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合集下载

3-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简介)

3-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简介)
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
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
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核心推荐有6条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14.1~18.0 18.1~20.2
14.2~18.8 18.9~21.3
14.5~19.5 19.6~22.4
15.0~20.2 20.3~23.5
15.5~20.9 21.0~24.6
16.0~21.8 21.9~25.6
16.5~22.5 22.6~26.3
17.0~23.0 23.1~26.8
超重 17.2~18.8 18.1~19.8 19.0~20.9 20.0~22.0 21.1~23.2 21.9~24.4 22.6~25.5 23.0~26.2 23.4~26.8 23.7~27.3 23.8~27.6
肥胖 ≥18.9 ≥19.9 ≥21.0 ≥22.1 ≥23.3 ≥24.5 ≥25.6 ≥26.3 ≥26.9 ≥27.4 ≥27.7
和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
保持健康体重 6、吃清淡少盐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
不变质的食物
2007年第三版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
制品 4、吃适量的鱼、禽、蛋和
瘦肉 5、减少烹调油,吃清淡少
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
消瘦 ≤13.4 ≤13.6 ≤13.8 ≤14.0 ≤14.3 ≤14.7 ≤15.3 ≤16.0 ≤16.6 ≤17.0 ≤17.2

简述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简述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一、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1.鼓励孩子多尝试各种食物,不要偏食或挑食。

2.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3.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食物,不过多干涉他们的食量。

二、保证食物新鲜卫生
1.食材要新鲜,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2.食材要洗净,烹饪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3.鼓励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三、平衡膳食营养
1.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3.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

四、控制盐糖摄入
1.减少食物中盐的添加,避免过咸的食物。

2.控制孩子糖分的摄入,避免过多的甜食和高糖饮料。

3.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

五、规律饮食时间
1.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饿或过饱。

2.两餐之间可适当加餐,如水果或小点心。

3.控制晚餐的食物种类和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膳食指导,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建立起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饮食管理,与孩子一起享受健康美味的膳食。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作为学龄儿童的家长,了解并遵循膳食指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4),孩子的膳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蔬菜水果摄入量要足够。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和预防疾病。

学龄儿童应每天摄入300-500克的蔬菜和100-200克的水果。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可以适当加工,如制作色彩各异的沙拉或果汁,增加孩子的兴趣。

最后,合理控制零食的摄入。

零食是造成孩子饮食不均衡、影响健康的一大因素。

家长要控制孩子过多摄入零食,特别是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如糖果、薯片等。

鼓励孩子选择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坚果等。

通过了解并遵循膳食指南,可以帮助学龄儿童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引导,培养他们选择健康食物的自觉性,为他们的未来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

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

学龄前儿童营养配餐与膳食指导张广燕摘要:本文以学龄前儿童所处特殊生理阶段为依据,介绍了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食物选择特点及原则、食谱编制原则,并以5岁男孩为例,重点讲解了学龄前儿童的食谱编制方法,并列举了一日食谱,以期为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提供指导。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营养;膳食;食谱制定学龄前期是指小儿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

此期儿童仍然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于保证儿童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以及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足与过剩问题同时存在,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知晓率极低。

因此,作为营养师很有必要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进行指导。

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逐渐增强,他们的饮食逐渐由软到硬、由半流质到接近成人食物,完成从奶类食物为主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而且食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但无论如何,却不能和成人的饮食同样对待,以免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3~6岁的孩子胃容量尚小,大约为600~700。

需选择营养丰富、容量小、密度高的食物,正餐时少用汤类代替炒菜,稀饭代替米饭;尽量避免纯能量食物,如白糖、粉丝、凉粉、藕粉等。

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尽量给孩子蛋白质/能量比值和微量营养素/能量比值高的食物,多进食动物肝脏、鱼、禽、肉、奶和大豆制品等,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挑食、不偏食或暴基食,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乱吃零食。

二、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1、能量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3~6岁学龄前儿童,能量的推荐摄入量为1300~1700 /日,3岁、4岁、5岁、6岁男孩的日能量推荐量分别为1350 、1450 、1600 、1700,3~4岁女孩每日比男孩少50,5~6岁女孩每日比男孩少100。

2、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

学龄前儿童摄入蛋白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细胞、组织的增长,因此,对蛋白质的质量,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要求。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_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_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4-6岁)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提示:日常膳食由多种多样的食物组成,儿童膳食也不例外,这些食物一般可分为以下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大米、小麦面粉、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鱼类、奶类和蛋类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已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提示: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将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黄色、红色、紫红色蔬菜,其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可促进食欲。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引言:膳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龄儿童的膳食,中国卫生部于2024年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本文将围绕膳食结构、食物选择和食物搭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膳食结构二、食物选择1.主食:应选择优质、杂粮为主的主食,如糙米、全麦面包等。

