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懂的台钓调漂法

合集下载

台钓调漂到底要调几钓几?总不能一直调四钓二

台钓调漂到底要调几钓几?总不能一直调四钓二

台钓调漂到底要调几钓几?总不能一直调四钓二懂钓鱼的人都应该知道调漂对于垂钓来说有多重要,并不是说很随便就能确定我们是调几钓几,垂钓过程中有任何情况的变化我们都要考虑是不是应该要进行一些调整。

我见过有一些钓友是调四钓二用到底,基本就是不用调就拿来用,或者只是纯粹听了别人说的调几钓几就拿来用,其实这样做都是不正确的。

如果调漂调几钓几一些新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给钓鱼小白分享一下,最经典的一种调漂方式,调四钓二。

相信很多人一看就能明白。

浮漂上面都会有一截一截不同颜色的,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目,比如说一目两目三目就是浮漂,上面露出水面不同颜色的每一节,比如说我们,说露出水面三目,就是说在水面上这个浮漂有三节不同的颜色,这个够直白了吧。

浮漂如何调4钓2,我们先说怎么调4,就是我们在鱼钩空钩的时候,没有上鱼饵的时候,把鱼钩抛入水中,我们一点一点的剪掉铅皮让浮漂,在水面露出4目这就是调4。

浮漂钓2:我们在将鱼钩拉起后重新上好饵料入水中时,浮漂会适当下沉,当露出水面两目左右的时候即可,如果说露出三目,我们就需要加一点铅皮。

露出一目,我们在剪一点铅皮,让垂钓时,保证垂钓时浮漂露出水面两目。

为什么说调4钓2是钓鱼调漂中的经典,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会从这种调试方法做起呢?因为这种方式可以适应绝大部分垂钓鱼种,例如鲫鱼鲤鱼,草鱼,这些鱼类都可以采用这种调漂方式来垂钓,哪些鱼类不适合这种调票方式呢?例如,翘嘴鱼,鲢鱼,鳙鱼等鱼类则不适合这类调教方式,尤其是鲢鱼,一般通常都会半水浮钓,或者从0.5米,两米之间,调节水层,找鱼层的方式来垂钓,和我们的传统调漂方式大相径庭。

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调漂方式是,调5钓3,就是在空钩的时候,鱼漂露出水面5目,装上鱼饵之后浮漂露出水面3目,这种钓法其实是非常灵活的,它适合钓半斤以下的小鲫鱼,然后还有一些小罗非白条鱼的鱼类,如果说是垂钓其他的鱼类,例如我也不知道是要钓什么鱼,什么鲫鱼、鲤鱼、草鱼通杀的那种情况话,钓4调2依然是不错的浮漂调整选择。

台钓怎样调漂的必备技巧分享

台钓怎样调漂的必备技巧分享

台钓怎样调漂的必备技巧分享习惯使用台湾钓法来钓鱼的小伙伴,对于钓鱼调漂肯定不陌生,台钓调漂是台钓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想要学好调漂,一定要掌握一定的钓鱼调漂技巧。

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台钓调漂技巧1、标准调漂—调四钓二台钓法灵敏度高、反应明显、稳定性好、鱼获量多。

关键的一环是浮标的调整,即浮力与重力调整。

台钓调漂有几个基本原则:在现场调,不要在家中调;在钓点调,不要在水边调;根据钓具、水情、鱼情调。

台湾钓法使用鱼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在鱼漂的上面有许多各种颜色区分开来的的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叫一目。

“调四目”,就是通过调整铅坠的重量后,使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四个小格“钓二目。

就是在钓钩包上钓饵后,浮漂在水面上只露出二个小格,原先浮漂露出水面的四个小格中的二个小格因加入钓饵的重量而沉人水中。

钓鱼饵料的重量在钓鱼调漂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钓鱼饵料比较大或者相对而言太重了,钓鱼的浮漂就显不出二目,甚至连一目也不显示;饵团小了、轻了,浮漂就沉不下去。

水面以上可能是三目。

浮漂应该调整到这一水平。

第一,能保证浮漂立在水中的稳定性。

第二,可使立漂反应准确,不至于过于迟钝或过于灵敏。

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就要靠不断摸索。

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饵团不大不小。

最基本的“调四目钓二月”程序可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把估计超过浮漂浮力的铅皮卷在铅皮座上,浮漂移至比水深浅一些靠近铅坠的位置,投向目标点。

