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电力线载波IP组网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中压配电网的电缆屏蔽层载波组网通信典型设计

城市中压配电网的电缆屏蔽层载波组网通信典型设计

网结 构 ,准确 反 映 各 种 电 网 设 备 技 术 参 数 、运 行 参 数
以及 连接 属 性 的 “ 电 网模 型 ”。 输
3 2 输 电专业 多种 信息 系统数 据整 合 、集 中 .
以 生 产 MI S系 统 数 据 为 基 础 ,整 合 了 原 污 区 系
统 、线 路 智 能 巡 检 系 统 ,输 电 线 路 杆 塔 故 障 在 线 监
测 系 统 、调 度 S CADA 系 统 数 据 , 以 GI S技 术 为 平
台完 整 、快 速 、 准 确 的 展 现 输 电 专 业 各 种 数 据 资
料。
业务 数据综合 展示平 台的思路 ,可 以给历史上 已存 在多个
业务 信息 系统 的兄弟 单位起 到借鉴 的作 用 。
电 工技术 I0 81 期1 0I 2 1 2 1
通信 技 术
霾霜露
城市 中压配 电网的 电缆屏蔽层载波组 网通信典型设计
瞿 炜 平h
( . 海 市 电 力公 司 市 南供 电 公 司 , 上 海 1上 2 1 0 ;2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电子 工 程 系 ,上 海 0 10 . 203 ) 0 0 0
[ 摘要] 利 用 电 力 电缆 屏 蔽层 载 波 通 信 传 榆 配 电 自动 化 数 据 ,是 最 经 济 、 最 便 捷 和 最 有 效 的 一 种 可 靠 通 信 方
有很 大 的不 同 。它 一开始就被 定位 为业务 系统综合 展示平 台 ,技术 的特点和 难点也集 中在和 外系统 的接 口上 ,以及 各 系统数据 的集成 展现上 。 由于除 了空 间数 据外 ,所有 的 业务 数据均来 自其他 业务 系统 ,一旦 完成空 间数据 和接 口 的建 立 ,系统 基本 上 就 可 投 用 了 。因此 系统 的建 设 速度 快 ,效果好 ,数据维 护量少 。希望这 种把 G S系统 作为各 I

电网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技术研究

电网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技术研究

通信网络技术电网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技术研究葛翔昊(国网谷城县供电公司,湖北襄阳随着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作为电力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合电力通信领域和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现状,综合分析了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通信特点以及相关的应用场景。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了不同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提出了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

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所研究的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为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技术的应用和中压电力线载波;电力通信;电力系统;输电线路Research on Medium Voltage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Technology inPower GridGE Xianghao(State Grid Gucheng Power Supply Company, Xiangyang)运维方便。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直接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路上传输高频信号进行数据和。

基于接地电力线的并联,电力线路具有一定的电容、电感以及阻抗等性质,能够传输高频信号。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利用电力线路的这些特性,通过高频载波技术将数字信号调制到电力线路,利用接收端的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恢复出来,从而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

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个部分,其中发射端负责数字信号的调制和发射,接收端负责信号的接收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SDH/MSTP/光纤2.2 组成要素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组成要素包括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终端设备、传输介质以及通信协议等。

 2023年8月10日第40卷第15期· 133 ·的传输速率受线路频率响应、噪声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精密的信号处理和设计,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电力载波技术在配网通信工程的应用

电力载波技术在配网通信工程的应用

电力载波技术在配网通信工程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12-17T11:46:44.5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庄乐禹[导读] 摘要:10kV电力载波技术是配网工程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起造价高昂的通讯光纤,载波通信系统具备更加灵活的组网能力和网络管理功能,有效解决了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广东省汕头市 515000摘要:10kV电力载波技术是配网工程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起造价高昂的通讯光纤,载波通信系统具备更加灵活的组网能力和网络管理功能,有效解决了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本文结合汕头市濠江区配电自动化改造项目,就载波通信技术在配网工程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与传统光纤通信进行对比,最后对电力载波技术的需求进行展望。

关键词:载波通信;耦合器;施工方案 1 前言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电网的神经系统,负责配电设备与远程控制管理中心的双向数据传送,是配电自动化实现的基础,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可靠性等,直接影响到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效果。

目前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以光纤通信为主,但光纤通信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光纤敷设的各种问题,导致光纤通信建设受阻,或者付出昂贵的“过路费”,极大的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进度和计划。

而中压载波技术的日趋成熟,缓解了这一矛盾。

电力载波通信是利用10kV配电线路作为信号的传输载体,通过将宽带信号耦合在中压电力线上进行传输,从而将中压配电网转换为一个高带宽的通信网络的技术。

该技术在物理层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而在MAC层和网络层都遵循标准的以太网协议,可以与光纤网络实现无缝连接。

2 工程概况 110kV河浦变电站10kV河滨线馈线自动化工程线未配置具有配电自动化功能的开关和配电自动化终端,无法实现故障的迅速准确定位和迅速隔离故障区段,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的功能目标。

