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

合集下载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品课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品课件

方法
结论
敬爱师友:
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第三点,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他希 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
三、问题探究
1、阅读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1)当时北大学生的宗旨是什么?表现在行为 上是怎样的? “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平时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 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 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 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
•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 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 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 • A.演绎法 B.例证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 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 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 • A.不正当娱乐泛滥 B.求学为升官发财 • C.不尊重师长学友 D.不注重购置书籍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 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 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 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 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 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 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 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 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 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 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 就是他这兰思想的集中体现。
• 11、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的一段 文字,回答问题: •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 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 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 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 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 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 • A.这段文字论述的论题是什么? • B.这段文字对北大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 • C.说明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

五、情景演绎: 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 篇“就任班长之演说”的文稿。 要求:观点明确,有演说稿特 点,不少于400字。
六、篇章结构: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常从内容、结构、感情、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考查学生的 阅读能力。下面就谋篇布局(行文结构或者行文思路)进行相关探究和归纳。
(一)积累谋篇布局相关术语: 题目作用:吸引读者;文章线索;文章主题;
四、文章特点:
1.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针对当时社会的污浊 和北大的现状,对现场学子提出了三点事关北 大前途和命运的要求。在内容上抓住了听众的 心理和兴奋,引起听众的兴趣。 2.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围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 北大学子而展开话题,正反论证,层次分明。 3.用浅易的文言文与口语柔和而成,简洁凝练中 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又有口语的明快 易懂。
冶(yě)游 敷衍(fūyǎn) 塞责(sèzé)
贻yí 误 砥(dǐ)砺(lì 厚薄 bó ) 切磋(qiēcuō) 相(xiāng)勖(xù) 訾(zǐ)詈 (lì ) 店肆(sì ) 裨bì 益 会晤(wù) 商榷 què 沦丧(lúnsàng) 庶(shù)民 正轨(guǐ) 鲜(xiǎn)为人知 旁稽jī博采 责无旁贷 刮目相见
(二)注意提问方式: (三)掌握答题模式: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相关术语+具体文章的内容+作者感情、文章主旨
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文章是( )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 ),第二层写了( )…
3、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以( )为线索。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了( )。
照应正文;修辞;句式。
1、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 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为下文作铺垫。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课件全面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课件全面版

【资料链接一】
• 1.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诞生于1898年, 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 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 以保留。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 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 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 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 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 资历,找靠山。
燕园情
•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竟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城镇乡野; •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三山五岳。 •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 2010年12月西安某大学高材生药家鑫将一 骑自行车的女工撞倒后因怕其记下车牌号, 折转回来,连捅八刀,致其死亡。
资料提示三
•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市第二中学高 中生课堂上持刀杀死班主任郝旭东老师。
• “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这是一个 拥有近7000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惊悚名 字,“祸害”,80后子女形容50后父母。
• 2.蔡元培入主北大,是北大整个发展史上的 转折点。北大能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大学, 蔡元培居功至பைடு நூலகம்。
• 3.在蔡元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方针的指导下,北大成 了思想自由之地,聚集了各方人才,容纳 了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互相争鸣,自由 发展。不久,北大就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发源地和中心。此后的北大,便一直站 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潮流。所以说,蔡元 培影响了北大,北大又影响了中国。蔡元 培对北大,对中国现代教育,对整个中国 的发展,都可谓功绩卓著,影响深远。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共64张PPT)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共64张PPT)

抱定宗旨
④正反深入论证: ①大学性质: 求学者:爱惜光阴,孜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孜求学,造诣容有底止。 ②多年弊端: 求官者:放荡冶游,敷 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 衍塞责,学问毫无。 思想。 ⑤事例论证: 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 清朝的覆灭(官吏腐败)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 人们对当局的不满(道 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德沦丧) ⑥结论:宗旨不可以不 ③提出要求: 正大。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蔡元培、陈独秀与毕业生合影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 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 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 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 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 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 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 裁减不称职教员,清除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 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 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 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3、影响深远
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 先进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 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 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 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 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最 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 地。
五四时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汇集了胡适、李大钊、 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高君宇、许德衍 等; 新中国成立后,有李四光、冯友兰、宗白华、朱光 潜、翦伯赞(历史)、曹靖华(翻译)、王力(语言学)等; 现在,费孝通、雷洁琼、陈岱孙、季羡林、张岱年、 黄楠森、胡代光、肖灼基、厉以宁、赵敦华等。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
这次演讲对于推动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03
演讲内容
对北京大学的评价和期望
评价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蔡 元培认为,北京大学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 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提升北京大学学术水平
蔡元培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北 京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促进北京大学学生全面发展
蔡元培提倡“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加强了体育 、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
推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
培养现代人才
蔡元培的演讲为中国现代教育指明了 发展方向,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理念 和制度的变革。
蔡元培的演讲被广泛传播,成为教 育界的经典范文,被多次出版、引 用和研究。
持续影响
蔡元培的演讲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 响持续至今,其教育思想依然具有 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05
结语
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01
02
03
博学多才
蔡元培具备深厚的学术背 景和广泛的知识领域,能 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 资源。
开放包容
教育公平
蔡元培致力于打破地域和 身份限制,选拔优秀人才 ,对现代教育的公平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他的文学风格深受中国 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 也吸收了西方文学的精 华
04
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02
演讲背景
北京大学的创立和发展
01

