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技巧

合集下载

广播新闻的音频编辑与后期制作技巧

广播新闻的音频编辑与后期制作技巧

广播新闻的音频编辑与后期制作技巧在广播行业中,音频编辑与后期制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吸引力。

合理的音频编辑与后期制作技巧能够提升广播新闻的表现力,使听众更好地接收和理解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广播新闻的音频编辑与后期制作技巧,帮助广播工作者提升工作效率和节目质量。

一、提前准备在进行音频编辑与后期制作之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确保音频设备和软件都处于良好状态,测试麦克风、耳机和录音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

其次,清理录音设备和软件的内存,为后续的录制和编辑工作做好准备。

最后,了解广播新闻的播音要求和主题,为后续的音频编辑和后期制作做出精确的判断和决策。

二、音频编辑技巧音频编辑是广播新闻制作的基础,它涉及到将录制的音频材料进行删减、调整和修饰等操作,使其更符合广播新闻的要求和节目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音频编辑技巧:1. 剪辑与剪裁:删除不必要的片段,保留最重要的信息和内容。

通过调整剪裁的位置和长度,使节目更加紧凑和有序。

2. 音量调整:根据需要调整不同声音的音量,确保整个节目音量的平衡性和统一性。

注意避免音频过于嘈杂或过于低音,以保持良好的听感和效果。

3. 音频清晰度增强:通过音频修复工具,去除噪音、杂音和其他干扰,提升音频的清晰度和质量。

同时,调整音频的均衡度和声音分布,使其更加适宜广播播放。

4. 加入音效:根据需要,加入一些音效和音乐,增加广播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注意音效和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节目主题,并且不突兀或过于抢眼。

三、后期制作技巧后期制作是广播新闻制作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音频材料的处理和整合,使其更加符合广播新闻的要求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后期制作技巧:1. 音频拼接与过渡:将不同录音段落进行拼接,通过合适的过渡效果,使其自然流畅。

注意过渡效果的选择要与节目风格和内容相匹配,不应过于突兀或占用过多时间。

2. 音频混响与音场:通过添加适当的混响效果和音场效果,使广播新闻更具立体感和沉浸感。

广播新闻的播音技巧与声音处理

广播新闻的播音技巧与声音处理

广播新闻的播音技巧与声音处理广播新闻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要使广播新闻的内容更加吸引人和易于理解,播音技巧和声音处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广播新闻的播音技巧和声音处理的方法和要点。

一、播音技巧1. 声音的抑扬顿挫:在广播新闻中,播音员的声音起到了承载信息和传递情感的重要作用。

他们应该运用得当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当报道一则严肃的新闻时,要用稳重而庄重的语调,而在报道一则欢乐的新闻时,则应该适当增加音调的变化。

2. 语速和节奏的控制:播音员应该根据新闻的内容和听众的接受能力来控制语速和节奏。

对于重要的信息,可以适当放慢语速,以确保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和理解。

而对于轻松愉快的新闻,语速可以稍微加快,以保持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3. 温暖的语调:在广播新闻中,播音员应该给人一种亲切感和温暖感。

他们应该用柔和、亲切的语调来传递信息,这样可以让听众感到安心和舒适。

4. 合理的韵律和停顿:在播音新闻时,适当的韵律和停顿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信息。

播音员应该注意句子的呼吸和停顿,以确保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和流畅。

二、声音处理1. 音量控制:在广播新闻中,声音的音量应该适中,以确保听众可以清晰地听到播音员的声音,同时又不会过于刺耳或嘈杂。

播音员可以通过麦克风的距离和角度来调整自己的声音音量。

2. 音质调整:为了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广播新闻中的声音应该经过适当的音质调整。

通过合适的音质处理,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自然和舒适。

3. 背景音乐的运用:在一些特殊的新闻报道中,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增加新闻的氛围和感染力。

但是使用背景音乐时要注意不要过分干扰听众对新闻本身的理解。

4. 音频剪辑和混音:在广播新闻中,音频剪辑和混音可以起到减少噪音、修复语音问题和平衡声音的作用。

播音员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对声音进行剪辑和混音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播音效果。

总结广播新闻的播音技巧和声音处理对于提高新闻的可听性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新闻报道中的采访录音与整理

新闻报道中的采访录音与整理

新闻报道中的采访录音与整理在新闻报道中,采访录音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录音,记者可以准确地记录受访者的话语,避免信息遗漏或失真。

然而,仅仅依靠录音并不足以完成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在录音基础上,记者还需要进行整理和编辑,以呈现出准确、完整、有逻辑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采访录音的使用和整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技巧来提高整理效率。

