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古典概型1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必修3知识点整理:古典概型

高二数学必修3知识点整理:古典概型

【导语】以下是⽆忧考为⼤家推荐的有关⾼⼆数学必修3知识点整理:古典概型,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持! 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 1.基本事件:在⼀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个基本结果称为基本事件; 2.等可能基本事件:若在⼀次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的可能性都相同,则称这些基本事件为等可能基本事件; 3.古典概型:满⾜以下两个条件的随机试验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①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4.古典概型的概率:如果⼀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个,那么每⼀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的概率都是 1,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了其中m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发⽣的概率为nP(A)?m.n 知识点⼀: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 *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试题考查⼀次试验中⽤列举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果,⽽画树状图是列举法的基本⽅法. 解题思路:为了了解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字典排序的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或者利⽤树状图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出来.解答过程:解法⼀: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A?{a,b},B?{a,c},C?{a,d}D?{b,c},E?{b,d},F?{c,d} 解法⼆:树状图 解题后的思考:⽤树状图求解⼀次试验中的基本事件数⽐较直观、形象,可做到不重不漏.掌握列举法,学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例2:(1)向⼀个圆⾯内随机地投射⼀个点,如该点落在圆内任意⼀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2)如图,某同学随机地向⼀靶⼼射击,这⼀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概念.应明确什么是古典概型及其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解题思路:结合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可进⾏判定解决.解答过程: 答:(1)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内所有的点,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限的,虽然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不满⾜古典概型的第⼀个条件. (2)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7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即不满⾜古典概型的第⼆个条件. 解题后的思考:判定是不是古典概型,主要看两个⽅⾯,⼀是实验结果是不是有限的;另⼀个就是每个事件是不是等可能的. ***例3: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的题型,⼀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个正确答案.如果考⽣掌握了考查的内容,他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假设考⽣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古典概型概率的求解运算. 解题思路:解本题的关键,即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古典概型.如果考⽣掌握了全部或部分考查内容,这都不满⾜古典概型的第2个条件——等可能性,因此,只有在假定考⽣不会做,随机地选择了⼀个答案的情况下,才可将此问题看作古典概型. 解答过程:这是⼀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4个:选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即基本事件共有4个,考⽣随机地选择⼀个答案是选择A,B,C,D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从⽽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P(答对\答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1==0.25 基本事件的总数4解题后的思考:运⽤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概率时,⼀定要先判定该试题是不是古典概型,然后明确试验的总的基本事件数,和事件A发⽣的基本事件数,再借助于概率公式运算.⼩结:本知识点的例题主要考查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概念的基本理解.把握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是解决概率问题的第⼀个关键点;理解⼀次试验中的所有基本事件数,和事件A发⽣的基本事件数,是解决概率问题的第⼆个关键点. 知识点⼆:古典概型的运⽤ *例4:同时掷两个骰⼦,计算:(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4)为什么要把两个骰⼦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的基本运算问题. 解题思路:先分析“同时掷两个骰⼦的所有事件数”,然后分析事件A: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基本事件数,最后结合概率公式运算.同时可以运⽤举⼀反三的思想⾃⾏设问、解答. 解答过程: 解:(1)掷⼀个骰⼦的结果有6种,我们把两个骰⼦标上记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的结果都可与2号骰⼦的任意⼀个结果配对,我们⽤⼀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组成同时掷两个骰⼦的⼀个结果(如表),其中第⼀个数表⽰掷1号骰⼦的结果,第⼆个数表⽰掷2号骰⼦的结果.(可由列表法得到)1号骰⼦2号骰⼦1(1,1)(2,1)(3,1)(4,1)(5,1)(6,1)2(1,2)(2,2)(3,2) (4,2)(5,2)(6,2)3(1,3)(2,3)(3,3)(4,3)(5,3)(6,3)4(1,4)(2,4)(3,4)(4,4)(5,4)(6,4)5(1,5)(2,5)(3,5)(4,5) (5,5)(6,5)6(1,6)(2,6)(3,6)(4,6)(5,6)(6,6)123456由表中可知同时掷两个骰⼦的结果共有36种.(2)在上⾯的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4种,分别为:(1,4),(2,3),(3,2),(4,1) (3)由于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其中向上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 P(A)=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41== 基本事件的总数369(4)如果不标上记号,类似于(1,2)和(2,1)的结果将没有区别.这时,所有可能的结果将是: (1,1)(1,2)(1,3)(1,4)(1,5)(1,6)(2,2)(2,3)(2,4)(2,5)(2,6)(3,3)(3,4)(3,5)(3,6)(4,4)(4,5)(4,6)(5,5) (5,6)(6,6)共有21种,和是5的结果有2个,它们是(1,4)(2,3),则所求的概率为 P(A)=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 基本事件的总数21这就需要我们考察两种解法是否满⾜古典概型的要求了.