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合集下载

2019电大《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

2019电大《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

电大《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二)医用基础化学作业2[教学要求]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掌握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计算。

一、填空题1、配合物[Co(NH3)4(H2O)2]Cl3的命名为三氯化四氨.二水合钴(Ⅲ);其内界是[Co(NH3)4(H2O)2]3+;外界是Cl-;中心离子是Co3+;配体分别是NH3和H2O;配位原子分别是N和O;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e、氧化数升高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而得e 、氧化数降低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3.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e、氧化数升高,变为它的氧化态。

4.在原电池中,氧化剂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5.通常选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测定电极电位的基准,所以电极电位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值。

6.常用的参比溶液(空白溶液)有溶剂、试剂和试样空白。

7.摩尔吸光系数ε是物质的特征常数,其值越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单色光吸收程度大,测定的灵敏度愈高。

一般ε大于103就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二、选择题1.乙二胺NH2一CH2CH2-NH2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下列哪种物质?( C)A.配合物B.沉淀物C.螯合物D.聚合物2.CUSO4.H2O中,中心离子(Cu2+)的配位分子数是( D )。

A.5B.2C.1D.43.K[PtC13(NH3)]的正确命名是( A )。

A.三氯、氨和铂(Ⅱ)酸钾B.一氨、三氯和铂(Ⅱ)酸钾C.三氯、氨和铂(O)酸钾D.三氯化氨和铂(Ⅱ)酸钾4.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值相差越大,则该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哪一条?( C )A.反应速度越大B.反应速度越小C.反应能自发进行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5.已知电极电位:E0CU2+/CU =0.34V,E0Fe2+/Fe=-0.44V,E0Fe3+/Fe =-0.04V,E0Fe3+/Fe2+=0.77V,将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变成什么离子?( B )A.Fe2+B.Fe3+C.不变化D.Fe2+和Fe3+6.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该电池的反应?( C)A.Ce3++Fe3+=Fe2++Ce4+B.Ce4++e =Ce3+C.Fe2++Ce4+=Ce3++Fe3+D.Ce3++Fe2+=Fe+Ce4+7.在2KMnO4+16HCl=5Cl2+2MnCl2+2KCl+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 )A.Cl2B.H20C.KClD.MnCl28.对显色反应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下面哪一种?( C )A.显色酸度B.比色皿C.测量波长D.仪器精密度9.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硫酸铜呈现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何种光波?( C )A.蓝色光波B.绿色光波C.黄色光波D.紫色光波10.属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是( B)mm。

药物化学形考作业2答案

药物化学形考作业2答案

药物化学形考作业2答案药物化学形考作业2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物化性质?物化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情况下,随着温度、压力、浓度等物理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2. 请简述氢键的形成条件?氢键的形成条件是:分子中至少要有一个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如氧、氮、氟等)形成成键。

同时这个原子中有一个孤对电子或具有非共价电子对的另一个原子也可以通过空间构象合适地与之形成氢键。

3. 请列举出不同种类的化学键?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范德华力。

4. 请解释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引起的结晶现象?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当其温度升高达到其升华点时,由于其表面张力的作用,会导致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弱,分子中的热运动不断增强,最终使得物质分子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而发生升华现象。

随着物质温度的降低,分子中的热运动逐渐减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最终导致物质从气态重新降温结晶回到固态。

二、计算题1. 某一化学品的物质分子式为C10H16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8。

请问此化学品的密度为多少?解:该化学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则每摩尔的质量为168克。

若10克该物质所占的体积为4.5毫升,则该物质的密度为:ρ = m/V = (10/4.5)*10^3 = 2222.22 g/L2. 对于某一化合物,其质量分数为16 mg/kg,请问这个化合物在1000克溶液中的体积分数?解:根据题意,该化合物质量分数为16 mg/kg,即在每1000克溶液中,该化合物的量为16 mg。

则该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质量为:m = 16 mg溶液总质量为:m' = 1000 g则该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w = m/m' *10^6 = (16/1000)*10^6 = 16000 ppm则该化合物在1000克溶液中的体积分数为:ρ = w/ρ0 = (16000*1)/(1+16000) = 0.001587三、综合题1. 假设一共有两种物质A和B,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和120,且二者在298 K下的蒸汽压分别为150 mmHg和100 mmHg。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部分元素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Cl-35.5 N-14 Li-7 Na-23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填空:1.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

