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说文化

合集下载

给母语教学开一扇窗——“草根文化”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给母语教学开一扇窗——“草根文化”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 文 化 内容 能娴熟 掌握 , 活化 用 , 后 内容衔 接 紧 灵 前 I 密 , 语 表达 深 入浅 出 , 有刻 意痕 迹 , 同水 分 话 少 如
自然 渗 透 草 根 , 其 伸 须 、 芽 、 茎 、 叶 于 春 天 让 发 长 展
I 的某块地 面或 角落 , 是悄然 无声 , 能孕育 一 片 虽 却
: 绿 意和生 机 , 现一派灵 秀与 活力 。 呈
景 的 诗 句 后 , 补 充 引 导 学 生 谈 谈 到 大 盐 河 畔 踏 青 、 公 园里 赏 绿 、 伊 山上 植 树 等 内容 , 实 小 大 丰

教 学 《 鹿 》 课 , 学 习 麋 鹿 外 形 特 点 的 内 麋 一 在
容 自然 流 畅 , 得 益 彰 。 相
有 可 供 资 源 来 拓 展 学 习 视 野 , 阔 开 语 文 视 界 确 保 阅 读 活 动 顺 畅 进 行 。阅 读 活 动 的 形 式 设 计 , 让 学 生 易 而从 之 行 而 乐 之 应


容宜深 浅适度
在 4 泉 映 月 》 篇 课 文 教 学 中 , 机 穿 插 大 - 这 随
否 需 要 “ 充 ” 基 本 衡 量 特 征 。 教 学 中 , 以 根 据 补 的 可 之 前 教 学 环 节 的 情 况 需 要 , 进 接 合 适 当 的 草 根 文 跟 化 内容 , 补 充 实 教 学 内容 或 是 解 释 说 明其 巾 的 某 弥

渗透, 讲究 的是 自然 , 究 的是有 效 。在 阅读 讲
务 课 堂 教 学 目标 的 更 好 达 成 。 入 的 草 根 文 化 内 容 引 学 生 熟 悉 与 否 , 会 产 生 亲 切 感 。 能 很 好 地 将 注 都 都

“草根文化”含义考

“草根文化”含义考

文史纵横 ・
“草 根 文 化 "含 义 考
张 峻, 张志伟
( 西北 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 兰州 7 0 7 ) 30 0

要: 当前草根现 象异 军突起 , 其主体—— 草根 群体所承载的草根 文化 也成为 时髦 的流行语 。文化界 、 育 教
界 出现越来越 多使 用“ 草根文化” 一术语现 象。简单地 说 , 草根 文化 ” 指“ 这 “ 是 草根群 体” 生产 、 活、 在 生 交往 活动 中直接或是 间接 、 发 或是 自为地 为适 应和改造其生存 的 自然环境 、 自 社会 环境 而形成 的具有主 体独 立意识 又 需要 话语权 实践表达 的文化体 系。“ 草根 文化 ” 是相对 于主流 文化 、 英文化 而言 的, 精 其对 于社 会主 流文化 既有积 极影
期 主要 是用 来 确立 某 一 阶 层 的对 立 , 指 意 识 形 态 多 上 的 区分 。随 着社 会 的不 断发 展 , 草 根 ” 社 会 学 “ 在

“ 根” 由来 、 变及 其特 征 草 的 演
从对“ 根” 草 的溯源 来 看 ,草根 ” 词 最 早产 生 “ 一 于 1 纪 的美 国 。 由于 淘 金潮 时期 的 冒 险者 盛 传 9世 山脉土 壤表层 草 根生 长 茂 盛 的地 方 会 蕴 藏 着 黄 金 , 并作 为勘 探金 矿 的重 要 经 验 , 此诞 生 了“ 因 草根 ” 一 词, 意指 一种 经验 总结 。 在 当代 中 国的语 用 环境 中 , 草根 具有 多层 含义 , 其基 本 意“ 草根 ” “ 的根 ” 这是 一 为一个 群体 的思 想 意 识界 定 时 , 包 含 的社 会 其 意识 形 态意 义 已经 大 大 削 弱 了 , 多 的是 指普 通 民 更

草根文化

草根文化

何为“草根文化”草根文化,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

是具有民众精神的,代表民众意识的人群借用新媒体对个人意识的表达。

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草根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大众文化。

