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农作物自己留的种子都长不成必须买种子公司的种子才可以?
不能留种的作物都是转基因的吗

(好些网友问起转基因作物是否能留种的问题,这也是关于转基因作物流传最广的谣言之一:“不能留种的种子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种子都是不育的。
农民千百年来都自己留种,不能留种是对于农民的剥削。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澄清了,不过,一般而言,当谣言已经走遍半个地球的时候,真相还在穿鞋。
果壳网上一篇4、5年前的文章就很详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特转发和大家分享。
)不能留种的作物都是转基因的吗?流言:不能留种的种子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种子都是不育的。
农民千百年来都自己留种,不能留种是对于农民的剥削。
真相:能否留种可以作为判断种子是否是转基因的标准吗?其实,作物能否留种只取决于育种的方式,和转基因技术没有关系。
使用了杂交技术、利用了杂种优势的种子就不适合留种。
并非所有不能留种的种子都是转基因种子,从技术角度来说,转基因作物也并不是都不能留种,只是在一些国家,由于存在法律协议,让农民不要留种。
种植业生产中种子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种子意味着长出来的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涝性强、产量高,育种产业的核心就是如何选育出拥有优良性状的种子。
目前世界上很多优良作物品种都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来的,这些杂交种子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后代不适合再次投入生产中,也就是常说的“不能留种”。
有人说这样就剥夺了农民的种子主权,还有人将其与转基因技术联系了起来。
这真的是种子公司的阴谋吗?和转基因技术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杂种优势有关的知识吧。
杂种优势及杂种优势利用为什么要采用杂交育种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以后得到的后代优于亲本的现象。
所谓亲本,比如你的父母就是你的亲本,而你是他们的子一代。
这里所说的优于亲本并不是说杂交后代各方面都比亲本好,也不是指杂交后代一定会有满足人类需要的性状,杂交后代优势的表现还需要结合具体器官的具体性状来分析。
因为杂交后代有这样的特性,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开展着杂种优势利用的实践。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种子管理工作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品质保障和产量增加。
由于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农业种子管理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讨论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种子质量不稳定: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种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部分种子存活率低、发芽率低,影响了种子的种植效果。
2. 种子供应不足:农业生产中常常出现种子供应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民无法按时种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种子市场乱象:种子市场存在着假冒伪劣种子、偷种问题等乱象,农民很难购买到质量可靠的种子。
4. 种子检测能力不强:农业种子管理部门的种子检测能力不强,无法对种子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鉴定,造成了一些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
5. 种子保存技术滞后:由于农业种子保存技术滞后,种子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二、解决措施1. 建立健全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种子质量监督的力度,明确责任、加强检查和监测,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
2. 发展新型种子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通过科技创新,培育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抗病虫更好的新型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增加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增加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种子生产效益,增加种子供应量,满足农民的需求。
4. 提高农民对种子管理的意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其对种子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
5. 加强种子保存和运输技术的研究:加强种子保存和运输技术的研究,提高种子的保存期限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种子在种植前的质量。
6. 加强政府对农业种子管理的支持:加大政府对农业种子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保障农民的种子需求。
试析基层农作物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基层农作物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种子质量不稳定:由于一些农民对种子质量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基层农作物种子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种子。
这些种子的产量、抗病性等性状无法保证,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困扰。
2. 缺乏信息透明度:基层农作物种子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很难了解到真实的种子价格、质量和来源,容易受到不良商家的欺骗。
一些农业专业技术和新品种信息的传递渠道狭窄,农民较难获取到最新的种子品种和技术。
3. 种子储存和运输不规范:在基层农作物种子市场上,一些种子保存、储存和运输环节存在问题,导致有一定数量的种子变质、发芽率低等情况,不利于农民的种植和生产。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农民的种子质量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农民对种子质量的重视和认识,提高其对种子选择的能力,从而减少低质量种子的使用。
2. 完善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种子质量监管机构和体系,加强对基层农作物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种子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及时发布种子质量信息,提供给农民参考。
4. 建立健全种子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加强对种子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确保种子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变质,提高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
5. 加强农民种子社区合作组织建设:鼓励农民组织成立种子社区合作组织,在组织内部共享优质种子资源,加强互助合作,既可以降低种子成本,又可以提高种子质量。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基层农作物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种子的选择能力和种植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农业种子管理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在实际操作中,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种子的质量不稳定、传统的种子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改进农业种子管理,提高种子质量和种植效益。
农业种子的质量不稳定是一个常见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种子的萌发率、纯度和品质方面存在较大的波动。
对于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1. 强化种子质量监管。