3.今有气体反应:0O(g)H 2(g)O (g)2H m r 22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2O 的分压,平衡将向;当加大总压力时,平衡向;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向。

4.共价键具有和的特点。

5.θK 叫做,其值越大,化学反应。

6.若将氨水溶液稀释,则解离度,溶液的pH 值将。

(填增大或减小)。

7.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8.一步就完成的反应称为;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反应称为。

9.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

10.化学键可分为、和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大部分化合物以相结合而形成。

11.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温度、浓度的关系为,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数目成正比,而与无关。

二、选择题:1.在0.11L mol -?HA(5a 100.1-?=K )溶液中,HA 的解离度为α()A 、0.1%B 、2%C 、10%D 、1%2.0.0101L mol -?HCl 溶液中-OH 浓度为()A 、2100.1-?1L mol -? B 、12100.1-?1L mol -?C 、1100.1-?1L mol -?D 、10100.1-?1L mol -? 3.室温下,10100.1-?HAc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 为() A 、2100.1-? B 、1100.1-? C 、1×10-14 D 、10100.1-? 4.HPO 42-的共轭碱是()A 、OH -B 、H 2PO 4-C 、PO 43-D 、H 3PO 4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B 、酸失去质子后就成为碱C 、酸愈强,其共轭碱也愈强D 、强酸与强碱反应后生成弱酸和弱碱6.某一可逆反应体系采用某种催化剂以增大正反应生成物的产量,这种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一性质?A 、仅能增大正反应速度B 、同等程度地催化正逆反应,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能使平衡常数K 发生改变,从而使正反应速度加快D 、使正反应活化能较低,从而使正反应速度加快7.往1000mL 0.101L mol -?的O H NH 23?溶液中加入一些Cl NH 4固体,会使()A 、3NH 的碱常数b K 增大B 、溶液的pH 增大C 、溶液的pH 减小D 、溶液的pH 不变8.水具有反常的高沸点,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A 、范德华力B 、共价键C 、氢键D 、离子键9.将0.101L mol -?的HAc 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二倍时,则][H +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变化趋势各为()A 、增加和减小B 、减小和增大C 、为原来的一半和增大D 、为原来的一半和减小10.在下面的几组溶液中,哪一组用来制备缓冲溶液( )A 、KNO 3和NaClB、NaNO3和BaCl2C、K2SO4和Na2SO4D、NH3·H2O和NH4Cl三、简答题:1.什么是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由何种物质组成的?K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什么叫可逆与不可逆反应?标准平衡常数四、计算题:1.已知乳酸的4a 1037.1-?值为K ,测得某酸牛奶样品的pH 值为2.43,试计算牛奶中乳酸的浓度。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D5.A6.B7.C8.D9.A10.B二、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7.错误8.正确9.错误10.正确三、简答题1. 什么是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来判断溶液是否为酸性、中性或碱性的物质。

它们一般是有机化合物,有较强的颜色,并且能够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颜色变化。

2. 简述酸碱滴定时的终点判断方法。

在酸碱滴定时,终点判断是指滴定液与被滴定液反应到准确滴定化学计量的点的判断。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颜色指示剂法:通过加入酸碱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pH计法:用pH计来测定溶液的pH值,当pH值到达等于滴定终点的pH值时,判定为滴定终点。

•电位滴定法:利用电位滴定仪检测溶液中的电位变化,当电位变化达到最大值时,判定为滴定终点。

3. 简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以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氧化和还原两个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丧失电子,被氧化;在还原反应中,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如铁的生锈。

•金属与酸反应,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金属与氧气反应,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金属离子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如铁离子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离子。

•板栗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4. 什么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它们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离子,能够导电;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部分电离成离子,因此能够导电但电导率较低。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

它们在溶液中不产生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5. 什么是浓度?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多少。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等。

计算溶液的浓度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质量浓度(C)= 溶质的质量(m)/ 溶液的体积(V)•体积浓度(C)= 溶质的体积(V1)/ 溶液的体积(V2)•摩尔浓度(C)= 溶质的物质的量(n)/ 溶液的体积(V)四、写作题1. 氧化还原反应在医学和药学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医学和药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药物代谢:人体内许多药物为了发挥作用需要经过氧化还原反应代谢。

