人公的“绝望”。D项“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表述 有误。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的经典古诗词总结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的经典古诗词总结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的经典古诗词总结1.《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七步诗》- 曹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6.《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客中行》- 杜甫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8.《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皋莽丘柳,青青夹明渠。

脱我蓝缕裳,与谁同矣?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2.《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山望海楼,风急愁古村。

13.《夜泊水村渡》- 杨万里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4.《登鹳雀楼》- 孟森白日不到楼头霜,白雪千山是雁行。

孤城下有孤烟起,四月风吹万瓦香。

1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春晓》- 孟浩然早发白帝城,露华满径情。

穷寒松柏意,青藤蔓古亭。

17.《登高》- 杜甫风振帆檣入海去,浩荡离愁百结舒。

爱归何处,长亭横望云苍苍。

18.《秋夕》-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9.《月下独酌四首》-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1.《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考语文】初中语文九下必背24篇古诗文+译文(简版),寒假必背!

【中考语文】初中语文九下必背24篇古诗文+译文(简版),寒假必背!

初中语文九下必背24篇古诗文译文24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关雎》《蒹葭》《观沧海》曹操《饮酒》陶渊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次北固山下》王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使至塞上》王维《行路难》李白《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江城子》苏轼《渔家傲》范仲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水调歌头》苏轼《游山西村》陆游《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登飞来峰》王安石《己亥杂诗》龚自珍都有可能考到,多做预备总是好的。

二.中考必考26首古诗词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中考7-9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大全.doc

中考7-9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大全.doc

7-9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课外1.龟虽寿曹操2.过故人庄孟浩然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夜雨寄北李商隐6.泊秦淮杜牧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8.观书有感朱熹9.浣溪沙晏殊10.如梦令李清照七年级下册11.伤仲永王安石12.木兰诗13.狼蒲松龄古诗词背诵课外14.山中杂诗吴均15.竹里馆王维16.峨眉山月歌李白17.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8.逢入京使岑参19.滁州西涧韦应物20.江南逢李龟年杜甫21.灵澈上人刘长卿22.约克赵师秀23.论诗赵翼八年级上册24.桃花源记陶渊明25.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6.大道之行也27.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28.山峡郦道元29.答谢中书书陶宏景3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31.湖心亭看雪张岱32.归园田居陶渊明33.使至塞上王维34.渡荆门送别李白35.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古诗词背诵课外36.长歌行汉乐府37.野望王绩38.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3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40.黄鹤楼崔额41.送友人李白42.秋词刘禹锡43.鲁山山行梅尧臣44.浣溪沙苏轼4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八年级下册46.与朱元思书吴均47.五柳先生传陶渊明48.马说韩愈49.送东阳马生序宋濂5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51赤壁杜牧52.过零丁洋文天祥5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5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5.小石潭记柳宗元56.岳阳楼记范仲淹57.醉翁亭记欧阳修58.饮酒(其五)陶渊明59.行路难(其一)李白6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6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62.己亥杂诗龚自珍古诗词背诵课外63.赠从弟(其二)刘祯6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工勃6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66.终南别业工维67.宣州谢眺楼校书叔云李白6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韩愈69.无题李商隐70.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71.登飞来峰工安石72.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九年级上册73.沁园春•雪毛泽东74.陈涉世家司马迁75.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76.隆中对陈寿77.出师表诸葛亮78.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79.渔家傲•秋思范仲淹80.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81.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8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古诗词背诵课外83.观刈麦白居易84.月夜刘方平85.商山早行温庭筠86.卜算子•咏梅陆游87.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88.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8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90.南乡了•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91.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92.朝天子•咏喇叭工磐九年级下册93.公输《墨子》9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9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96.鱼我所欲也《孟子》97.曹刿论战《左传》98.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99.《诗经》两首关雎兼葭古诗词背诵课外100.从军行杨炯101.月下独酌李白102.羌村二首(之二)杜甫103.登楼杜甫10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10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106.望月有感白居易107.雁门太守行李贺10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工观109.别云间夏完淳。

