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沉淀反应

合集下载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琼脂扩散试验


利用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半固体的 琼脂内进行扩散,当两者比例合适时, 就形成可见的沉淀线。这种反应称琼脂 扩散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可分为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扩散与电泳结合 后又有对流免疫电泳、火箭电泳及交叉 免疫电泳等
琼脂扩散试验

其原理是:物质自由运动形成扩散现象,扩散 可以在各种介质中进行。我们所使用的1%~2% 的琼脂凝胶,琼脂形成网状构架,空隙中是98 %~99%的水,扩散就在此水中进行。允许分子 量在20万以下甚至更大些的大分子物质通过, 绝大多数可溶性抗原和抗体的分子量在20万以 下,因此可以在琼脂凝胶中自由扩散,所受阻 力甚小。二者在琼脂凝胶中相遇,在最适比例 处发生沉淀,此沉淀物因颗粒较大而不扩散, 故形成沉淀带。
【实验方法】

取小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试剂 2%红细胞
溶血素 补体 生理盐水
1 0.5ml
0.5ml 0.5ml 0.5ml
2 0.5ml
0.5ml - 1.0ml
3 0.5ml
- 0.5ml 1.0ml
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是一种将区带电泳和双向免疫 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实验原理


先将抗原样品在琼脂平 板上进行电泳,使其中 的各种成分因电泳迁移 率的不同而被分离成肉 眼不可见的区带。 停止电泳后,在与电泳 方向平行的槽内加入相 应抗血清,使抗原和抗 体呈双向扩散,已分离 的各抗原与相应抗体在 琼脂中扩散而相遇,在 二者比例合适处形成肉 眼可见的沉淀弧。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简介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浸出液、血清、毒素 等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当两者比例合 适、并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时,形成肉眼 可见的沉淀物或沉淀线,称为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叫沉淀原,抗体称为沉 淀素。

第九章沉淀平衡

第九章沉淀平衡

例如 Ksp(BaSO4)、Ksp(PbCl2 )、Ksp{Fe(OH)3}。
9.1溶度积和溶解度
一、溶度积常数、溶解度和溶度积规则 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 且溶解的部分完全解离。 摩尔溶解度S:一升溶液中溶解难溶电解质摩尔数。 沉淀反应:Ag+(aq)+ Cl—(aq)≒ AgCl(s) 溶解平衡: AgCl(s) ≒ Ag+(aq)+ Cl-(aq) 平衡常数:Ks pθ=[Ag+][Cl-](称为溶度积常数)
K sp[Cr(OH)3]=6.3×10-31
• Pb2+开始沉淀的OH-浓度: K sp=[Pb2+][OH-]2 K sp=1.2×10-15 =[Pb2+][OH-]2=0.003 [OH-]2 解得: [OH-]=6.32×10 -7 PH=7.80 • Cr3+开始沉淀的OH-浓度:K sp=[Cr3+][OH-]3 K sp=6.3×10-31 =[Cr3+][OH-]3=0.02 [OH-]3 解得: [OH-]=3.16 × 10 -10 PH=4.50 ★因此: Cr3+先开始沉淀.
Question
Solution
在含有0.10 mol· -1 Fe3+和 0.10 mol· -1 L L
Ni2+的溶液中,欲除掉Fe3+,Ni2+仍留在 溶液中,应控制 pH为多少?
θ K sp
开始沉淀 pH 沉淀完全 pH 7.15 3.2
Ni(OH) 2 2.0 1015 Fe(OH) 3 4.0 103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3
=1.59 × 10 –12

沉淀反应及其应用

沉淀反应及其应用

第7讲沉淀反应及其应用1.沉淀反应有沉淀生成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常见现象,是我们判断反应发生的常用方法,沉淀物组成不同,颜色也不一样。

初中化学中常见沉淀大多为白色沉淀,如AgCl、BaSO4、CaCO3、BaCO3、Mg(OH)2、Al(OH)3等,而Cu(OH)2 、CuCO3为蓝色沉淀,Fe(OH)3为红褐色沉淀。

请分别写出一个生成上述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溶液中Cl-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SO2-4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卡片常见不溶性物质盐酸盐中除(亚)汞银(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硫酸盐中除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钾钠铵钡碱可溶(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一水合氨均可溶),钾钠硝铵盐均溶(钾盐、钠盐、硝酸盐和铵盐都溶于水)。