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种子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种子质量符合标准。
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的流通,并加强对农民种子购买的引导和监督。
2. 提高种子生产管理水平。
加强种子生产企业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推广现代种子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种子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3. 加强种子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工作。
注重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推动农民使用优质种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种子管理方式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局限性也是一个问题。
传统的种子管理方式强调“有就行”,没有对种子的质量和品种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推广种子专业化管理模式。
建立专门的种子生产、检测和销售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种子的管理工作。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优质种子。
2. 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学习发达国家的农业种子管理经验,借鉴其先进的种子生产、管理和销售模式,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 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种子信息库,记录种子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实时掌握种子的来源和流向,为农民提供准确的种子信息和选择指导。
农业种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农民对种子的选择和使用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种子管理和保存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种子宣传教育。
开展农民种子选择和使用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种子的认识和理解。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
本文将就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农业种子管理的改进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水平。
一、问题分析1. 种子质量不稳定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着种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农民在使用种子时不够重视,对种子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不法商贩在种子市场上销售假冒劣质种子,导致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品种单一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种子品种单一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农民在选择种子时往往只关注产量,而忽略了其他特性,导致了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情况。
这样不仅容易使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还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过度耗竭。
3. 缺乏技术支持目前,一些农民在种子的管理和利用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和种子的合理利用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直接影响了种子的有效利用和农作物的生产水平。
4. 缺乏监管在农业种子管理中,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够到位,对于一些不法商贩的销售行为并未能够得到有效的打击,导致了假冒劣质种子在市场上的滋生和蔓延,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二、对策分析1. 加强宣传教育在解决种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上,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种子管理意识和种子选择技巧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选择正规、有信誉的种子供应商,提高他们对种子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多样化种子品种为了解决单一品种的情况,应该在种子供应的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不同品种的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多样化种植。
3. 提供技术支持为了解决缺乏技术支持的问题,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使得更多的农民能够了解到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种子管理和利用水平。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种子管理工作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影响着种子管理的效果。
以下是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问题:1. 种子质量不稳定。
种子生产水平不一,存在种子的亲本选择不科学、繁育技术不完善、贮藏条件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种子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 种子流通混乱。
种子购销渠道不畅,缺乏统一的流通渠道与规范的流通管理体系,导致农民购得劣质种子或使用过期种子,降低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3. 种子标识不一致。
部分农业种子缺乏统一的标识信息,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农民难以明确作物类型、品种特性、适应生长地区等重要信息,影响了种植的准确性与效率。
二、解决措施:1. 加强种子繁育技术研究。
加大对种子亲本的筛选与培育,严格遴选高质量的种子亲本,提高其遗传稳定性和产量潜力;加强种子的贮藏条件管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萌发力。
2. 完善种子流通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种子流通渠道,推行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直接合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民获取优质种子的成本。
3. 建立统一的种子标识管理系统。
建立国家统一的种子标识系统,要求所有农业种子必须在包装袋上贴上标签,明确标注作物类型、品种特性、适宜生长地区等重要信息,同时加强对种子标识的监管与执法。
4. 提高农民种子管理意识。
通过开展种子管理知识培训、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等活动,提高农民对种子的质量要求与使用要求的认识,提高农民的种子管理能力和科学种植技术水平。
5. 建立健全农业种子监管机制。
加大对农业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种子质量的抽检和监测,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维护农民的权益,保障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的问题解决措施,可以提高农业种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种子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为什么很多蔬菜种子的包装袋上,都写着“不得留种”得字样

为什么很多蔬菜种子的包装袋上,都写着“不得留种”得字样
记得小时候,小哥家种植一些蔬菜都是提前留种,也没感觉什么质量或产量变化,可能是因为以前种地基本都是自己种自己吃,纯依靠土壤肥力及雨水的缘故,如今栽植蔬菜都是卖钱,追求产量高、品质好,自留种不如买的种子产量高,自然买种子种植的多,为什么蔬菜种子标有‘’不得留种‘’的字样呢?
