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反应的应用
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的实际应用

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的实际应用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它们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并对其应用原理进行探讨。
1. 水处理中的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在水处理过程中,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常常被用于净化水源,去除其中的有害离子和杂质。
例如,硬度水处理中,当水中存在过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时,会形成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沉淀,从而减少水的硬度,使其更适合日常用水。
此外,离子反应还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与离子形成难溶的沉淀物,将污染物从水中剥离出来,从而改善水质。
2. 化学分析中的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在化学分析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定性分析中,常常通过离子反应来鉴别不同离子的存在。
以常见的硫酸盐为例,加入钡离子可以形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通过观察沉淀物的颜色和形态变化可以判断出硫酸盐的存在与否。
在定量分析中,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也常用于标准曲线法和配位滴定法中,通过滴定反应的终点来确定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
3. 药剂领域中的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在药剂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药物制剂中的一些离子可以通过合成反应和沉淀反应的方式进行纯化和分离。
此外,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一些药物可以通过与体内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难溶性沉淀,从而减缓药物的释放速率,延长药效。
这种离子反应的应用可以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
4. 工业生产中的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在工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矿石提取过程中,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常被用于从矿石中分离出有用的金属。
此外,离子反应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催化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可以提高化学合成的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并达到环保的要求。
综上所述,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在水处理、化学分析、药剂领域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
化学实验设计沉淀反应的应用

化学实验设计沉淀反应的应用化学实验设计:沉淀反应的应用引言: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类型,也是化学分析和合成化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沉淀反应的基本原理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溶质结合形成固体颗粒沉淀的反应。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矛盾离子之间的亲和力,使其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盐类或氢氧化物,从而形成可见的沉淀物。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1. 分离和提纯金属离子沉淀反应被广泛用于实验室中分离和提纯金属离子。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将镁离子与羧酸根离子反应,制备出可见的镁羧酸盐沉淀,从而实现镁离子的分离和提取。
2. 制备纯净的化合物沉淀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纯净的化合物。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将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可见的硫酸钠沉淀。
进一步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就能制备出纯净的硫酸钠晶体。
3. 确定阴阳离子沉淀反应还被用于确定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通过将已知阴阳离子与待测溶液进行反应,观察是否生成可见的沉淀物,我们可以判断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离子。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与水质检测中。
4. 检测某种物质的存在沉淀反应能够用于检测某种物质的存在。
通过将待测物质与已知离子反应,观察是否产生可见的沉淀,我们可以推断待测物质的存在。
例如,通过将铁离子与硫化氢反应,如果生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就可以检测到铁离子的存在。
5. 确定沉淀反应方程式在化学实验中,沉淀反应被用来确定沉淀反应的方程式。
通过观察产生的沉淀物的颜色、形状和溶解度等特征,可以推导出沉淀反应的完整方程式,并进一步研究其反应机制和性质。
结论:沉淀反应作为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条件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利用沉淀反应分离和提纯金属离子,制备纯净的化合物,确定阴阳离子,检测物质的存在,以及确定沉淀反应方程式。
这些应用不仅在实验室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在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反应的沉淀反应

化学反应的沉淀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而沉淀反应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
沉淀反应指的是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两种离子结合形成固体沉淀的现象。
本文将从沉淀反应的定义、原理、示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沉淀反应的定义与原理沉淀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溶液中溶解的两种离子结合成固体沉淀物的反应。
它是由于产生的沉淀物的溶解度过低而产生的。
一般来说,沉淀反应的离子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两种可溶性盐溶液中的两种阳离子结合形成的沉淀,另一种是可溶性盐溶液和酸、碱反应生成的沉淀。
沉淀反应的原理基于沉淀物的溶解度积原理。
它是指在溶液中溶解度积(也称为溶解度乘积)达到一定值时,溶质会从溶液中析出并形成沉淀。
溶解度积可以用来判断溶液中溶解的物质是否会产生沉淀。
溶解度积的表达式为:Ksp = [A+]^a * [B-]^b,其中[A+]和[B-]分别表示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a和b分别表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
如果溶液中的溶解度积大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乘积,则会发生沉淀反应。
二、沉淀反应的示例1. 氯化银与硝酸钠的反应氯化银溶液与硝酸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沉淀物。
化学方程式如下:A gCl + NaNO3 → AgNO3 + NaCl↓在这个反应中,两种阳离子Ag+和Na+结合形成固体沉淀物NaCl。
通过此反应可以获得纯净的氯化银。
