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doc

第五课时《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笔算屮间有0的竖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 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算理。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两大教学内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个因数屮间有0的乘 法。

其中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在只是上学生已 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木节课关键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一结论,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己经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因此进行本节难度上应该不大。

在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设计上,教材通过 突出在精确计算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为粗略地判断精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 法,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培养学牛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口答。

3X4表示几个几相加?2X5表示几个几相加?2.说一说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3 •挑学生板演。

列竖式计算。

(幻灯片2)53X7 29 X4 328X 3 156X9 436X2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比一比,看看谁算得乂对乂快。

)二、情境导入1. 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3)师:同学们喜欢小猴子么?(喜欢)小猴子聪明活泼,但也有调皮,贪吃的一面。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情境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谁愿意给大家编一个有关数学的故事呢?(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师:看图我们得到了哪些信息呢,问题是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生1:有7个盘子,每个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

生2:问7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例4。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在知识上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根底,因此本节课关键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已经是在前面的根底上进行学习因此进行本节难度上应该不大.学情分析在一般的计算课教学时,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所以这节课重视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重视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正逐渐提高,良好的自主学习正逐渐养成。

教学目标1、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地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反思1.在教学例6总结的时候,应让学生总结,当总结不够全面的时候,教师应适时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能总结规律,而不是急于教师自己包办。

还有做练习的时候,让那些错误的同学上出板书,集体帮他找错误,提示全班,而不是让那些好的学生上去板演。

应更多的关注差生。

2.在练习这方面,由以前的做完一题到下一题,连接不够圆滑,学生积极性不够,现在变成通过闯三关,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提了上去,非常期待三关过后,那份神奇的礼物是什么?做计算练习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有了动力。

3、这节课新颖,独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新课改理念。

教学知识落实,到位,突破了难点。

hao。

6.6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6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6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概念。

2.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学习。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一些例子,如:206×3、405×4等,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2)学生尝试计算一些类似的题目,如:607×5、802×6等,验证计算规律。

(3)小组讨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4)师生共同总结计算规律。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如:306×7、508×9等。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讲解,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正。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反馈(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规律。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一些生活中含有0的乘法例子,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6.6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2. 板书计算规律3. 板书练习题及答案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总结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第【1】篇〗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教材通过引导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后,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上每一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就要用0来占位。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探究,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0加一个数还得这个的数。

【教学设想】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进行体验、交流、如估算、口算、竖式计算等,使学生体会到算法多样化,与同伴之间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借鉴与欣赏;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寻找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出示开放性题目上,让学生乐于探究数学奥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1.创设情境,引出和0有关的问题。

师:(课件出示孙悟空和蟠桃)你想到了什么故事?2.引出例题5师:糟糕一不小心把桃子摘光了,可是王母娘娘已经派七仙女来摘仙桃了,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了呢?(出示课件演示例5主题图)二、探索新知。

1、关于0的乘法。

(1)列式解决师:你能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吗?生:0+0+0+0+0+0+0=0(板书例5及算式)师: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呢?生:0×7=0 7×0=0(板书)师:“0×7”表示什么?生:7个0相加是多少?是0想一想:0 ×3=() 9×0=()0×0=()(2)、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讨论)生汇报师生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例题:306×5=1530,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并提出问题:“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计算306×5,并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如何处理因数中间的0?(2)如何避免漏掉0?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出以下计算方法:(1)将因数中间的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2)将因数中间的0后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3)将两个乘积相加。

3.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讨论哪种方法更简便。

4. 归纳总结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明确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1)将因数中间的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2)将因数中间的0后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3)将两个乘积相加。

5.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6.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总结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掌握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1.自主学习(教学例4)
出示主题图,这一天猴妈妈想要邀请小猴子的好朋友们来家里做客,所以让七只小猴各哪一个盘子去摘桃子。
(1)同学们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帮助学生理清信息思路,从而弄清数量关系。】
2.小组合作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和问题你是怎样列式解决的?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再和你们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板书
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零乘任何数都得零
604
×38
4832
反思
以及
改进
措施
(2)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怎样列竖式计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3)重点讲解十位上写几的缘由。
5.归纳:在计算过程中,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设计意图: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学生经历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那你列乘法算式的含义是什么呢?
(3)延伸:0×7表示7个0相加,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
(4)比较:7×0=0和0×5=0你有什么发现?
(5)那0×0的结果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过程的思考与讨论,发散学生思维。】
3.总结提升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0+4、8-0、6×0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重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课前
准备
7个盘子,7个桃。
教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学内容:教材83页例5、84页例6教学目标: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地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老师:同学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喜欢)孙悟空神通广大、能降妖捉怪,但也有调皮的一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愿意给大家讲述一个数学故事?生讲故事:王母娘娘叫七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回来准备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只看见孙悟空在吃蟠桃,树上一个蟠桃也没有了,仙女们回来向王母娘娘汇报:“仙桃被孙悟空吃光了,一个也没摘到。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只讲述学知识的传统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51、老师:刚才大家讲的故事真精彩,同学们听得也非常认真,你能根据这个故事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七个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了解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

学生试着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方法:(1): 用加法计算:0+0+0+0+0+0+0=0(2): 用乘法计算:0×7=0,也就是求7个0是多少。

7×0=0教师随学生答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为下一步得出结论做好铺垫。

2、想一想:0×3 9×0 5×0 各等于多少呢?为什么?3、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自己的看法。

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师质疑: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不同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进一步帮助学生证实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第七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有关零的乘法。

教学目的: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3×4表示几个几相加?2×5表示几个几相加?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3、挑学生板演。

列竖式计算53×7 29 ×4 328× 3 156×9 436×2二、探究新知(一)知识铺垫: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被乘数中间有0”.(板书课题: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问:有3盘苹果,每个盘子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用加法计算:5+5+5=15.用乘法计算:5×3=15.问:5×3=1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5×3=15,表示3个5相加的和是15) 3.提问:每盘有1个苹果,3盘共有多少个苹果?1+1+1=31×3=3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二)学习新课1.(0乘以任何数都得0)(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问:七仙女每个人都是没有摘到一个仙桃,请问,她们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谁来列加法算式:0+0+0+0+0+0+0=0.谁来列乘法算式:0×7=0.问:0乘以7为什么等于0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因为7个0相加结果是0)(2)口算下列各题.0×9 0×7 0×2 0×5老师指其中一题(0×5)提问:为什么0乘以5等于0呢?(0×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提问: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多少?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0乘以几的计算结果?2.教学例6:(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老寿星每天要步行3圈,每圈508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6页例4、第67页例5及相关练习。

学情分析
课本例4是关于0的乘法,即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5×0=5,或者把积的书写位置对错,或者丢了0,所以在教学中集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

例5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计算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
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得道理,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策略
这堂课我着重考虑以“估算”作为引入整堂课教学的切入点,先让学生在“估算”的过程当中,体会对数位的把握,再借助连续进位的乘法基础使学生自行摸索探究出计算“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