本工程对10kV河滨线进行自动化改造,配置安装可实现自动化功能的环网柜,并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实现线路馈线自动化功能。

电力线中压载波设备技术指标

电力线中压载波设备技术指标

可以支持的功能:
·FDM调制,2~34 MHz频率,1536路载波;
·最大物理层速率:200 Mbit/s;
·使用3DES加密技术;
·完整的VoIP功能;
·支持802.1Q VLAN和OVLAN;
·8优先级的QoS;
·12种频段模式;
·完善的SNMP和远程软件升级。
中压通信节点设备:
·频率范围:2~34 MHz;
·最大速率:130 Mbit/s(FTP下);
·最大通信距离:1000 m;
·支持TCP/IP协议,支持光纤或Ethernet接口,具有远程管理监控功能,为中压配网自动化提供匹配接口;
·工作频段及输出功率可调以适应电磁兼容的要求支持频分和时分两种转发方式。 Fra bibliotek接口转换设备:
·适合配网自动化需求。
目前农村电网已具备了一定量的光纤网络,由于光纤网络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长等优点,适宜将光纤网络作为骨干传输平台,在光纤网络没有到达或不可能到达的区域,可以建设中低压PLC传输网络,作为光纤传输网络的有效补充和接入网络,比如:开闭站、供电所等。
适用业务分析:农电办公MIS;农电GIS;农电配网自动化;供电所话音通信;INTERNET接入等。
成本分析:作为农村电网需要的传输技术,其设备成本将对技术的应用起到巨大的作用,只有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技术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电力线中压载波的成本:
耦合器设备:设备成本不超过2000元
中压通信节点设备:设备成本不超过8000元
接口转换设备:成本不超过4000元
电力线中压载波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耦合器设备:
·频率范围:2~40 MHz;

plc调研报告

plc调研报告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及前景电力通信网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目前在长达670 000 km 的35 kV 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多数已开通电力线载波通道 ,形成了庞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

该网络主要用于地、市级或以下供电部门构成面向终端变电站及大用户的调度通信、远动及综合自动化通道使用。

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的应用目前主要在10 kV 电力线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和在380/220 V 用户电网作为集中远方自动抄表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还有正在开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电力线上网高速Modem 的应用。

我国研究PLC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1997年开始研究PLC技术,主要考虑PLC技术用于低压抄表系统,传输速率较低。

目前,我国宽带小区使用的接入方式主要是HFC,xDSL和以太网接入。

与上述各种宽带接入技术相比,PLC接入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低压配电网是现有的电力基础设施,覆盖面最大,无需新建线缆,降低施工费用;室内电源插座安装简单、设置灵活,为用户实现宽带互联带来极大的方便;因此,是国内最适合采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利用电力杆塔、沟道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覆盖面较大的城域光纤网,实现光纤到楼;结合PLC技术,直接使用楼内的低压配电网实现宽带接入通信。

这种宽带接入方式不需要重新架设线路,不仅可以缩短建设周期,还可大大降低网络运营成本,使电通公司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电信市场。

在发展的初期,PLC宽带接入技术可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VoD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IP电话、IP传真等服务;中期为用户提供家电集中或远程智能化管理、远程抄表、报警等服务联网;远期提供家庭联网服务,使家庭通过电力线实现视频、语音、高速Internet接入等服务。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1 高压载波路由合理,通道建设投资相对较低2 传输频带受限,传输容量相对较小3 可靠性要求高4 线路噪声大5 线路阻抗变化大6 线路衰减大且具有时变性7 对外界的干扰8 网络应用要求更高三目前需要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3. 1 高压电力线载波信道容量长期以来一直是电力线载波通信存在的关键问题,如何进一步实现更高速、多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则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课题。

中压载波

中压载波

基于窄带OFDM技术的中压载波通信可行性报告目录1、概述 (2)2、配电自动化体系结构 (2)2.1、中心单元CU(主站) (3)2.2、中压中心单元CML (3)2.3、中压远方单元RMU (3)2.4、低压中心单元CLU (3)2.5、低压远方单元RLU (3)3、中压载波信号耦合装置及其耦合方式 (3)3.1、电感耦合器 (4)3.2、电容耦合器 (5)4、各种信号耦合方式的主要技术参数 (8)5、中压载波通信系统耦合方式的选择 (8)5.1、理论通信距离 (9)6、中压载波数据传输设备的技术参数 (9)7、中压载波通信系统各设备成本 (10)8、结论 (10)1、概述随着电力消费者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加重视配网的建设,其中配网自动化是重点之一。

配网自动化的实现是依靠装在配电网上的无数智能装置来完成的。

它们完成数据、电能的采集测量,故障判别、隔离等功能。

一个稳定可靠的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是由这些无数智能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的。

这就要求智能装置之间能互通信息。

通过对比各种通信方式得出: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中最经济的一种通信方式。

而基于OFDM技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相比较其它传统的调制技术有很大的优势。

OFDM技术基于在工作频带内使用多个正交子载波、循环前缀、自适应调制、频域处理等多项先进技术,具有数据速率高、频谱利用率高、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抗多径、信道自适应等一系列优点,因此成为在恶劣的电力线信道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的最佳通信技术选择。

