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简述3d打印技术的概念

简述3d打印技术的概念

简述3d打印技术的概念3D打印技术概念简介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体的先进制造技术。

它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通过逐层添加材料的方式构建物体,与传统的切削加工不同,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过程。

它可以通过添加材料的方式制造出各种复杂的形状和结构,并且能够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下面的问题,以更详细地解析3D打印技术的概念。

一、3D打印技术是什么?3D打印技术,也被称为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先进制造技术。

它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将数字模型分解为一系列的切片,然后一层一层地添加材料直到形成实体物体。

相对于传统的切削加工,3D打印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增加材料的方式来构建物体,避免了材料的大量浪费。

二、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什么?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作数字模型:首先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软件)创建或下载所需的数字模型。

这可以通过自己设计3D模型,并使用CAD软件生成模型文件,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现成的3D模型文件。

2. 分解为切片:将数字模型分解为一系列的水平切片。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特定的软件工具来完成,在分解的过程中,需要指定每一层的厚度,这会影响到最终打印品的质量。

3. 打印预处理:在打印之前,需要对数字模型进行一些预处理操作。

这包括调整模型尺寸、确定打印方向以及添加支撑结构,以确保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打印性。

4. 打印操作:将预处理后的数字模型加载到3D打印机中,并将打印机设置为所需的参数。

随后,打印机开始逐层地添加材料,构建物体。

这个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打印技术,例如熔融沉积建模(FDM)、光固化(SLA)等。

5. 后处理:打印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

这包括去除支撑结构、修整表面、进行热处理等,以获得所需的最终产品。

3D打印介绍

3D打印介绍

工业级3D打印机
工业级3D打印机主要是在汽车或航空 航天等行业,可简化1:1模型、模子、 模具、卡具以及其它制造工具的生产 流程。在单次自动化作业中结合打印 多达14种基础材料,以3D打印方式直 接制作与最终产品几乎毫无差别的1:1 原型,无需任何组装工序。色调与质 地对比鲜明的平滑表面,无需再进行 上漆、抛光或涂橡胶等后处理,大大 提高工作效率。兼容多样的打印耗材。 将创意转为现实
采用“蜂鸟”式0.05mm微距喷头,较市 场中0.1mm精度打印更具优势经过实 验室8760小时上机测试,打造出的次 时代3D打印机。机身小巧,便携轻便, 整机重量仅4.5KG,不但具有更优秀的 强度与韧性,同时还能兼顾机身的轻 量化,价格比较便宜。
专业级3D打印机
专业级的3D打印机,可供选择的成型技术 和耗材(塑料、尼龙、光敏树脂、高子、 金属粉末等)就要比个人3D 打印机要丰富 很多。设备结构和技术原理相比起来更先 进自动化更高,应用软件的功能以及设备 的稳定性也是个人3D打印机望尘莫及。 这类设备售价都在十几万至上百万人民币。
2 3D打印的起源
3D打印的概念出现在上世纪 80年代。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创 造了“3D打印”这个名词,最后3D 打印便开始在实验室萌芽。慢慢 的,3D打印技术开始运用在医疗 模型、建筑模型等行业,被应用 在更广泛的领域。
3 3D打印流程
首先要有三维模型数据,三维模型 数据的获得方式简单来讲有三种。
1)通过三维软件建模获得;先通 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 动画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 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从而指 导打印机逐层打印。设计软件和打印 机之间协作的标准文件格式是STL文 件格式。
3 3D打印流程
2)通过扫描仪扫描实物获得其模 型数据;

简述3d打印技术

简述3d打印技术

简述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即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将电子数据转化为实物对象的先进制造技术。

它通过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具体的物理产品。

它不仅可以打印各种形状的物体,而且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学、航空航天、建筑等,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将电脑辅助设计的模型切片,然后通过打印头从底层开始一层一层地将材料打印出来,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物体。

这种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需要像传统的加工方式那样进行切削或者雕刻,而是通过添加材料的方式实现物体的制作。

因此,它不仅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还能够大大加快制造的速度。

3D打印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医学领域是其中之一。

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打印出定制的假体、义肢等医疗器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舒适度。

另外,还可以打印出人体器官的模型,供医学教育和手术规划使用。

除了医学,航空航天领域也是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在航天器的制造过程中,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和人力,而且存在很高的制造难度。