使浮漂受重、全都沉下水面,此时最好挂上双钩。

第二步,把超重的铅皮逐步剪去,让浮漂慢慢露出水面,直到稳定在露水四目为止(此时的钩坠均悬于半水、不应着底)。

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铅皮要一点一点儿剪,因剪多了再加铅片比剪去麻烦。

二要把风线全压入水中,因飘浮在水面上的母线将影响浮漂调整目数的精确性。

第三步,将饵团装到钩上(比垂钓时使用的饵团要大些),使钩下沉到底,这时浮漂将再一次受重、没人水中。

第四步,按传统调整立漂的方法,逐步把浮漂向上移,直到双钩装饵抛到目标点,母线压人水中时,浮漂在水面外露二目为止。

如何掌握调漂技巧

如何掌握调漂技巧

如何掌握调漂技巧调漂是台钓的入门技巧,可以说不会调漂就玩不好台钓。

对于新手来说,看到旁边钓友连竿上鱼,就喜欢问人家调几钓几,然后也按照旁边高手的钓目和调目来,结果还是没钓多少。

下面是整理的如何掌握调漂技巧,欢迎阅读。

一、先说说钓灵和钓顿的关系从鱼吃饵动作作用在鱼饵鱼钩上,然后动作传递给浮漂,可以理解为动作传递的越迅速,钓的越灵。

如果动作传递的慢半拍,我们就认为此时我们钓的顿。

但是有一点,钓的灵未必能钓到鱼,尤其是野钓中,钓的顿也未必上鱼就少,还是在野钓中。

所谓灵和顿,是我们认为认定的,跟上鱼其实关系不大。

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什么时候灵什么时候顿,这涉及到钓鱼的时候灵和顿的调整,也就是找鱼口的过程。

从子线状态来说灵和顿,一般认为子线绷紧的情况下信号传递是最快的,如果弯曲信号传递就慢。

所以钓浮的时候最灵,一饵到底一饵悬浮的时候不灵不钝,双饵到底、双饵到底双子子线弯曲、子线躺底铅坠触底、子线躺底铅坠躺底,整个过程是从灵到顿变化的过程。

二、从鱼吃饵是否顺利说说灵和顿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决定了鱼饵是否更容易被鱼轻松吃到嘴中,一般认为双饵悬浮的情况对于鱼来说是最档口的,也就是说虽然此时钓的最灵,但是鱼吃饵的困难最大。

但是随着双饵到底的状态变化,从一饵到底一饵悬浮、双饵到底、双饵到底双子子线弯曲、子线躺底铅坠触底、子线躺底铅坠躺底的过程,鱼吃饵的障碍是逐渐变小的,也就是说钓的越来越顿,但是鱼吃饵的障碍越来越小。

三、调漂到底在调啥这样我们貌似可以得出个结论,调漂并不在乎调几钓几,而是在于让鱼饵好入口,信号传递快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也就是我们钓鱼找口的过程。

调漂前不管设定的调几钓几,在最终钓鱼中你的钓目可能不是你最初预定的。

以调四钓二为例,讲究的是双饵重量等于2目,这样才能做到钓2目的时候一饵到底一饵悬浮,此时是不灵不顿的。

不过如果饵团重量过大,假如说一饵重量已经达到了4目,那你钓2目的时候双饵都是到底的。

所以钓鱼是绝对不能忽略饵重的,否则你完全不知道鱼饵在水底是个什么状态。

台钓攻略:高手教你钓鱼调漂找底图文详解

台钓攻略:高手教你钓鱼调漂找底图文详解

台钓攻略:高手教你钓鱼调漂找底图文详解找底调漂是台钓入门功夫,也是新手头疼的问题。

本文以图片配搭文字,详细解说野钓中使用橡皮粒找底调漂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对初学台钓的朋友们略有帮助。

首先声明,野钓使用橡皮粒找底调漂的方法并非我的自创,而是十几年前一个高手教的。

最近偶然在网上见到台钓大师教授使用橡皮泥调漂,似乎与橡皮粒调漂有几分相似。

(据说调漂用的橡皮泥渔具店有售,我们这小地方没有见到)所谓橡皮粒,就是小学生用以擦铅笔字的橡皮擦,文具店有售,选最普通没有香味没有色彩的(香味色彩容易招惹小鱼),切成大小数粒备用——基本步骤:第一步:粗略找底:用一个较大的橡皮粒,挂在下钩,抛入钓点。

