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歌简短简介-精选word文档 (7页)
国歌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义勇军进行曲》本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后经历歌词修改、恢复,最终于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歌诞生1934年,“电通”公司在上海成立,请田汉同志写一个电影剧本,到这一年冬天,“电通”公司向田汉同志征稿。
田汉同志就先交了个简单的,名叫《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给“电通”公司的孙师毅同志。
1935年2月,田汉同志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同志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同志同意,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在处理主题歌歌词时,修改了几个字,将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当时,聂耳同志正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向孙师毅、许辛之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并表示到日本以后,歌稿尽快寄回,决不会耽误影片的摄制。
不久之后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
《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寄回上海之后,由贺绿汀请当时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担任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配器。
不久就在影片《风云儿女》中使用。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使这首歌享誉世界,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是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
2019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第一次破世界纪录1956年6月7日,在上海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上海市联队与前苏联队的举重比赛。
解放军队20岁的举重选手陈镜开参加了最轻量级比赛。
在第一次试举中,陈镜开举起了125公斤。
第二次试举,他要求举133公斤,这个重量超过了世界纪录0.5公斤。
试举重量的数字一公布,体育馆看台上响起了一片惊讶声,3000多名观众轰动起来,但这次冲击未获成功。
第三次试举开始了,人们都为陈镜开捏了一把汗,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只见他镇定自若,用下蹲式提铃技术将杠铃漂亮地翻了起来,又猛然一个箭步分腿上挺,将133公斤重的杠铃高高地举过了头顶!三名裁判员表示成功的白色信号灯一起亮了,人们欣喜若狂,全场沸腾起来。
这个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保持的132.5公斤的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
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纪录诞生了!这一年的11月,陈镜开又以135公斤和135.5公斤的成绩,连续两次刷新了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从1956年―1964年,他先后9次打破世界纪录,创造了举重史上的奇迹。
198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授予陈镜开奥林匹克铜制勋章,以表彰他为体育运动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20年前,由于来华游客增多,出现了住房极端紧张的状况。
北京当时仅7家涉外饭店,许多外宾到北京后,由于住不进房间,只好在大厅的沙发上过夜。
为此,国务院决定利用侨资、外资兴建旅游饭店。
1979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合资项目,北京建国饭店作为全国第一家合资饭店,是北京市旅游局与美籍华人陈宣远合资建造的。
1980年6月动工,1982年4月建成开业。
国内当时还没有经验管理,所以建国饭店由专业管理公司香港半岛集团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太极旗,中央的太极象征宇宙,蓝色为阴,红色为阳, 4个角落的卦代表天地水火,父母男女之意,也正象征 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发展。 国歌《爱国歌》。
国旗是星条旗旗面左上角为蓝色星区,区内 共有9排50颗白色五角星,以一排6颗、一排 5颗交错。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 国歌《星条旗永不落》
同学们“起来!起来!”这呼号 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 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 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 我 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发 奋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 力。
歌曲曲作者、词作者简介
•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人 民音乐家。他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代表作有:歌 曲《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 《码头工人歌 》 《梅娘曲》 《卖报歌》《大路歌 》《铁蹄下的歌 女》 ,民乐合奏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 》等。
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湖南省长沙县人, 戏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 曲》,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 ,改编传统戏 曲《白蛇传》等。
•
有一首歌,它曾唤起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 有一首歌,它曾激励四万万同胞拿起武器 把侵略者从自己家园赶了出去; 有一首歌,它总能让听到它,唱起它,想 起它的人,心中无比温暖,无比依恋,无 比自豪。
学习目标:
1、了解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国旗的意义 以及歌曲的词曲作者。 2、聆听齐唱国歌。 3、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培养学生的 爱国精神。
《国歌》重点句子学唱:
唱得铿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唱出呐喊的感 觉。
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由弱到强,一次比一次激昂, 唱出号召力。 唱出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说一说
国歌的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义勇军进行曲》本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后经历歌词修改、恢复,最终于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扩展资料
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
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一个贫苦的中医家庭。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经常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
1930年7月,因躲避反动当局的追捕来到上海,不久参加反帝大同盟,并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
1931年4月,聂耳考入明月歌剧社,正式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此后的两年中,聂耳为歌剧、话剧和电影谱写了《新女性》、《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主题歌和插曲30
多首,在全国广为传唱,对激发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作用。
他所编写的《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山国情侣》等乐曲,深受人们喜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小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小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和赞美,它象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崛起和人民的团结精神。
下面我们将对这首国歌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国歌的由来与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于1949年9月27日诞生,它的词曲作者分别是田汉和聂耳。
这首国歌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创作的,他要求为新中国创作一首鼓舞士气、激励人民的国歌。
聂耳根据这个要求,作曲了《义勇军进行曲》,并把它交给田汉填词。
经过几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创作出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国歌。
二、国歌的歌词和旋律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一共有四节,每一节都表达了爱国、团结、奋斗和胜利的情感。
歌词由简单而深刻的内容,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旋律上,国歌采用了行进曲的形式,表达了革命胜利和进军新时代的豪情壮志。
整个曲调音高适中,旋律流畅优美,在全国人民的心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歌的意义和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团结力量。
这首国歌寄托了全国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表达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坚定信念。
国歌激励着人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国歌的演唱和传承每当举国有重大庆典和盛会时,国歌都会被演唱出来。
全国各地的学校、机关、军营等地也都有国歌的传唱。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广场上、赛场上,每当奏响国歌的时刻,人们都会满怀激情,肃立起立,凝视着国旗,表达对祖国的敬爱之情。
国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将激励和团结人民的力量代代相传。
五、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的词曲娓娓道来,旋律激昂激励,代表着全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国歌激发了人们爱国热情,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这首国歌,让它成为我们心中的永恒之歌,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崛起!。
我们的国歌

•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些作 品是聂耳所作?