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直接打印出复杂形状的零件,不仅大大减少了制造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建筑领域也是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存在着很高的建筑技术要求。

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直接打印出建筑物的构件,从而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总的来说,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制造技术。

它不仅能够打印出各种形状的物体,而且可以应用于医学、航空航天、建筑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3D打印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3D打印 (简介、原理及技术)

3D打印 (简介、原理及技术)

3D打印(简介、原理及技术)简介3D打印(英语:3D printing),属于快速成形技术(rapid prototyping)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積層造形法”)。

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意味着“3D打印”这项技术的普及。

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槍枝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3D创平常方法难以达到的结构3D打印枪械3D打印汽车模型原理1. 三维设计3D打印的设计过程是:先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动画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割”成逐层的截面,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

设计软件和打印机之间协作的标准文件格式是STL文件格式。

一个STL文件使用三角面来大致模拟物体的表面。

三角面越小其生成的表面分辨率越高。

PLY 是一种通过扫描来产生三维文件的扫描器,其生成的VRML或者WRL文件经常被用作全彩打印的输入文件。

2. 打印过程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

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几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状的物品。

打印机打出的截面的厚度(即Z方向)以及平面方向即X-Y方向的分辨率是以dpi(像素每英寸)或者微米来计算的。

一般的厚度为100微米,即0.1毫米,也有部分打印机如Objet Connex系列还有3D Systems' ProJet系列可以打印出16微米薄的一层。

而平面方向则可以打印出跟激光打印机相近的分辨率。

打印出来的“墨水滴”的直径通常为50到100个微米。

3D打印技术介绍PDF.pdf

3D打印技术介绍PDF.pdf

1技术原理3D打印机又称,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或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

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

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机中,机器会按照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

3D打印机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用于打印的介质种类多样,从繁多的塑料到金属、陶瓷以及橡胶类物质。

有些打印机还能结合不同介质,令打印出来的物体一头坚硬而另一头柔软。

1、有些3D打印机使用“喷墨”的方式。

即使用打印机喷头将一层极薄的液态塑料物质喷涂在铸模托盘上,此涂层然后被置于紫外线下进行处理。

之后铸模托盘下降极小的距离,以供下一层堆叠上来。

2、还有的使用一种叫做“熔积成型”的技术,整个流程是在喷头内熔化塑料,然后通过沉积塑料纤维的方式才形成薄层。

3、还有一些系统使用一种叫做“”的技术,以粉末微粒作为打印介质。

粉末微粒被喷撒在铸模托盘上形成一层极薄的粉末层,熔铸成指定形状,然后由喷出的液态粘合剂进行固化。

4、有的则是利用真空中的电子流熔化粉末微粒,当遇到包含孔洞及悬臂这样的复杂结构时,介质中就需要加入或其他物质以提供支撑或用来占据空间。

这部分粉末不会被熔铸,最后只需用水或气流冲洗掉支撑物便可形成孔隙。

2操作流程三维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使用的流程是:1、轻点电脑屏幕上的“打印”按钮,一份数字文件便被传送到一台喷墨打印机上,它将一层墨水喷到纸的表面以形成一副二维图像。

2、而在3D打印时,软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技术(CAD)完成一系列数字切片,并将这些切片的信息传送到上,后者会将连续的薄型层面堆叠起来,直到一个固态物体成型。

3工作步骤软件建模3D打印机工作步骤是这样的: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如果你有现成的模型也可以,比如动物模型、人物、或者微缩建筑等等。

3D打印技术应用施工方案

3D打印技术应用施工方案

3D打印技术应用施工方案一、前言二、3D 打印技术概述3D 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文件,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构建物体的制造方法。

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打印机,只不过打印材料不是纸张和墨水,而是各种塑料、金属、陶瓷等材料。

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3D 打印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制造出复杂的形状和结构,不受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

2、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

3、能够快速制造出原型和产品,缩短研发周期和生产时间。

三、施工中应用 3D 打印技术的优势1、个性化定制在施工中,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特点,定制各种独特的建筑构件和装饰部件,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

2、提高施工效率通过 3D 打印技术,可以在施工现场直接打印出所需的构件,减少了运输和组装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3、降低成本由于减少了材料浪费和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总体施工成本。

4、提高建筑质量3D 打印技术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制造,提高构件的精度和质量,从而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