提示:1,一定要抛入钓点,否则水底不平,找底不准。

2,使用的橡皮粒必须能把浮漂完全拉入水中。

橡皮粒不到底,如何找底?此时线组在水中状态——(浮漂尖的地砖线为水面,钩钩下面的筷子为水底,下同)然后起竿将浮漂往上捋,再抛入,直到浮漂露出水面。

(露出即可,不需要精确)此时线组状态——此时,肯定找到底了,第一步完成。

顺便说说,有些钓友认为这一步多余,直接进入第二步即可。

我以为不妥。

首先,使用较大的橡皮粒能够保证线组到底,使找底准确无误。

第二(很重要哦),在粗略找底的同时,可以在钓点周围多打竿,大致弄清楚水底情况,比如,是否平坦,有无暗坎,会不会挂钩等等,从而寻找最佳垂钓点。

我有时会沿着水边来回走动打上几十竿,才最终确定钓点!第二步:调漂——确定调目:去掉橡皮粒,将浮漂下捋十厘米左右,再次抛入钓点。

提示:固定浮漂的太空豆一般都是上下各两粒。

下捋浮漂时,上面的太空豆留下一粒,以作定位。

加减铅皮,使浮漂露出四目——【注:台钓中调几钓几颇为玄妙,尽管各路大师说法不一,还是公认调四钓二为基础。

本图示便是照此解说。

】每次垂钓都要调漂,不能上次调了,这次就省了。

因为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水质都会不同,浮漂的浮力也会随之不同。

漂调好了,也就是已经确定调目了。

台钓如何调漂及找底方法大全

台钓如何调漂及找底方法大全

台钓如何调漂及找底方法大全半水调漂1、台钓钓组,台钓钓组的精华之处,在于其能非常灵敏的反应鱼吃食的信号。

其钓组的搭配比较精细-------小竿,细线,小漂(长流线型浮漂,细尾),轻坠,小钩,长脑线(拴鱼钩的线)。

至于怎么组装,这里都有详细的图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费唇舌了。

一切就续后,就是试漂,调漂。

一般的文字资料,都介绍以调四目钓两目,为台钓入门的基础。

我也用其做为调漂的基本参数。

所谓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为一目,调四目,就是要让浮漂露出水面四个小格。

而所谓的钓两目,就是看水面露出两个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横移而来判断鱼咬钩情况。

这个时候,学钓的人也许就会糊涂了,怎么调着是四目,而钓着却说两目?差两个呢,别着急,这个就涉及到了台钓和咱们民间所流传的钓于方式的关键。

我们民间这种钓鱼方式一般钓鱼人都称做传统钓,传统钓钓组的坠子是躺在地面上,坠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调几目就钓几目。

而台钓的坠子是悬浮在水中的。

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这个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才说的调四目,就是调漂时将浮漂调的在水面上露四目。

钓二目,是指在垂钓时视标在水面上露出的两目,而少的两目是鱼饵的重量,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台钓的钓组在空钩情况下是悬浮水中的。

所以当双钩挂饵下水后(饵的大小适当情况下,约黄豆粒大),浮漂会自然下沉两目,水面还会剩余两目,而剩余的这两目,就是所谓“钓两目”,开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谓的调“四目”。

到这里该明白“调四目钓两目”这个专业说法的由来吧?这个四目如何调呢?1). 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

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2).接着就提竿,将浮漂象下移动(浮漂座上下各有两个太空豆)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

