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经考研复习笔记5—新祥旭考研辅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对外经贸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价格歧视2,平衡预算乘数3,技术性贸易壁垒4,利率平价理论二,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无需改正,每小题1分,共8分)1、能够自由取用的商品是机会成本为零的商品。
2、经济租是指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金额与为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
3、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一定不相等。
4、在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但在新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是内生的。
5、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是要素禀赋理论成立的一个条件。
6、对中间投入品征收的进口关税越高意味着最终产品关税的有效保护率越高。
7、国际收支顺差是一国增大其外汇储备最稳定、对可靠的来源。
8、远期汇差实质上是以远期汇率为本金,以两种货币利差为利率,从即期至远期交割日这段时间内所生的利息。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比较说明两个实力相当的寡头厂商在实现产量决策中的古诺均衡解、串通的均衡解、竞争性均衡解和先行者利益均衡解的不同。
2,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近两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一国经济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3,简述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4,评析弹性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和局限性。
四,论述题(每题11分,共33分)1、当前中国政府不希望改变总需求水平,即维持一个基本不变的实际收入水平,但希望通过降低投资增加消费来改变总需求的构成,你认为这需要什么样的宏观政策组合?请用IS-LM模型表示你的政策主张及其对投资、消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2、试述PETER.J.Buckley等人建立和发展的内部化论点是如何进行企业跨国经营动机解释的?3、在中国建设银行路演前,业内很多人士对此次上市的前景不太乐观,但是在2005年10月5日,建行开始全球路演后,其股票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极大青睐,取得“超过5000亿港元市值,622亿港元筹资额,近10倍国际超额认购”的业绩,完全出乎此前的预期,请你分析其中原因。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假设一个完全竞争厂商今年获得10万元利润,则()。
A.它有可能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多利润B.长期中它也能获得同样多的利润C.当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时,它就无法获得任何利润D.长期它获得的利润可能会减少【答案】D【解析】由于是完全竞争厂商,行业中有大量厂商,一旦一个厂商提价,超过边际成本,他就会被挤出这个行业,所以提价不会带来更多利润,A项错误;由于长期看,厂商进入该行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最终达到超额利润为零,BC两项太绝对。
2.假如一个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能以市场方式解决此问题的条件是()。
A.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只要产权明晰即可B.不仅产权明晰,且交易成本为零C.不管产权是否明晰,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即可D.不管产权是否明晰,也不管交易成本是否为零【答案】B【解析】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很小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根据定理内容直接选B。
3.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不仅要以最低成本生产商品,而且生产的商品组合必须与人们的购买意愿一致,即要做到()。
A.MRS XY=MRT XYB.MRS XY=P X/P YC.MRS XY=w/rD.MRS XY=MC X/MC Y【答案】A【解析】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可以得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生产与交换两者之间,任何一对商品间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个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即:MRS XY A=MRS XY B=MRT XY只要MRT XY与MRS XY不等,重新配置资源都会使消费者受益。
只有MRS XY=MRT XY 时,才能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使资源达到有效的配置,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此选A。
4.李芳是一个28岁不吸烟、不喝酒、正常体重的女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对外经济贸易⼤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适合科⽬:815经济学1. 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国或地区)在⼀定时期内运⽤全部⽣产要素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产总值是⼀个地域概念。
2. 国民⽣产总值国民⽣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产总值是⼀个国民概念。
国民⽣产总值核算的⽅法有⽣产法,⽀出法和收⼊法。
3. 消费物价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平变动状况的⼀种价格指数,⼀般是⽤通过对若⼲种主要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进⾏加权平均来编制。
⽤公式表⽰为:CPI=(⼀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4.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平。
它不是⼀个实际产出量,⼀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产总值,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产要素投⼊,实现技术进步。