可以通过展⽰两个不同的骰⼦所抛掷出来的点,感受第⼆种⽅法构造的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事件. 解题后的思考:考查同学们运⽤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时应注意验证所构造的基本事件是否满⾜古典概型的第⼆个条件. 对于同时抛掷的问题,我们要将骰⼦编号,因为这样就能反映出所有的情况,不⾄于把(1,2)和(2,1)看作相同的情况,保证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我们也可将此试验通过先后抛掷来解决,这样就有顺序了,则基本事件的出现也是等可能的. **例5:从含有两件正品a1,a2和⼀件次品b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件次品的概率.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放回抽样的古典概型概率的运⽤ 解题思路:⾸先注意到该题中取出的过程是有顺序的.同时明⽩⼀次试验指的是“不放回的,连续的取两次”. 先列举出试验中的所有基本事件数,然后求事件A的基本事件数,利⽤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过程: 解法1:每次取出⼀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a1,a2),(a1,b1),(a2,a1),(a2,b1),(b1,a1),(b1,a2).其中⼩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第2次取出的产品. ⽤A表⽰“取出的两件中,恰好有⼀件次品”这⼀事件,则A=[(a1,b1),(a2,b1),(b1,a1),(b1,a2)]事件A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P(A)= 42=63解法2:可以看作不放回3次⽆顺序抽样,先按抽取顺序(x,y)记录结果,则x有3种可能,y有2种可能,但(x,y),(y,x)是相同的,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有3×2÷2=3种,按同样的⽅法,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2×1÷1=2,因此P(B)= 23解题后的思考:关于不放回抽样,计算基本事件的个数时,既可以看作是有顺序的,也可以看作是⽆顺序的,其结果是⼀样的,但⽆论选择哪⼀种⽅式,观察的⾓度必须⼀致,否则会导致错误. ***例6:从含有两件正品a1,a2和⼀件次品b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件,每次取出后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件次品的概率.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放回抽样的概率问题. 解题思路:⾸先注意到该题中取出的过程是有顺序的.同时明⽩⼀次试验指的是“有放回的,连续的取两次”. 解答过程:每次取出⼀个后放回,连续取两次,其⼀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9个,即 (a1,a1),(a1,a2)和(a1,b1)(a2,a1),(a2,b1)和(a2,a2)(b1,a1),(b1,a2)和(b1,b1) 其中⼩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第2次取出的产品.⽤A表⽰“取出的两件中,恰好有⼀件次品”这⼀事件,则A=[(b1,a1),(b1,a2),(a2,b1),(a1,b1)]事件A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此P(A)= 4.9解题后的思考:对于有放回抽样的概率问题我们要理解每次取的时候,总数是不变的,且同⼀个体可被重复抽取,同时,在求基本事件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结: (1)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公式是⾮常重要的⼀个公式,要深刻体会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的运⽤,为我们学好概率奠定基础. (2)体会求解不放回和有放回概率的题型. 知识点三:随机数产⽣的⽅法及随机模拟试验的步骤 **例7:某篮球爱好者,做投篮练习,假设其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是40%,那么在连续三次投篮中,恰有两次投中的概率是多少?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似计算⾮古典概型的概率. 解题思路:其投篮的可能结果有有限个,但是每个结果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所以不能⽤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我们⽤计算机或计算器做模拟试验可以模拟投篮命中的概率为40%.解答过程: 我们通过设计模拟试验的⽅法来解决问题,利⽤计算机或计算器可以⽣产0到9之间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我们⽤1,2,3,4表⽰投中,⽤5,6,7,8,9,0表⽰未投中,这样可以体现投中的概率是40%.因为是投篮三次,所以每三个随机数作为⼀组. 例如:产⽣20组随机数: 812,932,569,683,271,989,730,537,925,488907,113,966,191,431,257,393,027,556,458 这就相当于做了20次试验,在这组数中,如果恰有两个数在1,2,3,4中,则表⽰恰有两次投中,它们分别是812,932,271,191,393,即共有5个数,我们得到了三次投篮中恰有两次投中的概率近似为解题后的思考: (1)利⽤计算机或计算器做随机模拟试验,可以解决⾮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解问题.(2)对于上述试验,如果亲⼿做⼤量重复试验的话,花费的时间太多,因此利⽤计算机或计算器做随机模拟试验可以⼤⼤节省时间. (3)随机函数(RANDBETWEEN)(a,b)产⽣从整数a到整数b的取整数值的随机数. ⼩结:能够简单的体会模拟试验求解⾮古典概型概率的⽅法和步骤.⾼考对这部分内容不作更多的要求,了解即可.5=25%.20 【同步练习题】 1.(2014•惠州调研)⼀个袋中装有2个红球和2个⽩球,现从袋中取出1个球,然后放回袋中再取出1个球,则取出的2个球同⾊的概率为()A.12;B.13;C.14;D.25 答案:A[把红球标记为红1、红2,⽩球标记为⽩1、⽩2,本试验的基本事件共有16个,其中2个球同⾊的事件有8个:红1,红1,红1、红2,红2、红1,红2、红2,⽩1、⽩1,⽩1、⽩2,⽩2、⽩1,⽩2、⽩2,故所求概率为P=816=12.] 2.(2013•江西⾼考)集合A={2,3},B={1,2,3},从A,B中各任意取⼀个数,则这两数之和等于4的概率是 ()A.23B.12C.13D.16 答案:C[从A,B中各任取⼀个数有(2,1),(2,2),(2,3),(3,1),(3,2),(3,3),共6种情况,其中两个数之和为4的有(2,2),(3,1),故所求概率为26=13.故选C.] 3.(2014•宿州质检)⼀颗质地均匀的正⽅体骰⼦,其六个⾯上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将这⼀颗骰⼦连续抛掷三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三次点数依次构成等差数列的概率为()A.112B.118C.136D.7108 答案:A[基本事件总数为6×6×6,事件“三次点数依次成等差数列”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1,1),(1,2,3),(3,2,1),(2,2,2),(1,3,5),(5,3,1),(2,3,4),(4,3,2),(3,3,3),(2,4,6),(6,4,2),(3,4,5),(5,4,3),(4,4,4),(4,5,6),(6,5,4),(5,5,5),(6,6,6)共18个,所求事件的概率P=186×6×6=112.] 4.(2013•安徽⾼考)若某公司从五位⼤学毕业⽣甲、⼄、丙、丁、戊中录⽤三⼈,这五⼈被录⽤的机会均等,则甲或⼄被录⽤的概率为 ()A.23B.25C.35D.910 答案:D[五⼈录⽤三⼈共有10种不同⽅式,分别为:{丙,丁,戊},{⼄,丁,戊},{⼄,丙,戊},{⼄,丙,丁},{甲,丁,戊},{甲,丙,戊},{甲,丙,丁},{甲,⼄,戊},{甲,⼄,丁},{甲,⼄,丙}. 其中含甲或⼄的情况有9种,故选D.] 5.(理)(2014•安徽⽰范⾼中联考)在棱长分别为1,2,3的长⽅体上随机选取两个相异顶点,若每个顶点被选取的概率相同,则选到两个顶点的距离⼤于3的概率为()A.47B.37C.27D.314 答案:B[从8个顶点中任取两点有C28=28种取法,其线段长分别为1,2,3,5,10,13,14.①其中12条棱长度都⼩于等于3;②其中4条,棱长为1,2的⾯对⾓线长度为5<3;故长度⼤于3的有28-12-4=12,故两点距离⼤于3的概率为12C28=37,故选B.]。