3).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

台钓调漂方法

台钓调漂方法

台钓调漂方法
第一步:半水调漂
1.将浮漂向下拉,让铅坠和子线双钩处于半水状态。

可以直接将浮漂拉至八字环,在近岸看漂。

也可以先用较重铅坠沉底,浮漂调至露出水面1目,再将浮漂下拉超过子线长度10厘米。

2.看空钩时的浮漂目数,可以修剪或增加铅皮,调至想要的目数,如4目。

3.看挂耳时的浮漂目数,可以修剪或增加铅皮,调至想要的目数,如2目。

第二步:精确找底
1.向上拉浮漂,由于浮漂以下主线长度增加,浮漂目数会比半水状态略小,当浮漂目数等于或略大于半水状态,就是下钩触底。

2.如果是玉米、颗粒等不易化开的饵料,就挂饵找底。

当浮漂目数等于或略大于2目时,就是下钩触底。

3.如果是易化开的粉饵,就空钩找底,但在挂饵后要向下微调。

空钩找底后挂饵,浮漂目数会大于3目小于4目,此时向下拉浮漂,当等于或大于2目时,就是下钩触底。

第三步:触底定位
1.最佳钓底状态是下钩轻触底,此时只要有鱼吞饵,浮漂就会有反应。

如果再向下拉浮漂,就是钓浮。

如果再向上
拉浮漂,就是钓钝。

最钝状态是铅坠触底,此时只有当鱼吞饵后能拖动铅坠,浮漂才会有反应。

2.挂饵状态,下钩触底,将上下用于固定浮漂的太空豆聚拢标记,一般为上下各2粒。

钓浮时留最上一粒太空豆标记,钓钝时留最下一粒太空豆标记,以便能随时回到下钩轻触底状态。

3.浮漂目数越小,剩余浮力越小,越灵;浮漂目数越大,剩余浮力越大,越钝。

子线越短,越灵;子线越长,越钝。

台钓调漂怎么钓灵?怎么钓钝?

台钓调漂怎么钓灵?怎么钓钝?

台钓调漂怎么钓灵?怎么钓钝?调漂是钓者重要垂钓技巧,可以说不会调漂等同于未入钓鱼门,学会调漂不只是会调目而已,还要分辨什么样的鱼情,找到适合调漂的方法。

钓者应该通过在垂钓过程中,观察来调整浮漂钓灵与钝,让浮漂在灵和顿之间转换,当浮漂出现动作时就可以提竿刺鱼,这才算完成调漂。

那么如何调整调漂才能在灵顿之间转换,下面就来跟大家讲解。

1、调整钓目这是最简单的调整浮漂的灵与钝的方法,我们常说看到鱼口但是打不上,就把浮漂向上推一目,其实就是为了让子线弯曲的大一些,钓的钝一些,让鱼口给的更真实!但是我一般不推荐大家往上推那么多,建议一次往上推1/3目左右就可以,根据鱼口情况继续调整,但是这个往上推的距离是有极限的,不要超过你的钩距大。

2、改变调目一般在大型水域钓大鱼的时候,钓目越高更方便钓者观察吃口,相反如果想钓小鱼就选择低钓目的浮漂,更利于钓者观察。

但是当鱼口变慢,变轻,或者鱼的个体较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改变浮漂的调目,改为调低钓低,此时浮漂就会从钓灵改为钓钝了!3、更换浮漂不同的浮漂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别,比如吃铅大小不一样,漂身形状不一样,漂脚漂尾长短不一样,这样都会决定了在同样的线组条件下,他们的灵与钝肯定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钓大鱼用大漂,钓小鱼用小漂,因为小漂的灵敏度一般要高一些,适合钓小鱼的轻口,大漂的灵敏度要低一些,更适合钓大鱼的抓实口!4、调整子线垂钓的过程中,浮漂和铅皮在自重条件下,子线长短、粗硬都会对整个线组有影响,所以在选择子线的时候可以尽量的软一些细一些,这样鱼儿能更好的吃饵,信号传递也会变快,钓者也能把握提竿的时间。

子线的长短可根据鱼情的不同,而做出调整。

子线越长钓饵下水之后摇摆幅度越大,鱼对会动的鱼饵更有吸引力更强,诱鱼的效果会更强,但是信号传递会变慢,子线如果越短,摆幅的速度会减弱,饵团下水速度更快,信号速度也会快一些。

钓鱼的时候,只要根据鱼情来决定钓灵还是钓顿,鱼口也不会太差,并且学会灵活运用,这样才会调高中鱼率。

台钓入门:钓灵与钓顿两个基本调漂方式

台钓入门:钓灵与钓顿两个基本调漂方式

台钓入门:钓灵与钓顿两个基本调漂方式台钓调漂是基本功,浮漂调的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渔获的多少。

不过呢还是有不少钓友不太重视调漂,认为有鱼就能钓到,调漂精准不精准无所谓。

当然了,首先有鱼才行,不过调漂精准可以钓的更多。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台钓入门:钓灵与钓顿两个基本调漂方式,欢迎阅读。

