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9.环与环之间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其中二环[1.1.0]丁烷 ( )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C3H4是同系物
B. 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 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二环[1.1.0]丁烷 ( )的分子式为:C4H6,碳碳键均为单键。
2.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 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C. 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A.同一反应中,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和氧气之间的转化,故A错误;B、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分类的,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物如 Al2O3,故D正确;故选D。
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检验溶液中的NH4+:NH4++OH- NH3·H2O
【答案】C
【解析】
A.铜片与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3Cu+2NO3-+8H+=3Cu2++2NO↑+4H2O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

佛山一中2015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级化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S32 Ca 40 Fe 56第I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悬浊液 B.分散质是水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完全电离成Fe3+和OH-2.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哪种离子数目会减少()A.CO32- B.Cu2+ C.SO42- D.Ba2+3.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氨水与盐酸5.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CuO→Cu B.K I→I2 C.H2→H2O D.HCl→Cl26.下列反应中气体作氧化剂的是()A.SO3通入水中: SO3 + H2O = H2SO4B.Cl2通入FeCl2溶液中:Cl2 +2FeCl2 =2FeCl3C.HCl通入NaOH溶液中:HCl + NaOH = NaCl +H2OD.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 + 2NaOH = Na2CO3 + H2O7.刻制印刷电路板时,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反应为Cu + 2Fe3+ == 2Fe2+ + Cu2+。
根据该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是还原剂 B.Fe3+具有氧化性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8.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B.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C.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D.稀硫酸滴到铜片上9.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10.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3:2 B.2:1 C.1:1 D.2:3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铁与盐酸反应:2Fe+6H+ = 2Fe3++3H2↑B.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Ba2+ + SO42== BaSO4↓C.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CaCO3+ 2H+ == Ca2+ + H2O+ CO2↑D.硫酸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 = Fe2++Cu12.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使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丧失其生理功能,临床证明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0年~2011学年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2010.1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0年~2011学年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2010.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必须把学校、姓名、考号等项目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2.第I卷答在答题卡上,必须用2B铅笔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3.第II卷答在答题卷上,必须用黑色字体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要作图(含辅助线)或画表,先用铅笔进行画线、绘图,再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Cl 35.5 Ca 40 Fe 56第I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物质在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火焰呈紫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A.钾原子B.钾离子C.钾元素D.钾的化合物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水银C.黄铜 D. 钢铁3.将下列各种单质投入或通入CuSO4溶液中,能产生铜单质的是A.Fe B.Na C.H2 D.Ag4.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B.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来配置稀硫酸C.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5.“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分散系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是纯净物B.有丁达尔现象C.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得到纳米材料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H2SO4和NaHSO4都属于酸C.KOH和NH3·H2O都属于碱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盐酸 空气中燃烧 A . B . C . D .8.有NaCl 、NaOH 、AgNO 3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该试剂是A .FeCl 3溶液B .Na 2CO 3溶液C .MgCl 2溶液D .盐酸9.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的是A .10g H 2和10g O 2B .5.6L N 2和0.25mol CO 2C .0.5 N A 个H 2O 和0.5mol I 2D .32g O 2和32g O 310.下列变化能发生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Fe FeCl 3B .Na Na 2O 2C .CuSO 4溶液 CuD .Fe(OH)3 Fe 2O 3 11.能用H + + OH - ==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 .Cu(OH)2和稀H 2SO 4反应B .NaOH 溶液和HNO 3溶液反应C .KOH 溶液和NaHCO 3溶液反应D .Ba(OH)2 溶液和稀H 2SO 4反应12.2009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A . 长度B . 摩尔C . 质量D . 时间2. (2分) (2016高三上·莆田期中) 下列药品,在空气中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瓶存放的是()A . 氯水B . 钠C . 浓硝酸D . 浓盐酸3.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 . 称量药品时,用镊子夹取砝码C . 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D .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4. (2分) (2018高二上·衡阳期中) 下列常见物质溶于水显著放热的是()A . 食盐B . 食醋C . 酒精D . 碱石灰5. (2分)有关仪器的用法正确的是()A . 容量瓶使用前要烘干B . 冷凝器使用时冷水既可以从上口进也可以从下口进C . 分液漏斗中上层和下层液体均可以从下口流出D . 用蒸发皿蒸发溶剂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6. (2分) (2018高一上·应县期中) 下表对各组物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错误的是()A B C D液氧、空气、Cl2、铜丝H2CO3、H2O、H2SO4、HNO3NaCl溶液、盐酸、CuSO4·5H2ONH3、NaOH、BaSO4固体分类标准单质酸混合物电解质不属于该类的物质空气H2O盐酸NH3A . AB . BC . CD . D7. (2分) (2016高一上·重庆期末)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象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 . 分散系的分类B . 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C .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D .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8. (2分) (2018高一下·安徽开学考)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 .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B .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 . 同体积、同密度的N2和CO2D . 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9.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开学考) 在标准状况下,称量一个充满氧气的容器,质量为66.4g,若改充氮气,其质量为66g,则容器的容积为()A . 2.24 LB . 4.48 LC . 5.6 LD . 11.2 L10. (2分) (2019高三上·通榆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并且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 . 制备 Fe(OH)3 胶体,可向沸水中滴加 FeCl3 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C . 配制0.1 mol·L-1CuSO4 溶液 100 mL,称取 1.6g 硫酸铜晶体D . 向饱和 Ca(OH)2 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 CaO 固体,恢复原温度,溶液中 Ca(OH)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11.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在t℃时,将 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 ,质量分数为ω,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 b moL。
