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猪气喘病的防制措施

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以咳嗽 、 喘气及腹式
呼吸 等病 征 , 温 、 欲 和精 神 等一 般正 常 , 体 食 常为 慢
性 。病 理剖 检 主要在 肺 的心 叶 、 叶 、 尖 中间叶及 膈 叶
尤为 明显 。 温一般 正常 ( 有继 发感染 时 , 可升至 体 女 口 则 4 ̄ 0C以上) 。当病猪 呼吸 困难 时 , 欲大减 , 食 甚至 可窒 息死 亡( 死亡率一 般很 高) 。病程约 为 7~1d 0。
前 l ,种 公猪 分 别在 每 年 4月 份 和 l 份 进行 周 O月
预 防接种 。
4 . 治疗 方法 2
伸直 , 头下垂 , 到呼 吸道 分泌 物 咳出咽 下为 止 。随 直 着 病 程 的延 长 , 吸 次 数 增 加 , 现 出明 显 的腹 式 呼 表 呼 吸 , 而 明显 、 而缓 和 。食 欲 减少 , 长发 育缓 时 时 生
隐性病 猪 。
1 症状 表现 1 急性 型 . 1
肺 炎变 化 。肺 的心 叶 、 叶 、 尖 中间 叶及膈 叶前缘 呈 淡 红 色 或 灰 红 色 变化 , 肌 肉样 称 为 “ 呈 肉变 ” 其病 变 ,
以心叶 和尖 叶最 为显著 。病 重 时肺 叶病变 呈灰 白色
或灰 黄色 , 为 “ 变 ” 虾 肉样 变 ” 成 胰 或“ 。切 开病灶 , 从 小 支气 管 内流 出浑 浊 、 白色 、 泡 沫 的浆 液 性 或 灰 带
本病 的主要病 变在 肺脏 。急性 死亡 病猪 的肺 脏
有 不 同程 度 的水 肿 和气 肿 , 叶 出现 融 合性 支 气 管 肺
严格 隔离检查 3 个月 , 确诊无猪喘气病方可与健康
2 1 O 1年 第 7期 ,
猪气喘病及其防治措施

中国动物保健2021.10疾病防治1发病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猪气喘病也呈现上升趋势,引起该病发生原因主要受饲养管理和疾病因素的影响。
1.1饲养管理因素猪气喘病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较差的猪场发病较多,饲养管理因素主要体现在:①猪舍防寒差,尤其是春季和冬季天气寒冷,未做保暖措施。
或者为了保证猪舍的温度适宜而忽略通风,通风条件差,空气质量下降;②饲养密度大。
部分养殖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猪舍的饲养密度过大会导致潮湿拥挤;③天气骤冷或者忽冷忽热使猪群的呼吸道防御机能下降,容易诱发此病;④饲喂猪群霉变的饲料,导致霉菌毒素在体内积累,引发肺炎;⑤受到突然更换饲料、分群、分舍、长途运输等产生的应激反应的影响,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⑥异地引种或者运输频繁,加上检疫不严格,容易将携带病原的隐性感染猪带入本场。
1.2疾病因素猪气喘病的发生也会受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支气管炎、猪曲霉菌性肺炎等疾病的影响,受到这些疾病的继发感染会加重病情。
2流行病学2.1病原猪气喘病的病原是猪肺炎支原体,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无细胞壁,具有杆状、环状、点状和球状等多种形态。
该病原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常用的化学消毒液就能将其消灭。
它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和链霉素不敏感,但是对土霉素、壮观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1]。
2.2易感动物猪气喘病只感染猪,且不分品种、年龄和性别,但本地猪较外地猪易感;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易感程度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猪也易感;成年猪和公猪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
2.3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病猪会向周围环境中不断排毒,对同栏或同槽的健康猪造成威胁[2]。
特别在通风不良和猪群拥挤的猪舍内最易流行。
猪肺炎支原体排出体外后经由呼吸道传染,健康猪吸入病原后就被感染发病。
2.4流行方式新老疫区的流行方式不同,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呈现急性经过。
猪气喘病的危害与防治

猪气喘病的诊断
03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猪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以及是否伴有咳嗽、气喘、 呼吸困难等症状。
观察猪的食欲和精神状态,以 及是否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 靡等现象。
观察猪的体态和体型,以及是 否出现消瘦、肥胖等现象。
病理学检查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 ,如肺部水肿、充血、出血、坏死等 。
VS
对病猪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其肺部 组织病理变化,如肺泡壁增厚、肺泡 间隔缩短或扩张等。
实验室诊断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病 猪呼吸道中的病原菌 ,如肺炎支原体等。
对病猪进行药敏试验 ,以确定敏感药物和 治疗方案。
对病猪进行血清学检 测,检测其抗体水平 ,以评估病情和治疗 效果。
该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
THANKS.