一、采访录音的使用1. 确保准确性:采访录音可以确保受访者说话内容的准确性。

面对复杂的信息,记者不能完全依赖于记忆来准确报道,录音可以作为一个备份和核实的工具,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2. 防止失实和失误:有时候,记者可能在采访过程中出现失误或信息遗漏。

录音可以帮助记者回顾和检查采访时的细节和内容,避免因个人主观或疏忽而产生的失实或失误。

3. 材料依据和证据:录音可以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证据和材料依据。

通过录音,记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回放受访者的原话,证明报道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二、采访录音的整理1. 认真倾听和标注:在进行采访录音时,记者需要认真倾听并标注重要的片段。

可以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来记录,或者使用手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录音。

同时,在录音设备或文件中进行标注,记录受访者的身份、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方便后续整理。

2. 去除杂音和冗余内容:在采访录音的整理过程中,记者需要仔细聆听并去除无关的杂音和冗余的内容。

这些内容会干扰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体验,因此需要进行筛选和删除。

3. 精准切割和拼接:对于较长的采访录音,记者可能需要将其切割为独立的片段,以便在报道中使用。

同时,还需要合理地拼接和组织这些片段,使之成为一篇连贯的报道。

4. 忠实还原受访者原话:在整理采访录音时,记者需要尽量忠实地还原受访者的原话。

避免曲解和加入个人主观,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5. 编辑和润色:在整理采访录音的过程中,记者可以对发言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以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然而,记者需要谨慎处理,尽量保持原话的意思和原有的语言风格。

新闻报道中的音频与视频剪辑技巧

新闻报道中的音频与视频剪辑技巧

新闻报道中的音频与视频剪辑技巧在新闻报道中,音频与视频剪辑技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利用音频和视频的剪辑,新闻报道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事件的现场、提供丰富的资讯内容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本文将探讨在新闻报道中常用的音频与视频剪辑技巧,并介绍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提升报道的质量与吸引力。

一、音频剪辑技巧1. 选择合适的音频素材:在新闻报道中,音频的选择至关重要。

采用真实、有代表性的音频素材可以更好地还原事件的现场氛围,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选择音频素材时,应该注意其清晰度、完整性和真实性。

2. 剪辑合理的音频时长:新闻报道需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因此音频的时长应当把握得宜。

一般来说,过长的音频会让读者感到沉闷,而过短的音频则无法完整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

因此,剪辑音频时应根据报道的需要和读者的接受能力,把握好音频的时长。

3. 添加适当的背景音乐或音效:为了增加音频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可以在音频中添加适当的背景音乐或音效。

选择与事件氛围相符的音乐或音效可以增强听者的体验感,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使用,以免影响听者对于事件的理解。

二、视频剪辑技巧1. 编辑清晰的画面:视频剪辑的目的是通过选取和组织画面,将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传达给读者。

因此,在剪辑视频时应选择画面清晰、内容准确的片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经过。

同时,还应注意画面的稳定性和流畅性,以确保内容的观看体验。

2. 拼接合理的转场效果:为了增加视频的流畅性和观看的连贯性,可以使用合理的转场效果来进行视频剪辑。

常见的转场效果有淡入淡出、擦除、平移等,可以根据报道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转场效果来实现画面的过渡。

3. 添加字幕或标题: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视频内容,可以在视频中添加字幕或标题。

字幕和标题应简洁明了,并突出报道的重点,以便读者能够迅速获取信息。

同时,字体的选择和颜色的搭配也需要注意,以确保文字的清晰可读性。

三、音视频剪辑的整合应用音频和视频剪辑在新闻报道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配合、协同作用的。

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点分析

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点分析

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点分析广播录音制作技术是指利用录音设备和后期处理技术来制作广播节目的过程。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广播录音制作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声音采集声音采集是广播录音制作的基础,要保证采集到清晰、准确的声音。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麦克风,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节目类型选择合适的麦克风,如有人对话的节目可以使用采集范围较小的单向麦克风,现场录音可以使用集束麦克风等。

2. 控制采集距离,根据声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距离,确保声音清晰而无失真。

3. 控制录音环境,避免环境噪音对声音采集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环境、使用消音设备等方法减少噪音。

二、录音设备录音设备是广播录音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要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录音的质量。

以下几点是选择录音设备时需要注意的要点:1. 选择高质量的录音机,保证录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2. 注意录音设备的频率响应范围,高质量的录音设备能够准确还原音频信号,保证录音的质量。