忌食过多精制白面粉制品。

2.蔬菜:学龄儿童每天应摄入适量的蔬菜,包括深色蔬菜和瓜菜类,如菠菜、胡萝卜、黄瓜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季节适量摄入新鲜的蔬菜。

3.水果:学龄儿童每天应摄入适量的水果,建议以新鲜水果为主,如橙子、苹果、香蕉等。

果蔬汁不是水果的替代品,应尽量避免过多饮用。

4.动物性食品:学龄儿童应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其中包括瘦肉、禽肉、鱼虾等。

忌食过多的动物内脏和油腻食物。

5.其他食物:奶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也是学龄儿童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天可以适量摄入牛奶、鸡蛋、豆腐等,以补充蛋白质和钙质。

三、食物搭配学龄儿童的膳食应该实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香味搭配”。

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1.荤素搭配:每餐应同时搭配荤菜和素菜,使营养更均衡。

2.粗细搭配:学龄儿童每天应摄入粗细搭配的食物,如主食搭配粗粮、蔬菜等。

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纤维素摄入。

3.色香味搭配:学龄儿童的膳食应多样化,颜色、味道和食物的种类应该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增加食欲,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

结语: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4)为广大学龄儿童提供了科学的膳食指导,帮助学龄儿童获得更好的营养和健康发展。

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关注儿童的膳食健康,并根据指南的建议,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指南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指南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指南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营养教育尤为重要。

以下是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指南。

一、营养需求1.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0%-20%,建议食用多样化蛋白质,如鱼、鸡肉、肉类、豆类等。

2.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

建议以谷类、蔬菜、水果等为主,少吃糖果、零食等。

3.脂肪:每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5%-30%,建议以植物油、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为主。

4.维生素:维生素A、B族、C、E、K等维生素都是儿童日常饮食中必要的营养元素。

建议食用色彩丰富的水果、蔬菜、牛奶等。

5.矿物质:钙、铁、锌等是日常饮食中必要的营养元素。

建议食用富含这些矿物质的食品,如牛奶、豆腐、动物内脏等。

二、饮食原则1.食物多样化: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每日食用不同颜色和种类的食品。

2.适量控制: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应适量控制食品的摄入量,不宜暴饮暴食。

3.合理搭配:建议儿童每日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等食品,保证营养均衡。

4.不吃零食: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不吃零食和高热量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糖果等。

5.饮食环境:保证饮食环境洁净,避免儿童接触污染食品。

三、饮食禁忌1.刺激性食品: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应该避免吃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品,尤其不能吃辣垫、四川泡菜等。

2.致敏食品:儿童应该避免吃海鲜、蛋类、牛奶、坚果等致敏食品,尤其是对某些食品过敏时。

3.油腻出油食品:包括油炸食品、薯片、鸡爪、鸡翅等。

四、健康饮食习惯1.早餐: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每天早上吃早餐,可以食用大米粥、稀饭、鸡蛋等营养餐。

2.多喝水:建议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800毫升的纯净水。

3.不暴饮暴食:避免过量食用及暴饮暴食。

4.合理吃零食:如选择果蔬、杏仁、花生果等健康的零食,同时注意控制摄入量。

5.避免误食:避免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误食危险的物品或药品,如小玩具、糖果等。

学龄前儿童(3-6岁)营养与膳食合理原则

学龄前儿童(3-6岁)营养与膳食合理原则

• 主要来源:
亚油酸主要存在植物油,硬果 类(核桃,花生). 亚麻酸主要存在绿叶蔬菜、 鱼类脂肪及硬果类
例: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 酸(40%-60%),单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80%-90%),以多不饱和脂肪酸 为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10%20%。
给学龄前儿童安排合理的膳食是满足 其营养素摄入的保证。对散居儿童和 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平衡膳食的原则
(一)多样食物合理搭配 (二)专门烹调,易于消化 (三)制定合理膳食制度 (四)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多样食物合理搭配
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 或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在各类 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同类中的各种食 物可轮流选用,做到膳食多样化,从而发挥出各 种食物在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养全面平衡。
钙的缺乏与过量
• 钙缺乏的临床表现
• * 婴儿的佝偻病 • * 成人骨质软化症 • * 老年骨质疏松症
钙过量
1、肾结石 2、骨硬化
儿童佝偻病
儿童佝偻病
骨质软化症
• 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 想的钙来源。
• 豆类及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此 外,芝麻、小虾皮、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 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每日奶的 摄人量应不低于300ml/d,但也不宜超过600ml/ d
三、微量营养素
(一)矿物质 (二)维生素
(一)矿物质
1.钙 学龄前儿童钙需要量:
3岁为350mg/d, 4-6岁为450mg/d. 食物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5%。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推荐 学龄前儿童钙的AI(适宜摄入量)为800mg/d(表3-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提要: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提示:日常膳食由多种多样的食物组成,儿童膳食也不例外,这些食物一般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大米、小麦面粉、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鱼类、奶类和蛋类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提要: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作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已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提示: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将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黄色、红色、紫红色蔬菜,其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可促进食欲。