四、3D 打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场景1、建筑构件打印可以打印出墙体、楼板、梁柱等主要建筑构件,这些构件可以在工厂预先打印好,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2、装饰部件打印打印出各种精美的装饰线条、雕塑、壁画等,为建筑增添艺术感和独特性。

3、临时设施打印如施工现场的临时办公室、宿舍、卫生间等,能够快速搭建,满足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需求。

4、修复和加固对于受损的建筑结构,可以通过 3D 打印技术进行修复和加固,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项目规划明确 3D 打印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2、设计图纸根据项目需求,设计出适合3D 打印的建筑构件和装饰部件的图纸,并进行优化和验证。

3、材料选择根据打印构件的性能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打印材料,如混凝土、塑料、金属等。

4、设备选型根据项目规模和打印要求,选择合适的 3D 打印设备,包括打印机的类型、尺寸、精度等。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它能够将数字模型直接转化为物理实体,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构建物体。

以下是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原理:
-3D打印技术基于数字模型,通过软件将数字模型切片成多个薄层。

-打印机按照切片数据逐层堆叠材料,逐渐构建出物体的三维形状。

-不同的3D打印技术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打印方法,包括熔融沉积、光固化、粉末烧结等。

2.材料:
-3D打印材料种类繁多,包括塑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例如塑料适用于快速原型制作,金属适用于工程零部件制造等。

3.应用:
-制造业:用于原型制作、定制制造、小批量生产等。

-医疗保健:用于医疗器械、人体器官模型、义肢等制造。

-航空航天: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飞机模型制作等。

-建筑业:用于建筑模型制作、装饰材料制造等。

-教育科研:用于科学实验、教学模型制作等。

4.优势:
-自由度高:可以实现复杂的几何结构和内部空洞。

-快速制造:可以快速从数字模型转化为物理实体。

-定制制造:可以根据个体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

-资源节约: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

5.挑战:
-成本高:部分材料和设备成本较高。

-打印速度慢: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打印速度较慢。

-表面粗糙度:一些打印方法可能导致表面粗糙度较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正在逐渐成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航空发动机的复杂关键零部件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9.提高了难加工材料可加工性,拓展了工程应用领域
整体式镍合金转子
生物材料人体器官修复体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10.3D打印制造技术促进绿色制造模式
关键创新思路:将零件内部设计为网状结构,替代实心,从而减少 材料使用量,降低制造时间和能源消耗量。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一)3D打印技术的优点
1.变“减材”加工为“立体打印”
2.将三维实体变为二维平面,降低制造复杂度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3.特别适合复杂结构、个性化制造及创新构思的快速验证
4.具有成形材料广、零件性能优的突出特点

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5.拓展产品创意与创新空间,不再受传统工艺和制造资源约束。
2010年
世界上第一辆由 3D打印机打印而 成的汽车问世
2011年
南安普敦大学开 发出世界第一架 3D打印的飞机
2012年
2013年
2018年
苏格兰科学家利用 人体细胞首次打印 出人造肝脏组织
美国的3D打印公司 设计制造出3D打印 金属手枪
俄罗斯宇航员在零 重力下打印出实验 鼠的甲状腺
2019年
美国加州大学利用 快速3D打印技术 制造出鼠脊髓支架
熔丝沉积成形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简写FDM)

3D打印技术的原理
1.光固化成形原理
采用激光一点点照射光固化液态树脂使之固化,是当前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高精度成形工艺。
紫外激光

成形零件
光敏树脂
刮平器 液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打印技术介绍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1技术原理3D打印机又称,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或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

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

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机中,机器会按照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

3D打印机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用于打印的介质种类多样,从繁多的塑料到金属、陶瓷以及橡胶类物质。

有些打印机还能结合不同介质,令打印出来的物体一头坚硬而另一头柔软。

1、有些3D打印机使用“喷墨”的方式。

即使用打印机喷头将一层极薄的液态塑料物质喷涂在铸模托盘上,此涂层然后被置于紫外线下进行处理。

之后铸模托盘下降极小的距离,以供下一层堆叠上来。

2、还有的使用一种叫做“熔积成型”的技术,整个流程是在喷头内熔化塑料,然后通过沉积塑料纤维的方式才形成薄层。

3、还有一些系统使用一种叫做“”的技术,以粉末微粒作为打印介质。

粉末微粒被喷撒在铸模托盘上形成一层极薄的粉末层,熔铸成指定形状,然后由喷出的液态粘合剂进行固化。

4、有的则是利用真空中的电子流熔化粉末微粒,当遇到包含孔洞及悬臂这样的复杂结构时,介质中就需要加入或其他物质以提供支撑或用来占据空间。

这部分粉末不会被熔铸,最后只需用水或气流冲洗掉支撑物便可形成孔隙。

操作流程三维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使用的流程是:1、轻点电脑屏幕上的“打印”按钮,一份数字文件便被传送到一台喷墨打印机上,它将一层墨水喷到纸的表面以形成一副二维图像。