猪气喘病的危害
02
生产性能下降
01
猪气喘病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 阻,体重减轻,饲料转化率下降 ,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出现死亡 。
02
感染猪气喘病的猪只,其肺脏功 能受到影响,导致其呼吸急促、 缺氧,这会干扰猪的正常代谢和 生长,进一步影响其生产性能。
继发感染增多
猪气喘病会降低猪的免疫力,使其更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猪流感、猪瘟 等。
详细描述
目前针对猪气喘病的防治主要采用疫苗接种 、药物预防和治疗等措施,但这些方法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如疫苗接种无法完全保护猪 群,药物预防和治疗易产生耐药性等。因此 ,研究新的防治策略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
总结词
深入了解猪气喘病的流行规律和病原特性
详细描述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由猪源性迁延性呼吸道细菌感染引起的猪类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喘鸣、咳嗽、粘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等。
以下是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滋生。
猪的饲料要保持新鲜,避免受到霉菌和细菌的污染。
饲喂猪的水源也要确保干净,防止感染。
2. 疫苗接种:猪气喘病疫苗是控制和预防这一疾病的有效手段。
定期给猪群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 隔离病畜:发现患有猪气喘病的猪要及时隔离,避免与健康猪接触。
隔离期间要注意饲喂、清洁和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猪。
4.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猪舍的温度要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猪气喘病。
合理调整猪舍的温度,确保猪的健康。
5. 加强猪的免疫力:给猪群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猪的抵抗力。
要为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猪的压力,保持猪的心理健康。
6. 定期检测和诊断:定期进行猪气喘病的检测和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的猪,防止疾病的扩散。
7. 定期消毒猪舍: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确保猪舍的卫生环境。
8. 合理的饲喂:合理饲喂,确保猪群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要避免过度饲养,控制猪群的数量和密度,减少疾病的传播。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隔离病畜、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加强猪的免疫力、定期检测和诊断、定期消毒猪舍以及合理饲喂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气喘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浅谈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时 流 少 量 浆 液 性 或 脓 性 鼻 液 。 病 重 的
气 喘 加 重 , 甚 至 张 口喘 气 , 发 出 哮 鸣 声 似 拉 风 箱 ,呈 犬 坐 式 , 咳 嗽 低 沉 或 痉 挛 性 咳嗽 ,精神 不 振 ,猪体 消 瘦 ,
不愿走动 。
( )新 疫 区 常 呈 暴 发 性 流 行 ,多 2 数 急 性 经 过 , 症 状 重 , 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都 较 高 。 老 疫 区 多 数 慢 性 经 过 ,症 状 不 明显 。死 亡 率 低 。 ( ) 该 病 无 明 显 季 节 性 , 但 以 冬 3 春 寒 冷 季 节 多 发 。 在 气 候 骤 变 、 阴 冷 潮 湿 、 猪 群 拥 挤 、 饲 养 管 理 和 卫 生 条 件 不 良时常 促 使该 病 的发 生 和 流 行 。 对 初 、 中 期 病 猪 用 药 物 治 疗 后 ,病 状 暂 时 见 好 , 以后 又 能 复 发 ,后 期 难 以
治愈 。
k t 料 和 泰 妙 菌 素 养 4 ~ 0 /饲料 e饲 C 0 10r , t
( 泰 妙 菌 素 计 ) 用 氟 苯 尼 考 加 泰 乐 以 。 菌 素 混 合 投 料 治 疗 ,用 量 为 氟 苯 尼 考
6 — 0 /饲 料 ( 氟 苯 尼 考 计 ) 0 10gt 以 ,泰
型 以 怀 孕 猪 及 小 猪 多 见 .病 猪 呼 吸 次
出 现 临 床 发 病 。成 年 猪 多 呈 慢 性 或 隐 性 感 染 。妊 娠 后 期母 猪 常 急性 发 作 ,