10-1-3古典概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1)

10-1-3古典概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1)

因为C={(2,1),(3,1),(3,2),(4,1),(4,2),(4,3),(5,1), (5,2),(5,3),(5,4),(6,1),(6,2),(6,3),(6,4),(6,5)}, 所以n(C)=15,
从而P(C)
n(C) n()
15 36
=
5. 12
●在例2中,为什么要把两枚骰子标上记号? 你能解释其中原因吗? ●同一个事件的概率,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结果呢?
因为B={(1,0,0),(0,1,0),(0,0,1)},所以事件B发生的可能性 大小为 3.
8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一般地,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样本空间Ω包含n个样本点,事件A包含 其中的k个样本点,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
P( A)
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的个数k 样本空间样本点的总数n
n( A) n()
抽到男生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男生数在班级学生数中所占的比例大 小.因此,可以用男生数与班级学生数的比值来度量.
显然,这个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中有40个样本点,而事件A=“抽到男生” 包含18个样本点.因此,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为 18 9 .
40 20
(2)抛掷一枚硬币3次,事件B=“恰好一次正面朝上”;
概率为396=14.
其中勾股数只有(3,4,5),所以所 求概率为110. 求概率为110.
3.(2019·高考全国卷Ⅱ)生物实验室有 5 只兔子,其中只有 3 只测量过某项
3指.标(2.01若9·从高这考5全只国兔卷子Ⅱ中)生随物机实取验出室3有只5,只则兔恰子有,2 其只中测只量有过该3 只指测标量的过概某率为项
例1.单项选择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 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查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 确的答案.假设考生有一题不会做,他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答对的概率 是多少?

