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写作课时1作文的审题与打开思路课件20180308163
2018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三篇)

2018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三篇)中考后不要迷茫,小编为您带来《2018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三篇)》,请各位考生及家长密切关注页面更新,祝你的中考之路顺畅无阻。
2018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三篇)2018济南中考作文题目已公布:____从未停止2018年济南中考满分作文范文:我们从未停止,直到战胜一切课堂上躁动着一种紧张的、期待的气氛,有人在看表,有人在语速极快的讨论着什么,有人一边四处张望一边将笔转得令人晕头转向。
突然,有人低低地数着:“二十、十九、十八、十七……”接着,队伍壮大起来,声音越来越亮:“十六、十五、十四、十三……”到了最后,甚至有了拍打桌子的鼓点:“三、二、一”紧跟着,下课铃就响了,所有人都人间蒸发了一般迅速消失,几乎是平移到了天台上。
天台上长蛇般盘踞了好几条粗壮而洁白的长绳,被人们宝物般簇拥着,指指点点。
绳子旁站着两队卫士般的学生,他们虎视眈眈地盯着绳子和另一头的人们,人们象山一样的挺拔,而他们的脚却缠络着,像坚实的根基。
接着,他们将绳子从地上抱起来,肩并肩地靠在一起,等着号声的响起。
我们在互相鼓着劲儿,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当阵阵的加油声弱下去的时候,便会传来一片欢呼。
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也站在了那条绳子的面前,握着它柔软的身体,与同伴们肩并肩。
还不容我有些许的思考,一股强大的压力就把我带动着扯到了后面,我马上像一只野兽一样伏下身子,用尽全身的气力紧紧拉着那根绷紧了的绳子。
那几十秒竟如此的漫长,当我仿佛即将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时,听到了一片欢呼声。
我们互相拥抱、互相击掌,庆祝着今天的胜利,而对于明天即将面临的对手不屑一顾。
而这就是错误的骄傲了,事实证明,第二天当绳子脱手而出背叛我离去时,当同学们大喊“用力啊!”的声音在耳旁滑过的时候,当我们一个个摔倒后又不甘心地爬起来继续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再骄傲的起来了。
我们回到教室,教室里已没有了昨日的兴奋,留下的只是死一般的寂静。
2018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课件 (共24张PPT)

• 新奇立意。 • 比如《我渴望__________》的半命题作 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 拟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可谓“一鸣 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 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 文章充分表达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 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 上。
2.补题力求创意新颖
• 如《我生活在__________之中》
•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 露,味同嚼蜡; •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 常,流于一般; •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 人警醒; •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 象,深邃出彩。
拟题
• (一)内容:关注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自我类 (学生的生活环境、发展进步、人生成长、体验 感悟、思想认识、情感交流等) •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 2) __________,你好 • 3)那一刻,我们__________ • 4)难忘那张__________脸 • 5)震撼心灵的__________ • 6)不可忘却的记忆 • 7)一个让我__________的日子
半命题作文时容易存在的问题
•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 •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
•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 如《我真想得到__________》 • 可填上“老师的信任”、“父母的理解”、 “同学的友谊”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可 填入“一本书”、“一架钢琴”、“一支 精美的钢笔”、“一条黄纱巾”等具体的 物质方面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三字要求 • 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 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 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 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 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 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 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 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 是文章细腻、动人。 •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 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 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 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 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 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 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 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 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 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高三语文新高考复习专题突破+十五+作文提分技巧与训练+第一节+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109张)