2.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碳酸钙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会生成沉淀物。
化学方程式如下: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在这个反应中,Ca2+和CO32-结合形成固体沉淀物CaCO3。
通过此反应可以检测出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
三、沉淀反应的应用1. 分离与提取沉淀反应可以用于分离和提取混合溶液中的物质。
通过合适的沉淀反应,可以将目标物质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进一步进行提取和纯化。
2. 分析与检测沉淀反应也常被用于分析和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与浓度。
通过与适当的试剂反应,可以根据沉淀物的性质来判断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和浓度。
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加入特定试剂后,形成不溶性沉淀物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发生的原理是根据沉淀物的不溶性,利用化学反应使其从溶液中析出。
沉淀反应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1.1 溶液饱和度溶液中含有的溶解度有一定的极限,称为溶液的饱和度。
当溶液中含有的某种物质的浓度达到饱和度时,该物质将停止溶解,超过饱和度则会析出沉淀物。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控制试剂的加入量,可以使溶液中的某种物质达到饱和度并沉淀下来。
1.2 沉淀反应的平衡沉淀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可以达到溶解物与沉淀物的动态平衡。
在反应达到平衡后,溶解物与沉淀物的浓度将不再变化,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
2. 应用沉淀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化学实验室在化学实验室中,沉淀反应是分离和提取物质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用沉淀反应将目标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例如,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一定的络合物,然后通过沉淀反应将金属沉淀下来。
2.2 污水处理沉淀反应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沉淀反应可以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和去除杂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
2.3 药物制备在药物制备过程中,沉淀反应被广泛应用。
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可以使目标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提取和纯化。
沉淀反应对于药物的纯度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4 地质学研究在地质学研究中,沉淀反应被用于研究地壳和岩石的形成过程。
通过分析沉淀物的成分和结构,可以推测出古地球环境和地质变化的信息。
沉淀反应也被用于地质样品的分析和鉴定。
2.5 金属提取与冶炼沉淀反应在金属提取和冶炼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沉淀反应可以将金属离子从溶液中析出,从而实现金属的分离和提取。
这种方法常用于矿石中金属的提纯和冶炼过程。
3. 总结沉淀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沉淀反应的原理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与应用1. 原理解析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由于两种或多种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或微溶性盐而生成的沉淀物。
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1 沉淀反应的基本过程沉淀反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离子的交换和沉淀的生成。
1.离子的交换:当两个溶液混合时,其中的离子会发生交换,形成新的离子组合。
这些离子可以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交换,也可以是分子中的离子与其他分子中的离子之间的交换。
2.沉淀的生成:在离子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不溶性或微溶性的盐,会形成沉淀。
此时,沉淀会从溶液中逐渐析出,并沉淀到溶液的底部。
1.2 影响沉淀反应的因素沉淀反应的发生和生成沉淀的速度有多个因素会影响,其中包括:•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溶液中离子浓度越高,发生交换的可能性就越大,生成沉淀的速度也会更快。
•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加快沉淀的生成速度,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反应逆转,沉淀重新溶解。
•pH值: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离子的交换和沉淀的生成。
某些离子在特定pH范围内才会生成沉淀。
2. 沉淀反应的应用案例2.1 水质检测与处理沉淀反应在水质检测和处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可以将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与特定的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物,从而使溶液变清澈。
常见的应用案例包括:•硬度测定:通过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物来测定水的硬度。
这可以帮助了解水的质量,以及对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净化。
•铅污染检测:通过与水中的铅离子结合,生成浅黄色的铅碳酸盐沉淀物来检测和测量铅的污染程度。
2.2 医学诊断和检测沉淀反应在医学诊断和检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与特定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物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检测。
常见的应用案例包括:•孔雀石绿反应:该反应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时,会生成沉淀物,可以通过观察沉淀物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
沉淀反应在化工中的应用

沉淀反响在化工中的应用1. 引言沉淀反响是化学反响中一种常见的反响类型,它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沉淀反响在化工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沉淀反响及其工业应用。
2. 沉淀反响的根本原理沉淀反响是指当溶液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响后,生成的产物在溶液中以固体物质的形式沉淀下来。
这种反响通常是由溶液中的两种化学物质反响所引起的。
沉淀反响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适当的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
3. 常见的沉淀反响及其应用3.1 硫酸钡沉淀反响硫酸钡沉淀反响是将硫酸钡与其他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反响,生成固体的硫酸钡沉淀。
这种反响常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和环境监测中,用于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等。
3.2 氢氧化铁沉淀反响氢氧化铁沉淀反响是将氧化铁与其他溶液中的阴离子发生反响,生成固体的氢氧化铁沉淀。
这种反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废水处理和环境修复等领域,可以将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去除。
