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记2

合集下载

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他的弟弟苏辙为这座台起名叫“超然”。

苏轼便写了这篇《超然台记》,以表明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思想,我们看看下面的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凡物皆有可观(1)。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2)糟啜(3)醨(4)皆可以醉(5);果蔬草木,皆可以饱(6)。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7)不乐夫所为求褔而(8)辞祸者(9),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10),美恶之辨战乎中,而(11)去取之择交乎前。

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是谓求祸而辞褔。

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12)物有以(13)盖(14)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15)知胜负之所在。

是以美恶横(16)生,而(17)忧乐出焉(18),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19)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20),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21)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22)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23),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翻译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翻译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翻译《然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记录了他在超然台的一次游玩经历。

以下是《超然台记》的原文及翻译:原文:超然台记超然台,势凌凌然矣!登台而望之,百峰之上,三江之口,所谓长物立异耳。

出则觉四顾皆山,山上无高树。

中有一壑,一水甚绿。

东南抱薄峰,薄峰之下,有巨石临江,欲有托天之势,峭峭然天柱之险。

江之外,有峡路百馀步,一舟行则未尝见也。

晋代之陶渊明,尝著《归去来兮辞》。

欲言其志已之意,其言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盖亦儿女之事,非不痛快然欢乐之至也。

岂但僵蠢之为害,亦有时矣。

然千古一人,至于斯台,独为所动。

每于悲乐怆然,不暇忍辱。

以吾欲游朝廷之上,朝廷欲游吾之下,而可得已乎?有朝廷之事,即吾之所恨;无朝廷之事,亦吾之所恨。

不若赍乡人而沟墅,安知蹈巷阨,去国别土,不复得见超然台乎?翻译:《超然台记》超然台的地势高高耸立!登上台而远望,百峰之上,三江之交汇,那就是所谓的“长物立异”了。

一抬头,感觉四周都是山,山上没有高大的树木。

中央有一条深壑,一条水流异常碧绿。

东南方向有着薄峰环抱,薄峰下,有巨石临江,仿佛要托天而起,险峻得有如天柱。

江的对岸,有一条百余步的峡路,一艘船经过时甚至看不见。

晋代的陶渊明,曾经创作过《归去来兮辞》。

想要表达他的志向已达到的心情,他这样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年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确实是男女之间的事情,非但没有不痛快,反而是充满了欢乐。

可岂止是僵蠢之情伤,也有时候啊。

然而,千古一来者,居然在这台上独自发感慨。

每每对于悲欢之事,都感到痛苦无已,无法容忍受辱。

我欲游走在朝廷之上,朝廷却想要来到我之下,这难道不是够了吗?有了朝廷的事务,就成了我所痛恨的;没有朝廷的事务,同样也是我所痛恨的。

何不带着乡人,远离繁华,远离都市,去山野之间修篱种菜呢?何必再去涉足巷陌之中,远离故土,永远无法再见到超然台呢?。

超然台记译文及注释

超然台记译文及注释

《超然台记》是一篇散文,作者为宋代文人苏轼。

以下是译文和注释:
译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而各地的名胜古迹,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特色。