2、而在3D打印时,软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技术(CAD)完成一系列数字切片,并将这些切片的信息传送到上,后者会将连续的薄型层面堆叠起来,直到一个固态物体成型。

3工作步骤软件建模3D打印机工作步骤是这样的: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如果你有现成的模型也可以,比如动物模型、人物、或者微缩建筑等等。

然后通过卡或者USB优盘把它拷贝到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设置后,打印机就可以把它们打印出来,其工作结构分解图如下。

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传统打印机基本一样,都是由控制组件、机械组件、打印头、耗材和介质等架构组成的,打印原理是一样的。

3D打印机主要是在打印前在电脑上设计了一个完整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再进行打印输出。

3D打印与成型技术一样,采用了分层加工、叠加成型来完成3D实体打印。

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

然后是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而没有的区域仍保持松散状态。

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打印完毕后只要扫除松散的粉末即可“刨”出模型,而剩余粉末还可循环利用。

三维设计三维打印的设计过程是: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

设计软件和打印机之间协作的标准文件格式是STL文件格式。

一个文件使用三角面来近似模拟物体的表面。

三角面越小其生成的表面分辨率越高。

是一种通过扫描产生的三维文件的扫描器,其生成的VRML或者WRL文件经常被用作全彩打印的输入文件。

打印过程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

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几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状的物品。

打印机打出的截面的厚度(即Z方向)以及平面方向即X-Y方向的分辨率是以dpi(像素每英寸)或者微米来计算的。

一般的厚度为100,即0.1,也有部分打印机如Objet Connex 系列还有三维 Systems' ProJet 系列可以打印出16微米薄的一层。

而平面方向则可以打印出跟激光打印机相近的分辨率。

打印出来的“墨水滴”的直径通常为50到100个微米。

用传统方法制造出一个模型通常需要数小时到数天,根据模型的尺寸以及复杂程度而定。

而用三维打印的技术则可以将时间缩短为数个小时,当然其是由打印机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复杂程度而定的。

传统的制造技术如注塑法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大量制造聚合物产品,而三维打印技术则可以以更快,更有弹性以及更低成本的办法生产数量相对较少的产品。

一个桌面尺寸的三维打印机就可以满足设计者或概念开发小组制造模型的需要。

制作完成三维打印机的分辨率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已经足够(在弯曲的表面可能会比较粗糙,像图像上的锯齿一样),要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物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先用当前的三维打印机打出稍大一点的物体,再稍微经过表面打磨即可得到表面光滑的“高分辨率”物品。

有些技术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打印。

有些技术在打印的过程中还会用到支撑物,比如在打印出一些有倒挂状的物体时就需要用到一些易于除去的东西(如可溶的东西)作为支撑物。

4专利技术3D打印技术目前各国最新研制出的主要技术有:选择性激光烧结、直接金属激光烧结、熔融沉积成型、立体平版印刷、数字光处理、熔丝制造、电子束熔化成型、选择性热烧结、粉末层喷头三维打印等等。

1、熔融沉积快速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熔融沉积又叫熔丝沉积,它是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

热熔材料融化后从喷嘴喷出,沉积在制作面板或者前一层已固化的材料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形成最终成品。

在技术中,FDM的机械结构最简单,也最容易,制造、维护成本和材料成本也最低,因此也是在家用的桌面级3D中使用得最多的技术,而工业级FDM机器,主要以Stratasys公司产品为代表。

FDM技术的桌面级主要以ABS和PLA为材料,ABS强度较高,但是有毒性,制作时臭味严重,必须拥有良好通风环境,此外热收缩性较大,影响成品精度;PLA是一种生物可分解塑料,无毒性,环保,制作时几乎无味,成品形变也较小,所以国外主流桌面级3D打印机均以转为使用PLA作为材料。