高二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
1.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

3.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4. 概率的定义: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它发生的概率P(A)满足0 ≤ P(A) ≤ 1。

如果P(A)=1,则事件A 为必然事件;如果P(A)=0,则事件A 为不可能事件。

二、古典概型
1. 古典概型的特征: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总的基本事件数。

三、几何概型
1. 几何概型的特征: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 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四、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
1. 互斥事件:如果事件A 和事件B 不能同时发生,那么称事件A 和事件B 为互斥事件。

-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P(A∪B)=P(A)+P(B)(A、B 互斥)。

2. 对立事件:如果事件A 和事件B 必有一个发生,且仅有一个发生,那么称事件A 和事件 B 为对立事件。

-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1 - P(A 的对立事件)。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数学教学案古典概型第一课时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数学教学案古典概型第一课时

古典概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基本事件的特点。

2.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

3.会应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旧知:1.概率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2.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刻画事件A发生的概率?二.课堂导航(一)认识事件的特征材料一: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那么抽到的牌为红心的概率有多大?问题1:试验的基本事件是什么?问题2:抽到红心“为事件B,那么事件B发生是什么意思?问题3:这5种情况是等可能的吗?问题4:抽到红心的概率是多大?材料二:投掷一个骰子,观察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则出现的点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大?问题1:试验的基本事件是什么?问题2:“出现的点数是3的倍数”为事件A,则事件A的发生是什么意思?问题3:这几种情况的发生是等可能的吗?问题4:点数为3的倍数的概率为多大?问题5:以上两段材料的基本事件有什么共同特征?(1)(2)(二)认识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计算公式例1: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五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两只球。

(1) 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2) 摸出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问题1:共有哪些基本事件?问题2: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问题3“抽出两只求都是白球”为事件A,事件A的发生是什么意思?问题4:事件A的概率是多大?问题5:你能否总结一下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例2: 豌豆的高矮性状的遗传由其一对基因决定,其中决定高的基因记为D,决定矮的基因d,则杂交所得第一代的一对基因为Dd。

若第二子代的D, d基因的遗传是等可能的,求第二子代为高茎的概率。

请你按照上题的解题思路解决本题。

思考:你能求出上述第二代的种子经自花传粉得到的第三子代为高茎的概率吗?例3: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问:(1)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 两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多少种?(3) 两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四)巩固练习:1. 某班准备到郊外野营,为此向商店定了帐篷。