广东省佛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pdf

(4)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在第③和第④步操作之间还应该加多一步什么操作
,如果在配制溶液
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对所配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A. 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B. 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C.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D. 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
在致癌物质被做了严格限制。有关专家解释,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经臭
氧(O3)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溴化物(Br-)得到电子
B.该过程中臭氧(O3)是氧化剂,溴酸盐()是还原剂
C.该过程中溴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32 g氧气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2 L 0.1 mol·L-1 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约为1.4 NA
18.在2009年10月1日,新的饮用矿泉水强制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正式实施,其中“溴酸盐()”这一潜
C.Fe2+>I->Cl->SO2D.SO2>I->Fe2+>Cl-
二、不定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D.1molH2O的质量为18g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物质,需要用丁达尔效应区分的是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级化学第二次月考(10月)命题人:张道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I-12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2。
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L 0。
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Cl—B. =1×10—13mol·L—1的溶液中:N、Ca2+、Cl-、NC。
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SD。
水电离的c (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C4.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 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S(s)+2K(s)==K2S(s) ΔH2= b kJ·mol-12K(s)+N2(g)+3O2(g)==2KNO3(s)ΔH3= c kJ·mol-1,则x 为A.3a+b-c B.c +3a-b C.a+b-c D.c+a-b 5.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 ·L—1 NaOH 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
2010-2023历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2010-2023历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B.酶不属于蛋白质C.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不褪色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HNO3,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Y的能量一定高于N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3.佛山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不属于汽车尾气中所含主要化合物的是A.碳氧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氟氯烃D.氮氧化合物4.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入气体可能是A.CO2B.NH3C.NO2D.Cl25.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A.KClB.NaBrC.LiID.KF6.下列各组离子在呈强酸性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K+、 NO3-、Cl-B.Na+、Fe2+、NO3-、I-C.NH4+、Mg2+、HCO3-、Cl-D.K+、Al3+、ClO-、NO3-7.(7分)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比较密切。
(1)据新闻报道,前不久某地装运液氯的槽罐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量氯气泄漏,公路附近的村民被紧急疏散。
请问:村民应该如何应变(填编号)。
A.应躲到低洼的地方去B.可用烧碱溶液浸湿软布蒙面C.可用肥皂水或尿液浸湿软布蒙面D.应多饮水E.应到较高的地方去(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是:KClO3+6HCl=KCl+3Cl2↑+ 3H2O。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当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 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日常生活环境可用稀的漂白液等进行消毒,请写出制漂白液的离子方程式。
广东省佛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文 新人教版

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级第一段考化学科(文科班)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A .甲烷的产量B .乙烯的产量C .乙醇的产量D .苯的产量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都属于非电解质,水溶液不导电C.熔点低、受热易分解且能燃烧D.多数反应速率慢、复杂且副产物多3.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 .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4.某烷烃含200个氢原子,则该烃的分子式是A .C 97H 200B .C 98H 200 C .C 99H 200D .C 100H 2005、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 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 乙烯与氯气混合D 乙烯通入浓盐酸 6.异丁烷的一溴代物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 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C .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 .苯分子为平面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B. CH 2=CH 2+Br 2 BrCH 2CH 2BrC. CH 4+Cl 2 CH 3 Cl +H ClD. 苯与溴水混合 9、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光照A 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B 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 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D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0. 比较丙烷的二氯取代物和六氯取代物的种类,前者与后者比较A.前者多B.后者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相似A. ①②③④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 只有①②③12. 某气态烃A 100mL, 最多可与100mL氯化氢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1mol B最多可与5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则A为A. CH4 B. CH2=CH2C. CH2=CH-CH3D. CH3-CH2-CH=CH213.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3 B.4 C.5 D.614.常温常压下,取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四种气态烃,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甲烷B.乙烷C.乙烯D.丙烷15.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A.CH2=CH2B.Na2O2C.I2D.CH416. 在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 B.CH2Cl2l4D.HCl17、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A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D 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18、有关乙烯有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反应④乙烯是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③④19、将22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A 75%B 50%C 30%D 25%2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苯、己烯、四氯化碳和碘化钾溶液区分出来,这种试剂是A.高锰酸钾溶液B.溴化钾溶液C.溴水D.硝酸银溶液二、双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正确答案.....;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46C 和147N 的质量数相同,中子数不同B .2814Si 和2914Si 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C .Na 和K 属于I A 族元素,Na 的金属性比K 强D .Cl 和Br 属于VII A 族元素,两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2.