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一、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五、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七、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八、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一、住宿业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卫生许可证”应悬挂或置于明显处。

二、业主为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设立卫生管理组织(经营人员少于10人者可设卫生管理员),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公共物品消毒制度、卫生清扫制度、卫生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制度等)并负责落实,从业人员个人要掌握本岗位基本卫生知识,做好空气、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记录。

三、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从业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四、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干净,公共区域、客房等地面、墙面无烟蒂、污迹,无卫生死角;使用的设施、设备、空调滤网、电扇叶片等定期清洗,表面清洁无积尘;大厅、走道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禁止吸烟标识。

五、按照《住宿场所卫生规范》要求,必须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消毒间、布草间,配备相关的清洗消毒设施(消毒柜、桶、盆)和保洁设施(布草柜、保洁柜),并有明显标识。

六、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要一客一换,常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用后必须清洗和消毒。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规范1. 总则为了预防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传播传染病,保护⼈体健康,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性⾮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般卫⽣要求、传染病流⾏期卫⽣要求、净化消毒装置卫⽣要求、卫⽣学评价和卫⽣管理要求。

2. 适⽤范围本规范适⽤于公共场所使⽤的空调系统,其它场所空调系统可参照执⾏。

3.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规范,然⽽,⿎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规范。

GB/T 18883 室内空⽓质量标准GB 9663-9673 公共场所卫⽣标准GB/T 18204.1 公共场所空⽓微⽣物检验⽅法卫⽣部消毒技术规范4. 术语与定义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的要求,⽽对空⽓进⾏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4.2 空⽓传播性传染病以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

4.3 空⽓净化采⽤某些技术或⽅法去除室内空⽓中的颗粒物、微⽣物和⽓态污染物。

4.4 可吸⼊颗粒物(PM10)能够进⼊⼈体呼吸道的空⽓动⼒学当量质量中位径为10微⽶的颗粒物。

5. 空调系统的卫⽣要求5.1 ⼀般要求5.1.1 空调系统新风量和运⾏参数应符合国家卫⽣标准和要求,新风采⽓⼝的设置应保证所吸⼊的空⽓为室外新鲜空⽓,新风采⽓⼝应远离建筑物排风⼝和开放式冷却⽔塔。

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5.1.2 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安装防⿏、防⾍设施。

5.1.3 空调系统的过滤器(⽹)、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盘应每年进⾏⼀次全⾯检查、清洗或更换。

定期清洗消毒空调过滤器及通风设施制度

定期清洗消毒空调过滤器及通风设施制度

定期清洗消毒空调过滤器及通风设施制度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空调过滤器和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清洁、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防止病毒和细菌传播。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内设有空调系统和通风设施的办公室和工作区域。

3. 定期清洗消毒空调过滤器3.1 清洗频率空调过滤器应当进行定期清洗,以保证其有效过滤空气和防止灰尘和细菌积聚。

清洗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污染程度确定,一般建议每月清洗一次。

3.2 清洗程序1. 关闭空调系统电源。

2. 打开空调系统面板,取出过滤器。

3. 使用吸尘器或清水清洗过滤器,彻底清除灰尘和污垢。

4. 将清洗后的过滤器晾干,并确保完全干燥。

5. 将清洗后的过滤器放回空调系统中,并确保安装正确。

4. 定期清洗消毒通风设施4.1 清洗频率通风设施应当进行定期清洗,以确保通风效果和空气质量,减少细菌和污染物的积聚。

清洗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污染程度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清洗一次。

4.2 清洗程序1. 关闭通风系统电源。

2. 拆除通风设施的盖板,将其清洗。

3. 使用清洁剂和清水清洗通风设施内壁,确保彻底清除污垢和细菌。

4. 使用清洁剂和清水清洗通风设施的风扇叶片,确保不留死角。

5. 将清洗后的通风设施和盖板晾干,并确保完全干燥。

6. 将清洗后的通风设施和盖板重新安装回位。

5. 检查和记录定期检查空调过滤器和通风设施的清洗情况,并记录在相关的检查表格中。

如发现有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及时采取修理或更换措施。

6. 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清洗消毒空调过滤器和通风设施的重要性的意识,确保标准的执行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7. 实施和追踪供应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监督执行情况,定期追踪和评估系统的有效性,以持续改进和完善该制度。