高中数学第七章概率2古典概型第1课时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课后习题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数学第七章概率2古典概型第1课时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课后习题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事件属于古典概型的是( )A.任意抛掷两颗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作为基本事件B.篮球运动员投篮,观察他是否投中C.测量一杯水分子的个数D.在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中任取1个2.(2021浙江杭州期中)从一副52张的扑克牌中任抽一张,“抽到K或Q”的概率是( )A.1 26B.113C.326D.2133.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抛掷两次,若先后出现的点数分别为b,c,则方程x2+bx+c=0有相等的实根的概率为( )A.1 12B.19C.136D.1184.(多选题)以下对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则玩一局甲不输的概率是13B.在不超过14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14的概率为115C.将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每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之和是6的概率是536D.从三件正品、一件次品中随机取出两件,则取出的产品全是正品的概率是125.20名高一学生、25名高二学生和30名高三学生在一起座谈,如果任意抽其中一名学生讲话,抽到高一学生的概率是 ,抽到高二学生的概率是 ,抽到高三学生的概率是 .6.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 m的概率为 .7.若甲、乙、丙三人随机地站成一排,则甲、乙两人相邻而站的概率为 .8.某商场举行有奖促销活动,顾客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即可抽奖.抽奖方法是:从装有2个红球A1,A2和1个白球B的甲箱与装有2个红球a1,a2和2个白球b1,b2的乙箱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若摸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则中奖,否则不中奖(所有的球除颜色外都相同).(1)用球的标号列出所有可能的摸出结果.(2)有人认为:两个箱子中的红球比白球多,所以中奖的概率大于不中奖的概率,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9.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门主办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该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参加决赛的队伍按照抽签方式决定出场顺序.通过预赛,选拔出甲、乙、丙三支队伍参加决赛.(1)求决赛中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的概率;(2)求决赛中甲、乙两支队伍出场顺序相邻的概率.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10.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在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且a,b∈{1,2,3,4},若|a-b|≤1,则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得出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A.5 8B.18C.38D.1411.若集合A={1,2,3},B={x∈R|x2-ax+b=0,a∈A,b∈A},则A∩B=B的概率是( )A.2 9B.13C.89D.112.(多选题)一个袋子中装有3件正品和1件次品,按以下要求抽取2件产品,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任取2件,则取出的2件中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是12B.每次抽取1件,不放回抽取两次,样本点总数为16C.每次抽取1件,不放回抽取两次,则取出的2件中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是12D.每次抽取1件,有放回抽取两次,样本点总数为1613.天气预报说,今后三天每天下雨的概率相同,现用随机模拟的方法预测三天中有两天下雨的概率,用骰子点数来产生随机数.依据每天下雨的概率,可规定投一次骰子出现1点和2点代表下雨;投三次骰子代表三天;产生的三个随机数作为一组.得到的10组随机数如下:613,265,114,236,561,435,443,251,154,353.则在此次随机模拟试验中,每天下雨的概率的近似值是 ,三天中有两天下雨的概率的近似值为 .14.有6根细木棒,长度分别为1,2,3,4,5,6,从中任取3根首尾相接,能搭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15.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y.奖励规则如下:①若xy≤3,则奖励玩具一个;②若xy≥8,则奖励水杯一个;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6.某校学生社团组织活动丰富,学生会为了解同学对社团活动的满意程度,随机选取了10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将问卷中的这100人根据其满意度评分值(百分制)按照[40,50),[50,60), [60,70),…,[90,100]分成6组,制成如图所示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图中x的值;(2)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现从被调查的问卷满意度评分值在[60,80)的学生中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进行座谈了解,再从这5人中随机抽取2人作主题发言,求抽取的2人恰在同一组的概率.C级学科素养创新练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春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花卉种子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3月1日至3月5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100颗种子浸泡后的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日期3月1日3月2日3月3日3月4日3月5日温差x/℃101113128发芽数y/颗2325302616 (1)求这5天发芽数的中位数;(2)求这5天的平均发芽数;(3)从3月1日至3月5日中任选2天,记前面一天发芽的种子数为m,后面一天发芽的种子数为n,的概率.用(m,n)的形式列出所有基本事件,并求满足{25≤m≤30,25≤n≤3018.从某商场随机抽取了2 000件商品,按商品价格(单位:元)进行统计,所得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记价格在[800,1 000),[1 000,1 200),[1 200,1 400]对应的小矩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3S2=6S3.(1)按分层随机抽样从价格在[200,400),[1 200,1 400]的商品中共抽取6件,再从这6件中随机抽取2件作价格对比,求抽到的两件商品价格差超过800元的概率;(2)在节日期间,该商场制定了两种不同的促销方案:方案一:全场商品打八折;方案二:全场商品优惠如下表,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值作代表)商品价格[200,400)[400,600)[600,800)[800,1 000)[1 000,1 200)[1 200,1 400]优惠/元3050140160280320第1课时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1.D 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古典概型,主要看它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A选项,任意抛掷两颗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对应的概率不全相等,如点数之和为2与点数之和为3发生的可能性显然不相等,不属于古典概型,故A排除;B选项,“投中”与“未投中”发生的可能性不一定相等,不属于古典概型,故B排除;C选项,杯中水分子有无数多个,不属于古典概型,故C排除;D选项,在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中任取1个,每个球被抽到的机会均等,且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4个,符合古典概型,故D正确.