中考必考古诗词大全

中考必考古诗词大全

中考必考古诗词大全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中描绘边塞风光,展示边塞冰天 雪地,阴云重重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 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2、诗中运用画面色彩对比的手法,在 冷色的基调上染上一层暖色,使冷色更冷的 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3、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 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山回路 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景传情, 情景交融,笔端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的诗 句。) 蜜风网
蜜风网
7、写诗人用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付世变, 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通 过用典,表现诗人十分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指谁? 白居易 9、诗的首联与白诗的尾联相应和,表现 了什么? 表现了诗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蜜风网
⑤诗中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它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6、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理解,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B) A.这两句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 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现 出了春意。 B.日出残夜表示地域的交替,春入旧年表示了时 序的交替。 C.把"日"与"春"当作美好事物的象征。"生"与" 入"使景色拟人化了。 D.在描写景物和时令的变化中,提示了自然规律, 蜜风网 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1、默写 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②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③诗中描绘涨潮时水 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 , 。写平 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美景的诗句 是 , 。 ④诗中流露出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写景叙事中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 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或借时序的交替,让诗人 顿生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⑥借"雁足传书"的故事来寄托乡思愁绪的诗句是: 蜜风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蜜风网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之首紧接 白诗尾,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地度过了二 十三年之久,表现了诗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 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 通过用典,表现出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 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惆怅的 心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 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 豁达。本联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便乘势而下, 表现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振作精神,投 蜜风网 向生活,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 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是对23年贬谪经历的感 叹与惆怅。但他对朋友同僚"千帆过""万木春"般 的升迁并未心怀妒意,反而以豁达又振奋的心情 激励自己。 15、"见赠"中的"见"字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 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 见教、见谅、见笑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是 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急春,常 蜜风网 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蜜风网
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蜜风网
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 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前三句全是写景,但 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与乡思。"枯藤"一句写秋天 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喧染出一种萧 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静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 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 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 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寂寞的心情。以上 是第一层。最后两句是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 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 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 蜜风网 肝肠呢?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பைடு நூலகம்
11、这首曲抒发了作者凄愁的思想 感情,在表达手法上是借景抒情。 12、曲中的“断肠人”此时因何而 “断肠”? 这是一个羁旅在外,长期漂泊 他乡的游子看到眼前那悲凉孤寂、 冷清毫无生气的秋景,又想到自己 长年漂泊在外,于是就引起了极度 的思乡的情思。 蜜风网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小令的情调是既低沉又欢快, 因为曲中"枯藤老树昏鸦"这样凄凉的景 物,也有"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美好的景 物。 B.这首小令以直接抒情为主。 C.借景抒情是这首小令的特点。四句 有三句半写景,字字浸透着流落天涯的 游子的凄苦。 D.深秋日落,乌鸦老树,行人旧家, 蜜风网 但作者"断肠"而回了家。
14、下面对这首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作者描写了九种事物,极力渲染了 悲凉气氛,表现了长期在异乡漂泊的游 子的怅惆之情。 C.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却反映 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 会意义。 D.小令除最后一句写人外,全是写景, 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 蜜风网 陪衬作用。
蜜风网
8、小令描写的景物带有鲜明的时令特征, 如与“秋”、“夕阳”相照应的景物就 有枯藤老树,昏鸦。直接点明时令的一 个词是西风。 9、小令前四句写景,后一句写人。前四 句被一条红线串起来,构成一幅“秋景 图,这条红线是断肠人在天涯。
10、诗人在构图上,成功地运用了映衬手法。 一面是秋风萧飒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一 面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这是明暗相 映;而“流水”与“小桥”是动静相映;写 蜜风网 景与写人是背景和主体相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蜜风网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蜜风网
解读: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 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 博大的胸襟。一二句写青山与绿水掩盖 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三四句写江水浩 渺、视野开阔的景色;五六句写景致的 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 使人顿生惆怅之情;七八句抒写思乡之 情。这首写景诗的特色是借助长江风景 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 蜜风网 情。
4、这首诗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 用。
5、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 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①"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 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 信"沉舟侧畔"终究会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 襟。
诗词前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高原上疾风暴雪的情 景,突出其气候之奇。其中一个"卷"字,写出北风 怒吼奔驰的巨大气势:一个"折"字,则写出了北风 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一个"即"字,写出了 诗人见到如此情景的时的惊异之情。可诗人一时 不能认同这"胡天八月"的气候,竟然以为雪花漫天, 银装素裹的世界,是春回大地、满树梨花的天下, 此是名句。次六句写酷寒中的军营生活。"瀚海"二 句从帐内写到账外,仍紧扣"寒"来写。"山回路转 不见君,雪花空留马行处。"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 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看 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蹄的印迹,他迟迟不 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传情,言尽意未 蜜风网 绝。
1、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2、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愁的句 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3、点出特定时间,照应"昏"字的一句是:夕 阳西下。 4、诗中抒写游子羁旅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5、全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崔颢的《黄鹤楼》中 两句诗与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心境 相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断肠 。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千 古名句,其哲理意味着(A) A.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具有新事物 必然寓于旧事物之中的道理。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 替,而且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表达一种"时不 待我"的紧迫感。 C.作者将"日""春"放在"生""入"之前,并且拟 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D.全诗妙在描写景物节气之中,蕴涵着一种自 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