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B .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制取金属钠C .SO 2氧化为SO 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 2的转化率D .用98.3%的浓H 2SO 4吸收SO 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使SO 3吸收完全3.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 .浓H 2SO 4和浓盐酸混合可制HCl 气体,是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酸性B .SO 2使溴水褪色,是利用了SO 2的漂白性C .将SO 2、SO 3混合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出现浑浊,是因为有BaSO 4生成D .反应“CuSO 4+H 2S = CuS↓+H 2SO 4”能进行,是利用了较强酸制较弱酸的原理4.现有钠、镁、铝各1mol ,分别与100mL 5.0mol/L 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同温、同压下的H 2体积关系正确的是A .产生H 2体积相等B .铝产生H 2最多,钠产生H 2最少C .钠产生H 2最多,铝产生H 2最少D .钠产生H 2最多,镁、铝产生H 2相等5.在测定卤素互化物BrF 3(液态)电导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说明该化合物在 液态时发生了电离,存在阴、阳离子。
其它众多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有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KBrF 4、(BrF 2)2SnF 6等。
由此推断液态BrF 3电离时的阴、阳离子的组成最合理的是A .Br 3+和F —B .BrF 2+和BrF 4—C .BrF 2—和F —D .BrF 52—和BrF 2+6.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3B .2:3C .3:1D .4:37.下列有机物可通过氧化、酯化、加聚三种反应制备高聚物 [ CH 2—CH ]n 的是A .CH 3—CH 2—CH 2—OHB .H 2C —CH —CH 2C .D .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OOCH 2CH=CH 2Cl Cl OHOH CH3—CH —CH 2 OH H 2C CH —CH 28.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B.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C.硅胶疏松多孔,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来源:Z&xx&]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10.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g铁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 AB.1mol 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 AC.1L 1mol·L-1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 A11.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SO32―、I-、MnO4-B.在水电离出的c(H+)=1×10-3mol·L-1的溶液中:K+、Fe3+ 、ClO-、Fe2+C.c(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D.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K+、SO42-、H+12.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A 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C>A B.氧化物的熔点B>AC.A与C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氢化物的稳定性C>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3.(6分)正长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其组成可看作SiO2中部分Si原子被Al、K原子取代而成。
当有25%的Si原子被Al原子取代(不足的价数由K原子补充)时,正长石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A.KAlSiO4B.KAlSi2O6C.KAlSi3O8D.KAlSi4O10该正长石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其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Z*xx*]14.(7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
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B.露天焚烧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D.直接填埋(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和3.0mol·L-1H2SO4的混合[来源:学*科*网Z*X*X*K]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温度(℃)20 30 40 50 60 70 80铜平均溶解速率(×10-3mol·L-1·min-1) 7.34 8.01 9.25 7.98 7.246.73[来源:学。
科。
网]5.76℃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4)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
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
(1)B在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2)工业上电解法冶炼单质C的化学方程式为:。
(3)D的单质与A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D的单质与A的另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单质。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10分)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其工艺流程如下:(1)溴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溴出口温度为何要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
若在实验室分离上述混合物的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粗溴水分离时液溴从分离器的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排出。
(5)为什么不直接用含溴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要经过“空气吹出、SO 2吸收、氯[来源:学科网ZXXK]化”: 。
17.(12分)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径,对化学工业技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2NH 3(g) △H =-92.2kJ/mol 。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 2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H 2可用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 得。
我国合成氨工业目前的生产条件为:催化剂-铁触媒,温度-400~500℃, 压强-30~50MPa 。
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压缩到30~50MPa 的原因是 。
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实际生产中采用400~500℃的高 温,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之二是 。
(2)500℃、50MPa 时,在容积为V L 的容器中加入n mol N 2、3n mol H 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 ,此时N 2的转化率为x 。
则K 和x 的关系满足K = 。
(3)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 4(g)+H 2O(g)=CO(g)+3H 2(g)。
部 物 质燃烧热(kJ·mol -1) H 2(g)-285.8 CO(g)-283.0 CH 4(g) -890.3已知1mol H 2O(g)转变为1mol H 2O(l)时放出44.0 kJ 热量。
写出CH 4和H 2O(g)在高 温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 2、H 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 -NH 4Cl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
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
18.(16分)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 2),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
请回答每个方案中提出的问题。
【方案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过量盐酸;(3)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V mL 。
问题1:反应结束后,量气管中的显示如右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读出甲管中液面的读数。
【方案I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用c mol/L 盐酸 V mL (过量)溶解样品; (3)取溶解后的溶液10V mL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c ′ mol/L NaOH 溶液滴定,恰好用 去V′mL 。
问题2: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除铁架台及附件、烧杯之外)。
问题3: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 。
问题4:当碳酸钙溶解完全后,少量未溶的SiO 2没过滤去,结果得到碳酸钙纯度________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方案Ⅲ】(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足量c mol/L 盐酸V mL 使之完全溶解;(3)过滤并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 ′ mol/L Na 2CO 3溶液V′mL ;(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 ′g 。
问题5: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 (填选项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