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应用集成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信息管理效率,降低操作成本以及增强系统的灵活性,集成技术逐渐成为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应用,并探讨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一、集成技术的概述集成技术是指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或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化的系统。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集成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协同工作以及流程优化。

常见的集成技术包括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流程集成等。

数据集成是指将不同子系统中的数据整合到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应用集成则是通过建立接口或者使用中间件,将不同的应用程序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协同工作。

流程集成把不同的业务流程连接在一起,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执行和优化。

二、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应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集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将分别介绍具体的应用场景。

1. 数据集成应用数据集成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企业的销售管理系统中,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将销售订单的数据同步到财务管理系统中,实现了销售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

这样可以避免销售数据的重复录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财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销售额和收款情况,为财务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应用集成应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常常需要使用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

通过应用集成技术,可以将这些应用程序进行集成,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通过应用集成技术将招聘系统、考勤系统和薪酬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员工的招聘、考勤和薪资发放的关联和自动化。

这样可以减少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 流程集成应用流程集成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流程集成,可以将不同的业务流程连接在一起,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执行和优化。

集成技术_精品文档

集成技术_精品文档

集成技术集成技术是指将不同系统、组件或模块集成在一起,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功能。

在软件开发中,集成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将独立开发的模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互操作和信息共享。

本文将重点探讨集成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和优势。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这些技术和工具可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或团队,并且可能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或框架。

在这种情况下,集成技术能够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例如,集成技术可以将Java和.NET平台的应用程序进行集成,使它们可以互相调用和交换数据。

另一个常见的应用是将不同的数据库系统进行集成。

在大型企业中,可能存在多个数据库系统,例如Oracle、SQL Server和MySQL 等。

这些数据库系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且数据格式和结构也可能不同。

通过集成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库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复制、数据共享和数据同步等功能。

这样,企业就可以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查询,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准确性。

集成技术还可以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和功能入口。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访问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而无需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切换。

这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工作效率。

例如,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通过集成技术合并到一个统一的界面中,使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上完成多种操作。

集成技术在软件开发中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和时间。

通过集成技术,开发人员可以重用现有的模块和组件,而无需从头开始开发新的功能。

这样,开发人员可以更快地构建和交付一个完整的系统。

其次,集成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集成技术,不同的模块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通信和交换数据。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不同模块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导致的错误和故障。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及实践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及实践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及实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系统和数据源不断涌现,企业也面临着如何整合这些系统和数据源的挑战。

而企业应用集成技术(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对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探讨。

一、企业应用集成技术概述企业应用集成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企业内外各种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协同工作和业务流程自动化的集成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把不同的应用系统,让它们互相“对话”,实现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协同和信息交互的目的。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和开发成本。

二、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实现方式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常见的实现方式包括:1.消息队列消息队列是一种通过异步消息传递的方式进行模块间通讯的技术。

可以将不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交互的数据全部发送到消息队列中,然后由接收方通过监听消息队列,进行数据的自动获取和处理。

2.服务总线服务总线是一种中介软件,用于连接不同的应用系统。

不同的系统可以通过服务总线来发送和接收消息,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协同工作。

3.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一个用于存储企业所有数据的综合性数据库。

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将数据导入到数据仓库中,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

三、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应用场景1.ERP系统集成ERP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缩写,是一种覆盖企业全局的综合性信息平台。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把不同的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2.CRM系统集成CRM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缩写,主要用于管理和维护企业的客户信息和客户关系。

企业可以通过CRM系统将不同的客户信息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和客户资源的优化配置。

3.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协调和管理企业生产和采购流程的系统。

企业应用集成 相关文档

企业应用集成 相关文档

企业应用集成相关文档企业应用集成是指将不同的企业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数据和功能的共享与交互。

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同时还能满足企业对业务流程的需求。

本文将从企业应用集成的概念、作用、实施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概念企业应用集成是指将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不同应用系统进行连接和整合,通过数据和功能的共享,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它可以将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同步,实现实时数据更新,提供一致性的业务流程和用户体验。

二、作用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集成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避免重复的数据录入和处理,减少人工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2. 提升数据准确性:通过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同步和共享,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优化业务流程:通过集成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集成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提供一致性的客户服务和用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实施方法1. 数据集成:通过建立数据接口或者数据转换规则,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和共享。

2. 功能集成:通过建立系统间的接口或者服务总线,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功能调用和交互。

3. 流程集成:通过建立业务流程引擎或者工作流系统,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协同和优化。

四、未来发展趋势1. 云集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企业应用集成也逐渐向云端集成发展。

云集成可以提供更灵活和可扩展的集成解决方案。

2. 大数据集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应用集成也需要支持对大数据的集成和分析,以帮助企业发现更多的商业机会。