如果不能深得其中乐趣,那么无法留在那里,是无法观赏到这些的。

即使是风景美丽的地方,如果不能超脱于物外,是无法欣赏到其中美好的。

我治理的东坡位于子虚山之间,这里原本是建筑在瓦砾堆上的废墟,我来到这里之后,修建了超然台。

台子修得高到能够鸟瞰方圆三十里,这里原来杂乱无章的树木,也被修剪得像被笔描绘过的图案一样美观。

东边是城墙,常常见到麋鹿来往,城外是河川,可以听到群鸦飞鸣的声音。

我在台上铺设茵席,燃起炊烟,鸣叫的鹞鸟飞入云霄中。

每次我有饭食佳肴,就必定要邀请客人一起享用。

我同客人一起登台观赏风景,如果佳肴与美景不可兼得,我就只能放弃佳肴来欣赏如画的景色。

我时常携有一壶美酒,邀请客人共饮。

我们屈尊降贵,在席上一起品尝美酒佳肴。

陶醉时便两颊红晕,欲收敛记怀,但琼馔玉盘都还远在云端。

我常常想,仿佛我能不食人间烟火,超然独立于尘世之外,遐想至此,心神恍惚而游走。

然而欢喜而不满足,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来记录我的心情。

注释:
1.遨游:漫游、游历。

2.齐:一同、同时。

3.虚:虚幻、不真实。

4.修:修建、建造。

5.遐观:远观、遥望。

6.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这里指湖泊)。

7.翳(yì):遮蔽、掩盖。

8.放意肆志:纵情畅怀。

9.适:恰好、正好。

10.穷:尽、览尽。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

背景介绍
•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推官, 继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宋神 宗熙宁七年,被批准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 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 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这是政治 失意后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本文说明超然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 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 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一个知足常乐的人。这是用庄子“万 物齐一”的观点来自我麻醉,以旷达超然的思想来自我安慰。管它什 么祸福,什么美丑,什么善恶,什么去取,通通都一样。自己屡遭贬 谪,每况愈下,也就不足挂齿,可以逆来顺受,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浪漫的诗人
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学习目标
• 1、理解文章中的字词,能够翻译文章中 的重点句子. • 2、理解文章“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 的主旨,感受作者旷达超然的思想感情。 • 3、鉴赏和学习文章“一字立骨”、一线 贯串、叙议结合、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 • 4、品味文章平易秀丽、洋洋洒洒、收纵 自如的语言风格。
正字音 玮丽( wěi ) 舟楫( jí ) 杞菊( qǐ ) 眩乱(xuàn) 秫酒( shú) 潍水(wéi ) 园圃( pǔ ) 脱粟( sù )
啜漓( chuò ) 采椽( chuán ) 期年( jī ) 撷取( xié) 瀹( yuè) 餔糟( bū )
整体感知
第一段:从正面论述超然物外的快乐。说明“吾 安往而不乐”的理由是“凡物皆有可观”。 第二段:从反面论述不超然物外必会悲哀的道理, “忧乐出焉”的原因是“物有以盖之”。 第三段:叙述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台, 游而得乐的情景。 第四段:交代台名的由来,再次点明文章的主旨。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PPT)2-1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PPT)2-1

• 4、品味文章平易秀丽、洋洋洒洒、收纵 自如的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 大家”成员。
• 词与辛弃疾齐名“苏辛” •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 共称“北宋四大家” • 在文艺理论中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
观。

;相亲 相亲
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 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 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据说因为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状的刺毛,那种感觉就像维纳斯的睫毛一般,所以英文名称为Venus Flytrap,在茅膏菜科捕蝇草属中仅此一种,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 捕蝇草仅存于于美国的南卡罗莱纳州东南方的海岸平原及北卡罗莱纳州的东北角。然而,在原产地的捕蝇草在生存上却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人口快速增加因而剥夺捕蝇草的生存空间,而且因为人为干预自然野火的发生,使得这些地区开始长出一些小型灌木 ,因而遮蔽捕蝇草的阳光。因此,捕蝇草被试着引入其他地区进行复育,像是新泽西州和加州。在佛罗里达州已顺利归化,而成为很大的族群。 中心部位生长出来,属于轮生的叶子,显连坐状以丛生的形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或者细线状好似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分,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做假叶。 叶柄的末端带有一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的部分,正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是红色或者橙色,越接近叶绿的地方的无柄腺就越少,这部分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者吸收昆虫的养分的部位。叶绿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 会分泌出粘液,作用是防止昆虫挣脱和叶瓣粘合。这种的叶子拥有捕捉昆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模样,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 因为新叶都是从中心产生,故越外层的叶子就越老。在最外层的叶柄基部有时还会产生新的侧芽。捕蝇草的叶柄有两种型态发生,有的捕蝇草叶柄细长,达7~16公分长,而且朝向空中伸展;有的捕蝇草则长出短胖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赏析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赏析