3.3 硫化物沉淀反响硫化物沉淀反响是将硫化物与其他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响,生成固体的硫化物沉淀。
这种反响常用于固体废物处理、废水处理和污染物回收等领域,可以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4. 沉淀反响在工业中的优势沉淀反响在化工生产中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高效性:沉淀反响能够快速将溶液中的目标物质固定下来,去除溶液中的杂质。
•可控性:通过调节反响条件,如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可以控制沉淀反响的速度和效果。
•环保性:沉淀物质可以方便地进行后续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
5. 沉淀反响在化工中的应用案例5.1 废水处理中的沉淀反响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常常运用沉淀反响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污染物。
通过参加适当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铁或硫酸钡,使废水中的杂质发生沉淀反响,并通过固液别离技术将沉淀物质去除。
5.2 固体废物处理中的沉淀反响在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沉淀反响可以将废物中的金属离子固定在固体沉淀物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溶液的沉淀反应和溶解反应
溶液的沉淀反应和溶解反应一、引言在化学中,溶液是一种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可以发生多种反应,其中包括溶液的沉淀反应和溶解反应。
本文将对这两种反应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它们在化学实验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沉淀反应1. 沉淀反应的定义沉淀反应是指当两种溶液混合时,溶液中某些离子会以无法形成溶解物的形态,在溶液中生成可见的固体颗粒沉淀的过程。
这种沉淀物通常是一种离子间的化合物。
2. 沉淀反应的实验现象在进行沉淀反应实验时,可以添加试剂A和试剂B的混合物。
当两者混合后,如果形成 visible solid particles,即可认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例如,当添加氯化钠溶液到硝酸银溶液中时,会产生可见的白色氯化银沉淀。
3.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要根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离子进行推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沉淀反应方程式示例:- AgNO3(硝酸银)+ NaCl(氯化钠)→ AgCl(氯化银)↓ + NaNO3(硝酸钠)- Pb(NO3)2(硝酸铅)+ 2KI(碘化钾)→ PbI2(碘化铅)↓ +2KNO3(硝酸钾)4. 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沉淀反应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实验室中常用沉淀反应来检测物质的存在和浓度,或者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三、溶解反应1. 溶解反应的定义溶解反应是指将固体物质通过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转变为离子或分子,从而形成溶液的过程。
在溶解反应中,固体被溶解于溶液中而不产生新的物质。
2. 溶解反应的实验现象溶解反应的实验现象通常是固体物质完全消失,转变为液体或气体状态,并与溶剂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例如,将食盐颗粒加入水中,食盐颗粒会逐渐消失,形成透明的盐水。
3. 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以离子或分子的形式表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溶解反应方程式示例:- NaCl(氯化钠)→ Na+(钠离子)+ Cl-(氯离子)- H2O(水)→ H+(氢离子)+ OH-(氢氧根离子)4. 溶解反应的应用溶解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与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与应用1. 沉淀反应的定义沉淀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溶液中的两种或多种离子相互作用,形成难溶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固态产物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从而使得溶液变得浑浊。
2. 沉淀反应的原理沉淀反应的原理基于溶剂中溶解度的限制。
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超过它们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时,这些离子会结合形成固体颗粒,从而沉淀出来。
3. 沉淀反应的条件沉淀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有效进行。
这些条件包括:•存在两种或多种互补离子或化合物。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离子能与其他离子发生沉淀反应。
•反应发生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
•反应物中的离子溶解度超过了溶液中的最大溶解度。
4. 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反应在化学和环境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4.1 水质净化沉淀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去除水中的杂质。
例如,当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铅、汞等)时,可以使用沉淀剂(如氢硫化钠)与这些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难溶的沉淀物质。
通过沉淀物质的沉降,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提高水的质量。
4.2 药物制备在药物制备过程中,沉淀反应可以用来从溶液中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例如,通过沉淀反应可以将目标药物与其他杂质分离,从而获得高纯度的药物成品。
4.3 合成新材料沉淀反应还可以用于合成新材料。
例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离子浓度,可以在溶液中形成特定结构和形状的沉淀物质。
这些沉淀物质可以作为原料,进一步研究和制备新型材料。
4.4 分析化学沉淀反应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的颜色和形态变化,可以确定反应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和浓度。
这对于分析样品中的未知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5. 沉淀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反应物:测量和称取所需的化学品,并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2.调整温度和pH: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反应体系的温度和pH值,以促进沉淀反应的进行。
沉淀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和应用1. 沉淀反应的定义沉淀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或分子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固体物质,从而在溶液中形成沉淀的反应。
2. 沉淀反应的原理沉淀反应的原理基于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度积的概念。
溶解度积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离解程度与溶解度的乘积。
一般来说,当溶解度积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溶质会由溶解态转变为固态,形成沉淀。
这个限度称为溶解度积常数。