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我们虽距离遥远,国籍有别,却能联手抗疫, 协和万邦!
正如王昌龄所诗曰:“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 各地“白衣逆行、驰援武汉”让全国上下心心相连;日本华侨“山川 异域,风月同天”的标语拨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俄罗斯默默支援、 源源不断的物资让中国人民倍感温暖……
疫情使中国人民不再能亲自去天安门广场瞻仰国旗,但却让五星红旗 的精神长驻进了人们的心里;疫情让人们密切了家国情怀,疫情让世 界见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结合疫后建设,强调“求快”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给定的调查结果表明“倍速生活”的普遍性,而不同受访者对 “倍速生活”的不同感受,表明“求快”因人而异,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比尔·盖茨的话,从赢得机会的角度,强调“求快”的必要 性。 材料四:木心的诗句,表明在“慢”中有“快”不能获得的美感和情 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 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
【名师带你解读】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结合现实生活情境,通过具有思辨意 义的材料,引导学生挖掘“加快速度”与“放慢脚步”之间的关系,联系社 会与人生,形成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和表达,以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主要采用“求异同法”和互补法。
【满分作文】 隔疫不隔心,万里犹比邻
当疫情播报代替了爆竹声声,当足不出户代替了走亲访友,当网络联 系代替了见面聚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疫情让我们相隔万里,疫情又 让我们心心相连。
什么是距离?距离是对生命的安全线,是共克时艰的决心和信心!
一段肆虐的疫情,一节人生的课堂,一次严酷的大考,一个大国的 担当。疫情之下的隔离让国人之间的距离变远,但无处不在的爱心又 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在春寒料峭的鼠年,那些逆行的身影如缕缕春 风温暖你我,那些无言的值守如汩汩暖流涨满城池,那些坚毅的目光 如道道利剑划破黑暗,那些铿锵的誓言如声声春雷驱散病毒……“山阻 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打,梅花依旧向阳开。”病毒无情, 距离是对生命的敬畏;人间有爱,联系是对爱心的诠释!
济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五写作课时2作文的详略安排课件20180308165

两个方面考虑。古人对此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用墨如 泼”“惜墨如金”。如何安排好详略问题,既是一个写 作理论问的详略安排
文章详略不当,尤其是入题太慢,是目前考场作文的 一大弊病。比如写《追梦路上》,从呱呱坠地写到幼儿园、 小学再到初中,每个时期都平均用力;写《陪伴》,从什
么是陪伴开头,写到父母陪伴我们,最后才写到现在他们
老了,该我们陪伴他们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考生对写作素材缺乏取舍,剪裁不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的要
求:“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内容的详略。”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在作文的“基础等级” 要求中也提到“详略得当”。为突出文章中心,可以从 “写人要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整体安排详略; 写事要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把握主次,安排详略”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写作解读ppt课件5份含答案解析205页

一考场作文速胜技巧复习 二全命题作文复习 三半命题作文复习 四模板作文变变通复习 中考命题探究复习
•规律揭秘
一、作文类型 安徽省中考语文近六年的考查都围绕着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出题,这两种作文类型基本又是以半 命题为主。近几年考查形式,一年命题作文,随后二年是半命题作文,根据这一趋势,可预测, 2018年考查全命题作文可能性较大。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不涉及,考生可作了解。 二、写作主题 安徽省中考作文主题具有人文性,注重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围绕“自我”展开写作。从近几年 来看,作文主题主要有:“青春”“快乐”“情感”“成长”“个性”“期盼”“坚毅”“失望” 等等。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训练与“自我”有关的不同主题作文,多练多改,做到熟能生巧, 方能决胜于中考。 三、题中有“我” 中考作文很多题目中包含“我”,有的是直接出现在题目中,有的题目中虽没有“我”,但写作内 容完全与“我”有关。安徽2007年作文题“我们的心近了”,2008年作文题“我在__________中 得到快乐”,2011年作文题“在我们这个年龄”,2014年作文题“说说我自己”,2016年作文题 “你是我最__________的人”,大量的关于“我”的题目,这表明作文教学要回归自我,提倡中 学生写作“用我手写我心”。很明显,作文有“我”,也最能表达考生的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关爱与帮助,关注成长,关注青春,展现社会积极向上的方面,是安徽近 年中考作文的主要趋势。书写主题必然是“我”的生活、“我”的思考、“我”的行动、“我”的 成长。文中有“我”是初中学生平时写作的重要题材,也是今后作文的方向。以“我”为主人公是 写中考作文的“万金油”,体现自我感受和反思,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是今后中考作文的趋势 和方向。
中考作文指导2018 PPT课件(共22张)