3. 预留足够的存储空间和电池容量,确保录音设备能够持续录制长时间的节目。

三、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广播录音制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可以通过后期处理技术提升录音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几点是后期处理时需要注意的要点:1. 去除噪音,使用降噪软件或人工降噪技术,去除录音中的环境噪音,使声音更加清晰。

2. 控制音量,根据节目内容和效果要求,合理调整录音的音量,以达到最佳听感。

3. 增强音效,适当利用音效处理软件,增加声音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节目质量。

4. 剪辑和混音,根据节目需要进行剪辑,使节目更加紧凑;利用混音技术将不同音频素材进行叠加和平衡,丰富节目效果。

四、声音效果声音效果是广播节目吸引听众的重要因素,要注意利用声音效果来增强节目的吸引力。

以下几个方面是声音效果的重点:1. 音效选择和运用,根据节目的内容和效果要求选择合适的音效,并巧妙运用在节目中,增加吸引力。

2. 音频特效处理,通过音频特效软件进行处理,如回音、混响等,使声音更加生动有趣。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分析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分析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分析【摘要】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是传媒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其过程需要经过选题和策划、采访与录音、剪辑和编辑、配乐和后期制作以及播发与宣传等环节。

选题和策划阶段需要确保新闻具有新闻价值和时效性,采访与录音环节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专业技能,剪辑和编辑阶段要注重节奏和内容的呈现,配乐和后期制作要为新闻增色添彩,最终的播发与宣传是确保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的分析,可以帮助提高新闻制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传媒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巧和方法。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将为广播新闻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关键词】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选题,策划,采访,录音,剪辑,编辑,配乐,后期制作,播发,宣传,分析。

1. 引言1.1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分析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如何有效地制作一则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广播新闻节目,成为了广播工作者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分析旨在探讨如何选题和策划、如何进行采访与录音、如何进行剪辑和编辑、如何进行配乐和后期制作、以及如何进行播发与宣传,从而全方位地展现出广播新闻制作的整个过程。

在选题和策划阶段,广播工作者需要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和热点性,以及受众的喜好和需求。

而在采访与录音阶段,精准而全面的采访技巧和录音设备的运用都至关重要。

剪辑和编辑则需要结合新闻的主题和节奏,将采访录音、配乐等素材进行组合和编辑,形成完整的新闻节目。

配乐和后期制作则可以为新闻节目增添氛围和情感色彩,提升听众的体验感。

在播发与宣传阶段,广播工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和时段进行播发,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新闻节目推送给更多的听众。

通过对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方法的深入剖析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广播工作者们提升新闻制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广播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选题和策划选题和策划是广播录音新闻制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整个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技巧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技巧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技巧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音频技术、便携录音设备和音频工作站在广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广播录音新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采访和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设备,面临这一些新技巧,熟练掌握,合理利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广播录音新闻;采访设备;音频处理软件;广播新闻后期制作0引言近年来,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日渐普遍,它以广播特有的“绘声绘色”,及时生动地传递信息、报告新闻,给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广播新闻的魅力。

随着数字音频技术、便携录音设备和音频工作站在广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广播录音新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采访和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设备,面临这一些新技巧,熟练掌握,合理利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掌握广播录音新闻的特点录音广播新闻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

它应该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现场音响场。

因此记者和采访对象要保证语言的合适速度、清晰度、语言简练性、无歧义等要点。

一个成功的录音报道应该用思想去录音,让音响有思想,让人闻声“见”景。

2 采访设备的选用2.1采访机的选用就我电台总共使用过苏州富川科技的采访通DJ200,英夫美迪的PAW 120马兰士的PMD620,PMD660,PMD670每个型号都有自己的特点,音频存储格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马兰士的PMD660是一部最先进及方便使用的立体声数字录音机,使用CF卡,不单内置电容话筒连自动电平控制,而且在录音现场可利用“Copy Segment”功能进行编辑工作,如使用4粒AA电池,PMD660更可录音长达4小时。

PMD660的非压缩WA V可以44.1kHz或48kHz的采样频率录音,而高质素的MP3档可录音于单声道(64kbps) 或立体声(128kbps),使用标准1GB CF卡,立体声可以录音超过1小时、单通道非压缩的录音约3小时、MP3立体声的录音超过17小时、而MP3单声道的录音则约36小时。

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点分析

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点分析

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点分析广播录音制作是指将广播节目内容进行录制并进行后期编辑加工,最终制作成广播节目的过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广播录音制作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包括录音设备、后期编辑软件、音频处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广播行业中,好的录音制作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还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的听众。

