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数据统计高级

合集下载

2010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市统计局2011年3月15日2010年是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一年。

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复杂局面和各种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科学应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0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37.03亿元,增长20.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20.68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8.02亿元,增长11.5%。

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9.8、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3.1%、35.6%。

全年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14.7%、15.0%、16.0%和15.5%。

三次产业结构为4.4:53.6:42.0。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4%。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728.3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0.0%。

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376.59亿元,增长3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4.4 %。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3.0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2%,同比减少6.3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4.28亿元,增长31.2%。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3.33亿元,增长28.4%。

长沙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8.6%,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7.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2.5%、31.4%、29.5%和2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84元。

2010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25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10元,湖南省统计局二○一一年三月七日关于发布2010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局,统计局:现将我省2010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公布如下:据统计,2010年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9280元,月平均工资2440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483元,月平均工资2540元,比上年增长11.7%。

说明:本数据不包括城镇私营单位。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统计局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三日关于公布2010—2011年度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有关损害赔偿项目标准的通知各市、州、县公安局交警支队、大队,机场支队及所属大队、高支队及所属大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的规定和省统计局《2010年湖南统计年鉴》发布的有关数据,特制定《2010-2011年度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现予公布。

请各地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中参照执行。

附件: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湖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一日主题词: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湖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办公室 2010年11月12日附件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2010—2011)序号项目标准(元)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4.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10.00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28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40213职工月平均工资2167.34国有各行业的平均收入农、林、牧、渔业15922采矿业22846制造业249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32042建筑业215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989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7115批发和零售业25575住宿和餐饮业17531金融业46127房地产业2553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317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334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194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3016教育2947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40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135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83145住宿费一般地区40元/人·天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30元/人·天伙食补助费省内12元/人·天外省15元/人·天经济特区20元/人·天说明:1、以上第1—4项依据湖南省统计局提供的二OO九年统计数据,第5项按省财政厅颁布的《湖南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湘财[96]行字第136号)的标准执行。

2010年湖南省各县GDP排名

2010年湖南省各县GDP排名

∙2010年湖南省各县GDP排名∙01 长沙县630.0102 浏阳市556.7803 宁乡县489.5804 醴陵市263.7005 望城县242.9506 耒阳市240.0807 攸县173.3408 湘潭县172.109 汨罗市16410 湘乡市161.7711 邵东县16112 华容县160.9513 湘阴县158.714 桂阳县158.3815 资兴市156.1416 衡阳县154.9317 衡南县153.9418 永兴县151.819 澧县150.320 桃源县149.5121 冷水江市148.9422 常宁市143.1323 祁东县140.4524 岳阳县125.825 衡东县123.9926 涟源市123.8727 沅江市123.1928 石门县122.229 平江县116.9730 汉寿县116.531 祁阳县112.2232 临湘市112.233 桃江县106.5334 安乡县101.635 新化县98.5136 双峰县97.8538 安化县88.539 南县87.8640 茶陵县81.6341 慈利县80.5242 临澧县78.343 株洲县76.544 隆回县75.8845 吉首市71.3246 洞口县70.7647 东安县69.648 溆浦县69.4849 衡山县68.9350 宜章县68.2351 嘉禾县67.9252 道县66.1753 邵阳县65.2654 津市63.755 武冈市60.5256 临武县58.8657 新邵县57.1858 宁远县54.0759 辰溪县53.1260 洪江市49.3861 中方县48.8562 花垣县48.2763 芷江县47.7564 新宁县4365 绥宁县40.966 蓝山县40.1867 桑植县39.5368 江华县39.1269 龙山县37.7470 泸溪县37.0671 靖州县34.3672 凤凰县34.3673 安仁县34.3174 保靖县33.1175 麻阳县32.3276 会同县30.9878 韶山市30.7879 新田县29.5380 炎陵县28.5881 汝城县26.2882 江永县25.3883 新晃县25.184 双牌县23.1285 城步县18.7086 通道县18.2187 桂东县13.788 古丈县10.7。

2010年各地财政收入(简单)

2010年各地财政收入(简单)

2010年全国及地方财政收入2010年全国我国财政收入首次超过8万亿元大关。

财政部昨日发布,2010年1至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

年初,财政部发布的预算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73930亿元,支出84530亿元。