思路点 拨
题号 审题 补题 选材 “ 怀 念 ” 横线上可以填写表 角度一: 怀念过去美好 一 词 说 明 示时间的词,如小 的时光,是因为他人做 写 作 对 象 学、初一等;可以 的某些事情给自己带来 应 该 是 过 填写表示心情的词, 了别样的感触,或感动, 去 的 ( 已 如心怀期待、无忧 或爱; 角度二: 怀念过 经 经 历 过 无虑等;可以填写 去美好的时光是因为它 的 ) 、 值 叙述性的短语,如 让自己成长,给自己带 得 珍 藏 的 与你相伴、看夕阳、 来积极的影响;等等。 “日子”。 妈妈出差等。
角落里的微感动 小小角落,多半蒙尘,也总是不起眼的东西存在的 地方。身体微小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微小,怕也是因为他 总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的缘故吧。父爱亦如此,默默 躲藏。 在我们村里,人们总以为男孩可以传承香火,而女 儿呢?养大嫁人是白养。我的家里也是如此。弟弟是家 里的掌上明珠。爸爸经常外出打工,在家里基本都是一 言不发,我也很少跟爸爸说话。 初二上学期开家长会。 那天,爸爸也刚好回家,半年不见的他,似乎又苍 老了许多。我冷冷地看他一眼,说:“下午家长会,你 能来吗?”他似乎有些诧异,家长会我没让他去过。他 点点头。“爸,你回来了!”弟弟一声大叫,打破了父 女俩身处的尴尬气氛。“下午家长会,老师让你去 ! ” 他说:“我去你姐的班,我答应她了。”弟弟一脸的不 高兴,午饭都没怎么吃。爸爸就跟我说:“我先到你弟 弟的班里看一下,再去你班里。”
微
点
评
“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通过精巧的构思,将自己的 故事写得曲折动人。作者紧扣“角落”行文,写父亲习惯角 落,开班会躲在角落,最后写自己面对角落的感悟。“角落” 作为线索自然引出孩子心中要求平等、渴望父爱的愿望,抛 出矛盾,生发误会,进而消除误会。文章内容充实,结构完 整,情节曲折有致,主旨也一步步得到升华。 文章细节描写突出,尤其是对父亲形象的刻画让人印象 深刻,开头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而爱待在角落 这个典型细节深刻地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点。故事展开叙述 中又用“角落”制造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从而让一个 平凡、普通、内心卑微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善于写真事,抒真情,将小角落里的“微感动”写 得感人至深,反映了真生活里的大感动。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作文指导 课件 (共17张PPT)