微溶物:Ca(OH)2 MgCO 3 CaSO 4 Ag 2SO 42.利用沉淀反应检验或推断物质【例题1】 一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K +、 Ba 2+、Cl -、NO -3、CO 2-3、SO 2-4。

现依次做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只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2)将(1)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九 沉淀反应

实验九  沉淀反应

实验九 沉淀反应目的要求1.了解沉淀反应在预防医学和兽医学中的意义。

2.初步掌握炭疽沉淀原的制备和环状沉淀反应,琼脂扩散反应的操作方法。

原理 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混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即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参与沉淀反应的抗原称为沉淀原,抗体称为沉淀素。

沉淀反应通常都是利用已知抗体检查未知抗原,以诊断传染病。

但也用于以已知的抗原测定未知的抗体,以测定免疫血清的效价和诊断疫病。

操作步骤一、环状沉淀反应(以炭疽为例)将含有抗原的透明浸出液重叠于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上,在两液交界处发生环状的白色沉淀物,即称为环状沉淀反应。

炭疽环状沉淀反应又称为阿斯可里(Ascoli )氏反应。

具体操作方法如图实9-1所示。

(一)沉淀原的制备1.热浸法 取被检材料(如各种实质脏器、血液、渗出液等)1~3g ,在乳钵内研碎,然后加5~10倍生理盐水混合,用移液管吸至试管内,置于水浴锅中煮沸15~30分钟,用中性石棉过滤,获得的透明滤液,可再过滤—次。

2.冷浸法 用以检查怀疑为炭疽病畜的皮革和兽毛等材料,操作前,先将其高压灭菌30分钟,以保证检查者的安全。

然后取被检材料1g ,浸于5~10倍的0.5%石炭酸生理盐水中,在室温下或普通冰箱浸泡14~20小时,用中性石棉过滤,透明的滤液即为沉淀原。

(二)方法与判定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炭疽沉淀素血清,沿管壁徐徐注入沉淀反应管内,通常达管的1/3高处,再用另一支毛细吸管吸取制备的沉淀原,沿管壁缓慢注入,使之重叠于炭疽沉淀素血清上面,达到试管的2/3高处(注意!不要发生气泡或摇动)。

直立静置,在1~5分钟内,两液面交界处若出现清晰、整齐的环状白轮,则为阳性。

为了验证反应的正确性,检验时可做如下三种对照试验;1.炭疽沉淀素血清加标准炭疽沉淀原,应为阳性;2.标准炭疽沉淀原加健康马血清,应为阴性;3.生理盐水加炭疽沉淀素血清,应为阴性。

二、琼脂扩散沉淀反应(以炭疽为例)抗原、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凝胶基质中可以向四周自由扩散,如果二者是相应的具有特异性,则在—定部位相遇,并发生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线。

沉淀反应的原理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与应用1. 原理解析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由于两种或多种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或微溶性盐而生成的沉淀物。

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1 沉淀反应的基本过程沉淀反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离子的交换和沉淀的生成。

1.离子的交换:当两个溶液混合时,其中的离子会发生交换,形成新的离子组合。

这些离子可以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交换,也可以是分子中的离子与其他分子中的离子之间的交换。

2.沉淀的生成:在离子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不溶性或微溶性的盐,会形成沉淀。

此时,沉淀会从溶液中逐渐析出,并沉淀到溶液的底部。

1.2 影响沉淀反应的因素沉淀反应的发生和生成沉淀的速度有多个因素会影响,其中包括:•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溶液中离子浓度越高,发生交换的可能性就越大,生成沉淀的速度也会更快。

•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加快沉淀的生成速度,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反应逆转,沉淀重新溶解。

•pH值: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离子的交换和沉淀的生成。

某些离子在特定pH范围内才会生成沉淀。

2. 沉淀反应的应用案例2.1 水质检测与处理沉淀反应在水质检测和处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可以将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与特定的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物,从而使溶液变清澈。

常见的应用案例包括:•硬度测定:通过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物来测定水的硬度。

这可以帮助了解水的质量,以及对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净化。

•铅污染检测:通过与水中的铅离子结合,生成浅黄色的铅碳酸盐沉淀物来检测和测量铅的污染程度。

2.2 医学诊断和检测沉淀反应在医学诊断和检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与特定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物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检测。