2、配电自动化体系结构图1: 配电自动化体系结构CMU:中压中心单元;RMU:中压远方单元;CLU:低压中心单元;RLU:低压远方单元2.1、中心单元CU(主站)中心单元执行应用所需的全部功能。

可与安装在若干高压/中压变电站的中压中心单元连接,以及与安装在若干中压/低压变电站的低压中心单元连接。

2.2、中压中心单元CML中压中心单元位于高压/中压变电站,通过适当的耦合设备将传输信号注人中压电网从而建立与中压远方单元间的通道。

基于中压宽带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分析

基于中压宽带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分析

通信网络技术210 通信机BS 1S 2S 3通信机通信机通信机图1 双端耦合方案如果S 3(联络开关)断开或S 1、S 2(分段开关)断开,依然可以实现FTU 、配电子站的信息传输[5]。

为了解决线路可能出现的接地故障问题,确保FTU 2023年11月25日第40卷第22期211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Nov. 25, 2023, Vol.40 No.22徐 凡,等:基于中压宽带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分析避子载波通道的干扰。

载波系统的频率偏移量受载波线路时延和衰减度的影响,会对子载波正交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对载波信号的干扰,增加串扰产生的概率。

通过实施保护隔离,实现信号从末端向前端的转移,并确保保护隔离的时长大于信号的时延。

这样就能避免进行DFT 计算时出现信号跳变问题,保证传输符号的同步,从而避免码元之间可能产生的串扰问题[7]。

中行数据输入中行数据输出数字编码数字调制数字编码数字调制保护间隔数字变频保护间隔数字变频中并转换中并转换中并转换IDFT DFT a (o )a (o )a (N +1)b (N +1)a (o )b (o )b (o )b (o )f f ff 电力线信道图2 中压宽带载波的调制解调流程通信系统采用由正交余弦系数组成的复指数子载波,借助OFDM 变换理论和IDFT 变换核心算法,将原有的IDFT 替换为正交小波。

正交小波是一种可同时在频域和时域层面上进行信号分析的方法,即使在无保护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减少信道干扰和串扰的影响。

结合正交小波的滤波系数选取,构建与载波通道相适配的等效滤波器,并通过多条通信信道滤波器的组合来调节通信信号,从而完成整个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构建。

3.2 优化组网方案采用中压宽带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需要接入大量设备,因此存在阻抗不匹配、通道衰耗大、驻波明显等问题。

初期,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载波设备为解决通道衰耗量大的问题,采用新的调制原理来降低信噪比,增大输出功率,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中压配电线载波信道的驻波分析

中压配电线载波信道的驻波分析
号 盲 区 卡要 南驻 波 的影 响 而产 。 由于 配 电 网 自动 化 的土 要 数据 传 输 和 交 换 是 在 1k 线 路 上 实现 , 0V
本义 耍分析 lk 线路 的配 电线数拥传输 时出现 的驻波 ,以便 在实际应用L 尽量减轻信号盲区的 L 0V 【 } J
影响。
支 结 构和 采 川 相 地 或 相 相 耦 合 的 多导 线 网络 进 行 了 分 析 ,但 未考 虑 大地 介 质 对信 弓传输 的 影 响 。本 文 ‘ 在 考 虑 大地 介 质 对 串联 抗 和分 支 导纳 矩 阵 的影 响 且 的基础 上 ,划 中压 电线 L出现 的驻 波 进 行 了理 论 分 析 ,提 出 了一 种 简 化模 型 , 并将 考 虑 范 围提 高到 4 0Hz 通过 仿 真将 该模 型 与 传 统 的 C ro 0k , asn模 型 做 了 比较 。

⑥ 腑固 - 子- v 站 …置 3 - I
1 兆 型 t 配 电网示 意 f 1
2 中压 配 电线 载 波信道 理论 分析
图 1给 出 了典 型 配 电 网的 树 型 结 构 示 意 ,其 中包 括 … 个 高 压 / 中压 ( MV)子 站 ,架 空 线 或 HV/ 地 下 电缆 和 荇干 中压 / J ( /V)了站 。远 程 通 信 系 统 就 安装 在 HV/ 子 站 和 所 有 MV L 子 站 。 低 土 MV L MV /V 高 频 信 号 通过 耦 合 设 备注 入 电力 线 。文献 [] 窄 带 和 扩 频 通 信 系 统 进 行 了实 验 分 析 ,这 些 系 统 使用 了 5对
对 L压配 电线 的信 号传输进行 必要的理论分析,可 以完整分析和精确 仿真影 响其高频信号传输 的 f J 各种参数 。基于这种考虑 , 文献 [ 9分析 了商压 电力线 I 弓传输 的实验 结果。文献[】 出了配 电线 7 ] ~ ‘ 信 7提 载波通信信 号传输 的 论模 型,但 是仅考虑了 4 2 k z ~ 0 H 频段 。文献 [01] 1,1 运垌节点法分别对树型或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