•卖报歌 •金蛇狂舞 •铁蹄下的歌女 •让我们荡起双桨
•请同学们谈一谈听完国歌后的感受?
大鼓
小鼓
队号
作业:请同学们去观看影
片 《聂耳》,并收集关于聂耳的一 些作品!
国歌的创作背景
词作者田汉刚完成影片的剧本写作, 即被反动派逮捕。这首词是他被捕前仓促 地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的。曲作者聂 耳也因反动派的迫害离国赴日,在离国前 夕,他写下了这首歌曲的初稿,到日本后 再讲定稿邮寄回国
聂耳简介
聂耳(1912- 1935),原名聂守信, 云南玉溪人。聂耳从 小喜爱音乐(改名为 “聂耳”的原因是因 为他的耳朵特别灵),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的作曲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它由
我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田汉与杰出的作曲家聂耳,于 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所创作的主题歌,当时正值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并欲进占华北,进而侵 占全中国,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险时候”。 由于这首歌曲表达了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共同心声,所 以在影片中一经唱出,立刻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革命斗争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新 中国成立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议一致通过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歌》。 • 2004· 14---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3· 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汉 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 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 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 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 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 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 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 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另外由赵丹主 演的影片《聂耳》在1959年上映后也受 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部电影是新中国 第一部音乐传记片。
•
所谓国歌,就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精神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 代表人民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 民族历史的缩影。一般用于是国家间的 访问、政府的大型会议或一切组织的开 幕式或闭幕式。 .
•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原为电影《风云儿 女》插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 1949·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9· 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国歌简短简介
篇一:国歌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1X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谱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歌!几度沧桑国歌的诞生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篇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
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② 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知道号角音素
和三连音、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给以歌曲音乐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
与庄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指导学生
唱准国歌、唱好国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听听,你是否能听出熟悉的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深刻含义、积
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现在背景、已有基础、深刻挖掘思想含义、
唱得更好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
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1.思考:
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
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
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
感和国家荣誉感。
2.分析旋律、节奏特点,感受乐曲中号角式音调的力量。
从音乐角度上看,
歌曲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力量?
(1)在唱这一句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起来”的音一个比一个—
—?(高)力度是越来越——?(强)旋律往上走的,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
(请学生在歌谱中“起来”处标上“上行”)旋律上有些什么特点?基
本上用的是哪几个音?(结合冲锋号让学生感受到号角式音调的作用——有号
召性、鼓舞性)
(2)节奏上有些什么特别?除了运用附点音符、休止符,还运用了冲锋号
中使用的三连音。
(请学生在歌谱中标出重点句)作曲家就是运用了号角音素、三连音、附
点音符和休止符,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到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3. 归纳并板书要点:节奏:弱起、附点、三连音,节奏鲜明,具有推动力;
4.再次歌唱音乐片段,当出现时,用手随着旋律的上行挥动。
三、感悟国歌探求精神
(一)民族精神这个音乐片段选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晚会
《国魂》。
魂是指什么?(灵魂),国魂就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
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精神!哪个同学知道我们的民族精神
是什么?
1.学生阅读歌词后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是什么精神。
2.学生找出重点句。
哪一句歌词最能体现出这种精神?(学生找出)
3.学生唱一唱重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