一、关于调漂的灵和顿不管是调灵调顿,还是钓顿钓灵,都有各自的理论与理由。

先简单介绍下,光说调目,有的人认为调目越高越灵,理由是漂尾入水少,浮漂此时浮力小,浮力小自然就灵,这里根据阿基米德哥哥定律,浮力跟排水量成正比。

再说钓目,很多钓友觉得钓目越高越灵敏,还是根据上面的理论,钓目高浮漂浮力就小(钓目不超过调目)。

小编认为不管调几钓几,钓目大于调目就是顿,钓目小于调目就是灵,调平水钓2目,就是顿,调四钓二就灵,子线绷直就是灵,子线弯曲就是顿。

二、灵顿的公式1、最灵:钓目=调目-钩饵重首先我们要知道不考虑饵重的调漂都是不靠谱的,饵重大于调目,怎么都是双饵钓底的,怎么调都只能更顿了。

如果说调8目,饵重6目,钓2目,刚好满足上面的公式,这时候是在钓浮,双子线绷紧,我们上面说过,子线绷紧是最灵的。

如果你钓3目,那一饵到底一饵悬浮,此时就是传说中的不灵不钝,也是正常钓目。

你要是钓1目,好吧,你怎么都钓不到1目,根据饵重,最低钓2目。

2、最钝:钓目=调目+钩重精确调漂除了考虑饵重还经常需要考虑钩重,尤其是钓鲫鱼的时候,使用浮漂一般比较小,小钩换大钩,对于浮漂调目和钓目是有影响的。

举例来说,不带子线半水调漂,浮漂露出10目,挂子线变成了8目,说明双钩重2目。

如果你钓目等于10目,那双钩都是到底的,此时状态钓的最顿。

这个说白了就是无钩调漂,有啥用呢?用虫饵调漂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用,这样可以保证双钩到底了。