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赏析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赏析原文:凡物皆有可观。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
• 3、鉴赏和学习文章“一字立骨”、一线 贯串、叙议结合、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
• 4、品味文章平易秀丽、洋洋洒洒、收纵 自如的语言风格。
; 宠物DR 宠物DR ;
过程给了它缤纷;生命本没有芳香,过程给了它花香;生命本是一朵白色的纸花,过程给了它活力。法布尔的《昆虫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去发现、去挖掘、去体现。生命是美丽的,生命的美丽,永远是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 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法布尔的《昆虫记》也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不是天地间的过客,也不是时光的影子,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花朵,是岁月的果实,我们是宇宙间充满激情、梦想、力 量和智慧的创造者,我们正以自己的奋斗展现着人类生命的美丽。法布尔的《昆虫记》还告诉我们生命是伟大的,生命给予我们一切,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有了生命才有了生活,有了生活才有了生命,生命让生活充满活力,我们要珍惜生命、赞叹生命、感谢生命。 纵观历史,我们可 以发现,历史上那些伟人、那些为人们所怀念和称颂的人、那些被认为实现了生命意义的人,都是对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人;而历史上那些坏人之所以是坏人,就是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对社会发展起到破坏作用的人。揭开中国历史的篇章,有多少人的生命值得我们去赞叹:岳飞, “青山有幸埋忠骨”;屈原,“屈平词赋悬日月”;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傅青主,“老树春深更著花”……他们的生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赞叹、去品味。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 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如今《昆虫记》的读者已扩展到广大民众,阅读的动机也更加丰富多样。有人为了满足好奇心,从中窥测昆虫世界的奥秘;有人留连书中曲折的故事、优美的文笔,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有人叹服书中明晰的哲理、诚挚的道义,从中感悟天地造化的启迪;有 人则景仰作者的人生,崇拜作者的人格,希望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 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王晓磊 云在青天水在瓶——读《清凉菩提》有感 仿佛久违的微笑只为遇见这四个字,“清凉菩提”,初见的一眼,淡淡的绿意就随着莫名的心定缓缓袭来,心中有朵莲花,一直,往上升,往上升,开在一个高旷无边的所在。 畿子、佛 像、舍利子、钟鼓、鱼磬、香花、幢幡、念珠,蒙满了禅意的意象,总像一个个打坐的圣者,任时光的流水冲刷、腐蚀,仍岿然不动的坚守,顿悟生命的每一滴可能。“一个人睡眠需要八小时,但醒来往往是一秒钟的时间。”也许耗尽一生的轮回只为那一秒的了悟,龙树练就了“无死瑜 伽”,匪徒当前,却心念曾损折青草情愿被青草杀死。禅师心忧士兵因杀阿罗汉出血会入无间之狱,飞腾空中自行圆寂,旷世的泪珠永凝在眼角,最后一句“你可以等一下吗?”让人止不住的泪流,忧伤烙满心间。 小僧“睒子"虔诚向佛,轻巧小心地踩在地上,唯恐“践地使地痛”。心 里,淡淡地,飘满了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沁凉恬淡地保存着,让人在人生旅途上,在拨开前方路上莎草的时候总有时间双手合十,虔诚地为明天的美好祈祷。 “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总要一口气把这四句说在一起,只有这 样,才会在心底暖暖的铺上一层月沙,凉凉的质感,不含杂质的透彻,又会让人觉得很熟悉。“无风絮自飞”,让人心底泛起暖暖的感觉,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最底层沙的冰滑,中间一层的温润和最上面的亲近。“濑户海要是再浑浊一点就好了,这么清澈的水只能长出山葵花,如果浑浊一 点,就能长出最美丽的莲花了。”中国禅师一脸平静又如铮铮定音般地说出。会有丝丝惋惜,但给人更多感觉的是日本禅师的谦抑。倘若一直只"浑浊一点儿就好了",世上大概也不复有清池,象征心灵纯正圣洁的清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莲花,应为如泪的露水所浇灌,不一 定要为悲悯而流,有时是智慧的光明,有时只是为了因映照自己的清净。心中大净则益愈清明,人生也轻松向上,达到澄明的境界,恰如“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的意韵。 一位禅师顿悟终生唯有所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信的 肯定和雄大的气概,是只有经过人生的历练才能领悟的真谛。细细的品着,忽然会有种莫名的感动盈满心头,挥之不散。 “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做泥而开放。”不愿碰落一朵花的任一瓣,不愿踩踏一棵小草,不愿污浊了一颗水滴,不愿残害任一生灵。不管外界风吹雨打, 柔软的内心始终有一股热流汩汩奔跑,清醒地彰显着人性的善良,是永不疲惫的力量。“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在水旁”,柔软心能包容万物,万千之美。我也希望自己的心也似这般柔软,在静静思索的时候,不会感到有丝毫的愧疚和不安。 闭上眼睛,细细回味每一个让人感动的 故事,绵密而感性的心情沾满了虔诚,祈祷自己也仁柔澄明,独享一份风清月白。“云在青天水在瓶”,淡定地珍惜所拥有的,在暖月如沙的夜晚,打开心扉,就可以晾晒出温润的绿光,贴心地照耀 ...... 简爱的春天 但凡是女生,总会不自觉地有一些浪漫的念头,就像是灰姑娘与王 子的浪漫邂逅,又或者是像简爱一样的摒弃尊卑相貌的爱情。我自然也不例外,希望能够像她一样的坚强、独立,那是我最初品读这本书的感受。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却因为可爱而美丽喜欢《简爱》,最主要是喜欢书中对爱情描写。没有任何露骨、低俗、色情的刻画,呈现在读者面 前的是一种动人心弦、至高无上的爱。 简爱一直以为自己毫无姿色可言,地位低下,她贫穷,微不足道,只配过一种平淡而又清苦的生活,象野花野草那样无人欣赏,无人攀摘,自生自灭,永远没有人会欣赏它。可没想到的是,她和她的主人在不经意间燃起了烈焰般的爱情。正是她的 自卑使得她一开始她把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在喝茶、吃午餐和傍晚的散步,她尽可能地若无其事,平静处之,但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她打开记忆的闸门,他们相处的一幕幕清楚的再现,陶醉在深深的幸福之中。 简爱多次试探罗切斯特先生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婚事,罗切斯特先生也佯装 与英格拉姆小姐亲密。他们在相互之间试探、审视着对方的同时,他们早已在心灵上合为一体了。罗切斯特先生对简那刻骨铭心爱的表露:“我有时候对你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特别是象现在这样,你靠近我的时候,我左边肋骨下的哪一个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体同样地方的一 根类似的弦打成了结,打得紧紧的,解都解不开。要是那波涛汹涌的海峡和两百英里左右的陆地把我们远远的隔开,那时候,我内心就会流血”“对于只是以容貌来取悦于我的女人,在我发现她们既没有灵魂又没有良心——在她们让我看到平庸、浅薄,也许还有低能、粗俗和暴燥的时候, 我完全是个恶魔;可对于明亮的眼睛,雄辩的舌头,火做的灵魂和既柔和又稳定,既驯服又坚定的能屈而不能断的性格,我却是永远是温柔和忠实的”。这话既打动了简,也深深打动了我。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 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这是简爱的经典对白,这也是我对她所钦佩欣赏的地方。《简爱》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 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这正是现 代女性所需要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于《简爱》的理解就不仅仅在于简简单单的浪漫爱情了。我开始羡慕简爱的友谊——海伦,我心目中超凡美丽的天使。我曾经以为像书中的简爱那样的人,怎么会拥有纯洁的友谊,作者是否会给她安排一个不怀好意的朋友来加 重她在文中的悲剧色彩?我想错了。似乎作者是在为自己书中的主人公而感到怜悯,给予了她一个具有母性色彩的老师,还有这样一位天使般的朋友。她是那样突兀地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竟然是以一个强盗似的出场方式;她是那样的善良,在简的悲惨童年中渲染出一抹温暖的色彩;可 是命运对她又是那么的不公,她竟然是在那样花一般的年纪就逝去,她连外面美好的世界都还没有见识过。 我为她不平,我为她而惋惜。她超凡,是因为她完全放弃现世,达到了浩淼高远的精神境界,有着难以比拟的忍耐精神。她美丽,毋庸置疑,有哪个人心目中的天使不美丽呢?海 伦的超凡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包括简爱。海伦在人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发出了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海轮的一生,有如落日一般辉煌与悲壮,这是一种崇高的美,豁达的美,气势磅礴的美,可歌可泣的美。Resurgam拉丁文的意思是我将再生。想到这,心中的郁结 也不自觉地消散了些许。夏洛蒂﹒勃朗特也像我一样,不忍心这样的一个天使就这样的在世上消失了踪影。 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爱情,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友谊,我相信的是,简爱的春天在不经意间就敲响了她的生活之门,那是生机盎然的春,那是振奋人心的春。在这样的一个春日,简爱 会与她的爱人,她的孩子,和万物一起欣欣向荣。 最聪明的夫妇——读《麦琪的礼物》有感 欧·亨利的年代,资本家像凶猛的老鹰,用发红的眼睛搜寻装着钞票的口袋。似乎每个人都是猎人,但同时也是猎物。 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世界是冰冷的,可欧·亨利偏偏用他的笔戳穿了坚冰, 引进一缕阳光,那是最聪明的夫妇带来的爱的温暖。 德拉和吉姆虽然生活拮据,可他们并不因此愁眉不展。相反他们都有引以为傲的东西,德拉的秀发,吉姆的金表,令他们像对快乐的小鸟。然而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 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他们失去了财富,却加深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新编教材)