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效益高‘’,农户选种子很重要,其实购买的种子都是在研究基地杂交培育而来,经过层层筛选,才作为种子使用,这类种子继承了上一代双方优势,表现为抗旱、抗温、抗病虫害及高产等特性,但是这类种子优势只存在与第一代,如果继续自交留种,基因就会发生重组,导致第二代的品质及产量大打折扣,往往效益还不如自留种栽培,所以厂家不希望农户留种栽植。
当然了,也有黑心厂家为了获利,故意在包装袋上印有‘’不得留种‘’的字样,刺激你二次购买,赚取不义之财。
其实,一部分蔬菜的种子是可以自己留种种植的,如胡萝卜、大葱等,只要合理田间管理,来年种植品质及产量一点也不削减。
总之,一些蔬菜种子标有‘’不得留种‘’字样是为了种植者获得更好收益而采取的警示手段,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花点钱去买种子也无可厚非,但是千万要买正规大厂生产的,小心那些黑心销售商。
农民为啥不再自留种子,留种为啥会减产?真的不是育种公司的阴谋

农民为啥不再自留种子,留种为啥会减产?真的不是育种公司的阴谋很多人表示,自己小时候家里粮食丰收之后,家里就会挑选出粒大饱满的优质种子储存起来,当作来年的种子。
可现如今很少有人会自己留种子了,即便自己留种子,来年也不见得会丰收,甚至有一些种子公司直接在包装袋上写明“不可留种”,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能自己留种子了呢?杂交品种有些种子之所以不能留种,主要和生物的性状有关,最典型的是杂交水稻。
水稻,其实是自花授粉,也就是说水稻花还没开时,雄蕊和雌蕊就已经成功授粉,所以正常状态下,水稻都是纯种。
过去几千年来,我们种植的都是纯种水稻,但是纯种水稻有一个劣势,那就是优秀的性状无法进行杂交,比如:这株水稻产量高,但容易发生病虫害;而这株水稻产量低,但抗病性强。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同时水稻花又非常小,雄蕊和雌蕊很容易碰到一起,根本无法人工授粉进行杂交;水稻花还非常多,开花周期又非常短,只有短短几个小时,还集中在最热的中午开,而且统一穗上的花儿可能隔几天再开。
这也导致难以进行人工授粉,导致优秀的性状难以融合。
袁隆平先生在上个世纪时,在野外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并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而这篇论文正式开启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事业。
水稻可以杂交之后,不同性状的个体可以像排列组合一样,最终挑选出高产、抗病、容易管理的品种推广,而这些品种有相当一部分是“杂合子”。
杂交水稻种植下去后,第一年会获得丰收,但是想要将杂交水稻的果实作为种子种植时,第二年就会出现性状分离,也就是说原先优质基因可能会不复存在,从而导致农业减产,相比于购买种子而言,减产的损失更大,所以一些农作物不让大家留种子并不是怕大家不再买种子,而是因为造成的损失大。
种子推陈出新第二种情况就是:种子公司的种子也在推陈出新。
要知道的是,世界并不是停滞不前的,种子公司的育种事业也一直在进步,过去种植的农作物放在当下可能就被“淘汰”了。
以我们常见的葡萄为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了藤捻葡萄,在当时看来,藤捻有很多优势,比如:单穗可以达到800克,栽种第二年就可以结果,成熟期比巨峰葡萄还要早,有利于抢占市场;对土壤要求不高,抗病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现在的农作物自己留的种子都长不成,必须买种子公司的种子才可以?为什么现在的农作物自己留的种子都长不成,必须买种子公司的种子才可以?| 题主的问题有点不太准确,农作物留种后也并非长不成,同样是可以结实的,也不见得要必须从种子公司购买种子。