24年国开电大《医用基础化学# 》形考作业(二)答案

24年国开电大《医用基础化学# 》形考作业(二)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形考作业(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直线形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C.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D.HBr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可形成σ键B.p轨道之间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可形成π键C.p轨道之间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可形成σ键D.s轨道与p轨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可形成π键3.下列数字中,哪个数字的有效数字位数是3位。

()A.0.00500B.0.05C.0.50D.pH=8.614.下列哪种作用力不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A.氢键力B.取向力C.诱导力D.色散力5.乙醇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作用力有()A.取向力和诱导力B.色散力C.氢键D.以上四种作用力都存在6.水具有反常的高沸点,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A.范德华力B.共价键C.氢键D.离子键7.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B.取向力C.色散力D.诱导力8.在氢气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B.取向力C.色散力D.诱导力9.pH=10.00的有效数字为()位。

A.4B.3C.2D.110.下列各数修约到三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

A.15223→15200B.0.077550→0.0775C.32.361→32.4D.180.500→180.511.下列各项对有效数字判断正确的是()。

A.1.0003是五位有效数字B.3.430是三位有效数字C.0.00600是六位有效数字D.lgk=3.024是四位有效数字12.下列关于物质内部范德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极性分子间没有色散力B.非极性分子间没有取向力C.氮气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D.极性越强的分子之间取向力越大13.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A.对B.错14.一般来说,π键只能与σ键同时存在,在双键或叁键中,必须也只能有一个σ键。

A.对B.错15.根据“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将11.2350修约成4位有效数字,其结果为11.24。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2)医用基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化学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 A .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 .活化能降低 D .反应速率常数增大2.AgCl 的溶度积为101056.1-⨯,欲使每升含有4100.2-⨯mol +Ag 的溶液产生AgCl 沉淀,所需-Cl 离子的浓度为( )A .14101.3-⨯1L mol -⋅B .12101.3-⨯1L mol -⋅C .7108.7-⨯1L mol -⋅D .10100.1-⨯1L mol -⋅ 3.O H 2分子和2O 分之间存在着( )A .取向力,诱导力B .诱导力,色散力C .取向力,色散力D .氢键4.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一学生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0.1024、0.1022、0.10231L mol -⋅,而实际结果应为0.10381L mol -⋅,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 B .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 C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 D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5.溴酚绿指示剂的5In 101-⨯=K ,未离解的HIn 显黄色,阴离子-In 显蓝色。

它在pH =7和3的溶液中分别呈现( )A .黄色和蓝色B .蓝色和黄色C .绿色和黄色D .黄色和绿色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将2222245O O 8H 2Mn 6HO 5H 2MnO ++=++++-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分别写出他们的反应和电池符号。

2.命名[]Cl O)Cl (H )Co(NH 2233配合物,并指出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三、计算题 ( 每题6分,共30分 )1.市售98.0%的42SO H 的密度为1.841L kg -⋅,求它的质量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c (42SO H )和c (1/242SO H )。

电大《药用分析化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药用分析化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药用分析化学作业参考答案_1-4一、单项选择题1. 在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少量邻苯二甲酸,则NaOH溶液浓度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B)。

A 正值B 负值C 无影响D 影响未知2. 相同浓度的Na2S、NaHCO3、Na2HPO4的碱性强弱为(B )。

A Na2HPO4> Na2S> NaHCO3B Na2S>Na2HPO4> NaHCO3C Na2S> NaHCO3>Na2HPO4D NaHCO3> Na2HPO4> Na2S(已知H2S的pKa1=7.04,pKa2=11.96,H2CO3的pKa1=6.37 ,pKa2=10.25;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3. 用0.1mol·L-1HCl滴定0.1mol·L-1NaA(HA的pKa=9.30)对此滴定试用的指示剂为(D )。

A 酚酞(pK in=9.1)B 酚红(pK in=8.0)C 中性红(p in=7.4)D 甲基红(pK in=5.1)4.K caY2-=1010.69, 当pH=9.0时,lgαY(H)=1.29,则K caY2-=(D )。

A 101.29B 0-9.40C 1010.69D 109.405.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D )。

A HCN; CN-B H2PO4-; HPO42-C NH3; NH2-D H2CO3; CO32-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A [H+]=0.0003mol/LB pH=10.42C 2.40×103D 9.627. 下列物质不能在非水的酸性溶剂中直接进行滴定的是(B)。