故选D.2.D 设“抽到K或Q”为事件A,∵基本事件总数为52,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8,∴P(A)=8 52=2 13.3.D 样本点总数为6×6=36,若方程有相等的实根,则b2-4c=0,满足这一条件的b,c的值只有两种:b=2,c=1;b=4,c=4,故所求概率为236=1 18.4.BCD 对于A,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9种,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P(甲获胜)=13,P(乙获胜)=1 3,故玩一局甲不输的概率是23,故A错误;对于B,不超过14的素数有2,3,5,7,11,13共6个,从这6个素数中任取2个,有(2,3),(2,5),(2,7), (2,11),(2,13),(3,5),(3,7),(3,11),(3,13),(5,7),(5,11),(5,13),(7,11),(7,13),(11,15),共有15种样本点,其中和等于14的只有(3,11)一组,所以在不超过14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14的概率为115,故B正确;对于C,基本事件总共有6×6=36(种)情况,其中点数之和是6的有(1,5),(2,4),(3,3),(4,2),(5,1),共5种情况,则所求概率是536,故C正确;对于D,记三件正品为A1,A2,A3,一件次品为B,任取两件产品的所有可能为A1A2,A1A3,A1B,A2A3,A2B,A3B,共6种,其中两件都是正品的有A1A2,A1A3,A2A3,共3种,则所求概率为P=36=12,故D正确.故选BCD.5.4 151325 任意抽取一名学生是等可能事件,样本点总数为75,记事件A,B,C分别表示“抽到高一学生”“抽到高二学生”和“抽到高三学生”,则它们包含的样本点的个数分别为20,25和30.故P(A)=2075=415,P(B)=2575=13,P(C)=3075=25.6.15 “从5根竹竿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的所有可能结果为(2.5,2.6),(2.5,2.7),(2.5,2.8), (2.5,2.9),(2.6,2.7),(2.6,2.8),(2.6,2.9),(2.7,2.8),(2.7,2.9),(2.8,2.9),共10个样本点,又“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包括(2.5,2.8),(2.6,2.9),共2个样本点,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所求事件的概率为210= 1 5.7.23 甲、乙、丙三人随机地站成一排有:(甲,乙,丙),(甲,丙,乙),(乙,甲,丙),(乙,丙,甲),(丙,甲,乙), (丙,乙,甲),共6种样本点,其中甲、乙相邻有:(甲,乙,丙),(乙,甲,丙),(丙,甲,乙),(丙,乙,甲),共4种样本点.所以甲、乙两人相邻而站的概率为46= 2 3.8.解(1)所有可能的摸出结果是(A1,a1),(A1,a2),(A1,b1),(A1,b2),(A2,a1),(A2,a2),(A2,b1),(A2,b2), (B,a1),(B,a2),(B,b1),(B,b2).(2)不正确.理由如下:由(1)知,所有可能的摸出结果共12种,其中摸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结果为(A1,a1),(A1,a2),(A2,a1),(A2,a2),共4种,所以中奖的概率为412=13,不中奖的概率为1-13=23>13.故这种说法不正确.9.解根据题意可知其样本空间Ω={(甲,乙,丙),(甲,丙,乙),(乙,甲,丙),(乙,丙,甲),(丙,甲,乙),(丙,乙,甲)},共6个样本点.(1)设“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为事件A,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有:(甲,乙,丙),(乙,甲,丙),共2个,所以P(A)=26=13.所以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的概率为13.(2)设“甲、乙两支队伍出场顺序相邻”为事件B,事件B包含的样本点有:(甲,乙,丙),(乙,甲,丙),(丙,甲,乙),(丙,乙,甲),共4个,所以P(B)=46= 2 3.所以甲、乙两支队伍出场顺序相邻的概率为23.10.A 甲、乙所猜数字的情况有(1,1),(1,2),(1,3),(1,4),(2,1),(2,2),(2,3),(2,4),(3,1),(3,2), (3,3),(3,4),(4,1),(4,2),(4,3),(4,4)共16种情况,其中满足|a-b|≤1的情况有(1,1),(1,2),(2,1),(2,2),(2,3),(3,2),(3,3),(3,4),(4,3),(4,4)共10种情况,故所求概率为1016= 5 8.11.C 随着a,b的取值变化,集合B有32=9(种)可能,如表.经过验证很容易知道其中有8种满足A∩B=B,所以概率是89.故选C.12.ACD 记4件产品分别为1,2,3,a,其中a表示次品.A选项,样本空间Ω={(1,2),(1,3),(1,a),(2,3),(2,a),(3,a)},“恰有一件次品”的样本点为(1,a),(2,a),(3,a),因此其概率P=36=12,A正确;B选项,每次抽取1件,不放回抽取两次,样本空间Ω={(1,2),(1,3),(1,a),(2,1),(2,3),(2,a),(3,1), (3,2),(3,a),(a,1),(a,2),(a,3)},共12种样本点,B错误;C选项,“取出的两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样本点数为6,其概率为12,C正确;D选项,每次抽取1件,有放回抽取两次,样本空间Ω={(1,1),(1,2), (1,3),(1,a),(2,1),(2,2),(2,3),(2,a),(3,1),(3,2),(3,3),(3,a),(a,1),(a,2),(a,3),(a,a)},共16种样本点,D正确.故选ACD.13.1315 每个骰子有6个点数,出现1或2为下雨天,共有6种,则每天下雨的概率的近似值为13,10组数据中,114,251,表示3天中有2天下雨,所以从得到的10组随机数来看,3天中有2天下雨的有2组,则3天中有2天下雨的概率近似值为210= 1 5.14.720 从这6根细木棒中任取3根首尾相接,有(1,2,3),(1,2,4),(1,2,5),(1,2,6),(1,3,4), (1,3,5),(1,3,6),(1,4,5),(1,4,6),(1,5,6),(2,3,4),(2,3,5),(2,3,6),(2,4,5),(2,4,6),(2,5,6), (3,4,5),(3,4,6),(3,5,6),(4,5,6),共20个样本点,能构成三角形的取法有(2,3,4),(2,4,5),(2,5,6),(3,4,5),(3,4,6),(3,5,6),(4,5,6),共7个样本点,所以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P=720.15.解用数对(x,y)表示儿童参加活动先后记录的数,则样本空间Ω与点集S={(x,y)|x∈N,y∈N,1≤x≤4,1≤y≤4}一一对应.因为S中元素的个数是4×4=16,所以样本点总数n=16.(1)记“xy≤3”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共5个,即(1,1),(1,2),(1,3),(2,1),(3,1).所以P(A)=516,即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516.(2)记“xy≥8”为事件B,“3<xy<8”为事件C.则事件B包含的样本点共6个,即(2,4),(3,3),(3,4),(4,2),(4,3),(4,4).所以P(B)=616=38.事件C包含的样本点共5个,即(1,4),(2,2),(2,3),(3,2),(4,1).所以P(C)=516.因为38>516,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16.解(1)由(0.005+0.010+0.030+0.025+0.010+x)×10=1,解得x=0.020.(2)设中位数为m,则0.05+0.1+0.2+(m-70)×0.03=0.5,解得m=75.(3)可得满意度评分值在[60,70)内有20人,抽得样本为2人,记为a1,a2,满意度评分值在[70,80)内有30人,抽得样本为3人,记为b1,b2,b3,样本空间Ω={(a1,a2),(a1,b1),(a1,b2),(a1,b3),(a2,b1), (a2,b2),(a2,b3),(b1,b2),(b1,b3),(b2,b3)},共10个样本点,记“5人中随机抽取2人作主题发言,抽出的2人恰在同一组”为事件A,A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为4,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知P(A)=0.4. 17.解(1)因为16<23<25<26<30,所以这5天发芽数的中位数是25.(2)这5天的平均发芽率为23+25+30+26+16100+100+100+100+100×100%=24%.(3)用(m,n)表示所求基本事件,则有(23,25),(23,30),(23,26),(23,16),(25,30),(25,26), (25,16),(30,26),(30,16),(26,16),共10个基本事件.记满足{25≤m≤30,25≤n≤30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25,30),(25,26),(30,26),共有3个基本事件.所以P(A)=310,即事件{25≤m≤30,25≤n≤30的概率为310.18.解(1)根据频率和为1的性质知0.00050×200+0.00100×200+0.00125×200+S1+S2+S3=1,又S1=3S2=6S3,得到S1=0.30,S2=0.10,S3=0.05.价格在[200,400)的频率为0.00050×200=0.10,价格在[1200,1400]的频率为S3=0.05.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价格在[200,400),[1200,1400]的商品中抽取6件,则在[200,400)上抽取4件,记为a1,a2,a3,a4,在[1200,1400]上抽取2件,记为b1,b2.现从中抽出2件,所有可能情况为:a1a2,a1a3,a1a4,a1b1,a1b2,a2a3,a2a4,a2b1,a2b2,a3a4,a3b1,a3b2,a4b1,a4b2,b1b2,共计15个样本点,其中符合题意的有a1b1,a1b2,a2b1,a2b2,a3b1,a3b2,a4b1,a4b2共8个样本点,因此抽到的两件商品价格差超过800元的概率为P=815.(2)对于方案一,优惠的价钱的平均值为:(300×0.10+500×0.20+700×0.25+900×0.30+1100×0.10+1300×0.05)×20%=150;对于方案二,优惠的价钱的平均值为:30×0.10+50×0.20+140×0.25+160×0.30+280×0.10+320×0.05=140.因为150>140,所以选择方案一更好.。