但是从育种角度来说,我个人是不推荐留种的,倒真的不是因为说会影响育种公司的收入。
因为一来农户自己生物知识背景缺乏,二来农户的大田很难保证没有外来花粉的传入,即便是自交种留种也很难保持种子纯度,杂交种留种后品种退化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种情况下,留种后的产量是难以保证的。
种子是植物的繁殖体,对物种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
生产上的种子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指代一切可以繁殖用于物种延续的器官或者植物学上的种子和人造种子。
下面针对这几类生产上种子留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大家解读。
植物学种子植物学上的种子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类种子,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而成。
种子结构一般包括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也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这类种子包括玉米、水稻、小麦、花生、大豆、高粱、谷子、萝卜、黄瓜、西瓜、番茄、茄子等众多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粮食作物及蔬菜、花卉作物种子。
这种植物学上的种子能否留种,一个很关键性的指标因素要看其是否为杂交种。
自交种由于基因型纯合,在田间即便外来花粉介入,也只能是少部分,品种退化速度还是要慢一些的,如果农户管理得宜,品种甚至可以在二代依旧非常纯。
但是对于杂交种而言就完全不一样了,杂交种的制种是由基因型差异较大的父母本杂交组培而来,要利用的就是杂种一代(F1)的超强杂种优势。
因此一旦留种,二代就会发生性状分离,遗传学上理论的比例应该是父本:杂种(购买种子):母本=1:2:1也就是说对于杂交种留种后生长出来的植株表现的性状中有一半是和上一代表现出杂种优势的,这部分植株长势依旧很好,而其中1/4和所购买种子的父本表现一致,另一部分和母本表现出的性状一致。
当然,这里的父母本植株也是会结子的,只是产量很低很低。
我们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例,郑单958是由自交系父本昌7-2和母本郑58组培出来的杂种一代。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父母本和杂交种F1的表现。
依照如此表现,留种所造成损失大面积减产也就不用奇怪了。
而对于自交种来说,有很多作物目前杂种优势利用程度很低,像小麦、大豆、黄瓜等这些尽管也有杂交种,但是还是比较少的。
刚刚也有介绍,自交种退化比较慢一些,像小麦自花授粉,本身自花授粉的特点,因此退化的会更慢一些。
但是如果杂交种切记不要留种。
器官性种子这类属于无性繁殖,比如大蒜、土豆、红薯、果树这类大多采用器官进行营养繁殖,对于这类种子来说,也未尝不可留种,因为即便购买种子也不见得就一定好。
但是营养繁殖也有缺陷性,比如作物感染病毒后器官繁殖的后代依旧会表现病态。
目前可以通过组培技术脱毒培养,也就是一些种子公司所推出的种子,这些种子从理论上来说肯定会好很多的,毕竟没有病毒感染,长势方面也会更加优良。
购买之后留种一代两代也基本上没什么大的问题(没有明显感染的前提下)。
人工种子所谓人工种子是在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外表并附以保护。
这种种子只是一种技术,并不涉及到留种的问题,比如可以制作玉米的人工种子,是否可以留种还是看上面的分析。
因为人工种子所结的种子依旧是我们所见到的普通种子。
谈到这里应该介绍的已经差不多了,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是否选择留种还是要准确阅读说明书,对于杂交种来说这个真的不能留种,厂家所标注的“不可留种”并非是为了让你继续购买他们的种子,因为真的要发生品种退化。