常见的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冬寒菜、芹菜叶、空心菜、西兰花、生菜等。

常见的红黄色蔬菜:番茄、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等。

常见的紫红色蔬菜:红苋菜、紫甘蓝等。

儿童膳食中尽量选择新鲜水果,不要用果汁代替水果。

3、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提要: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等矿物质以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儿童每日膳食中都应安排
适量的动物性食物。

建议多采用煮、蒸、炖、烧、煨等烹调方法,不用腌渍、烧烤、油炸等方法加工这些动物性食物。

由于动物性食物含脂肪和能量都很高,长期过量使用不利于健康。

提示:
动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食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

肉类中铁的利用率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铁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2、叶酸等。

4、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提要:奶类营养成分齐全、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最佳来源,维生素A、维生素B2的含量也非常丰富。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蛋白质和钙的需要量高,奶和奶制品是满足这些营养需求的最理想食物。

应该鼓励学龄前儿童每日饮奶,最好每天饮用300-400ml鲜牛奶、酸奶或者相当量的奶粉等。

大豆也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建议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提示:
有的儿童肠道缺乏乳糖酶,牛奶中的乳糖在小肠内不能被消化而进入大肠,在细菌的作用下产酸、产气,导致腹痛、腹胀,甚至腹泻,这种现象成为乳糖不耐受。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儿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①改吃低乳糖奶制品或酸奶;
②可用少量多次饮奶的方式,逐渐加大饮奶量;③先吃主食,避免空腹饮奶;④饮奶前服用乳糖酶。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的,牛奶中原含有的乳糖经发酵后被转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相同,尤其对乳糖不耐受的儿童更为适宜。

5、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提要:为学龄前儿童烹调加工食物时,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清淡、少盐、少油脂,少用辛辣刺激性调味品,让儿童养成对食物天然味道的喜爱,有利于避免偏食和挑食。

正确认识和合理选择零食,注意零食的品种、数量和进食时机。

儿童零食最好选用乳制品、水果、蛋类及坚果类食品等,少选用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糖果、甜点等。

给儿童的零食量应以不影响正餐为宜。

正餐前一小时和睡前半小时内不宜吃零食。

儿童饮料以洁净水(如白开水)最好,一般每日饮水量为1000-1500ml。

提示:
一日三餐两点之外添加的食物属于零食,用以补充能量和营养素。

零食应选用营养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鸡蛋、豆浆、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及坚果类食品等;最好不要选用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糖果、甜点、冰激凌等。

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察看生产及出厂日期,选择保质期内的食品。

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米、核桃等)不宜整粒给儿童食用,应磨成粉、糊状后食用。

吃零食的时间不要离正餐时间太近,不应影响正餐的食欲和食量,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饮料。

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

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体重正常增长
提要: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体力活动和锻炼则消耗能量。

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则多余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沉积,使体重增加,久之引起肥胖;相反,若长期食量不足,活动量又过大,则会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活动能力和注意力下降。

所以儿童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消瘦的儿童应适当增加食物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和适宜的体重增长;肥胖的儿童应控制总进食量和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量,适当增加活动和锻炼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在保证营养素充足供应的前提下,适当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

提示:
需要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关注其生长状况。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价方法,请参见附录7。

7、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要: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易出现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食物过量等情况。

当受冷或受热、患病或情绪不安定时,易影响消化功能,可能造成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提示:
合理安排儿童饮食,一日三餐加1~2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经常变换食物花样、调整口味;轻松、愉快、温馨的进餐环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让儿童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进食,这样既可增加进食兴趣,又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儿童的饭菜要少盛勤添,既可增加儿童吃饭的成就感,又可避免剩菜、剩饭的不良习惯。

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

吃饭时专心,不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吃饭应细嚼慢咽,但也不能拖延时间,最好能在30分钟内吃完,不要强迫儿童吃某种不爱吃的食物;允许儿童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食物。

8、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提要:注意儿童的进餐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与卫生状况。

集体用餐的幼儿园要提倡分餐制,以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不要使用或者饮
用生的(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和未煮熟的豆浆,不要吃生鸡蛋和未熟的肉类加工食品,不吃被污染、变质和不卫生的食物。

提示:
在给儿童购买、制作、储存食品的各个环节,都应特别注意清洁卫生。

儿童应避免或少食烧烤类食物、含铅高的食品(如爆米花、皮蛋、灌装食品、软饮料)、油温过高的煎炸类食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