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体系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主要围绕“经济生活”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以下是该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概述。

一、商品与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体现在其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上,而使用价值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学生需要理解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商品的基本特性。

货币作为一种经济工具,其产生基于商品交换的需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

学生应该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并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二、市场供求与价格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反之,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学生需要了解市场供求规律,并学会分析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产成本、消费者偏好、市场竞争等。

学生应该学会运用价值规律分析价格变动,并理解价格对经济活动的反作用。

三、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它们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应该了解生产力的概念,并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

不同的经济制度有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学生应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特点,以及它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对外开放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学生需要理解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1)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1)

政治·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国的国家性质1、国家的含义:从发源上讲,国家不是素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行调解的产物和表现。

从实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2、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3、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国家性质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人民推行民主,对很少量仇视和损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推行专政。

6、在我国,人民民主拥有哪些特点?宽泛性(表此刻:民主主体和民主权益的宽泛性);真切性(表此刻: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趋充足实现上)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计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来源则: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调换民众踊跃性,发展民想法义;保护社会稳固和国家安全,运用专政意义)(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行依法治国;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华社会主义文化;改良民生,保护社会公正正义,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等等我国公民的权益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益,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记)政治权益( 2)政治自由(宪法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第一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充足表达自己的意向,这是人民履行当家作主权益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详细表现)( 3)督查权(包含责备权、建议权、举报权、申述权、指控权)政治性义务(1)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一致、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益和其余权益的重要保证。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归纳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⑤有利于调动公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

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备知识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填空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填空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是 ___________ 的工具, ___________ 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 __________________ 的社会主义国家。

” _________________ 是我国的 ________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 __________ 的制度。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___________ 掌握的 __________ ,对占人口 _______ 的_______ 实行_________ ,对__________ 敌视和破坏 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____________ 和。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享有的而且表现在的。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的 _________ 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保障,人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 也表现在随着 ________ 的发展和 _________ 的进步,广大人们的_________ 得到日益充分的 _________ 。

4、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 ___________ 、履行_________ 为 ______ 和 _______5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_________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__________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是公民__________ 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 和 __________6、政治自由。

高中政治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会考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1) 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4)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原则:①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②采取合法的方式;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第二单元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高中政治必修二

高中政治必修二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及重点整理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国家第一节国家一、国家的含义1.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国家的管理1.民主与专政①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性质。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专政:依靠暴力实行统治。

③关系:辩证统一区别:适用范围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功能和作用不同;联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中国的国家性质1.国家性质①含义: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2.中国的国家性质⑴内容:①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首要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

③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⑵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多数人的民主和少数人的专政)②人民主的特点:真实性:民主主体广泛性和民主权利广泛性;真实性;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⑶中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①公民与人民公民: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有社会主义及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公民与国家在本质利益上是一致的。

③具体表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一、享有的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权;3.监督权。

二、应尽的义务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三、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第一轮复习 _必修二_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高中政治第一轮复习  _必修二_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与”本 三质
如何坚持——新时期新要求
个人角民度当进家行作主了分析。
主要内容→基本内容
政治权利
体现
政治性义务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基本原则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基本 要求
有序的政治参与
途径方式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考点考纲要求
考点
考纲要求
我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专制独裁也是一种国家制度,其突出特征在于,在统治阶级的内 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实行个人专断。
专政并不等于专制。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但民主总是离不开专 政的。
固本随练4、5
考点三: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特点


人民享有
广泛的民
广 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泛 民主主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
矫正训练1、命题点例1
考点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注点意:人民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的区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
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新型民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新型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其他类型的
【特别提示】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利属于法律
上的概念,权力属于政治上的概念。第一,权利 的主体不是特定的,公民享有权利。而权力的主 体是特定的,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 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得多。第三,权利 可以放弃,但是权力不能放弃。

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1—5课核心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月考复习使用

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1—5课核心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月考复习使用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1—5课核心知识点总结第一次月考复习使用第一单元核心知识点1、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本质、根本属性是什么?(选择题)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都是有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我国的国体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4、如何理解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口益充分的实现。

5、什么是民主和专政.二者有什么关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专政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关系: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6、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要求有哪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考点56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考点57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考点58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考点59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考点60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考点6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考点6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考点6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考点64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考点6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及其意义
考点66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自治及其意义
考点67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考点78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考点69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一、我国国家性质
1.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4.特点:与剥削阶级掌权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⑴.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补充】社会主义建设者:指的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⑴.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专政,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⑵.如何坚持?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扩大民主,依法治国,强化经济职能,发展文化,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公民与国家形成新型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选举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地位: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③条件: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⑵.政治自由
①内容: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人民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③自由和法律的关系:自由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二者是统一的⑶.监督权
①含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

②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5种)。

③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⑴.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⑵.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

⑶.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⑷.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⑴.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含义: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公民在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一
律平等。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证,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任何人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⑵.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依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

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要求:一方面,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

⑶.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5.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依统一
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⑤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三.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民主选举
⑴我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并不断在完善。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与国情相适应,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⑵选举方式1:
①直接选举:县、乡人大代表(县及县以下)及村委会选举、居委会选举
②间接选举: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县以上)及政府机构领导人
⑶选举方式2: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

【补充】我国人大代表都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

⑷公民为什么要珍惜选举权?
选举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怎样行使用权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P9+P19
2.民主决策
⑴民主决策的方式
①间接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决策;
②直接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⑵公民参加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⑴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⑵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⑶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⑷村民参加民主管理的方式: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
⑸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

⑹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民主监督
⑴公民参加民主监督的方式
①通过行使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方式参加民主管理。

⑵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②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⑶行使监督权时注意:
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使用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5.有序政治参与的判断标准:
①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补充】:扩大政治参与√;扩大民主√;但扩大政治权利╳;扩大政府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