常见的应用案例包括:•孔雀石绿反应:该反应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时,会生成沉淀物,可以通过观察沉淀物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

第九章 沉淀反应

第九章 沉淀反应
2
2
2 4

6
x 9.1 10
6
3.0 10 mol / L
3
例(P220 9-6):在0.30mol﹒L-1 HCl 溶液中含 0.1mol﹒L-1 Cd2+,室温下通H2S气体达到饱和,此 时CdS是否沉淀? 解: H2S饱和溶液的浓度近似按0.1mol﹒L-1处理。 (1)方法1:利用分布分数 由物料平衡: [S2-]+[HS-]+[H2S]=0.1
解:混合后离子未发生反应时各自的浓度分别
为0.5mol/L,其离子积为:
[Ca ][ SO ] 0.5 K sp 9.1 10
2 2 2 4

6
可以断定溶液中有CaSO4 沉淀生成。设沉淀 达到平衡时剩余[Ca2+]=[SO42-]=xmol/L,则:
[Ca ][ SO ] x K sp 9.1 10
加入NaNO3后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KNO3 的 浓 度 由 0 增 大 到 0 . 0 1 mol/L 时 , AgCl 的 溶 解 度 可 增 大 1 2 % , BaSO4溶解度则增大70%。
由上表可看出,在Na2SO4 浓度较小时,同离 子效应起主要作用,但是当Na2SO4浓度进一步增 大时,盐效应起主导作用,溶解度又逐步增大。
8
同离子效应在离子富集和提取方面具有 重要应用,可采用过量沉淀剂沉淀稀溶液中 的微量贵重金属离子。
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 液中,加入强电解质时,可 以使其溶解度进一步增大的 现象叫做盐效应。 对于同离子效应,当加 入的强电解质浓度过大时, 也会产生盐效应或其它副反 应。
PbI2黄色沉淀
利用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许多难溶电解质,因其解离出的金属离子能 够生成更为稳定的配合物而在含有配位体的溶 液中发生溶解。如AgCl可溶解于氨水中,红色的 碘化汞HgI2可以溶解在碘化钾KI溶液中等。

沉淀反应名词解释

沉淀反应名词解释

沉淀反应名词解释沉淀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生成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沉积出来形成悬浮物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沉淀反应发生在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相互反应后,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物。

这个固体产物由于其密度较大,从溶液中沉积出来,并在溶液中形成一层或多层颗粒沉淀。

沉淀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产和实验室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在沉淀反应中,通常有两个溶液反应发生,其中一个溶液中存在两种离子,其一是阳离子,通常是金属阳离子,另一个是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阴离子或一些复杂阴离子。

当这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相互反应时,产生的产物往往是不溶于水的,从而形成悬浮在溶液中的固体沉淀。

沉淀反应的主要步骤包括反应物的混合、反应的进行和沉淀物的形成。

两种溶液中的离子在混合后,通过离子间的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

反应的进行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反应速率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当反应物耗尽时,沉淀物开始从溶液中沉积出来,并逐渐形成固体物质。

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鉴别离子或分析物质的方法之一。

通过不同离子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特定的沉淀物,可以确定其他离子的存在或分析物质的浓度。

例如,在鉴别阳离子中,可以通过与钡离子反应来确认钡阳离子的存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

此外,沉淀反应还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特定的物质,通过调整溶液条件,使特定的产物沉淀出来,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总之,沉淀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生成固体物质的一种常见过程。

通过不同离子之间的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物,从而形成悬浮在溶液中的固体沉淀。

沉淀反应在实验室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用于鉴别离子、分析物质和分离纯化物质等。

沉淀反应的应用课件

沉淀反应的应用课件
沉淀的生成和转化是化学反应中 重要的过程,通过控制条件可以 促进沉淀的生成和转化。
沉淀反应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概念
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快慢,受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沉淀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沉淀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 催化剂等。
沉淀反应的条件
01
02
03
04
反应物的浓度
沉淀反应的类型
根据沉淀的组成和结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均相沉淀和多相沉淀。 均相沉淀是指沉淀的组成和结构与反应物相同,例如复分解反应生成的盐和水。
多相沉淀是指沉淀的组成和结构与反应物不同,例如通过离子交换形成的沉淀。
沉淀反应的特点
01
02
03
04
沉淀反应具有选择性,即反应 物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形成沉淀
等;
2. 配制溶液
根据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3. 加入沉淀剂
将沉淀剂加入到溶液中,搅拌均 匀;
6. 分析鉴定
对沉淀进行分析和鉴定,如用 XRD、SEM等方法。
5. 分离沉淀
采用离心机等方法将沉淀分离出 来;
4. 视察和记录现象
视察溶液中的变化,记录沉淀的 颜色、形状、大小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视察到沉淀的颜色、形状 、大小等变化;