5. GDP 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的⽐率。
⽤公式表⽰为:GDP 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产总值/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产总值GDP 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泛,能⽐较准确地反映⼀般物价⽔平的变动趋向。
6. 相对收⼊消费理论相对收⼊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
从⽽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按他的看法,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固定⽐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
如图所⽰,当经济稳定增长时,消费为收⼊的固定⽐率,故长期消费函数为Y C L β=,但当经济景⾊变动时,短期消费函数有着不同形态,例如原先收⼊为Y 1时,消费为C 1,当收⼊由Y 1减少时,消费不遵循C L 途径,⽽是循C S1途径变动,1111Y C Y C t t >,即平均消费倾向变⼤,反之,当收⼊由Y t1逐渐恢复时,消费循着C S1的路径变动,直到达到原来的最⼤⽔平,当经济稳定增长时,⼜⾛Y C L β=的途径,如此,便形成了长期与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别:长期:Y C L β=,短期:cYC C s +=0 。
2016贸大金融硕士真题及815经济学综合考研资料整合

2016贸大金融硕士真题及815经济学综合考研资料整合2016贸大金融硕士真题一、名词解释:1.三元悖论2.布雷顿森林体系3.流动性陷阱4.套利5.净资产收益率二、计算:1.(1)分别计算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汇率变动率〈08年-15年〉(2)套算欧元兑美元汇率变动率,欧元相比美元是升值还是贬值?2.已知公司固定股利且永续不变,公司股价已知,风险溢价已知,Rf已知(1)求公司贝塔值?(CAPM)和股利?(2)公司预期收益和市场组合收益率协方差变为原来二倍,求公司现在股价?三、简答:1.特里芬难题的含义及其影响?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3.简述利率风险结构?4.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5.公司理财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四、论述:1.什么是稳定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定的货币政策有神马作用?2.(1)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内容?(2)商业银行应如何加强资产管理?3.公司股利政策受哪些因素影响?资料整合011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包括:1、2010年815经济学综合真题(已经出来了,请6月份之前购买的资料向我索取2010年经济学综合真题)2、2009年815经济学综合原版试卷3、最新贸大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笔记(宏观、微观)4、贸大本校经济学综合考研笔记5、2010年贸大经济学综合辅导班专业课笔记6、经贸学院国金99-09真题,包含专业英语,很完整。
7、金融学院2002-2009历年真题(07年之后国贸学院和金融学院试题一样)。
8、国贸学院国贸99-2009历年真题(06年以后国贸、国金试题相同)。
9、国际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综合2004-2009历年真题(07年以后试题相同)10、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国民经济学2005-2009历年真题及答案(06以后真题相同)11、国贸学院国金历年真题完整答案,按照试卷年份编写的完整答案,每一题均有详细答案,包含专英答案,另有答题技巧,并概括归纳了考点。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815经济学综合考研辅导班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就业学费,参考书目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笔记,考试大纲招生简章,考研辅导复试真题,考研答题技巧考研模拟考试,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考研答题考研真题答案,考研资料考研专业课,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考研免费资料下载,考研公开课考研报名,考研预测考研押题,2016年2015年2014年,金融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夏令营,801经济学综合,802经济学综合,815经济学综合--育明教育姜老师整理金融学院专业考试科目2014年统招2015年统招2014分数线205分数线(最低分)报录比金融学政治英语一数学三815经济学综合4753370370(370)1:5注:13人调剂到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硕士初试参考书目815经济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第八版人大出版社平狄克《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人大出版社多恩布什《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人大出版社高鸿业复试安排形式:笔试+面试,听力在面试中进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在120%-150%,会计硕士是2.5:1复试比重30%。
特点总结:笔试题目继承了贸大一贯的出题风格,题量大,有计算题,不按常理出牌,超纲题目频现,覆盖面广(二叉树模型)。
面试包括中文和英文问题。
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回答的问题。
中英文各抽一个题目,有一次换题的机会。