据悉,2011年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部预算提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8.9万亿元,全国财政支出9.8万亿元。

湖南省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862.88亿元,比上年增加351.78亿元,增长23.28%,是2005年2.49倍,增量超过2000年全年收入总量。

市州财政收入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速。

其中,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完成财政收入715.8亿元,增长26.87%;湘南地区(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完成财政收入264.45亿元,增长32.39%;大湘西地区完成财政收入163.08亿元,增长24.35%。

广东省、江苏省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正式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

2010年,广东生产总值突破4.5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广东省去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481.53亿元,同比增长22.81%;省级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达到861.19亿元,同比增长18.51%。

预计2010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可以突破1万亿元,完成11600亿元,同比增长28.13%。

09年财政收入排名第二的江苏省,在2010年也有非常好的表现。

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学勇近日透露,201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00美元,财政总收入将超过万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性收入3900亿元。

上海、北京、天津2010年地方财政均有不同的增长。

据各地公开数据,2010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73.6亿元,增长13.1%;天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湖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国各地最新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一、北京市根据北京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11年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如下: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262元;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986.00元/年;4、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9141.00元/年;5、职工月平均工资48444元/年。

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职工月平均工资数据为2010年标准,2011年标准尚未公布,在未公布前这三项标准可适用上述标准,数据在相关标准公布后即时更新。

二、河南省根据河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河南省2011年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如下: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0.26元;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38.49元;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23.73元;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82.21元;5、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为27357元/年(2010年适用标准)。

其中2011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尚未公布,在未公布前可适用上述2010年标准,数据在相关标准公布后即时更新。

三、湖南省根据湖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湖南省2011年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如下: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6元;2、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25元;3、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4、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10元。

5、职工月平均工资1923.5元(2010年适用标准)其中2011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尚未公布,在未公布前可适用上述2010年标准,数据在相关标准公布后即时更新。

四、江苏省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有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费用标准(2010年度)的通知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湖南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5分段

湖南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5分段

湖南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档分5分段统计表(21万人参考567一本线)2010年06月25日11:51 来源: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档分本段人数累计人数710 1 1705 3 4700 2 6695 3 9690 10 19685 10 29680 20 49675 25 74670 52 126665 64 190660 101 291655 120 411650166 577651张文君北外226 803645646余家龙-北航262 1065640643甘如饴-北邮410 1475635638黄维琴-中南637-王德发-北邮638-梁云云-武汉635-孙坤红-武汉635-张静-北邮513 1988630627-向佳-南开557 2545625625-邓鹏-贵州624-姚磊-武汉620 731 3276621-郑渂-华中科技620-彭辉-北京交通618-赵敏-首都医科617-甘鸿-扬州894 4170 615615-彭倩-中南611-童中华-重庆611-张彬华-华东师大610-程超-北京1003 5173 师大605 1180 6353600 1323 7676595 1587 9263590 1797 11060585 1958 13018580 2216 15234575 2502 17736570 2616 20352565 2847 23199650 306 1154645 387 1541640 494 2035635 570 2605630 687 3292625 846 4138620 964 5102615 1080 6182610 1355 7537605 1348 8885600 1528 10413595 1657 12070590 1832 13902585 2017 15919580 2142 18061575 2382 20443570 2459 22902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本科一批文史583分理工572分本科二批文史528分理工492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挑战,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民生,全省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5902.12亿元,增长14.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9.4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313.56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49.12亿元,增长11.5%。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1∶43.5∶41.4转变为14.7∶46.0∶39.3。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3%和34.2%。

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6.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839.6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936.75亿元,增长1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6715.91亿元,增长15.5%;环长株潭(“3+5”)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2560.17亿元,增长15.2%;湘南地区生产总值3269.27亿元,增长15.0%;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2027.25亿元,增长13.7%。

民生进一步改善。

全省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建设合计投入财政资金757.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8%。

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0.83万人,比上年增加10.51万人。

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保持动态清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范围内补偿率65.6%;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55元,比上年增加18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5元,比上年增加8元。

1806-湖南省岳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806-湖南省岳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岳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来源:岳阳统计信息网[2011-06-21]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我市人口普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3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54779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01141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66495人,增长9.3%。