死 亡 率 高 。运 动 和喂 料后 听到 短 促 、 连 续 的 干 咳 、气 喘 。呼 吸 次 数 每 分 钟 达 6 ~ O次 ,呈 明 显 的腹 式 呼 吸 , 同 08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喘气。
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对称性实变,以及肺门淋巴结增生。
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它病菌继发感染。
这是我们北方养猪场常见的疫病之一。
该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
急性型以怀孕猪及小猪多见,病猪呼吸次数剧增,严重时张口呼吸,口、鼻流沫,呼吸声如拉风箱,一般咳嗽次少而低沉,有时也有阵发性咳嗽,病死率较高,一个猪群急性流行型常可持续约3个月,然后转为慢性。
慢性型常表现为咳嗽,清晨赶猪、喂食和剧烈运动后咳嗽最明显,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咳嗽用力,严重时呈痉咳,腹式呼吸,减食。
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剖检时有肺炎病灶。
通过对该病的多年调查和对我县三个染病猪场的实际治疗总结如下:一、流行特点(一)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哺乳仔猪及幼龄猪最易感染。
传染在哺乳期就开始了,由大猪传给小猪,小猪在6周龄或更大时才出现临床发病。
成年猪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
妊娠后期母猪常急性发作,死亡率高。
(二)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多数急性经过,症状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老疫区多数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
(三)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
在气候骤变、阴冷潮湿、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时常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对初、中期病猪用药物治疗后,病状暂时见好,以后又能复发,后期难以治愈。
(四)该病流行时常出现继发感染,如继发巴氏杆菌病、胸膜肺炎、沙门氏杆菌病等,可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二、病理剖检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呈淡灰红色或灰红色,半透明,象新鲜的肌肉样,俗称“肉变”,切面流出微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黏性液体,病程长或重时病变部呈淡紫色、深紫色或灰白色、灰黄色,半透明减轻而坚韧度增加,俗称“胰变”或“虾肉样变”。
具有特征性增大的水肿性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支气管带有泡沫性渗出物。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

口 猪 气 喘病 流行 特 点及 综合 防
张 伟 ( 山西 省 兴 县 畜 牧 兽 医 局 , 山西 兴 县
随 着 我 国畜 牧 业 的发 展 ,猪 、 生产
厶
03 0 ) 3 6 0
咳 嗽 次 数 不 均 .声 音 低 沉 .黑 夜 咳 嗽 次 数增 多 224 肥 育 猪 和 公 猪 -. 肥 育 猪 和公 猪 感 染 此 病 后 ,症 状较
猪 常 凶窒 息 而 死 ,步 亡 率 较 高 。亚 急 性 E
病 猪 不 经 常 咳 嗽 、喜 卧 、呼 u 数 显 著 发次
增 多 、病 势 恶 化 、张 口… 气 、有 细 菌 感
3 诊 断
猪 气 喘 病 的 诊 断 通 常 是 通 过 临 床 症
fP) M S ,是 由 猪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的一 种 接 触 性慢 性 呼 吸道 传 染 病 。
毛 粗 乱 、 病 程 长 短 不 一 .一 般 l ~ 0 5 3 天 ,最 长 者 可 达 6 0个 月 以 上 。 隐 性 病 猪 没 有 明 症 状 , 多 见 于 成 年 猪 和 公
而 “ 肉样 ” 或 “ 肉” 样 实 变 等 病 珲 变 虾 化 .结 合 临 床 表 现 可 以 作 初 步 诊 断 , 确 诊 需 借 助 清 学 和 荧 光 抗 体 检 验 等 实
病 猪 张 口 喘 气 .呈 腹 式 呼 吸 、 咳 嗽 声 低 ,病 初 体 温 不 高 ,有 继 发 感 染 的则 体 温 升 高 ,食 欲 废 绝 ,病 程 7 1 ~ 0天 ,病
轻 ,咳嗽 稍 喘 ,但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经 过 治 疗 后 一 般 没 有 多大 影 响 。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 - 养猪技术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养猪技术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