“草根文化”的成因分析“草根文化”是相当丰富的,无疑要追溯“草根文化”的源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以下我们分别从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受众角度、传播者及传播模式四大要素来具体分析:(一)新媒介推波助澜新媒介一词是80 年代初西方传播界提出的。

新媒介一是由传统媒介在技术上的发展而生成的,一是由传统媒介的相互联姻或与其他媒介的新型结合而产生的,如有线电视、个人电脑、网络、手机、移动媒体、博客、播客等。

有线电视作为电视媒介的一个种类,可以归入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有线电视通常与卫星通讯、计算机系统等高新技术联系在一起,因而也被视作新媒介的一种。

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有线电视开始走向互动化,卫星传播电视信号经过有线电视网络的传播,使得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

而新媒介的特性放大了个体行为影响。

使一些原本属于个人行为的事件,突然间变成网络文化事件。

“芙蓉姐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现实生活中类似“芙蓉姐姐”的人并非绝无仅有,但是,只有“芙蓉姐姐”最先通过网络这一渠道成功地张扬了她的个性,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此可见,新媒介网络的推波助澜,最终结果是不断放大个人行为的效应,使之越来越具有某种符号性的意义,从而在网络文化中占据一个位置。

新媒介的特性聚合了个体行为能量。

如果没有网络,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能有今天这么热火的名气吗?如果没有贴吧、天涯,“超女”现象的追星行为又如何能从单纯的个人追星演变为具有群体活动机制的“粉丝团体”?一个“粉丝”的力量并不足以改变“超女”选秀的结果,但是,通过网络集结的一个“粉丝”群体,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比赛的最终走向。

草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草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草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0404020××中国草根文化崛起于19世纪80年代,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制度的原因,它一直被压制,因此草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为全面的体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微乎其微。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所谓草根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的解放、意识观念的革命、科技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创新2.0的逐步展现引发对的创新形态、社会变革及其带来的社会大众道德观念、爱好趣味、价值审美等变化,出现的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文化现象。

一、草根文化的两面性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文化则是人的精神外化。

草根文化因为真正根植于民间,作品就更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元素,并且赋予着民众精神,因而它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与老百姓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草根文化”可以给人们一种特殊的关切感,不断给人的心灵以滋润和慰藉,在文化心理上给人们以一种安定感和安全感。

“草根艺术家”身上无疑凝聚着非凡的独创性和启蒙性,在舞台上展现特殊的表演,来满足百姓追求欢乐,自我放松的心理需要。

2009年春晚,一夜走红的东北二人转演员小沈阳,他成了百姓舞台文化的缩影,颠覆了以往舞台艺术家出身高等艺术殿堂的传统,突破了演艺明星出名的界限,证明了文化根源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才会使文化表现更具吸引力的真理。

从民间走来的小沈阳带着朴素的草根艺术进入央视,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最后得到广大人们的青睐,这也体现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返璞归真的境界。

再从历届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来分析,都包括有赵本山的小品节目,他的表演无疑就是民间生活的反映,所以这从某种意义上讲,赵本山就是中国草根成为明星文化最早最成功的典型。

同时,“草根文化”是无门槛的大众参与,这样就会使“草根文化”显得无秩序性,多元化,各种思想和人生价值观都会有可能被搬上网络平台和剧院舞台,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这种形势下,俨然“草根”就成了盛放各类思想的杂物箱。