3. AI集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企业应用集成也需要支持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以提供更智能和个性化的服务。

4. 物联网集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企业应用集成也需要支持对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的集成,以实现更智能和自动化的业务流程。

第五章 应用集成技术概述要点

第五章 应用集成技术概述要点
2018/10/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5
第六章 应用集成技术概述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常用软件开发工具 面向对象技术 应用系统的三(多)层结构模型 中间件技术 组件技术
2018/10/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6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5.2.1 常用软件开发工具
1、以Micosoft为首的应用集成技术: ASP+IIS应用技术 2、以Sun为首的应用集成技术: JavaBeans应用技术 J2EE:iPlanet与Sun ONE 3、XML技术
第五章 应用集成技术概述
应用集成的意义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常用软件开发工具 面向对象技术 应用系统的三(多)层结构模型 中间件技术 组件技术
2018/10/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
第五章 应用集成技术概述
5.1 应用集成的意义
历史
1、企业在内部信息化时重点强调一些孤立的管理或业务问 题,缺乏整体体系结构的设计,往往是各个职能部门可以 任意选择开发技术和开发方案,这导致各个应用程序之 间协同工作能力十分有限。 2、程序供应商由于对应用程序开发过程理解的制约,缺乏 开放性的统一规范或者其它商业原因,一些应用程序在 开发时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与其它系统互联的问题,可 扩展性比较差。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应用程序的技术文 档或者源程序已经丢失或残缺不全。
2018/10/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
5.1 应用集成的意义
现状
1、由于企业信息化历史的原因导致了企业内一个个“信息 孤岛”的出现,这些信息孤岛中的应用程序很可能包括企 业关键的业务处理。据统计,一个大型企业中拥有1000多 个信息孤岛,超过5000个独立应用程序的情况并不少见;

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

第1章应用集成概述1.应用集成的概念:应用集成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2.应用集成模型:表示集成模型、数据集成模型。

(见书本P4-6的三个图,画图描述)3.通信模式:①同步通信:请求/应答、同步轮询②异步通信:消息传送通信、发布/订购通信、广播通信4.中间件是一种软件,它通过使用预定的接口或消息来实现各软件部件之间的请求通信。

另外,它还通过运行时环境来管理软件组件间的请求。

类型:①远程过程调用(RPC);②数据库访问中间件;③面向消息中间件(MOM);④分布式对象技术(DOT);⑤事务处理监控器(TPM);第2章XML技术1.XML的定义:XML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意为可扩展标记语言。

它是SGML的一个子集,是一种元标记语言,可以定义新的标记语言,而且是自解释语言。

2.DTD元素声明:①基本元素的声明:<声明元素元素名数据类型>如:<!ELEMENT 姓名(#PCDATA)>②复合元素的声明:<声明元素元素名包含的基本元素名>如:<!ELEMENT联系人(姓名,ID,公司,EMAIL,电话)>③根元素的声明(特殊的复合元素):<声明元素元素名前面定义的复合元素>如:<!ELEMENT联系人列表(联系人)*>3.DTD元素出现次数控制4.Schema具体内容见PPT5.XPath路径判断、轴见PPT6.XSLT转换过程7.XML的解析第3章数据集成1.XML在数据集成中作用:P52能够实现异构数据源中数据的互操作性;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快速包装和集成发布;XML 技术与全局数据模式相结合可以使异构数据源集成中间件系统能更好地适应于开发、发展环境(如企业的动态联盟环境)中的数据集成。

2.基于XML的原数据映射方案:见P67图3.ETL的概念:P67ETL是用来描述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至目的端的过程。

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研究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不断深入,企业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业务集成问题愈发凸显。

如何打破系统孤岛、互联互通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则成为全球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概述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是将不同的企业软件、硬件及数据互相连接、交换和管理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保持独立的系统,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交互与业务流程的整合,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

应用集成指的是让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变得更简单,顺畅,同时也包括计算机上应用程序接口之间的协作。

而数据集成指的是让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交互的数据转化成一种标准数据格式,从而实现数据在应用程序中的交互和共享。

二、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的优点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不同数据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不同的软件数据与硬件数据无需改变格式和结构就可以之间传递,更容易建立更完整单一的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了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企业集成也可以将不通供应商、客户、应用程序、以及团队之间的沟通打通,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

三、常见的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1. 基于ESB的集成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级服务总线是一种轻量级的、基于SOA架构的应用程序软件平台,可以连接多个知名的应用程序、Web服务等。

ESB作为数据和消息传递的中心枢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传输协议与安全机制服务,为企业级别的应用数据的交互及集成提供了一个简便高效的解决方案。