A NaAcB 苯酚C 吡啶D 邻苯二甲酸氢钾8.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B )。

A 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 荧光黄C 甲基紫D 曙红9.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A )。

成都电大新校区直属教学点《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4-100分

成都电大新校区直属教学点《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4-100分

成都电大新校区直属教学点《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4-100分
题1: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是两性物质的是()
A.HCI
B.OH-
C.NH4+
D.HCO3-
正确答案:D
题2:将红细胞放在9g/L NaCl 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A.溶血
B.皱缩
C.保持原形不变
D.膨胀
正确答案:C
题3:能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的物质是()
A.甘油
B.苯酚
C.乙醇
D.乙醚
正确答案:A
题4:下列物质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的酸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
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④>③>②
正确答案:B
题5:临床上检验尿糖常用:()
A.托伦试剂
B.莫立许试剂
C.班氏试剂
D.希夫试剂
正确答案:C
题6:没有还原性的糖是:()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果糖
正确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
医用基础化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部分元素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N-14 Li-7 Na-23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填空:
1.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离。

3.今有气体反应:0O(g)H 2(g)O (g)2H m r 222<∆=+θ
H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2O 的分压,平衡将向 ;当加大总压力时,平衡向 ;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向 。

4.共价键具有 和 的特点。

5.θK 叫做 ,其值越大,化学反应 。

6.若将氨水溶液稀释,则解离度 ,溶液的pH 值将 。

(填增大或减小)。

7.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

8.一步就完成的反应称为 ;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反应称为 。

9.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离。

10.化学键可分为 、 和 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大部分化合物以 相结合而形成。

11.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温度、浓度的关系为 ,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 数目成正比,而与 无关。

二、选择题:
1.在0.11L mol -⋅HA(5a 100.1-⨯=K )溶液中,HA 的解离度为α( )
A 、%
B 、2%
C 、10%
D 、1%
2.1L mol -⋅溶液中-OH 浓度为( )
A 、210
0.1-⨯1L mol -⋅ B 、12100.1-⨯1L mol -⋅ C 、1100.1-⨯1L mol -⋅ D 、10100.1-⨯1L mol -⋅
3.室温下,1010
0.1-⨯HAc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 为( ) A 、2100.1-⨯ B 、1100.1-⨯ C 、1×10-14 D 、1010
0.1-⨯
4.HPO 42-的共轭碱是( )
A 、OH -
B 、H 2PO 4-
C 、PO 43-
D 、H 3PO 4
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B 、 酸失去质子后就成为碱
C 、 酸愈强,其共轭碱也愈强
D 、 强酸与强碱反应后生成弱酸和弱碱 6.某一可逆反应体系采用某种催化剂以增大正反应生成物的产量,这种催化剂具有下列哪一性质
A 、仅能增大正反应速度
B 、同等程度地催化正逆反应,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 、能使平衡常数K 发生改变,从而使正反应速度加快
D 、使正反应活化能较低,从而使正反应速度加快
7.往1000mL 1
L mol -⋅的O H NH 23⋅溶液中加入一些Cl NH 4固体,会使( )
A 、3NH 的碱常数b K 增大
B 、溶液的pH 增大
C 、溶液的pH 减小
D 、溶液的pH 不变
8.水具有反常的高沸点,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 )
A 、范德华力
B 、共价键
C 、氢键
D 、离子键
9.将1L mol -⋅的HAc 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二倍时,则][H +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变化趋势各为( )
A 、增加和减小
B 、减小和增大
C、为原来的一半和增大
D、为原来的一半和减小
10.在下面的几组溶液中,哪一组用来制备缓冲溶液( )
A、KNO3和NaCl
B、NaNO3和BaCl2
C、K2SO4和Na2SO4
D、NH3·H2O和NH4Cl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由何种物质组成的
K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什么叫可逆与不可逆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四、计算题:
1.已知乳酸的4a 10
37.1-⨯值为K ,测得某酸牛奶样品的pH 值为,试计算牛奶中乳酸
的浓度。

2.在1L mol 10.0-⋅一元弱酸(HA )溶液中,有%的HA 离解,试计算:
(1)HA 的离解常数
(2)在1L mol 05.0-⋅溶液中HA 的离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