沉淀反应具有可逆性,即沉淀 可以重新溶解在溶液中。
沉淀反应具有速率快的特点, 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沉淀反应具有应用广泛的特点 ,可以用于分离、纯化、分析
、制备等许多方面。
02
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
沉淀反应的化学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描述了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平衡状 态,受温度、浓度、酸度等因素 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由溶解度计算溶度积
【例 9-2】 已知25℃时BaSO4的饱和溶解度
为2.42 × 10-3 gL-1,计算其溶度积常数。
解:BaS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4 gmol-1 , 所以其溶解度为:
2.42 10 3 = 1.0 × 10-5 molL-1 233.4
Ksp = s2 = (1.0 × 10-5)2 = 1.0 × 10-10
沉淀:这种处于溶液中的溶质粒子转化为固体状态,
并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称为沉淀。
当两个过程进行的速度相等时,便达到沉淀—溶解动态平衡。 饱和溶液
对于难溶电解质MA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存 在如下关系: MA(固) MA(水) M+ + AMA(水)几乎完全离解为[M+]和[A-]。为了方便通常 简写为: MA(固) M+ + A-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所溶的溶质的量。经常
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的物质量浓度来表 示其溶解度。单位:mol/L, 符号s。
溶度积:组成沉淀的离子的浓度的乘积。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MA型: MA(s) ⇆ M+ + A-
[I -] = 8.4×10-4 mol/L
所以,要使溶液中产生PbI2沉淀,加入固体KI的质量 必须超过 m(KI) = 8.4 ×10-4×166.0 = 0.14 g
例: 计算0.010 mol/LFe3+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溶 液的pH值。 溶液中残留的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就可 以认为沉淀完全
(2)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由计算结果可见,BaSO4在0.10 mol/L BaCl2溶液 中的溶解度约为在纯水中的万分之一。因此,利用 同离子效应可以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大大降低。 结论:利用同离子效应是使沉淀完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 9-3】 计算BaSO4在0.1 molL-1 Na2SO4溶液中
第九章 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和重 量分析法
目 录
☆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
☆ 第二节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
☆ 第四节 重量分析法
学 习 要 求
1
2 掌握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关 系。 学会利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掌握 沉淀溶解平衡中的相关计算。 掌握银量法及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溶度积: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组成沉淀的有关
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为一常数,称 为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
MA型: MA ⇆ M+ + A-
Ksp= [M+ ][A-]
MmAn型: MmAn ⇆ mMn++ nAm-
Ksp= [Mn+ ]m[Am-]n
意义:溶度积是难溶电解质和它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
3
例1
在AgNO3溶液中加入NaCl产生白色沉淀,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这个反应可用于鉴定Cl例2 利用反应 Ba2+ + SO42- ⇆ BaSO4 ↓ 可测定样品中硫的含量。
沉淀: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物质,通常称之为难溶化 合物,也就是沉淀。
第一节
一、溶度积
§2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一、沉淀的生成 二、沉淀的溶解 三、沉淀的转化 四、分步沉淀
一、沉淀的生成
[Mn+]m[Am-]n >Ksp
【例 9-5】 将20 mL 1 molL-1的Na2SO4溶液与20 mL 1 molL-1的CaCl2溶液混合后,是否有CaSO4生
成?已知CaSO4的Ksp = 9.1×10-6。
x = 1.1 × 10-9 molL-1
盐效应
AgCl在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 (25℃ ) 0.00 0.00100 0.00500 0.0100
1.278
1.325
1.385
1.427
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易溶强电解质而使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的作用。
c(Na2SO4)/ molL-1 S(PbSO4)/ mmolL-1
s
s
s K sp
Ksp= [M+ ][A-] = s×s