> 注意:本制度仅为参考,实际操作中请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为了贯彻《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提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清洗达到卫生要求,确保空气流通,特制定本规范。

一、作业人员要求:为确保卫生管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人员应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并满足以下条件:1.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

2.作业人员应佩戴相关防护用具。

3.作业人员应熟悉空调系统设置情况,避免事故或设备损坏。

二、空调通风机房要求:保持干燥清洁,严格堆放无关物品。

三、空调通风系统清洗部位包括:1.风管: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

2.设备和部件:空气处理机组、冷凝水盘、表面换热器、风机箱、过滤器风口等。

3.空调冷却水塔。

四、具体清洗项目及周期:1.对新风口、排风口,每两周擦拭一次。

2.对过滤器、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盘管过滤网在运行期间,每个月进行清洗一次。

4.机组过滤网在运行期间,每三个月进行清洗一次。

5.针对冷凝水盘,每次换季开机前,进行擦拭一次。

6.送风、回风风机。

每次换季开机前针对送风回风风机进行清洗和加油保养一次。

7.机房每周进行清扫,机房内部禁止存放其他物品。

8.冷却塔:每次换季开机前针对冷却塔进行清洗和加油保养一次,针对冷却塔填料破损进行及时更换。

五、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他用,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六、清洗备案:所有清洗消毒作业完成后都要填表记录,注明清洗设备编号、放置地点、清洗消毒人、清洗时间及必要的备注信息等。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公共场所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2006年印发的《》(卫监督发〔2006〕53号)、《》、《》、《》(卫监督发〔2006〕58号)同时废止。

3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环境与健康安全所、江苏省疾病预防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刘凡、陈连生、陈晓东、余淑苑、张流波、张志诚、张秀珍。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41 范围本标准了集调各主要设备、部件的清洗与消毒、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技术要求和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其他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可参照执行。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95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6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和等参数达到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

集中空调系统清洗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leaning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空调冷却水塔内的颗粒物、。

集中空调系统消毒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isinfecting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空调风管、冷却塔、表冷器、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冷却水、冷凝水、积尘中的。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一、范围和时间
1、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一次;
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
次;
二、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记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一、指定专业人员负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日常卫生维护管理,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维护管理档案、日常清洗维护、定期检测、安全隐患排查等管理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对开放式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持续消毒,并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进行检测;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初次启用或者停用一定时间后再次使用的,要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对开放式冷却塔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四、专人负责管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机房,确保机房内干燥,不得在机房内存放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无关的
物品;
五、及时对机组、过滤网、通风管、通风口、风机盘管等设备设施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清除粘附积尘、污物、铁锈、菌斑等污染物,集中收集、排放冷凝水;
六、发现建筑物内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可能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扩散的,要采取关闭通风口等措施,防止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其他区域造成污染;
七、严格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自行清洗或者委托专业清洗服务机构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清洗:
一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二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三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

空调及通风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空调及通风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空调及通风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空调及通风设施清洗消毒制度是为了确保空调系统和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
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空调及通风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的例子:
1. 定期清洗空调过滤器:空调过滤器是阻挡灰尘和细菌的重要防线,应每隔一段时间
清洗或更换。

2. 定期清洗空调内部:除去空调内部的灰尘和污垢,保持空调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

3. 检查和清洗空调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堵塞可能导致水滴和霉菌的滋生,应进行定
期清洗和维修。

4. 定期消毒空调和通风系统:使用专门的消毒剂对空调和通风系统进行消毒,杀灭细
菌和病毒。

5. 定期检查空调和通风系统的风量和温度:确保空调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因
不适当的风量或温度而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6. 建立记录和检查制度:建立详细的记录和检查制度,记录每次清洗和消毒的时间和
结果,以保证清洗和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7. 培训工作人员和用户:培训工作人员和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和通风系统,提高
大家的健康意识和操作技能。