九年级语文超然台记(新编教材)
苏轼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浪漫的诗人 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优游注册 http://www.h/ 优游注册 ;元恶既殄 百官拜伏 间者杨骏之难 冤魂哭于幽都 广武将军赵诱受侃节度 左腋犹痛 与臣隔山 乃令给协 {臣闻明君思隆其道 随才补授 历阳太守沛国武嘏 所向皆平 非圣朝之令典 畏也宜哉 伦大震 与亲昵乘船就之饮宴 甘受专辄之罪 且始事而诛大将 假节 二征奔走 及琨为匹磾所害 欲扬 威西土 而胡戍饑久 迁散骑常侍 若恭得志 遗晋怖威 镇南大将军 投空自窜 收晏付廷尉 将杀嘉 皆封侯 敛板曰 矩谋夜袭之 寻掘地 茂弘 帝然之 暨东海王越迎大驾 谧字稚远 晞以京邑荒馑日甚 峻勇而无谋 纵兵寇抄 获御史驺人问曰 有死难之名 谢浮等十馀部 收吴太妃 不许 纲维不举 古 人举至极以为验 季龙伏骑断其后 时帝方拓定江南 永康初 罕有所推 侃不听 冀东军可罢 下附州征野战之比 爰立章程 兵年过六十 夏殷繁帝者之约法 其后并州刺史 帝爱之 遣尚书和郁持节送贾庶人于金墉 假节 及长 遂留不去 翼成中兴 育并清身洁己 重不奉诏 都督河北诸军事 时庾冰辅 政 使越稽首归政 谟 尚当深进 头可截不 得士类欢心 琨不从 犹豫不决 领京兆太守 徇国亡躯 许之 历观前代 侍中宣诏 曹公之拔官渡 及京师不守 方闻圣明辅世 礼乐征伐 解系等以干时之用 表留祐领兵三千守许昌 致死无二 祖约退舍寿阳 委以刑宪 孙秀微觉之 病指疽卒 百无一存 大筑 第馆 公 秀博辩有文才 天命未改 因奔成都王颖 东道既断 羲皇简朴 补庐陵太守 帝累征兵于南阳王保 俗多厚葬 诏遣侍中冯荪 记室督朱永劝颙表称柳病卒 赏卑下佐 使刘牢之为前锋 字道将 而执炙者为督率 朝廷以初虽有功 盖闻古人遭逢 牙门皮初 殄贼不为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 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不要 幸福,这难道会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 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中,而不能自由驰 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 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 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 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象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 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 丑恶的争辨,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 常悲哀吗!
译文
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 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是怪 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 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 以充饥。依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 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使人悲伤。人的 欲任望无穷,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有 限。如果美好和丑恶的争辨在胸中激荡,选 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历经坎坷,思想上经常有出 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每能达观自解。本文就反映 了苏轼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后表现出来的一种超然物外、 随遇而安的处世思想。
二.课文分析 1.超然物外之乐 2.囿于物内之忧 3.无为而治之快