2. SOA(面向服务架构)集成SOA是面向服务架构,是一种技术组织,对分布式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

其中,提供了它的大量的一些优点,如具有高度的松散耦合,易扩展,易于管理等优点。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一章:引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电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中,集成电路技术经历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电子设备的不断革新和升级。

本章将介绍集成电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背景,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第二章:集成电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1 集成电路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集成电路是一种将大量电子器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上的电子元件。

通过在芯片上连接电子器件、线路和连接器,可以实现复杂的电子功能。

集成电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缩制造工艺将电子元件集成到芯片上,并通过金属线路连接这些元件。

2.2 集成电路的分类根据集成度和功能,集成电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有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主要用于处理数字信号,模拟集成电路主要用于处理模拟信号,而混合集成电路则结合了数字和模拟功能。

第三章: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历程3.1 第一代集成电路第一代集成电路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主要由几个晶体管组成。

尽管其集成度较低,但仍然是当时电子行业的重大突破,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第二代集成电路第二代集成电路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采用了硅片制造工艺和单片式设计。

这使得集成度大大提高,并且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和功能。

第二代集成电路的问世,标志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

3.3 第三代集成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中一个关键技术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的引入。

CMOS技术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和高性能的优势,成为当前最主流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3.4 第四代集成电路第四代集成电路是指当前即将出现的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三维集成电路、柔性电子技术和纳米电子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性能,拓展了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四章: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4.1 通信领域在通信领域,集成电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和手机等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5
第六章 应用集成技术概述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常用软件开发工具 面向对象技术 应用系统的三(多)层结构模型 中间件技术 组件技术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6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5.2.1 常用软件开发工具
1、以Micosoft为首的应用集成技术: ASP+IIS应用技术 2、以Sun为首的应用集成技术: JavaBeans应用技术 J2EE:iPlanet与Sun ONE 3、XML技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5
2014-4-24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Jbuilder产品:
实际上包含了在Java集成开发环境中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由于Jbuilder和几种单独的源代码处理产品是集成在一起的, 所以它就能够支持多种Java开发工具包版本。对于JavaDoc 的支持是无可挑剔的:Jbuilder软件能够自动为你生成 JavaDoc文件。Jbuilder软件中的CodeComplete程序代码以 及帮助提示是最一流的产品,并且,它能够和你所见过的任 何一款微软产品相媲美。class浏览器能够在你编程时自动进 行更新工作,向你展示出你的应用软件结构,甚至包含那些 匿名的以及内部的class。所有的这些都是在你构建一个软件 的时候自动完成的。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3
5.1 应用集成的意义
发展
1、企业管理者把信息系统看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实 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工具,愿意对它进行投资,同时为了保 持持续的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其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 扩展和改进。
2、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应用程序,集成为一个统一的、开放 的、可扩展的以及稳定可靠的企业信息系统,符合企业管 理、发展(企业兼并)和投资的要求。这就是EAI(企业应 用集成 ),从系统集成商的商业角度来看,这就是EAI的市 场需求和竞争优势。 3、企业的全球化,企业兼并,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为 EAI提供了推动力。
充分利用了已经发展成熟的Delphi 的可视化组件库(Visual
Component Library,VCL),吸收了Borland C++ 5.0 这个优 秀编译器的诸多优点。C++Builder 结合了先进的基于组件 的程序设计技术,成熟的可视化组... ...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6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4. GNU 产品
GNU linux 上的C语言编译器的开发者 。GNU 是 GNU's Not UNIX 的递归缩写。它是自由软件基金会的一个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个自由的 UNIX 版本,这一 UNIX 版 本称为 HURD。尽管 HURD 尚未完成,但 GNU 项目已经 开发了许多高质量的编程工具,包括 emacs 编辑器、著名的 GNU C 和 C++ 编译器(gcc 和 g++),这些编译器可以在 任何计算机系统上运行。所有的 GNU 软件和派生工作均适 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即 GPL。GPL 允许软件作者拥有 软件版权,但授予其他任何人以合法复制、发行和修改软件 的权利。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8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2. Borland 产品
Borland世界最优秀和历史悠久的软件开发工具厂商,主要 产品有: C++ Builder, JBuilder,
Delphi,
Kylix (Delphi for Linu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4-4-24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
5.1 应用集成的意义
现状
1、由于企业信息化历史的原因导致了企业内一个个“信息 孤岛”的出现,这些信息孤岛中的应用程序很可能包括企 业关键的业务处理。据统计,一个大型企业中拥有1000多 个信息孤岛,超过5000个独立应用程序的情况并不少见;
2、用新系统替换已有的系统来整合企业信息孤岛的作法并 不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一方面对旧系统已经投入了很多的 时间和金钱,而且还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很少 有公司能够对所有的业务流程提供完整的详细文档,开发 新系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因此企业在保护以前的投 资和继承以前管理经验的前提下,很难作出这样的投资决 策。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1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Delphi 7 Studio 的新特征与优点:
1、企业应用程序 MDA开发:通过允许开发者在应用程序设计与分发的全 过程中复用一个应用来加速开发过程,同时显著地减少代码量与开发时间。 2、RAD可视化Web开发:既允许开发者使用Delphi 7 Studio 环境来可视 化地建立Web应用程序,也允许其使用应用程序模式框架来显式地处理会 话管理以减少通用服务器端的开发任务。 3 、 为 Linux 内 建 跨 平 台 支 持 : Delphi 7 Studio 将 与 Delphi 语 言 版 本 的 Borland Kylix 3共同发布。Kylix 3是第一个为Linux操作系统快速建立数 据库,GUI,Web,Web服务应用程序的高性能的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 4、Enterprise Class Reporting 能力:允许开发者建立跨平台的,有助于确 定应用程序运行效率的报表。 5、Windows XP应用程序:Delphi 7 Studio包括了对Windows XP主题的支 持,允许开发者建立使用Windows XP用户界面主题的应用程序。 6、多层应用程序分发:允许开发者无缝地将单层与客户机 /服务器应用程 序扩展为多层应用程序而无需额外的运行费用要求
10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Delphi 7 Studio
Borland软件有限公司2002年 8月29日发布Delphi 7 Studio 。它以对新近出现的Web服务的全面支持,集成化模型 驱动开发与对框架的预览能力为主要特征。使 用Delphi 7 Studio ,上百万的Delphi开发者可以在不放弃他们 原有的工作与Windows平台的技术情况下开发他们的基 于 .NET的技术,为.NET 准备应用程序。 Borland用Delphi 7 Studio 首次开辟了通往.NET的独立道 路,它应用于Windows平台上的跨平台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环 境。Delphi 7 Studio 的特征还包括企业应用程序设计与分发, 它允许开发者利用企业应用程序开发方法,通过新的UML设 计器与模型驱动结构技术来更快地将概念转换为产品。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7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7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1. Microsoft产品
Microsoft作为全球第一的软件开发厂商,它的软件开发工具也相当出色, 主要有Visual C++, Visual J++, Visual Basic, Visual InterDev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用于创建下一代应用程序的理想而又现实 的开发工具。作为快速创建和集成 XML Web 服务和应用程序的单一综 合工具,Visual Studio .NET 在改善操作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开发人员 的效率。 Visual Studio .NET 是唯一一个从一开始就是为 XML Web 服务创建的开 发环境。通过允许应用程序通过 Internet 沟通和共享数据,XML Web 服务使业务能够从 Internet 转换为用于集成和传送它们的核心商业价值 的真正平台。Visual Studio .NET 和 XML Web 服务提供简单、灵活、基 于标准的模型,允许开发人员从新的和现有的代码汇编应用程序,而与 平台、编程语言或对象模型无关。