下课了,在楼道里一阵寒风吹打在我的脸上,凉飕飕 的。黄老师只穿两件单衣,怎么受得了呢?我急忙来到办 公室,脱下毛线衣让她穿上,可黄老师一把拉住我,严肃 地说:“快穿上,回家路上冻病了怎么办?”说完,又给 我穿上,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模糊了我的眼 睛,看着黄老师慈母般的笑容,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阵阵寒风袭来,我却感到温暖 如春。一件普通的毛线衣,饱含着多少爱抚啊!于是我决 定亲自给老师织一件围巾! 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努力,我的围巾终于织成了,当我 把它送给老师的时候,我竟然看到老师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没想到我一闪念的坚持竟然成就了老师一冬天的温暖。 我喜欢温暖的感觉,我会尽我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拥有温 暖的感觉,让世界各地飘满温暖的气息。
温暖
温暖是一盏看不见但很暖和的明灯;温暖是沙漠中的绿洲;温暖是一个美丽的彩虹。 “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响彻了沸腾的校园。同学们马上回到教室,等待老师来上
课。 今天正好考语文。屋外刮着风,坐在教室里不免有点寒意。同学们都穿得厚厚的,唯独我 只穿一件单衣。黄老师看见了,走过来问我:“你怎么只穿一件单衣呢?”我笑了笑,没 有说话。 开始考试了,同学们都埋头仔细答卷。这时,我抬起头,猛然发现黄老师站在讲台前, 把里面仅能保暖的一件毛线衣脱下来,又穿好外衣。她拿着毛线衣走到我跟前,亲切地对 我说:“你这样不行,穿一件衣服太冷了,怎么能坚持考试呢?来,把我这件毛线衣穿上, 多少能暖和些,免得感冒了。”说完,她把毛线衣就往我身上披。我说:“不,我不冷。 您给我穿了,您可受不了。”老师不管我怎样推辞,硬是把毛线衣往我身上披,还说: “我是老师,你是学生,在学校,我就是你们的母亲。”啊,多么亲切的话语。我穿着黄 老师的毛线衣,感到格外温暖,但也不时地埋怨自己。早上,我为什么起晚了呢?我真恨 自己,匆匆忙忙地忘了穿毛衣…… 下课了,在楼道里一阵寒风吹打在我的脸上,凉飕飕的。黄老师只穿两件单衣,怎么 受得了呢?我急忙来到办公室,脱下毛线衣让她穿上,可黄老师一把拉住我,严肃地说: “快穿上,回家路上冻病了怎么办?”说完,又给我穿上,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看着黄老师慈母般的笑容,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阵阵寒风袭来,我却感到温暖如春。一件普通的毛线衣,饱含 着多少爱抚啊!于是我决定亲自给老师织一件围巾! 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努力,我的围巾终于织成了,当我把它送给老师的时候,我竟然看 到老师眼睛里闪动着泪花,没想到我一闪念的坚持竟然成就了老师一冬天的温暖。 我喜欢温暖的感觉,我会尽我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拥有温暖的感觉,让世界各地飘满
[中考作文范文]2018山东济南中考满分作文及解析
![[中考作文范文]2018山东济南中考满分作文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868eaf376baf1ffc4fade4.png)
原标题:2018山东济南中考满分作文及解析 【原题再现】作文(50分) 请以“从未止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装;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多年来,济南中考一直是命题作文,2011至2017年依次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咀嚼生活的真味”“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一个夏日的早展”“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共度好时光”“醒来”,到了2018年,依然是命题作文,可以说,命题形式十分稳定,特别便于考生备考。
“从未止步”是一个能够让人感受到时代气息的好题目。
从国家层面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脚步从未停止;从个人层面来说,追求梦想、创造辉煌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一直在奋斗的路上前进。
“从未止步”是一个能够让人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好题目。
我们可以运用补充法,补上相关状语,这样就能打开写作的思路。
比如:(1)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2)助人为乐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3)尊老爱幼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4)发展个性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5)比学赶帮超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6)追求诚信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7)遵守规则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8)追求真善美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9)思想解放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等等。
这道题目,既适合写记叙文,也适合写议论文。
如果写记叙文,需要注意运用心理描写或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的特点,或者是通过少量的议论、抒情点题。
如果写成议论文,可将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逐层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
1.写一个不懈追求真善美的故事,强调坚持不懈 不妨将故事的主人公定为一个老人,写他历经块坷,但对真善美的追求始终不悔。
在结构上,主体部分可以用设置小标题的方式来写,这三个小标题可以依次是“求真”“求善”“求美”,然后紧扣小标题,写与老人相关的三个小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思路
近五年学考考查的都是命题作文,注重考查考生对 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题目难度不大,但要写出新 颖出彩的作文却不容易,需要在审题和打开写作思路上 下足功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多角 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力求有创意。”其中,“多角度” 就涉及审题和打开思路。《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 纲》的作文评价标准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 要求中指出要“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由此可见,审题是获得基础分的关键。“发展等级”中
的“材料丰富、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 处,有个性色彩”更是打开思路,夺取作文“制高点” 的体现。力求客观真实地评价考生的写作水平,避免考 生套作,以命题作文、情景类作文为主要考查形式,符 合2018年济南市学考作文命题的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