高二数学古典概型试题

高二数学古典概型试题

高二数学古典概型试题1.某盏吊灯上并联着3个灯泡,如果在某段时间内每个灯泡能正常照明的概率都是则在这段时间内吊灯能照明的概率是()A.B.C.D.【答案】C【解析】这段时间内吊灯不能照明的概率,因此这段时间内吊灯能照明的概率【考点】独立事件的概率.2.若某公司从五位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戌中录用三人,这五人被录用的机会均等,则甲或乙被录用的概率为()A.B.C.D.【答案】D【解析】设“甲或乙被录用”为事件A,则其对立事件表示“甲乙两人都没有被录取”,则P()= ,因此P(A)1-P()=故选D.【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3.某家电专卖店在五一期间设计一项有奖促销活动,每购买一台电视,即可通过电脑产生一组3个数的随机数组,根据下表兑奖:奖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商家为了了解计划的可行性,估计奖金数,进行了随机模拟试验,并产生了20个随机数组,试验结果如下:247,235,145,124,754,353,296,065,379,118,520,378,218,953,254,368,027,111,358,279.(1)在以上模拟的20组数中,随机抽取3组数,至少有1组获奖的概率;(2)根据以上模拟试验的结果,将频率视为概率:(ⅰ)若活动期间某单位购买四台电视,求恰好有两台获奖的概率;(ⅱ)若本次活动平均每台电视的奖金不超过260元,求m的最大值.【答案】(1);(2)(ⅰ),(ⅱ)400.【解析】解题思路:(1)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ⅰ)根据二项分布的概率公式求解;(ⅱ)平均奖金即随机奖金的数学期望.规律总结:1.遇到“至少”、“至多”,且正面情况较多时,可以考虑对立事件的概率;2.利用概率或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及期望、方差解决应用题时,要注意随机变量的实际意义.试题解析:(1)在20组数中,获奖的数组有8组,记“至少有1组获奖”为事件A,则.(2)(ⅰ)购买一台电视机获奖的概率为,则购买的四台电视恰好有两台获奖的概率.(ⅱ)记每台电视的奖金为随机变量,则0,m,2m,5m.由题;;;.则,由于平均每台电视的奖金不超过260元,所以,解得,故本次活动平均每台电视的奖金不超过260元时,m的最大值是400元.【考点】1.古典概型;2.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4.集合,,点P的坐标为(,),,,则点P在直线下方的概率为 .[【答案】【解析】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基本事件总数为个,点P在直线下方这个事件包括共10个基本事件,故该事件的概率为。