猪气喘病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的传染病,此病虽然致死率低,但是感染率较高,并且还易继发多种疾病,从而使死亡率增加.患病猪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的会死亡。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
1、流行情况自然感染发病的情况仅在猪群中可见,所有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只都会感染气喘病。
近几年,仔猪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仔猪断奶时大约在25~45日龄,会因为实施分群、饲料更换和饲养环境出现变化等产生应激刺激,从而使得仔猪的抗病力降低,感染气喘病的概率很大,而且比其他时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要相对高些。
据相关报道可知,感染喘气病的猪群周围3.2千米范围内的其他猪群都会被传染。
猪气喘病的病原广泛分布在某些猪场中,成年猪一般都是呈隐性感染,而育肥猪很少有隐性感染的情况出现。
喘气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在冬季和春季寒冷时间段感染的猪只较多。
新感染的疫区流行呈暴发性,患猪临床症状很严重,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且大多数呈急性患病经过。
老疫区患猪发病多是慢性经过,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表现,具有较低的致死率。
喘气病是猪群三大免疫抑制病当中的一个,如果和蓝耳病、胸膜肺炎等病毒发生混合感染,会明显增高病死率。
比如和蓝耳病病毒混和感染的时候,患猪会有肺部病变而且很典型,蓝耳病病毒单独感染时,不会观察到患猪有明显的肺部病变,而且特别容易继发并发症,比如大肠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巴氏杆菌病等,造成感染猪只的死亡率升高。
2、临床及病理表现喘气病属于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生产中患猪的典型症状是呼吸艰难、咳嗽、气喘但是体温仍维持正常。
猪支原体病原对肺脏具有亲嗜性,主要侵害猪只的肺脏,导致病变部位丧失呼吸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随着我国畜牧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养猪生产正向集约化发展,已建成一大批年产几千头到几万头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大型猪场和养猪基地。
由于采取现代化管理技术及规范化防疫措施,许多集约化猪场烈性传染病已得到控制,而以猪气喘病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为主要的呼吸道复合症成为现代养
猪业的主要危害,尤其是现在正处于冬季,该病对各大猪场的危害更为严重。
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喘气。
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对称性实变,以及肺门淋巴结增生。
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它病菌继发感染。
这是集约化养猪场常见的疫病之一,也是SPF猪场要求净化的疫病之一。
该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
急性型以怀孕猪及小猪多见,病猪呼吸次数剧增,
60~120次/分钟以上,严重时张口呼吸,口、鼻流沫,呼吸声如拉风箱,一般咳嗽次少而低沉,有时也有阵发性咳嗽,病死率较高,一个猪群急性流行型常可持续约3个月,然后转为慢性。
慢性型常表现为咳嗽,清晨赶猪、喂食和剧烈运动后咳嗽最明显,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咳嗽用力,严重时呈痉咳,腹式呼吸,减食。
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剖检时有肺炎病灶。
隐性型猪气喘病在老疫区的病猪中有相当大的比例。
1 流行特点
1.1 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哺乳仔猪及幼龄猪最易感染。
传染在哺乳期就开始了,由大猪传给小猪,小猪在6周龄或更大时才出现临床发病。
成年猪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
妊娠后期母猪常急性发作,死亡率高。
1.2 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多数急性经过,症状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老疫区多数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