“草根文化”的成因

“草根文化”的成因
位置 。
客 等 。 有 线 电视 作 为 电视 媒 介 的 一 个 种 类 , 以 归 入 传 可
统 大 众 传 播 媒 介 的 范 围 之 内 , 是 由 于 有 线 电 视 通 常 与 但
新 媒 介 的 特 性 聚 合 了 个 体 行 为 能 量 。 如 果 没 有 网
络 , 德 纲 和 他 的 “ 云 社 ” 有 今 天 这 么 热 火 的 名 气 郭 德 能 吗 ?如 果 没 有 贴 吧 、 涯 , 超 女 ” 象 的 追 星 行 为 又 如 何 天 “ 现
美 的 一 个 典 范 。明 代 家 具 的 艺 术 分 格 , 用 “ 、 、 、 可 简 厚 精
材 料 来 增 添 其 摩 登 感 。当代 设 计 师们 将 古 老 的 东 方神 韵 与 现 代 极 简 主 义 风 格 融 合 到 一 起 , 配 硬 木 、 革 、 山 搭 皮 小 羊 皮 等 名 贵 材 料 ,使 得 设 计 作 品 既 感 性 又 非 常 实 用 , 为 当代 家 具 作 品 增 添 一 份 悠 然 的情 趣 , 现 代 都 市 人 以 强 给
何为“ 根文化 ” 草
草 根 文 化 , 相 对 于 御 用 文 化 、 堂 文 化 而 言 的 。是 是 殿 具 有 民众 精 神 的 , 表 民 众 意 识 的 人 群 借 用 新 媒 体 对 个 代
人 意 识 的 表 达 。它 生 于 民 间 , 于 民 间 , 有 经 过 主 流 意 长 没
卫星通 讯 、 算 机 系统 等高 新技 术 联 系在 一 起 , 而也 计 因
被 视 作 新 媒 介 的 一 种 。 如 今 在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 线 电视 有 开 始 走 向 互 动 化 , 星 传 播 电视 信 号 经 过 有 线 电 视 网 络 卫 的传 播 , 得 电视 节 目越 来 越 精 彩 。 使

草根文化与社会进步

草根文化与社会进步

草根文化与社会进步草根文化与社会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社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

无论是疾病、环境、道德,还是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代,草根文化成为了一种闪耀在各行各业中的文化亮点,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和价值观念,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草根文化的概念及内涵草根文化,即源于人民群众底层的文化形态,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思考。

它不同于上层人士或知识分子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看法,更多的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思考和表达。

草根文化可以通过种种途径得到表达,如民间音乐、说唱、段子、杂技、小品、微电影等形式,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源源不断地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草根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体系是“真、善、美”,以“真”为本,强调的是真实的自我表达和体验,坚守自己的原则;以“善”为本,呼吁人们去价值观上追求良善的品质,崇尚人道主义的精神;以“美”为本,把艺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重视艺术审美和文化精神。

二、草根文化的价值在现今发达的社会中,草根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观念,在不断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着贡献。

1.丰富文化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交织而成的人群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而草根文化则是多元化大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草根文化以独特的文艺形式表达了不同群体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使文化多样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

2.推动社会进步草根文化是从人民大众自己的角度出发,切实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感受和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同时也持续地引导人们在情感和精神层面上的认识和挑战,以推动社会进步。

草根文化的贡献可不仅仅是在娱乐上,它在传递民意、推动社会变革和改善、提升生活质量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塑造品质和培养情感草根文化在社会共识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说墨家草根文化之哲学意蕴

浅说墨家草根文化之哲学意蕴

则举之 。高予之爵 , 重予之禄 , 任之 以事 , i 于 泉 , 不 发 泄 , 止 。 者 既 葬 , 者 毋 久 丧 用哀 ” 【 因此 说 , 予提 出“ 葬 ”是 以 流 则 死 生 0】 0 墨 节 ,
. 说 , 差 等 的 爱 己 , 就 是 爱 人 , 而 也 就 做 到 了 兼 爱 。 翠 了 提 出“ 爱 ” 为 了利 无 也 从 兼 是 人, 兼相 爱与交相利 是紧密结合着 的。 以说, _ 所 墨_ f的兼爱 又是着眼于实际利益 的,
具 有 利 他 主 义 倾 向 , 是 像 儒 家 那 样 止 于 宅 泛 的 道 德 说 教 。 了促 进 社 会 一 义 市 场 不 为 i : { 经 济 的义 好 又 快 发 展 , 须 改变 传 统 文 化 巾 重 义 轻 利 、 义 代 利 的 价 值 取 向 , 立 必 以 树
筹 兼 顾 。 ” 学 发 展 观 中“ 人 为 本 ” 人 ”指 的足 包 括 社 会 各 阶 层 往 内的 最 广 人 人 科 以 的“ ,
百 家文 化 是 中 国 文 化 的一 个 重 要 渊 源 , 而
作为中国文化一翼的墨 家思想具有鲜 活的 和精 髓的一种草根 文化 以政 治哲 学、 道德
政治哲学
“ 人不外 己, 爱 己在 所 爱 之 中 。 己在 所 爱 , 加 于 己 。 伦 列 之 爱 己 , 人 也 ” 就 是 爱 爱 。
道德哲学 社会哲 学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是 中 由 奴隶 制 社 会 向 封建 制 社 会 转 化 的过 渡 时期 ,也 是 中 国古 代史 上 文 化 发 展 的重 要 时期 。极 具 草 根 文 化 的墨 家 就 是 当 时 的显 学 之 一,它 曾与儒 家相 抗 衡 , 表 了平 民 百姓 的利 益 , 中 反 代 集 映 了 中国传 统 的 民本 思 想 。存 构 建 社 会主