最后老师还会随机问你一些问题,这些题目同样考察范围很广,经常会结合热点问题(比特币)复试参考书目专业参考书目出版社作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贸大出版社吴军金融学人大出版社博迪人大出版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2002年重点词组与词汇阅读理解部分:1.indentify v.确定,证明2.relevant to有关的,相应的3.in sympathy with同情4.depend on依赖,依靠5.refer to v.查阅,提到,谈到,6.secretary n.秘书,书记,部长,7.alternatively adv.做为选择,二者择一地8.addressing寻址,选择,选址ment on评论10.convention n.大会,协定,习俗,11.arrive in到达12.show around参观13.accommodation n.住处,膳宿14.push aside把......推开,避开15.stomp n.跺脚16.position n.位置mon to共同的,公共的,公用的18.appropriate adj.适当的19.inedible adj.不适于食用的,20.notorious adj.声名狼籍的21.resent v.愤恨,怨恨22.disparaging adj.蔑视的,毁谤的,23.scapegoat n.替罪羊24.off-the-cuff即兴的25.familiar adj.熟悉的,n.密友,26.exaggeration n.夸张,夸大之词27.understandment n.理解28.pick out挑选29.inject vt.注射,注入30.ingenuity n.机灵,独创性,精巧,31.cope with对付,应对32.burdensome adj.繁重的,烦累的,33.result in导致34.confer n.商讨,授予35.version n.译文,译本,36.as a result结果是37.gizmos n.小发明38.universal adj.普遍的,通用的,宇宙的,39.hum to v.嗡嗡叫,哼40.assembly n.集合,装配,41.automated adj.自动化的42.terminal n.终端,adj.末期,每期的,43.control v.控制44.miniaturization n.小型化45.submillimeter n.微米46.supervision n.监督,管理47.at least至少48.interact vi.互相作用,互相影响49.despite prep.不管,尽管,不论50.initial adj.最初的,词首的,n.词首大写字母51.in attempting to企图52.a fraction of n.小部分,片断,分数53.irrelevant adj.不相关的54.instantaneous adj.瞬间的,即刻的,55.suspicious adj.(~of)可疑的,怀疑的56.neuroscientist n.神经科学家57.return vi.归还58.jump vi.跳跃,上涨59.scary adj.引起惊慌的60.quadruple adj.四倍的,四重的,n.四倍61.suspend vt.吊,悬挂v.延缓62.consequence n.结果,[逻]推理,因果关系,63.severe adj.严厉的,剧烈的,严重的,64.effect n.结果,影响,vt.招致,达到(目的等)65.sensitive to adj.敏感的,灵敏的,感光的66.conservation n.保存,保持,守恒67.intensive adj.强烈的,68.consumption n.消费,消费量,肺病69.consultancy n.-cies顾问(工作)70.estimate v.估计,估价,评估pared with相比modity n.日用品73.supreme adj.极度的,极大的,最高的74.implicaton n.暗示75.constitutional adj.构成的,宪法的,76.intend vt.想要,意指,77.foresee vt.预见,预知78.permissible adj.可允许的,79.justify v.证明...是正当的80.morphine n.吗啡81.Principle n.法则,原则,原理82.mediation n.仲裁,调停,调解83.maintain vt.维持,供养,主张84.prescribe v.指示,规定,处(方),85.Legitimate adj.合法的,合理的,v.合法86.homicide n.谋杀munity n.团体,共同体,共有,共同体,88.acknowledge vt.承认,答谢,报偿89.prolonged vt.延长,拖延90.ineffectual adj.无效的,不成功的91.hospice n.旅客住宿处,收容所,92.therapy n.治疗93.to the extent that大意是说94.systematic adj.系统的,体系的95.presumptively adv.假设地96.incompentently adv.不合格地翻译部分:1.major adj.主修的,成年的,2.behavior n.举止,行为3.similar adj.相似的,类似的4.discard vt.丢弃,抛弃5.remain vi.保持,逗留,剩余,6.obscure adj.暗的,模糊的,7.interaction n.交互作用,交感8.prescientific adj.科学以前的,9.entrench v.以壕沟防护10.illustrate vt.举例说明,图解,11.responsibility n.责任,职责。
815经济学考研重点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考研重点第一部分:考试重点参考书一: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条件(了解)2.需求和供给函数的推导(理解)3.均衡作用,需求量和需求变动(重点掌握)供求原理(重点掌握)4.第五节(了解)5.需求和供给弹性(重点掌握)6.运用供求曲线事例(重点掌握)7.蛛网模型(理解)第三章效用论1、效用论概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剩余(重点掌握,重中之重)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价格收入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重点掌握,重中之重)3.总需求函数(理解)4.不确定性和风险(了解).第四章生产论1.厂商(了解)2.第二节到第七节,即里昂惕夫和道格-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边际技术递减规律,等成本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报酬(重中之重,重点掌握).第五章生产论1.机会成本(掌握)显成本和隐成本,利润(理解)2.短期总产量和总成本(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理解+掌握,重点)3.长期成本曲线(重点掌握)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了解)2.需求和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短期均衡和供给曲线,长期均衡(重点+理解+掌握)3.长期供给曲线(重点+理解+掌握)4.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理解).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1. 第一节垄断:需求和收益曲线,短期均衡,供给曲线,长期均衡,价格歧视(常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重点之重,理解,务必掌握)2. 第二节垄断竞争:需求曲线,短期均衡,长期均衡,垄断竞争与理想产量,供给曲线,(重点之重,理解,务必掌握)3. 第三节垄断:古诺模型和死威齐模型(常考,重中之重)博弈论:占友策略,纳什均衡,囚犯困境,重复博弈,以牙还牙,(掌握)威胁和承诺可信性(理解)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1.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原则(掌握)2.完全竞争商场需求曲线(第四节和第五节理解)3.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和需求曲线(掌握)4.卖方垄断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掌握)第九章生产要素介绍决定的供给方面1.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问题(掌握)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理解)3.