FDM技术的优势在于制造简单,成本低廉,但是桌面级的FDM打印机,由于出料结构简单,难以精确控制出料形态与成型效果,同时温度对于FDM成型效果影响非常大,而桌面级FDM 3D打印机通常都缺乏恒温设备,因此基于FDM的桌面级3D打印机的成品精度通常为0.3mm-0.2mm,少数高端机型能够支持0.1mm层厚,但是受温度影响非常大,成品效果依然不够稳定。

此外,大部分FDM机型制作的产品边缘都有分层沉积产生的“台阶效应”,较难达到所见即所得的3D打印效果,所以在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快速成型领域较少采用FDM。

2、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igraphy Apparatus,SLA)光固化技术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快速成型技术,也是研究最深入、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

光固化技术,主要使用光敏树脂为材料,通过紫外光或者光源照射凝固成型,逐层固化,最终得到完整的产品。

光固化技术优势在于成型速度快、原型精度高,非常适合制作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的原型。

使用光固化技术的工业级3D打印机,最著名的是objet,该的3D打印机提供超过123种感光材料,是目前支持材料最多的3D打印设备。

光固化快速成型应该是中精度最高,表面也最光滑的,objet系列最低材料层厚可以达到16微米(0.016毫米)。

但是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也有两个不足,首先光敏树脂原料有一定毒性,操作人员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其次光固化成型的原型在外观方面非常好,但是强度方面尚不能与真正的制成品相比,一般主要用于原型设计验证方面,然后通过一系列后续处理工序将快速原型转化为工业级产品。

此外,SLA技术的设备成本、维护成本和材料成本都远远高于FDM,因此,基于光固化技术的3D打印机主要应用在专业领域,桌面领域已有两个桌面级别SLA技术3D 打印机项目启动,一个是Form1,一个是B9,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低成本的SLA桌面3D打印机面世。

3、三维粉末粘接(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and Gluing,3DP)3DP技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开发成功,原料使用粉末材料,如陶瓷粉末、金属粉末、塑料粉末等,3DP技术工作原理是,先铺一层粉末,然后使用喷嘴将粘合剂喷在需要成型的区域,让材料粉末粘接,形成零件截面,然后不断重复铺粉、喷涂、粘接的过程,层层叠加,获得最终打印出来的零件。

3DP技术的优势在于成型速度快、无需支撑结构,而且能够输出彩色打印产品,这是其他技术都比较难以实现的。

3DP技术的典型设备,是3DS旗下zcorp的zprinter系列,也是3D照相馆使用的设备,zprinter 的z650打印出来的产品最大可以输出39万色,色彩方面非常丰富,也是在色彩外观方面,打印产品最接近于成品的3D打印技术。

但是3DP技术也有不足,首先粉末粘接的直接成品强度并不高,只能作为测试原型,其次由于粉末粘接的工作原理,成品表面不如SLA光洁,精细度也有劣势,所以一般为了产生拥有足够强度的产品,还需要一系列的后续处理工序。

此外,由于制造相关材料粉末的技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所以3DP技术主要应用在专业领域,桌面级别仅有一个PWDR项目在启动,但仍然处于0.1状态,尚需观察后续进展。

4、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ng Laser Sintering,SLS)该工艺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提出,于1992年开发了商业成型机。

SLS 利用粉末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烧结的原理,由计算机控制层层堆结成型。

SLS技术同样是使用层叠堆积成型,所不同的是,它首先铺一层粉末材料,将材料预热到接近熔化点,再使用激光在该层截面上,使粉末温度升至熔化点,然后烧结形成粘接,接着不断重复铺粉、烧结的过程,直至完成整个成型。

激光烧结技术可以使用非常多的粉末材料,并制成相应材质的成品,激光烧结的成品精度好、强度高,但是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在于金属成品的制作。

激光烧结可以直接烧结金属零件,也可以间接烧结金属零件,最终成品的强度远远优于其他3D打印技术。

SLS家族最知名的是德国EOS的M系列。

激光烧结技术虽然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也同样存在缺陷,首先粉末烧结的表面粗糙,需要后期处理,其次使用大功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设备成本,还需要很多辅助保护工艺,整体技术难度较大,制造和维护成本非常高,普通用户无法承受,所以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领域,而尚未有桌面级SLS 3D打印机开发的消息,要进入普通民用领域,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