掌握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点对于广播从业者来说尤为重要。

1. 录音设备的选择在广播录音制作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录音设备的选择。

录音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录音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录音设备,包括传统的录音笔、专业的录音机、数字录音设备等。

传统的录音笔虽然价格便宜,操作简便,但录音质量和功能受到限制;而专业的录音机和数字录音设备具备更高的录音质量和更丰富的功能,适用于专业的广播录音制作。

2. 麦克风的选择麦克风是影响录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麦克风适用于不同的录音环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麦克风可以提高录音的清晰度和真实感。

在广播录音制作中,常用的麦克风包括动圈麦克风、电容麦克风、无指向性麦克风等。

动圈麦克风适用于录音对象在运动或者存在较大噪音的环境下;电容麦克风适用于录音对象静止且环境噪音较小的情况下;无指向性麦克风适用于录音对象的声音在全方位散发的情况下。

3. 后期编辑加工后期编辑是广播录音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使录音效果更加饱满、立体。

后期编辑包括音频剪辑、混音、添加特效等多个环节。

音频剪辑可以将录音素材进行剪裁,去除不需要的部分,使得广播节目更加紧凑;混音可以将多个音频轨道合并,使得声音更加立体;添加特效可以让广播节目更具吸引力。

现在已经有许多专业的音频后期编辑软件如Adobe Audition、Audacity等,可以帮助广播从业者完成后期编辑加工。

4. 音频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是广播录音制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使得录音效果更加清晰、自然。

音频处理技术包括降噪、均衡、压缩等多项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录音新闻制作技巧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音频技术、便携录音设备和音频工作站在广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广播录音新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采访和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设备,面临这一些新技巧,熟练掌握,合理利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广播录音新闻;采访设备;音频处理软件;广播新闻后期制作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005-02
0引言
近年来,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日渐普遍,它以广播特有的“绘声绘色”,及时生动地传递信息、报告新闻,给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广播新闻的魅力。

随着数字音频技术、便携录音设备和音频工作站在广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广播录音新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采访和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设备,面临这一些新技巧,熟练掌握,合理利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掌握广播录音新闻的特点
录音广播新闻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

它应该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现场音响场。

因此记者和采访对象要保证语言的合适速度、清晰度、语言简练性、无歧义等要点。

一个成功的录音报道应该用思想去录音,让音响有思想,让人闻声“见”景。

2 采访设备的选用
2.1采访机的选用
就我电台总共使用过苏州富川科技的采访通dj200,英夫美迪的paw 120马兰士的pmd620,pmd660,pmd670每个型号都有自己的特点,音频存储格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马兰士的pmd660是一部最先进及方便使用的立体声数字录音机,使用cf卡,不单内置电容话筒连自动电平控制,而且在录音现场可利用“copy segment”功能进行编辑工作,如使用4粒aa电池,pmd660更可录音长达4小时。

pmd660的非压缩wav可以44.1khz或48khz的采样频率录音,而高质素的mp3档可录音于单声道(64kbps) 或立体声(128kbps),使用标准1gb cf卡,立体声可以录音超过1小时、单通道非压缩的录音约3小时、mp3立体声的录音超过17小时、而mp3单声道的录音则约36小时。

同时可以外接立体声晶体话筒。

选用上总的原则应该兼顾便携、录音质量、录音长度、使用环境、稳定性等几个方面。

在文件格式上,只有苏州富川科技的采访通dj200采访笔要用有自己的文件管理和编辑软件,提取相应的音频资料,而英夫美迪和马兰士可以使用usb接口提取通相应的音频资料再用音频处理软
件进行后期制作,samplitude 8.0 cool por2.1,xtack等。

2.2采访中话筒使用技巧
一般录音笔上自带(或内置)的话筒,没有类似传统外接话筒的心型、锐心型、枪管式等区别,唯一就是可以调整的是话筒灵敏度,录音音量的大小,录制后常通过后期的降噪、剪切功能取得需要的音频素材,那么使用者必需注意录音环境。

在使用外置话筒时选用电容式麦克风因为它灵敏度极高,能够清楚的重现声音。

前方接收的声音,增益最大。

可以过滤来自四周的杂音,极适合在背景杂音多的环境使用选择使用方法。

如在室外出录音,遇到刮风要注意话筒的防风处理,有条件的,可以配备专门的采访话筒防风罩,没有的话,可以用手绢、棉布、海绵等包裹话筒头。

用海绵块做了一个防风罩,效果还不错。

话筒或采访机拿在手上,在两人之间,高度在胸部左右,尽量不要动来动去,手上不要拎塑料袋子之类的容易产生噪音的东西。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在喧闹的背景下录好同期声可以运用手动电平跟踪,录音电平为-4db到-5db,瞬态控制在+3以下、话筒用超指向,要求被采访对象与话筒的角度不能大于两者连线的±15°,距离为18cm~23cm左右,因为话筒的超指向特点是,能够拾取较远的声源,单向灵敏度很高,被采访对象由于距离话筒很近,音量就必须调到正常指标,噪音也就随之而相对减低,同时被采访对象又起到一定的噪音屏蔽作用。