年平均增长率为0.79%。

全市户籍人口为5648867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506069户,家庭户人口为507299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6人减少0.0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34311人,占51.74%;女性人口为2643600人,占48.2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44下降为107.2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7632人,占16.02%;15-64岁人口为4100164人,占74.8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0115人,占9.1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7515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5838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09889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7848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有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为(45,80,48,40,22,78),要求构造一棵二叉排序树并给出构造过程。

2、因为后序遍历栈中保留当前结点的祖先的信息,用一变量保存栈的最高栈顶指针,每当退栈时,栈顶指针高于保存最高栈顶指针的值时,则将该栈倒入辅助栈中,辅助栈始终保存最长路径长度上的结点,直至后序遍历完毕,则辅助栈中内容即为所求。

void LongestPath(BiTree bt)//求二叉树中的第一条最长路径长度
{BiTree p=bt,l[],s[]; //l, s是栈,元素是二叉树结点指针,l中保留当前最长路径中的结点
int i,top=0,tag[],longest=0;
while(p || top>0)
{ while(p) {s[++top]=p;tag[top]=0; p=p->Lc;} //沿左分枝向下
if(tag[top]==1) //当前结点的右分枝已遍历
{if(!s[top]->Lc && !s[top]->Rc) //只有到叶子结点时,才查看路径长度
if(top>longest) {for(i=1;i<=top;i++) l[i]=s[i]; longest=top; top--;}
//保留当前最长路径到l栈,记住最高栈顶指针,退栈
}
else if(top>0) {tag[top]=1; p=s[top].Rc;} //沿右子分枝向下
}//while(p!=null||top>0)
}//结束LongestPath
3、有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每个结点包括两个域,一个是整型域info,另一个是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域next。

假设单链表已建立,设计算法删除单链表中所有重复出现的结点,使得info域相等的结点只保留一个。

#include <stdio.h>
typedef char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 next;
} listnode;
typedef listnode* linklist;
/*--------------------------------------------*/
/* 删除单链表中重复的结点 */
/*--------------------------------------------*/
linklist deletelist(linklist head)
{ listnode *p,*s,*q;
p=head->next;
while(p)
{s=p;
q=p->next;
while(q)
if(q->data==p->data)
{s->next=q->next;free(q);
q=s->next;}
else
{ s=q; /*找与P结点值相同的结点*/
q=q->next;
}
p=p->next;
}
return head;
}
4、数组A和B的元素分别有序,欲将两数组合并到C数组,使C仍有序,应将A和B拷贝到C,只要注意A和B数组指针的使用,以及正确处理一数组读完数据后将另一数组余下元素复制到C中即可。

void union(int A[],B[],C[],m,n)
//整型数组A和B各有m和n个元素,前者递增有序,后者递减有序,本算法将A和B归并为递增有序的数组C。

{i=0; j=n-1; k=0;// i,j,k分别是数组A,B和C的下标,因用C描述,下标从0开始while(i<m && j>=0)
if(a[i]<b[j]) c[k++]=a[i++] else c[k++]=b[j--];
while(i<m) c[k++]=a[i++];
while(j>=0) c[k++]=b[j--];
}算法结束
4、要求二叉树按二叉链表形式存储。

15分
(1)写一个建立二叉树的算法。

(2)写一个判别给定的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的算法。

BiTree Creat() //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
{ElemType x;BiTree bt;
scanf(“%d”,&x); //本题假定结点数据域为整型
if(x==0) bt=null;
else if(x>0)
{bt=(BiNode *)malloc(sizeof(BiNode));
bt->data=x; bt->lchild=creat(); bt->rchild=creat();
}
else error(“输入错误”);
return(bt);
}//结束 BiTree
int JudgeComplete(BiTree bt)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如是,返回1,否则,返回0
{int tag=0; BiTree p=bt, Q[]; // Q是队列,元素是二叉树结点指针,容量足够大
if(p==null) return (1);
QueueInit(Q); QueueIn(Q,p); //初始化队列,根结点指针入队
while (!QueueEmpty(Q))
{p=QueueOut(Q); //出队
if (p->lchild && !tag) QueueIn(Q,p->lchild); //左子女入队
else {if (p->lchild) return 0; //前边已有结点为空,本结点不空
else tag=1; //首次出现结点为空
if (p->rchild && !tag) QueueIn(Q,p->rchild); //右子女入队
else if (p->rchild) return 0; else tag=1; } //while
return 1; } //JudgeComple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