3、从灵到顿:以上的两个公式只说的两种情况下,第一就是钩饵重量小于调目,也就是可以钓浮的状态下。

第二,在铅坠悬浮的状态下,所以铅坠到底子线躺底这种情况不在讨论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单饵调平水:
将上钩或下钩单钩挂饵,悬底调标成平水即可。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只要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为止(下饵子线支撑力不计);所以,没有找底的问题。
此种调法,使用者要比双饵平水为多,适用鱼种更广。…以单饵重量换算(细尾标)大家听习惯了的——“调4钓2”就坐落在该点附近!…之所以“调4钓2”会被选为入门心法,应与大数法则有关。
简单易懂的台钓调漂法(转贴)
台钓调漂
1、“台钓”它的灵钝认识概念是:浮标示目——调的越高越灵;钓的越底越灵......
2、另一层面浮标灵钝理念为:调目低为灵,钓目低为灵......
3、浮标自身,剩余浮力,上下迟钝说......
我只归纳总结出几种调钓方法......
1、
我非常佩服在钓鲫竞赛中胜出高手们
“调4钓2”是池钓的入门心法一般大家常用的调标法,由左到右,由灵到钝,可分成几个(大调点)来解说;大点与大点间的直线,是由无数个从灵到钝、渐进的(小点)所连成。理论上说,从头到尾的每一小点都可以成为调点。(这有点类同于程宁的所谓全方位级差调钓法…)
浮钓—双饵几目—双饵平水—单饵平水—空钩平水—无钩平水—大沉底(跑铅)
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拿捏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3目上下变化,此为正常。但在风浪水溜影响较大时,此法不适用。
三、双饵调平水:
双饵调平水、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这三种调法可定名为标尾所谓剩余浮力=0的零浮力调法。
双饵调平水属于抓“浅吞口”,反映即时鱼讯的零浮力;空钩调平水属于抓“深吞口”及“抬头”鱼讯的零浮力;无钩调平水则属于抓“吞饵后转身”延迟鱼讯的零浮力。
这个调点,是双饵拖底钓的开始点,也是不灵不钝的中间点,过了此点,则转入调钝的世界了。
在风浪大、水流干扰的时候,此调法具有稳定钓组的作用,因双钩饵状态比较稳定,较适合冬季的刁滑福寿鱼等。……
六、无钩平水:
将子线双钩取下,剩下铅座以上钓组,离底将浮标调成平水。调完成后,挂上双钩、双饵,拉高浮标座,至露出钓目不超过2目止,就是无钩平水调法了。
灵………………………………不灵不钝………………………………钝
下面就每一个大调点的特性予以简单说明,其余各小调点,则可参考临近的大点,稍微调整即可。
一、浮钓:
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力,没有浮标的上浮力大,因此挂饵后,仍可轻易地将双钩饵置于各理想水层。一般适用于钓半水的非底栖鱼类,如日本白鲫、溪鱼、鲂草鲢鳙等。池钓底栖鱼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标深等。…此法只要钩不到底,理论上是最灵敏的,鱼稍游近,浮标即会有所反应。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饵轻触底、一饵悬底状态,仍可钓底栖鱼的。
此调法,原则上适用夏季鱼吃食凶猛时,专克刁口鱼;对于钓鲫鱼及冬季福寿,则不建议使用。
原则上,鱼越刁滑,调法越接近于“无钩平水”;鱼嘴稍刁时,则接近于调“空钩平水”较好。如何拿捏,存乎一心,没有绝对。
再有一点需特别注意的是:再好的浮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存在,要注意经常校标。
而采用这种上调法的好处在饵钓2”的下调法来得更精准些……
使下饵拖底,上饵触底,算稍微偏钝的调钓法,适于鱼口正常情况下使用。
五、空钩调平水:
此调法已属于不挂饵的下调法了。以空钩调成平水后,不挂饵继续拉高浮标座、拉到标尾刚出水面,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底。如挂上双饵(不论大小),一律是上饵触底、下饵躺底(躺的幅度与双钩距有关)。如加上钓目,例如钓2目,则上饵子线也因多了2目的长度而开始弯曲。
双饵平水调法与双饵调几目相同,只是将调目设为平水罢了。至于如何找底?原则上,只要看到钓目,下钩饵就确定到底了。如钓目定为2目,则下钩子线就有约2目的长度弯曲或卧底了。依此可以类推。…过双饵调平水这一点后,上饵悬底,下饵轻触底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了。
这是灵敏度很高的调法,除轻口、猾鱼外,其它基本鱼情都能运用。
但此法一来找底困难;二因纵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投钩点误差、水底不平等因素,无法确保饵料每一次都触底,仍不利底栖鱼就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鱼(趋温或趋氧)离底时,浮钓正着。
二、双饵调几目:
双钩挂饵悬底,调整铅皮到标尾出水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3目),此调法其实是在浮钓偏钝的范围内,底钓则属最灵敏区。
此时,双钩卧底,子线弯曲。……需加计双子线撑力。
经测试,同水深、同钓点,不管子线加多长,悬坠状态下浮标露出水面的钓目都是相同的。子线过长,弯曲幅度大,势必延长鱼讯反应时间,若非超刁鱼情,应不需如此。
这种把子线除外的零浮力调法,人们的感觉上好象很钝,其实反应的鱼讯还是相当活泼的;在小鱼就饵时,浮标亦会上下振动,只是幅度、速度不大而已;大鱼则会有干脆的顿口,判断提竿需经验积累,否则还容易挂上鱼体。…..
如以双钩挂饵调3目为例,如何找底呢?可用反调法:先上捋浮标到钓4目(大于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触底;然后在复将浮标下捋一点点,将钓目复调成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底,饵动标即动,抓鱼汛于吞饵瞬间,是浮标调法中,最灵敏的一种。
只要不是刁滑鱼都适用,尤其适用于钓鲫。但在鱼靠近未吸饵前,游动会使水流变化,可能会产生假鱼汛,造成误判。
不过“全方位级差调钓法”(钓目低于调目为钓灵,高于调目为钓钝。调几钓几为这一目的临界点...一支十目的浮标,就有十个级别的临界点和十个级别的灵与钝。但不是所有的级别都好用或常用...)的论点,赞同。我想,这不只是针对刁嘴的鲫鱼有用,对回锅(钓完又反复放回)的福寿鱼应该更好用才对。
以下灵与钝的探讨,以大范围的“调目”为主,而“钓目”涉及剩余浮力对灵钝的影响,与饵料大小也有关,所以琢磨不多。暂以一般“钓目越少越灵、越多越钝”观念套用之。纯以挂饵调标的上调法来切入,不直接谈“调几钓几”,借以摆脱“调”的灵钝点。
我的钓技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还是把这一段时间来,探索浮标调校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参考.
“上细下粗”的条件下,所作出“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的说法是有出入的,因为我使用在台湾目前流行的实心尾、标示杆一样细长的流线型浮标来作钓,结果偏向传统“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