但实际上像很多农户所购买的自交种比如小麦、花生、大豆来说很多农户也都是选择留种。
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关注。
简单说一下种子生产的一些内幕。
其实种子生产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科技,并不是有些人说的什么品种退化,既然是已经定型的品种,遗传性状一定是非常稳定的,不可能出现一两代就退化的情况。
大家可以想一想,种子公司每年要生产上万吨种子,难道都要像袁隆平院士那样每年都进行复杂的实验室操作才能维持遗传性状稳定?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种子生产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也是在大田里播种,收获的。
但是,种子种植对种植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很多种子公司有签约种植户专门为种子公司生产种子,必须要保证种子种植的地块周边有完整的隔离带,就是说,生产玉米种子的地,周围不允许再种玉米。
目的就是防止不同品种的玉米交叉传粉,这将导致玉米品系严重退化,造成遗传性状紊乱。
这种隔离带在玉米种植是很宽的,因为风会把玉米花粉吹的很远。
我去过一个玉米种子的种植户看过他家的地,他为了保证玉米种子生产的隔离效果,是在地的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就是一圈果树林围起一块玉米地的情况。
像小麦,水稻这样自花传粉的植物,自然界出现杂交的情况非常困难,但也不排除出现的可能性。
因此,仍然需要种植区域周边有隔离带。
比如小麦种子就可以在周边种植玉米进行隔离。
种子生产的土地还要加强田间巡查,发现生长情况异常的植株要及时清理,就是说有些长的高了矮了的植株,没等着开花就要拔掉,来保证种子生产的遗传性状稳定。
可见,如果一个村里统一种植相同品种的作物,没有交叉授粉的情况,完全可以自行留种而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种子的收获机具,现在的收割机为了保证粮食收获的洁净度,脱粒去壳的力度很大,如果用普通收割机收的作物留种,就会出现因为在收割过程中,种子被机具损伤而造成出芽率低的情况。
所以种子的收获机具会做一些改装,比如降低机具转速,使用一些橡胶隔板等措施,尽量防止机具对种子的损伤。
另外,还有一类无性繁殖的作物的留种问题,比如生姜,土豆。
按理来说无性繁殖不存在杂交的情况,遗传性状是完全不变的,但为什么出现自己留种的土豆产量极低的情况?其实这是由于植物病毒导致的。
像生姜如果感染“姜瘟”,会很快导致整片作物绝产,而马铃薯也有类似问题,虽说不会导致绝产,但产量也会很低,病毒和细菌不同,使用药物消杀非常困难,感染病毒的土地,即使不再种植这种作物,病毒也会存在很多年,所以会有脱毒土豆种的出现。
土豆病毒对一代作物影响较小,就是说,在感染病毒的土地里种植没有感染病毒的土豆,产量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如果收获以后二次留种种植,就会出现严重减产。
这种脱毒土豆种的生产一般是在从前没有种过土豆的土地,确保地里没有这种植物病毒,然后把从实验室里经过脱毒培育的土豆苗种在没病毒的地里,这样收获的土豆就是脱毒土豆种。
只要这块地没有感染病毒,就可以年年生产土豆种。
至于转基因作物留种也是一样,都是前期在实验室里操作,到了商品种子的生产过程还是在大田里种植繁育的。
没有哪个实验室能每年生产成千上万吨种子。
作为科班出身的,我来讲一些捎带专业的吧,比起一些人的胡诌,我尽量说的客观,科学,易懂一些,解决大家的疑惑。
一般种子分为两种,一类叫常规种,通常是自留种,育种上也叫自交系,多代自交而来,一般不同代之间差异不大;还有一类叫杂交种,由纯系杂交而来,遗传背景父母各一半,由于杂种优势的存在,杂交种表现是好于自交系的。