草根文化与管理

草根文化与管理

1、草根文化产生的背景——国内政治背景

党的三大作风(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 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 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 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 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 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 都是脱离群众的。
3.3思考是成功的内驱动力——保持空杯心态


过度自信的人缺乏可塑性。 如果你认为你已经不错, 事实上,你已经 失去了学习的前提。 任何人和物, 都有值得思考 和学习之处。
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 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 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 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 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要倒呢?”
我不断失望,又不断希望……
3.2行为艺术


坚持大公正道 心灵的真· 美 善· 茶苦有余味, 兰幽无骤香。
理性分析

关注圈

关注圈与影响圈 善于将擦肩而过的人 变成影响自己的人 当我们的影响圈 逐渐增大后, 我们就会成为 别人的关注圈。
影响圈
3.2努力意识


时间有限、资源有限 我们想成功,竞争者亦然。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2、从草根走向成功的人物---近代船政英雄人物
严复
邓世昌
詹天佑
萨 镇 冰
2、从草根走向成功的人物—60后商界精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南轶闻(随笔集)
(序)
历史的事,不外是据传。

乡里的事,也并非全是亲历,大抵不过都是据说。

据传据说,俱为传说。

当不得真的那些事,却口口相传,滋养一方水土。

若要为愚生扯淡的事寻个标签,按照书篓子的说法,那就该叫文化了。

我是农民。

尽管有些不纯粹——不懂收种节令,不懂拉犁凿土,却摘不掉头上那顶推屎帽。

脚底的泥能擦去,晒黑的皮肤也可以养白弄滋润,手上秋收的茧却还在,纵消散了,一身的老土味终将是个叛徒。

时下常有冒大款财主的,还有扮酷拉时尚、品味小资的,都不怪异,这是社会风气,时代潮流,鄙薄不得。

唯有这样那样的读书人,此番彼般的表演原生态让人起疑:何时中国的农民居然又如此的荣誉了?不禁的有些怀念那个传说中赤脚光荣的年代,想想却又畏惧,祖上成分是大地主,是被革了命的……我的思想真是不一般的矛盾,概因是那种不可说的矛盾吧,一介草民如何打得开历史的结扣。

所幸中国农民总算是阿Q过,虽说是被领导的,终归欢天喜地的做过主人,所以尽管秉承了原始的任劳任怨却并不自卑。

至于那些自贬身价的伪农民,除却冷幽默的贡献,我只能大大的“呸”一声,以示憎恶。

憎恶过了,却是要生活。

无由去探寻生存的价值,只要完整的活着。

作为游手好闲的准农民,一直将不能入学高等学府当成憾事,头上的推屎帽戴得并不那么心甘情愿。

好在书山有路,虽啃得不多,识文断字的本事在锄禾日当午的真农民中是个奇迹,在背井离乡的盲流大军中也还不列尾班,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憧憬能有顶喷香洋气的帽子来戴着,暖这一世春秋,不让人去的时候太过于遗憾。

对于城里人,阿Q过了,农民先天不足的自卑其实无法掩饰。

对于科班的读书人,表面上还得高山仰止,至少生存环境确实低人一筹。

至于文化积蓄,感觉上资源很蒙古,却比伪农民、伪草根的真实许多——假如玉米地和流水线也能算做文化的话。

这样的资源诉于笔端,大约也算是文学的了。

常自咀嚼那些在地摊上淘书的日子,苦涩却又激情,一个梦想的维系,该是一个怎样难以磨灭的过程。

此为序,打开这个随笔集。

(由于时间和其他关系,不一定即时和完整更新。

暂将此文献给所有不甘屈从命运的农民兄弟和爱好文学的草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