课件13: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13: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 所学校像北京大学那样对历史进程产 生过如此重要的影响,它为中国的革 命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 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 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 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 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 大逐步显现出全新的风貌。
他聘请大批新学人士和刘 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陈 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为 图书馆主任,鲁迅、胡适等一 大批国内一流学者先后来北大 任教,毛泽东也曾在北大图书 馆任职。
这一时期是北大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时期,北大也 是当时中国进步运动和革命运动的一个中心。
当时的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也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是在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中国共产党 在北方的第一个支部是在北大建立的,参加中共一大的 13位代表中有5位是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职过的。
【提示】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全 文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简短 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 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 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
就 (1)五年前所贡献 :心系北大


抱定宗旨,端正学风
2.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 层次分明的特点。(重点)
3.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 巨大贡献。(难点)
【作者介绍】
蔡元培(1868—1940), 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 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 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 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 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 教育家、政治家。

大 (2~4)以三事告诸君 砥砺德行,改良社会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课件-完美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课件-完美版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师:含义 深刻的 句子表 面是一 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词义
肄业:①正在学校学习;②虽已离校,但并未学到规定毕业的年 限或并未达到规定毕业的程度。
干禄:求功名利禄。 孜孜:勤勉不倦怠。 砥砺:磨炼。訾詈:指责、诋毁。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弭谤:消除诋毁。弭,消除。 敷衍:这里指学习不认真。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切磋:切磋琢磨,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店肆:店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 裨:有益。 冶游:同“游冶”,四处游玩。 商榷:商讨。 提携:①领着孩子走路,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或后进之人。 ②携手,合作。
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
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
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
先生改 变了北 大, 北大影 响了中 国.
没有北大就没有五四,而没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北大。
积累整合
干( gàn )禄( lù ) 肄( yì )业
孜孜( zīzī ) 店肆( sì )
沦丧( sàng )
訾( zǐ )詈 ( lì )
冶( yě )游
塞责( sèzé )
会晤( wù )
相勖( xù )
商榷( què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课件-完美版共26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课件-完美版共26页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 Nhomakorabea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6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课 件-完美版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认为
道德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根本,而人格培养 又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健全的人格, 甚至比第一流的研究成果更重要。所以, 演讲中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着健全人格与 良好道德品行这个核心。 2.蔡元培先生对学校改革的两项计划有 何共同的目的? 提示:蔡元培先生对北大改革提出的两项 计划既有针对性,又反映了他对大学性质 的理解。

(一)方法归纳 成语误用类型 1.曲解词意,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成语出自
典故,有的成语中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 汉语语素,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有的 成语与其本来的语义有很大的差异,有的 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使用时要注意辨析, 以免曲解词义。
2.音形辨识
(肄)业 yì (肆) 放sì (驰) 奔chí (弛) 松chí mǐ(弭)谤 (弥)漫 mí (誉) 荣yù nɡ(誊)写 té jiǎo(矫)健 jiāo(骄)傲 jiē(嗟)叹 切cuō(磋)
他首先针对那些志在做官发财的学生,避免他 们“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 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改良讲 义”,“只列纲要”,迫使学生自行钻研,而 “添购书籍”则是为学生自行参考提供条件。 其次,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的性质是钻研高深 学问,它不同于一般的专门学校,不带有直接 的实用目的,故而不能停留在传播专门知识上, 更须学生旁稽博采;另一方面,蔡元培先生主 张“兼容并包”,故而不提供详细讲义,更能 使学生独立钻研,学有心得。
1.字音识记 (一)正音 肄 业(yì ) . 造诣 (yì ) . 砥砺 (dǐ lì) .. 会晤 (wù ) . 提携 (xié ) . 潦 草(liá o) . 切磋 (cuō) . 商榷 (què ) . 弭 谤(mǐ) . 訾詈 (zǐ lì) .. 相勖 (xù ) . 泥淖 (nà o) .校或训练班修业期
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校学习。 肄业:在校学习,指没能毕业或尚未毕业。 二者在内容上有所区别。 例句:①他今年从北大________后,就 分到了我们这所大学担任讲师。 ②他曾经在清华大学________三年,后 转到哈佛就读,攻读法学硕士。 答案:①毕业 ②肄业
(6)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
别人(贷:推卸)。 (7)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8)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 地引用材料。
5.作者简介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 家。字鹤卿,号孑民。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 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 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南下,从事教育 工作。担任过多个教育机构的官员。参加过光 复会、同盟会,曾两次赴德留学。1921年,法 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 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17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 校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方法, 整顿校风,改革教学,网罗人才,使北京大学 面目焕然一新。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 动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4.熟语积累
(1)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
刮目相待。 (2)终南捷径:比喻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 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 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 管它。 (4)敷衍塞责:做事不负责,敷衍了事。 (5)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 摇。也说根深柢(dǐ)固。
例句:①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告诫大家:对存在 的值得________的重大问题一定要科学调研, 慎重对待,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②高考作文错1字扣1分的规定刚出台,我校的 语文老师专门就此进行了________,帮助学生 不要在作文错字上失分成为当务之急。 ③两个人既然走在一起就是要互相依赖着过日 子,这样才能使对方充分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 遇到问题一定要跟他________,不要总是自作 主张。 答案:①商榷 ②商讨 ③商量


