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逻辑图_考研政治_政经笔记
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

2009年考研政治马政经重要知识点汇总(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内容。
第二章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三方面内容。
第三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四章为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等内容。
这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揭示。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都揭示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原理。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则以当今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为主线,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发展、以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有的态度等内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考研政治各板块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各板块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理论1.1 政治学的方法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式2.1 政治学的三大主流派别: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结构主义3.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政权、政体、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4.1 政治制度:议会制、总统制、议会总统制、半总统制等5.1 政治参与:政党、选举、群众路线等二、国际关系1.2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结构主义2.2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权、平衡、联盟、霸权、集体安全等3.2 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4.2 国际冲突与冲突解决:冷战、国际军事联盟、国际裁军等5.2 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分工、国际扩张、国际金融等三、中国政治1.3 中国政治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等2.3 中国政治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3.3 中国政治的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4.3 中国政治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5.3 中国政治的国家治理:信息化社会建设、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四、政治经济学1.4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4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3.4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经济周期、市场竞争、货币金融等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点、发展等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管理体制、农村资源开发等五、法学1.5 法学的基本理论:法学的分类、法学的方法、法学的范畴等2.5 法学的基本概念:法、法律、规范、行为等3.5 法学的基本原理:法治、民主、平等、公正等4.5 法学的基本制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5.5 法学的基本道德: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正义、法律的效力等总的来说,政治考研的各个板块涵盖着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政治、政治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点。
考研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解析

考研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解析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现象的产生与变化规律。
在考研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考研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制度及其运行规律,以及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
其基本原理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等。
考生需要清楚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经济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等重要理论。
考生需要熟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
三、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规律及其政策调控的学科,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方法。
四、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及其经济行为的学科,包括供求关系、市场结构等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
五、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总收入实际增长的过程;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综合国民经济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考生需要理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关系,分析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六、市场与价格市场是指买卖双方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社会关系的场所;价格则是市场交换商品和服务时所采用的衡量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考生需要了解市场经济中市场与价格的作用机制,理解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
七、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与贸易活动的学科,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体系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规律与现象。
政治经济学批注

整个政治经济学的大框架简单,就是三个“制度和运行”,即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原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原理。
第一章是导论不谈,第二章就是“三个制度和运行”中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讲的是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价值、价值量、劳动二重性原理、货币、价值规律等;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讲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分割过程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其中讲到了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如:资本总公式、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工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利润和利润率、利息、股票、地租等。
然后又分析了资本主义所经历的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三个发展阶段和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四章《资本的运行》文如其名,先讲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运行的内容,包括个别资本的循环及周转及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其中又包括: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资本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等重要的概念和原理;最后讲了垄断阶段资本的运行及其向国际范围的扩张。
第三、四章讲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和运行10.政经第一章复习批注1. 几个概念的区别: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经济基础: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该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部分)。
社会意识:指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
其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不同的形式。
政治经济学思维导图 货币

世界货币
世界市场
形式
货币的演化 货币层次
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金融资产
流支付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运动 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服务于其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货币单位平均流通速度(次 数)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货币
本质和职能
简单的、个别的、普然的
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商品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
一系列商品
一般
一般等价物
货币
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本质
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价格 商品交换的媒介
基本职能
职能
贮藏手段
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支付手段
延期支付
其他职能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 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货币单位平均流动速 度(次数)
流通规律
S=Q
S>Q
纸币贬值
S<Q
纸币升值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上 涨
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下 降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框架图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与方法
世界观
方法论
哲学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实践活动
中介
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理论
指导作用 决定(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具体的 历史的 统一
认识
认识路线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
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认识的结构
认识过程
反复性 无限性
感性认识
实践为中介
条件 第一次飞跃
理性认识
条件 第二次飞跃
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因素
间接性、抽象性
非理性因素
指导、解释、预见作用 动力、诱导、激发作用
主体
中介
客体
人的认识 能力、认 识水平的
标志
物质性认识工具 观念性认识工具
语言工具
实践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创立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吸收 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中央财经金融学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

中央财经金融学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第1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1复习笔记一、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①生产决定交换。
表现在: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交换越发展,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如果交换受阻,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2)生产和分配的关系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
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另一方面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①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
②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
③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既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包括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复习框架图ppt课件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的 实现问题
实物补偿 价值补偿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转化为成本价格K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余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价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不
值
变资本的节省程度)
分
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 本质要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
原
表现形式
和实践意义
理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 的认识
时代性
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
生产的关系
前提条件
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特殊性) 价值
剩 余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两重性
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价
值 生 产
商品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两个途径
资本主义生产 资本的原始积累
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阶级革命 及工业革命
商 品
商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价值
决定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品 价值量理论
经商
济 理 论
品 经 济 的
产生
货币
本质 职能作用
货币流通规律
私人劳动 构 成简单 商品 经 社会劳动 济的基本矛盾
基 本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个别资本家追
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生产关系再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
2、
第二章
外延:类型 内涵
自然
商品
产品
简单 发达
制度
资源配置
资 社
市场
其它 社会经济
生工 辅材
劳资
劳对
生资
劳动
生物的构成
人与人的关系
所有制 四个环节
血、姻亲关系:家庭关系
广义 狭义的
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
按构成元素
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
按层次
制度:所有制、生关、分关 体制:
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政治
生产:物生
内涵:定义
地位:基本、起点
构成
外延:四个环节 体现的关系
人与人:生关 人与物:生力 物与物:自然科学
劳动
生资
3、
-
单时使(分子) 单时价 单品价(分母)
同一 名称
矛盾
依存 联系 物承者 价值
使用价值
社会 特、历
自然 共、永
不 可 兼 得
实物 贵金属 纸币 铸币 信用
足值
不足值 观念
现实
货币形式
2-2
自然物-使用价值
万物
人造物: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商品 非交换:物品―――使用价值
价值――交换价值
使用
本义
转义 质―――抽象劳动
表现形式:交换价值
社会劳动的种类
劳动的变化―――劳动生产率
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2
简单 复杂
价值
社会
社会 — 个别
第三章
劳动力商品
含义
属性
成为商品的条件
共性 特性
在价值方面
在使用价值方面:创新
表现形式 社会因素
一无所以 人身自由
A B ’ B C C ’
C + V +K
K + _ P
上建
生关
生力 内涵构成 外延:5个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联合:股份制
第四章
名称 条件 原因 源泉 价值实体:超额:M 绝对
C V 所垄
M
(C+V+M )-(C+V+P)=M-P 级差 等级
经垄 M
农产品的个别价值(价格)与社
会价值(价格)之差
集中
单大
积聚
简单 扩大
再生产
兼并联合:股份制 联合:股份制
内在
外在 积累
生产
~~ ~~
~~ G P~ G ’. W 商品
W ’ G 货币
G W P W ’ ~~ 经济
直接管理:国企、国资
资国对经济的宏
观调控
财政
收入 支出
第五章
个体
私营
外资
社主:公有
非社
社初所有制结构
全民国有
集体
股份制中的国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