尤其是像小麦,玉米这类作物,杂种优势非常明显,所以生产上常用杂交种。
杂交后代继续留种会怎么样呢,生物学上有一个解释叫近交衰退,因为子二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杂种自留种会参差不齐,而且抗逆性会变差。
没有生产价值的。
这个现象就和人类禁止近亲结婚一样,近亲结婚小孩患遗传疾病的几率会猛增,而且健康状况也不好,植物同理。
育种公司只发布杂交种,其实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有些常规品种表现也很好的,如果自交留种依然很好,以后谁还买他的种子呢?育种一般都是用常规种杂交而来,这些优质常规种是商业机密,保护很严格的,一般人休想拿到。
最后说点别人说的转基因的话题。
首先,转基因离你很遥远,除了大豆油。
第二,转基因目前无害,其原理也是利用的大自然一种农杆菌侵染植物的自然现象,不是凭空而来,当然我不敢保证他没有潜在的危害,不过我认为没有。
第三,杂交等传统育种和转基因一点关系都木有。
转基因不是洪水猛兽,没有必要恐慌真正了解之后就知道其实他没什么特别之处,吃了都一样,和普通的没啥区别,而且一般转基因只用作基因功能研究用,你以为那些教授想把他的珍贵资源给你来吃?做梦吧...为什么现在的农作物自己留的种子都长不成,必须买种子公司的种子才可以?在农村,以前绝大部分的农作物都是以自己留的种子繁殖的,自己留的种子明年种是农民主要的种子来源。
现在农村的自己留种的农作物越来越少,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先举个例子,马和驴杂交生出了骡子,马和驴都能繁育下一代,骡子却不能。
再比如前些年卖的的很火的苹果梨,是苹果嫁接到梨树上,长出的果实就是苹果梨,外型既像苹果又像梨,集合了苹果和梨的优点,但种子不能繁殖。
1、种子繁殖的条件是决定种子的留种的是否可行。
种子繁殖也叫有性繁殖,利用雌雄授粉而结成的种子才能繁殖后代,一般都是以相同的亲本再次授粉结出的种子才能繁育后代,无性繁殖的产生的新个体一般不能繁育后代。
通俗点说,就像马与马繁育,驴与驴繁育,都是亲本繁育,但马与驴繁育的后代骡子,因为是不同亲本不同物种(马与驴杂交)繁育的后代,骡子繁育能力极差。
2、杂交的农作物不能留种在农村以前是大部分农作物都是以种子繁育后代,农户一般都会自己留点种子来年种。
最先出现在农村的杂交农作物是杂交水稻,以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抗倒伏而著称,杂交水稻的出现渐渐地取代了留种的水稻。
不同亲本农作物杂交的后代是不能留种的,是两种不同的农作物以有性繁殖也就是种子繁殖杂交的后代。
3、嫁接,芽接等方式,一般不能留种嫁接属于无性繁殖,也就是没有雌雄授粉而产生的新个体。
比如,苹果梨是不能以种子繁育后代的,它是梨树为砧木,以苹果为接穗,产生的新个体。
现在不仅仅嫁接技术应用到果树上,连茄子,西瓜等农作物都使用了嫁接技术。
嫁接的农作物抗病能力强,能解决农作物重茬的问题,提高产量。
但是嫁接的农作物不能留种,而且味道没有原来的味道。
西瓜苗嫁接到南瓜上,产量大增,抗病害能力强,但能有淡淡的南瓜味,西瓜的味道淡了。
4、基因改变的种子不能留种现在有些种子通过改变基因,可以通过农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
有得必有失,这样的种子一般不能留种。
结语:农作物的种子不能留种现在越来越普遍,种子基因的改变,杂交农作物,嫁接的农作物都是不能留种的。
现在的农村的农作物大部分都不能留种,现在的农作物越来越没有原有的味道。
对于农作物种子的问题,您有什么不同看法?我们家小时候种蔬菜,每年买种子都要花不少的钱,有一年种的是茼蒿,买的种子产量特别好,我妈自己就留了一些种子,打算下一茬就用自己的种子,我那时刚上高中,我看了看买的种子包装,上面写着不能自己留种子,我给我妈说了这事,我妈说,这有啥不能行的,种子公司就是怕农民自己留了种子,他们就赚不到钱了!我听了竟然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