1.3 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
在气候骤变、阴冷潮湿、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时常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对初、中期病猪用药物治疗后,病状暂时见好,以后又能复发,后期难以治愈。
1.4 该病流行时常出现继发感染,如继发巴氏杆菌病、胸膜肺炎、沙门氏杆菌病等,可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2 病理剖检
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呈淡灰红色或灰红色,半透明,象新鲜的肌肉样,俗称“肉变”,切面流出微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黏性液体,病程长或重时病变部呈淡紫色、深紫色或灰白色、灰黄色,半透明减轻而坚韧度增加,俗称“胰变”或“虾肉样变”。
具有特征性增大的水肿性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支气管带有泡沫性渗出物。
血清学检查:目前常用方法为间接血凝试验及琼脂扩散方法进行普检,淘汰阳性母猪。
3 治疗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自然发病、气喘病流行病猪,按体重、病情轻重情况进行分组,组与组之间体重与病情基本相似。
药物为土霉素、卡那霉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土霉素、鱼腥草注射液+卡那霉素注射液等。
试验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我县兴源猪场分三批进行,每批饲养管理大致相同。
试验分三批进行,对每批猪在治疗过程中都分成五组,设计为:第一组采用肌注鱼腥草注射液和土霉素混合的悬浊液,第二组采用肌注鱼腥草注射液和卡那霉素的混合液,第三组采用单独肌注土霉素油剂,第四组采用单独肌注卡那霉素注射液,第五组设定为对照组,在同等饲养条件下,不采用任何治疗手段,自然治愈。
4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土霉素肌肉注射、鱼腥草+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气喘病疗效好,而土霉素、卡那霉素单种药物进行肌肉注射的治疗方法对猪气喘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好。
虽然上述药物对猪气喘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针对该病的特点,我们还是应该做好预防工作,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和早期隔离断奶(SEW)技术,从系统观念上结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有助于建立和保持无气喘病净化场。
4.1 环境控制:关于通风和保温的关系。
南方地区冬季寒冷,舍外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一般规模猪场多采取密闭式饲养,为了保温常将门窗紧闭,有的还在窗外加一层塑料布,舍内空气
污浊,氨气、二氧化碳、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超标,造成猪气喘病发病严重。
所以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关系,要在通风的基础上进行保温。
产房北窗关闭,南窗隔一开一。
育成舍和肥猪舍北窗关闭,南窗白天开,夜间隔1~2个开一个,以保证通风良好。
4.2 环境消毒:为了杀死环境中的病原体,猪舍内每周带猪消毒一次,发病严重时可增加消毒次数,生产区每10天消毒一次。
每次转群后彻底清扫消毒,消毒药可用2%次氯酸钠和0.3%过氧乙酸二者交替使用。
4.3 避免应激:如不同日龄的猪混群、连续不断的流水式猪舍、过度拥挤等都可诱发此病,要避免这些应激因素的产生。
4.4 猪支原体弱毒苗免接种:可以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在注射前将临床症状严重的猪予以淘汰。
种猪和后备猪每年8~10月份免疫一次,每头猪免疫剂量为5ml,在右侧胸腔注射(注射部位在倒数第二肋间)。
仔猪可在5日龄内进行早期免疫。
免疫剂量为2.5ml,右侧胸腔注射,使仔猪较早产生免疫力,减少育成及育肥阶段的感染机会,而且仔猪注射疫苗方便易行。
4.5 培育健康猪群,认真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从外地买进病猪,关键在于严格隔离饲养和坚决执行各项防疫卫生制度。
母猪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单圈饲养,观察后代有无喘气病。
如能做到“母猪不见面,小猪不串圈”,连续观察2-3窝后代,到断奶时证明没有发生喘气病者,可认为该母猪是健康的。
从仔猪中进行选育,逐渐扩大健康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