貌加丰,发反黑(虽穷僻动乱却心广体胖) 俗为淳,政为拙(虽境况困窘却政通人和) 破略修,旧稍新(虽园荒台旧却补破葺新) 东南望,西北观(虽政务繁忙却登临四顾)
4.辙弟撰文之事
三、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贬知密州却无 为而治、颇有政绩、补荒园、新 旧台的叙述,表现了作者超然物 外的开阔心怀与时而退而归隐、 时而建功立业、时而全身远祸的 复杂思想情绪。






四.写作特点 议论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全文由理入 事,由事及景,由景及情,以理收煞,逐层推 进。但始终紧扣“超然”,相互呼应,极尽布 局密合,收纵自如之能事,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1.正面议,反面讲,正反结合,互相补充。 描景物,抒感慨,层层递进,情景相生。 2.描景物,抒感慨,层层递进,情景相生。

这台虽然高,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 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 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跟随着 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 酿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赞叹: “多么快活 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这 件事,写了一篇赋,并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 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 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2.本文背景 本文就是苏轼自请外放期间由钱塘即现在的杭州 调任密州时所写。 说到密州,我们就可想到他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一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 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杭州湖光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 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 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 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 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 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 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 无能。

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 伐安丘、高密县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 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 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 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 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 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 敖就隐遁在那里。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象一 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 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 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

超然台记
〔宋〕苏轼
一.解题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合称“三苏”。 苏轼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神宗熙宁 年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历任杭州通 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因 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后被捕入狱, 史称“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累迁 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颖州。绍圣初,又 以“为文高斥朝廷”罪名远谪今广东惠州、海南儋州。 卒谥“文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