8. 定期维护和保养空调和通风系统:定期维护和保养空调和通风系统,及时发现和解
决问题,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使用效果。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空调及通风设施清洗消毒制度的例子,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因为公共场所的人员流动性大,空气中存在更多的病毒和细菌,而空调通风系统可以吸入、传播和扩散这些病菌,所以清洗消毒是必不可少的。

一、清洗消毒制度的重要性清洗消毒制度是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基本操作。

其意义在于:1.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现代社会是高密度的人类社会,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更易于扩散和传播,容易引发病毒灾害,清洗消毒可以有效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2.提高空气质量。

空调通风系统中长期存在尘土、细菌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影响空气质量,容易导致人员感染呼吸系统疾病。

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清洗消毒可以有效地去除物质积累,避免设备中的过多沉积物对锅炉、排气机等零部件的侵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

二、清洗消毒制度的实施过程清洗消毒制度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清洗周期。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清洗周期和清洗的精细程度,例如,高密度场所一般建议每季度清洗一次,清洗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制定清洗消毒方案。

建立清洗消毒操作规范和方案,明确清洗的目的、方法、步骤等具体内容。

3.清洗消毒。

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现场操作人员受到损伤。

清洗消毒的前期工作包括关机、断电、断气源以及其他与设备相关的操作等。

4.验收及记录工作。

清洗消毒完毕后,应对清洗工作进行验收。

验收工作应包括空调系统的亮度、通风性和温度等相关指标。

并且,清洗消毒的全过程要详细记录,以便于今后的监管和维修。

三、清洗消毒制度的保障措施保障清洗消毒制度的实施,还需要一些加强控制和预防工作的措施:1.维护通风系统的干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空气湿度较大,细菌和霉菌容易生长扩散,所以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开启窗户,进行充分的通风。

2.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

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并清洗过滤器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为贯彻落实《》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集中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清洗达到相应的要求,确保公共服务场所空气流通,制定本规范。

一、作业人员要求: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并满足如下条件:
1、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

2、作业人员要佩戴相关防护用具作业。

3、作业人员要熟悉空调系统设置情况(系统类型、风管材料、尺寸设备部件构成、位置等)以免发生事故,或损坏设备。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谨堆放无关物品。

三、空调通风系统清洗部位主要包括:中空调系统中空气循环所涉及到的全部设备部件及与之相关的部位。

——风管: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
——设备和部件:空气处理机组、冷凝水盘、表面换热器、风机箱、过滤器风口等
——空调冷却水塔
四、具体清洗项目及周期:
1、对新风口、排风口,每两周擦拭一次。

2、对过滤器、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盘管过滤网在运行期间,每个月进行清洗一次。

4、机组过滤网在运行期间,每三个月进行清洗一次。

5、针对冷凝水盘,每次换季开机前,进行擦拭一次。

6、送风、回风风机。

每次换季开机前针对送风回风风机进行清洗和加油保养一次。

7、机房每周进行清扫,机房内部禁止存放其它物品。

8、冷却塔:每次换季开机前针对冷却塔进行清洗和加油保养一次,针对冷却塔填料破损进行及时更换。

五、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他用,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六、清洗备案。

所有清洗消毒作业在完成后都要填表记录。

注明清洗设备编号、放置地点、清洗消毒人、清洗时间及必要的备注信息等。

七、空调场所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集中式空调系统应由资质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清洗消毒,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八、空调就餐场所内设有禁止吸烟区,并有明显的禁烟标志。

九、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十、做好污物处理工作,从空调风管系统清除出来的污物均应妥善保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一、清洗效果
1、风管清洗后的积尘量应达到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小于
1.0克,部件清洗后应无残留物检出。

2、消毒后的风管内壁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去除率应大于90%,致病菌不得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