• •
面向Perl和Python的Komodo 集成开发环境,
面向PHP, Tcl 以及XSLT的集成开发环境 面向Perl, Python, XSLT的Visual 综合套件;

• •
O‘Reilly 在线技术指导资料
Python演示代码 ; ActivePerl,ActivePython, ActiveTcl二进制发行版本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2
5.2 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
KYLIX --Windows和Linux之间的桥梁
KYLIX是INPRISE/BORLAND公司15年以来最重要的项目。 软件制造商BORLAND在三月中旬正式推出了KYLIX,其也是 LINUX平台上第一个集图型用户界面(GUI),INTERNET/WEB 及数据库应用开发于一体的快速开发工具(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RAD)。 KYLIX提供了一个包含可视化,双向工具的集成开发环 境,内建一个全新的高速的编译器,能够编译LINUX原生C, C++和DELPHI开发语言,并且可以实现LINUX版本的BORLAND VCL结构,帮助DELPHI及C++BUILDER用户由WINDOWS平台向 LINUX平台移植。KYLIX将支持RED HAT LINUX 、COREL LINUX 以及其它LINUX版本。
2014-4-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4
5.1 应用集成的意义
EAI的目标:
1、使得企业具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开放的应用继承信 息系统,建立企业的信息门户;
2、实现企业内保留的原有应用程序、数据源和新增的应用 程序、数据源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通信、功能交互,无 限制的分享数据和业务过程; 3、通过EAI这个使能器对企业的业务过程进行重组、再造, 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资金流转,全面提高企业 的运作效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系统的管理目标, 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通过构建这样一个集成的、面向客户的、高度伸缩性的 信息系统为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