(4)切磋·探讨
辨析:切磋:比喻在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 勉励。 探讨:研究讨论。前者运用范围较窄。 例句:①在世纪馆北厅,二三十名中日青少年 正在________书法艺术。胡锦涛走到他们中间, 兴致勃勃地观看他们挥毫泼墨。 ②加拿大旅游局和搜狐网推出的“完美家庭” 主题活动,将和公众一起________、分享“完 美家庭”的真谛,并向世人展现中国家庭的幸 福生活。 答案:①切磋 ②探讨
所以严复,这位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
家、翻译家、教育家,成为北大首任校长。 1916年12月,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整顿校风,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形成了北大独特的学术环境与学术 空气。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任校长是陈佳
洱院士。一百年来,北大培养了近20万名 毕业生,其中很多人在影响和推动中国近 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 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98年, 北大已有8个学院,23个系、52个研究所、 63个研究中心、42个国家重点学科、1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学科专 业实验室,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 个重要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
第三个期望,主要从教授职员一心为学生
求学便利论应以诚相待,从同学共处一室 角度论应互相亲爱,最后要求师生共勉, 共同影响社会。 4.从这篇演讲辞中可以看出,蔡元培是 怎样的一个人? 首先,蔡元培是一个爱国的有志之士。他 清醒地看到了当时人人追求功名利禄,道 德日益沦丧的社会现实,心中慨叹、忧愤, 欲尽自己之力挽救日益颓靡的社会风气。

其次,蔡先生指出,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
最大问题是社会道德的沦丧,作者认为大 学生有责任去扭转这种局面。大学生作为 社会的精英,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和纯洁的道德情操,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 力量。最后,蔡先生希望青年学生要敬爱 师友,他尤其指出,道德修行不能仅止于 独善其身,更要“道义相勖”,这样方能 共同提高,收“切磋之效”。
7.结构图示
1.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都围 绕着一个怎样的核心内容?为什么? 提示: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 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即培养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道德品行。首先,蔡先生批判了“学而 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劝告学生要抱定正确的 宗旨,要以专心求学的态度读书,不可抱有做 官发财的梦,以致误己误人误国。这样才能培 养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型知识分子。
(二)多音字
(zǎi)数载 载 i)载歌载舞 (zà (ɡān)干禄 干 n)干劲 (ɡà (jī)旁稽博采 稽 (qǐ)稽首 nɡ)长足 (chá 长 (zhǎnɡ)长官 u)当轴 (zhò 轴 u)轴承 (zhó )裨益 (bì 裨 )裨将 (pí


答案:在第一个期望中,作者多用举例论证和 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前半部分作者用触目惊 心的事例说明当时社会做官心热的现实,说明 当时北大不重学术,汲汲于名利的状况,“宗 旨既定,自趋正规”一部分,采用正反对比论 证的方法,论证学与不学两种不同的结果。在 第二点期望中,作者用理论论证的方法。作者 先提出分论点,认为风俗关乎国家兴替,非同 小可,然后提出又一个论点,肯定大学生是卓 绝之士,定能不为流俗所染,能洁身自好,然 后要求大学生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这其中有 一个推理过程。
4.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
蔡元培 走进精彩课堂
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
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 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 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 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八十多年前,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 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 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
的无穷财富。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 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 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 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 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 为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 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先生的两项改革计划都围绕“求学”二 字,希望能借此让学生真正获得学问,而非敷 衍塞责,只求文凭。 3.作者对北大学子提出了三点期望,请问阐述 这些期望时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论证方法 在文中都有哪些作用? 提示:本问题训练分析概括的能力,阅读议论 文,归纳中心,研究论证是必需的。议论文的 论证方法一般有理论论证、举例论证、引证、 对比、类比、喻证、归谬法等,研究本问题, 基本遵循事实和道理两大方面去梳理即可。

其次,蔡元培是一个满怀斗志的改良之士。当时,北大 一些教师满身透着官僚习气,在学术上却无所成就。而 少数学生只为混个资历以便将来谋个官位,根本无心读 书做学问。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 际”,但他曾经表示:“觉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 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 最后,蔡元培是一个对教育有着科学的、深刻的认识的 教育家。在本篇演讲辞中,他指出了大学的性质,即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告诫学生对待学业不 能敷衍塞责,要“勤其学”;又指出要砥砺德行,还要 敬爱师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蔡元培科学、民主的教 育观念以及对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独到认识。
6.北大简介 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它诞生
于清末民族危亡之时。为了救亡图存, 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 的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宣布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当时大学堂 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也是负责管辖 各省学堂的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戊戌变法 失败后,各种新政多被废止,唯大学堂 “以萌芽早,得不废”。1912年5月1日, 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原大学堂 总监督改称校长。
(怡) 心旷神yí (饴) 甘之如y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