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反映了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二 者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根据溶度积表达式可以进行溶 解度和溶度积之间的相互换算。
溶解度:s ( mol· -1 ) L
A n Bm (s) m (aq) mB n (aq) nA
的溶解度。
解:设在0.1 molL-1 Na2SO4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x molL-1,则 BaSO4(s) 平衡时 molL-1 Ba2+(aq) + SO42-(aq) x x+0.1
Ksp = [Ba2+][SO42-]= x (x+0.1) = 1.1 × 10-10
由于BaSO4溶解度很小,x 0.1,故x + 0.1 0.1, 则 0.1x = 1.1 × 10-10
例: 如果向1 L 0.010 mol/L的Pb2+溶液中加入固体 KI,问加入的KI必须超过多少克才会产生PbI2沉 淀? 已知M(PbI2) = 166.0 g/mol。
解: 设溶液中产生PbI2沉淀所需的 [I -]x mol/L
[Pb2+][I-] 2 = 0.01 x2 > KSP x = 8.4×10-4 mol/L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这种因加入含有相 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降低的效 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例:分别计算 BaSO4 在纯水和 0.10 mol/L BaCl2 溶液中的 溶解度,已知 BaSO4 在 298 K 时的溶度积为 1.1×10-10。
液中有:
AgCl Ag+ + Clx x = x Ksp = 1.8 × 10-10 = s2
1.8 1010 = 1.3 × 10-5 molL-1
同理,对于Ag2CO3有: Ag2CO3 2Ag+ + CO322x x Ksp = 8.1 × 10-12 = (2s)2 s = 4s3 x=
成立为止。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四、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1、同离子效应 2、盐效应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它因素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如果在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系统中加入 BaCl2(或Na2SO4)就会破坏平衡,结果生成 更多的BaSO4沉淀。当新的平衡建立时,BaSO4 的溶解度减小
三、溶度积规则
(1) Ksp = [Mn+]m[Am-]n,溶液为饱和溶液,沉淀与
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2) Ksp<[Mn+]m[Am-]n,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溶液中
将产生沉淀。 (3) Ksp>[Mn+]m[Am-]n,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间关系
不满足溶度积,为不饱和溶液,若有沉淀存在,
则沉淀会继续溶解,直到Ksp = [Mn+]m[Am-]n关系
[Ca2+][SO42-]=x2 = Ksp = 9.1 10-6
x=
9.1 10 6 =
3.0 10-3 molL-1
给定的两个溶液混合后有沉淀生成,且沉淀完成 后,溶液中剩余的Ca2+和SO42-浓度分别为3.0 10-3 molL-1。
§2 沉 淀 的 生 成 和 溶 解
2 4 1
c(SO 2 ) 增大, 时, 4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它因素
① 温度的影响: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 溶剂的影响:无机物沉淀大多为离子型沉淀,它们在有机 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③ 沉淀粒度的影响:小颗粒沉淀的溶解度较大颗粒沉淀的 溶解大。 ④ 沉淀结构的影响:有些沉淀在初生态时和放置后溶解度不 同,这是因为放置前后沉淀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CoS:型 型 Ksp = 4.0×10-20 Ksp = 7.9×10-24
解:(1)开始沉淀时的pH值 根据 Fe(OH)3(s) ==Fe3++3OH-
[Mn+]m[Am-]n >Ksp
[Fe3+][OH-] 3>KSP [OH ] >
3
K sp [Fe ]
3

3
4.0 10 38 0.010
= 1.6×10-12 mol/L 所以 pH = 14- pOH
14 ( lg1.6 1012 ) 2.20
时的平衡常数,它代表物质溶解的能力。
P432—附录11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溶度积的大小代表了一个难溶电解质的溶解 度的相对大小,一般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其溶 解度也小, BaSO4的Ksp = 1.1 × 10-10 AgCl的Ksp = 1.8 × 10-10 CaCO3的Ksp = 2.8 × 10-9 我们可以说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BaSO4<AgCl <CaCO3
解:① BaSO4沉淀的溶解度为s [Ba2+]=[SO42-] s s
s K sp 1.05 10 (mol / L)
5
2
2 4
§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设BaSO4在0.10 mol/L BaCl2溶液中的溶解 度为S 2 mol/L 根据 BaSO4(s) ↔ Ba2+ + SO42平衡浓度/(mol/L) 0.1 + S2 S2 因为Ksp (BaSO4)的值很小, 所以 0.10+ S 2 ≈ 0.10 Ksp= [Ba2+][ SO42-] = (0.10+ S 2)×S 2≈ 0.1 S2 2 故 S 2 = 1.1×10-9 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