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的决定(理解)4.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的决定(理解)5.欧拉定理(掌握)6.洛伦兹和基尼系数(掌握)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一般均衡(了解)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了解)帕累托最优(掌握)3.交换,生产,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重点,掌握)4.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5.社会福利函数(理解)6.效率与公平(了解)第十一章市场失灵经济政策1. 垄断:垄断与低效率,寻租理论(了解)公共管制(掌握)2. 外部影响(重点+掌握),科斯定理(掌握)3. 公共物品:排他性和竞用性,公共物品(掌握)4. 公共资源(了解)5.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了解)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特点(了解)2.国内生产总值(掌握)常考对GDP概念的理解6个特征3.支出法和收入法(掌握)要会两种方法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掌握)区分GDP.NDP.NI.PI.DPI这几个概念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重点,掌握)这是经济学的基础,务必要理解掌握6.名义GDP和实际GDP(掌握)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理解掌握):要区分I=S和国民收入I=S的区别,掌握均衡产出的概念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理解掌握):消费函数,MPC储蓄函数,MPS,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重点)3、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理解掌握)4、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理解)5.乘数论(重点,务必掌握)要掌握投资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这个常考名词解释),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资料:宏观部分要点整理

生产价格指数(PPI)也计量固定的一揽子商品的成本,但其覆盖范围与 CPI 不同,如 PPI 包括原料和半 成品。而且,PPI 是设计用来计量销售系统早期阶段的价格。CPI 计量城市居民实际支付的价格(即处于零 售水平的价格,PPI 是由最初的重要商业交易水平的价格构成的。 2 劳工统计局将成年人分为就业者、失业者、不属于劳动力者三类。 3 即使考虑折旧和企业间接税,储蓄投资恒等式在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体系中仍然成立。 4 在我总结的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中,除了特殊说明,否则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 T 一律指除去转移支付以 后的政府净收入。
然而,在宏观经济学文献中,除非特别加以标明,一般国民收入(或简称收入)就是针对 GDP 而言的, 在 GDP 的意义上,一国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另外,关于 GNP、GDP、NI、PI 等这里一 系列数据的含义和相互关系,这里只是介绍最主要的部分,实际统计时考虑的项目更多,国民收入核算的 详细方法可以查阅统计方面的相关数据,这里只要大概了解即可。
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政府储蓄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渠道现在我们将储蓄分为私人储蓄sp和政1gnp与国民收入的差额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此差额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往往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gnp和国民收入看做同义词仅当两者差别较为明显时才特别加以强调
第一篇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数据 (一)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 1、GDP(国内生产总值) (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GDP 的含义: ①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衡量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就 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②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GDP,否则会重复计算。 ③GDP 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④GDP 是一个流量。 例如某人花 20 万美元买了一栋旧房子, 这 20 万美元不能计入该年的 GDP, 但买卖这栋房子的经济费用则应该计入本年 GDP。 ⑤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 GDP。 (3)核算 GDP 的两种方法 ①支出法:即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 面支出的总和。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有()。
A.F(K,L)=KLB.F(K,L)=(KL)1/2C.F(K,L)=logK+logLD.F(K,L)=10K+5L【答案】A【解析】令生产函数Q=F(L,K),且有常数λ>1。
如果F(λL,λK)>λF(L,K),则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增;如果F(λL,λK)=λF(L,K),则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如果F(λL,λK)<λF(L,K),则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减。
A项,F(λL,λK)=λ2KL>λKL=λF(L,K),所以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增;B项,F(λL,λK)=λ(KL)1/2=λF(L,K),所以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C项,F(λL,λK)=log(λK)+log(λL)=log(λ2KL),而λF(L,K)=log(KL)λ。