沉淀的生成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溶液中溶质的离解程度超过了溶解度积常数,超出部分会沉淀下来。
3. 沉淀反应的条件沉淀反应的生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反应物之间的离子产生不溶性的固体产物•反应物的浓度超过了溶解度积常数4. 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反应在化学分析、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示例:4.1. 化学分析在化学分析中,沉淀反应常被用于溶液中某种离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可以触发特定的沉淀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离子,或者根据沉淀的量来确定其浓度。
4.2. 工业生产沉淀反应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金属加工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例如,在纯化金属过程中,沉淀反应常被用于去除杂质离子,提高金属的纯度。
而在废水处理中,沉淀反应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金属离子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4.3. 硬水处理沉淀反应在硬水处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硬水中存在大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这些离子与肥皂中的阴离子反应,形成不溶性的肥皂垢。
通过将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与碳酸钠反应,可以让它们沉淀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4.4. 质量分析沉淀反应还常被用于质量分析中的沉淀滴定法。
通过观察滴定过程中沉淀的生成与消失来确定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
根据沉淀生成的终点,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5. 小结沉淀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基于溶解度积的概念,通过生成不溶性固体物质实现溶质的沉淀。
该反应在化学分析、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时,由于某些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沉淀物的过程。
其原理是根据溶液中的化学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的。
在沉淀反应中,当两种溶液混合时,某些溶质会因为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在溶液中失去溶解性,形成固体颗粒,即沉淀。
通常情况下,沉淀反应涉及两种化学物质,一种为溶剂,一种为溶质。
根据沉淀反应参与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性质的不同,沉淀反应的机制也不同。
沉淀反应通常发生在饱和溶液中,即当溶解度达到一定极限时,进一步增加溶质的浓度将超过其溶解度,导致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
沉淀反应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以下一些应用:
1. 分离和提纯:通过控制沉淀反应条件,可以将需要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从混合物中沉淀出来。
例如,通过沉淀反应可以从含有杂质的溶液中分离出纯净的金属盐。
2. 固体沉淀:沉淀反应常用于固体沉淀的制备。
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可以得到不同形态和大小的沉
淀物。
这些固体沉淀物可以用于制备电子材料、催化剂等。
3. 离子分析:沉淀反应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通过加入特定的试剂,在溶液中产生沉淀反应,从而定性和定
量地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
4. 污水处理:沉淀反应在污水处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添加适当的化学试剂,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沉淀下来,从而净化污水。
总之,沉淀反应在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实现分离、提纯、固体沉淀和污水处理等多种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②盐溶液溶解法
Mg(OH)2能溶于NH4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OH)2+2NH4 ===Mg2 +2NH3· 2O H
+ +
。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 溶解度小 的沉淀转化成 溶解度更小 沉淀的溶解度差别 越大 ,沉淀越容易转化。 (2)应用
的沉淀。两种
①锅炉除水垢 Na2CO3 盐酸 水垢[CaSO4(s)] ――→ CaCO3(s)――→Ca2+(aq)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Na2CO3===CaCO3+Na2SO4 ;
CaCO3+2HCl===CaCl2+CO2↑+H2O
。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C.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点变到a点 D.b点与d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针对训练】1.室温时,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所示,已知:25℃其溶度积为2.8×10-9 mol2·L-2,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A.x数值为2×10-5
B.c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课时演练广场
CO 3 、FeS、Al(OH) 3 、Cu(OH) 2 可溶于强 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CaCO3+2H+===Ca2++CO2↑+H2O FeS+2H+===Fe2++H2S↑ ; Al(OH)3+3H+===Al3++3H2O Cu(OH)2+2H+===Cu2++2H2O 。 ;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②自然界中矿物的转化 原生铜的硫化物 氧化、淋滤 CuSO ――→ 4 溶液
渗透,加闪锌矿ZnS CuS ――→ 和方铅矿PbS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uSO4+ZnS===CuS↓+ZnSO4 , CuSO4+PbS===CuS↓+PbSO4
。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
Hg2++H2S===HgS↓+2H+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2.沉淀的溶解
(1)原理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
质,只要不断 淀溶解。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减少
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
子,平衡就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2)加沉淀剂法 以Na 2 S、H2 S等作沉淀剂,使Cu 2+ 、Hg 2+ 等生成 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如
下:
Cu2++S2-===CuS↓ ,
Cu2++H2S===CuS↓+2H+
Hg2++S2-===HgS↓
; 。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跨越思维误区
课时演练广场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用于分离或除杂 (1)调节pH法 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可加 入氨水调节pH至7~8,反应离子方程式:
Fe3 +3NH3· 2O===Fe(OH)3↓+3NH4 H
+ +
化学 · 选修4(人教版)
课前自主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