做室内或者专访,可以近距离的录制,通过人声的距离感表达、突出主题。

3 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音频格式的转换和处理
采访机中存储的格式(*mp2、*.mp3等)、录音软件编辑过程中(*.wav)、播出工作站需要的格式(*.s48)、录音新闻作品上传格式(*.mp3 *)往往并不相同,不同内容也采用不同的压缩率,对以语言类为主的录音新闻来讲,结合我台的特点一般可以采用
(*.mp3)格式,压缩后一般为原文件(*.wav)大小的1/10左右;如现在我台广播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常用处理方法是将英夫美迪的paw 120 马兰士的pmd620 , pmd660, pmd670采访机都可以直接通过机器上的usb口直接导出音频资料。

再通过easy cd-da extractor professional8.0将各种音频格式转换成(*.mp3)或(*.wav).在音频处理软件上,使用cool por 2.1,samplitude8.0做后期的合成制作.因为它们不但自身带有常用的均衡、混响、多轨编辑、电平声相等参数调节,对音频的编辑非常形象化,拖拽、画线、拷贝、删除、粘贴、合并、读写、保存、切割、放大、锁定、淡入淡出、掐头去尾等等功能操作,先是视觉操作,后是听觉的验证,直观方便,即便是误操作,仍可以通过undo(撤销)来重做,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最后就是将合成好的音频资料通过我台的xtack编制软件转换成播出工作站需要的格式(*.s48)上传到播出服务器上供播出用.
4 广播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常用处理方法
4.1把握正确的音频参数
采样率、音频电平、平衡、噪声门限、信噪比是做为音频文件
的基本参数,跟内容无关,一篇优秀的录音新闻作品首先要保证音频参数的正确。

具体的如使用背景音乐时,其中语言的响度大概是音乐的两倍,电平上的反映是大6db左右,而当采用现场混播,记者做为旁白来介绍的时候,越是嘈杂的背景,越要注意提升语言的电平,保证主要信息的清晰度。

其他还有如声道平衡,左右声道相位等,因为个别采访机的音频格式是单声道,制作过程中如果简单的把两个声道复制,就有可能出现左右声道相位反相,播出后产生相位抵消,音量大小从波形上看没有问题,一旦播出就会出现音量特别小,并且特别浑的现象。

4.2音频剪切技巧
相对从前的线性剪切方式,工作站或音频处理软件的剪切,类似于早期稿件编辑,界面就是电脑屏幕,所有的音响素材简化成了图形界面,对音频的编辑非常形象化,拖拽、画线、拷贝、删除、粘贴、合并、读写、保存、切割、放大、锁定、淡入淡出、掐头去尾等等功能操作,先是视觉操作,后是听觉的验证,直观方便,即便是误操作,仍可以通过undo(撤销)来重做,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在剪切过程中注意语气的衔接,内容的关联,音量大小的对比不能太唐突,有停顿、留白,给听众反映记忆和回味的机会,切忌断章取义,喋喋不休,忽高忽低,混混沌沌。

4.3内容补录技巧
同期录音采访中,最好采用随错随补的方式,补录过程中,一
定要在现场或录音室内一次补录,不然在音色、音量、情绪上会跟原来有较大差别,导致连贯性差,听起来剪切的痕迹重,给人以弄虚作假的感觉。

4.4成品合成技巧
合成是录音新闻制作的最后一关,各个素材经过剪切、调整后,生成完整的一篇录音新闻作品,这时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各声音素材的位置,音量的大小合适,声像定位是否准确等,一般在合成前,先总体预听,然后再操作,重要的音频素材单独保存,没有做完的以工程的格式暂存(工程格式是各个音频素材的快照,保持所做工程的当前形式)。

5结论
在广播录音新闻的采访和制作中,满足技术层面的具体要求是成功作品的必要前提,做为采、编、播全能型的记者,掌握这些技术、应用这些手段,是做好广播录音类新闻的一个捷径。

参考文献
[1]阎凤菕.广播电视技术手册[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1-1.
[2]胡泽编著.字音频工作站——录音技术与艺术系列丛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