λ2KL与(KL)λ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所以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性质不确定;D项,F(λL,λK)=10λK +5λL=λF(L,K),所以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2.下面说法中,和其他说法含义不同的一个是()。
A.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B.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C.消费者通常偏好一个平衡的商品组合D.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可传递性【答案】D【解析】ABC项都是在描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D项则是在描述序数效用论者提出的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之一。
3.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为-1,供给价格弹性为+1,需求收入弹性为+2,如收入上升10%,则市场均衡价格将上升()。
A.5%B.10%C.20%D.30%【答案】B【解析】需求价格弹性为-1,则反需求函数形式为:P=a/Q,a为任意正数。
供给价格弹性为1,则反供给函数形式为:P=bQ,b为任意正数。
不妨令a=1,b=1,则反需求函数为P=1/Q,反供给函数为P=Q,均衡价格P=1,Q=1。
如果收入上升10%,由于需求收入弹性为2,所以需求曲线向右平移20%,从而反需求函数变为P=1.2/Q,新的均衡价格P′≈1.1,所以市场均衡价格将上升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0 AD’
y0
y’
y
生产能力增加的效应
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生产能力增加。总供给曲线右移。 1)如果经济初始运行在 AD 处。该处 AS 平坦,则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果不大, 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因为此时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新追加生产能力的 作用不大。 2)如果经济初始运行在 AD’处。该处 AS 陡峭,AD 无弹性。这时总供给的增 加,导致均衡价格显著下降。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数学小结
(六)宏观生产函数:
ry
IS2
IS2
LM1
y=f(N,K)
LM2
y0
r0
y0
N0 y1
N
y
宏观生产函数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1.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 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劳动用 N 表示,并将资本作为外生变量。土 地、企业家才能、技术也被认为固定不变。
A、扩张性财政政策使 AD 右移:P 上升,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扩张性货币政策使 AD 右移:M↑→P↑、Y 不变→货币中性 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AS 曲线的水平移动: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发现了新资源均会导致总产 出水平的变化,这时 AS 曲线在坐标平面内水平移动
AS P AD 00 AS’
AD P AD’
P0
E
E’
AS
y0
y’
y
财政扩张:凯恩斯的情形
(2)古典情形:AS 为垂直线——政策效果为 Y 不变。 货币中性: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实际变量(产量、就业) 不发生任何变化。
P P’ P0
AD
AD’
AS
E ’’
E’ E
yf
y
古 典 情 形 下 的 财 政 或 货 币 扩 张
P r
IS2
IS2
LM1 LM2
r0
yf y1 长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y
y0
y
长期总供给:每个企业都实现产量最大化、平均成本最小化,整个社会实现最 优资源配置、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的总供给。
长期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总的资源配置情况,因而不取决于一般物价水平。 在长期中,实际工资会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的就业水平,不随着价格的 变化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 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充分就业的产 量。但一般来说,这条垂线的准确位置是难以找到的,是不确定的。 (五)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
1.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 (r ) g s ( y t ) t
M L1 ( y ) L2 ( r ) 2.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P f (N ) W W h( N ) P; P
3.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4.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y y ( N , K )
y y0 y y0 450 线
y2
y2
0 W/P2
N2
N0
N P
0 P1 P0 P2
y2
y0
y
W/P0 W/P1 0 N2 N0
E
N
0
y2
y0
y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利用劳动供求曲线图,求得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量。 实际工资 w = W/P, w = f( P )( w’﹤0 ) 就业量 N = f( w ) ( N’ ﹤0 ) 2)利用生产函数图,说明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第二节 劳动市场 1.劳动需求。设名义工资是 W,实际工资是 W/P。劳动需求函数是:劳动需求与 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 2.劳动供给:劳动供给也是工资的函数。 3.劳动市场均衡: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 的水平。
IS2 IS2
r W/P
W Nd Nd ( ) LM1 PLM2
(2)结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 AD 右移。反之亦反是。 (3)引申:I、G、X 使 IS 右移,Y 增加,称为 “注入” ;相反,S、T、M 使 IS 左移,Y 减少,称为“漏出”。 (二)总供给 1. 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提供的,供最 终消费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也就是总收入和 GDP。或者是一个国家生产产 品和提供服务的最大能力(包括现实的与潜在的能力),取决于该国的要素数 量与技术水平。 2.总供给函数:Y=AS=f(P) (1)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短期内,货币工资“刚性”):
总产出 y = f (N) ( y’﹥0 ) 3)利用 45°线,将国民收入由横轴变为纵轴。 4)找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总产出 y = f ( P,w,N ) ( dY/dP﹥0 ). (3)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曲线,也就是短期总供给,指在整个社会没有实现最大产 量和充分就业时,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提高,总供给不断增加。P 与 AS 存在正 向变化的关系。 短期总供给与一般物价水平有关,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提高,产量也增加,短 期总供给最终将变为长期总供给。AS 曲线反映: 价格水平→实际工资→就业水平→投资水平→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 价格上升→原有企业增产,吸引新的厂商投资→就业增加→总供给增加→持续 增加的结果是达到长期总供给曲线。 1)进一步简化凯恩斯模型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把该曲线的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当作一条水平线,作为倾斜部分的近似值。这时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反 L” 曲线。 2)意义:在到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水 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 y0 之后,不论价格水平 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3)主要是在萧条时,存在大量闲置不用的劳动力和资本设备。国民收入增长 时,劳动力的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所以,此曲线又称作凯恩斯萧条 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4)古典总供给曲线:(长期中,工资具有完全收缩性)
P
AD3
AD4 AS
P4 AD1 P3 P2 P1 y1 y2 y3 y4 y AD2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 效应
(1)扩张性经济政策使 AD 右移:Y↑、P↑,加油 (2)紧缩性经济政策使 AD 左移:Y↓、P↓,降温 (3)技术进步、投资增加使 AS 右移:Y↑、P↓,理想状态 (4)要素价格上涨使 AS 左移:Y↓、P↑,供给推进的通货膨胀。图示 2、极端情形: (1)凯恩斯情形:AS 为水平线——政策效果为 P 不变。
劳动需求曲线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劳动供给曲线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y0
y1
y
N1 N0 y1 劳动市场的均衡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N
y0
y
Nd Nd ( 劳动市场均衡:
W W ) = Ns Ns ( ) P P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模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同时均衡的模型 AD 曲线已经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AS 曲线则表明劳动市场的均衡。 所以,AD、AS 曲线的均衡就达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 (二)模型曲线的移动分析: 1、常规情形:AS 为正相关的曲线 在总供给曲线比较平坦的部分,供给富有弹性,曲线斜率低。经济存在着过剩 的生产能力,当总需求移动,产量变化幅度大,价格变化幅度小。 在总供给曲线的陡峭部分,供给弹性小,经济接近其生产能力的继续,总需求 的移动使产量变化小,价格变动大。
r W/P
IS2
IS2
Ns Ns (
LM1
Ns =f(W/P)
W ) P
r W/P
IS2
IS2
LM2
(W/P)0
LM1 Ns =f(W/P) LM2
(W/P)0
(W/P)1
r0 (W/P)1
Nd =f(W/P)
r0 (W/P)0
r0 (W/P)1
Nd =f(W/P)
y0
y1
N0
N1
y
N
Hale Waihona Puke N0N1N
第五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 (一)总需求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以产出水平表示。 2.函数表达式:Y=AD=f(P) 价格变动如何导致总需求变动?四种效应 (1)利率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是的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 向变动的情况。P↑→M/P↓(实际货币供给)→超额货币需求 L→抛出债券换 取货币→债券价格↓→利率↑→I↓→Y↓ (2)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衡量 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应 减少。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C↓→Y↓ (3)税收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名义收入增加,进而进入更高的纳税 档次,从而使得人们的税负增加,收入下降。P↑→出现收入泡沫(名义收入 ↑)→T↑(税收自动上升)→DPI↓→C↓→Y↓ (4)外贸效应: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该国的商品价 格相对上升,就会减少对该国商品的消费,从而导致该国出口减少;同时,在 该国消费者看来外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下降,增加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并导致 进口增加;一增一减,该国净出口下降,导致总需求减少。蒙代尔-弗莱明效 应。 3.函数关系: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呈反向变动。 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得总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反之亦反。 1、货币政策(LM 移动)导致 AD 移动:(1)前提:P 不变,M 变动 (2)过程:M↑→LM 右移→Y↑,若 P 不变→AD 右移。反之亦反是。 (3)结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 AD 上升;反之亦反是。 2、财政政策(IS 移动)导致 AD 移动:(1)过程:G↑、T↓→IS 右移→Y↑、 若 P 不变→AD 右移。反之亦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