28 3.2古典概型1

28 3.2古典概型1

反思感悟: 3.2.1 古典概型(1)班级:高二()班姓名:时间:月日一.学习目标1、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等概念;理解古典概型的特点;2、会用枚举法求解简单的古典概型问题;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二.自学内容。

问题1(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_____________;(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把“掷出的点数小于3”记为事件A,那么事件A包括哪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扑克牌(52张)反扣在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把“抽到红心”记为事件B,那么事件B包括哪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思考:是否一定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事件A(或B)发生的频率估计其概率?请阅读必修三课本P94,梳理相关概念(基本事件、等可能基本事件、古典概型的特点)2、古典概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典概型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事件有n个,那么,每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_______;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了其中m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_________.4、问题1中P(A)=________,P(B)=__________.5、从含有500个个体的总体中,一次性地抽取25个个体,假定其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那么,总体中某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_________;6、某种产品共100件,其中有一等品28件,二等品65件,一等品和二等品都是合格品,其余为不合格品,某人买了这些产品中的1件,他买到一等品的概率为_________,买到合格品的概率为__________.7、有100张卡片(从1号到100号),从中任取一张,取到的卡号是6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__.8、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两张,则取出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三.问题探究例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两只球。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

高中高三数学古典概型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概率计算。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 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

2. 古典概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概率计算和概率分布。

教学难点:
1. 复杂问题的古典概型解题方法。

2. 概率计算过程中的逻辑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相关教材和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古典概型的概念和应用,并提出学习目标。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1. 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

2. 古典概型的应用举例。

3. 概率计算公式和概率分布。

三、示范演练(15分钟)
教师通过几个案例演示古典概型的解题方法和计算过程。

四、分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几个古典概型的实际问题。

五、小结(5分钟)
教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总结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古典概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一(江苏高考):一颗骰子连掷 两次,和为4的概率?
1 12
变式二:这样的游戏公平吗?小军和小民玩掷骰子游戏,他们 约定:两颗骰子掷出去,如果朝上的两个数的和是5,那么小 军获胜,如果朝上的两个数的和是4,那么小民获胜。
不公平!
为什么要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
思考与探究
1号骰子 2号骰子
想一想,对不对
(2)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 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 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 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 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 什么? 答:不是 不满足等可能性。
探究三
随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是古典概型吗?每个基 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你能根据古典概型和基本 事件的概念,检验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吗?
3
4
5
6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时掷两个骰子的结果共有36种。
1号骰子
2号骰子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1) (1,2) (1,3) (( 1, 4) (1,5) (1,6) 1, 4) (2,1) (2,2) ( 22 , 33 ) ( , )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3,6) ( 4, 1) ( 4, 1) (4,2) (4,3) (4,4) (4,5) (4,6) (5,1) (5,2) (5,3) (5,4) (5,5) (5,6) (6,1) (6,2) (6,3) (6,4) (6,5) (6,6)
你遇到过这 类问题吗?
单选题是标准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 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假设考生不会 做,他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 少? 小军和小民玩掷骰子游戏,他们约定:两颗骰子 掷出去,如果朝上的两个数的和是5,那么小军 获胜,如果朝上的两个数的和是4,那么小民获 胜。 这样的游戏公平吗?
( 4,1) (4,2) (4,3) (4,4) (4,5) (4,6) (4,1)
(5,1) (5,2) (5,3) (5,4) (5,5) (5,6) (6,1) (6,2) (6,3) (6,4) (6,5) (6,6)
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 P (A)= = 基本事件的总数 21
四.公式的应用 例4:储蓄卡上的密码是一种四位数字码,每位上的 数字可在0到9这10个数字中选取。 使用储蓄卡时如果随意按下一个四位数字号码, 正好按对这张储蓄卡的密码的概率只有多少?
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 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P(必然事件) =1 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1/2
探究三
随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 骰子是古典概型吗?每个 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 少?
三.古典概型概率公式
例如:P(“出现偶数点”)
=P(“2点”)+P(“4点”)+P(“6点”) =1/6+1/6+1/6=(1+1+1)/6=1/2 “出现偶数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P(“出现偶数点”)= 基本事件的总数
一.基本事件 1.基本事件的定义:
基本事件的特 点是什么?
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2.基本事件的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 件的和。
活学活用一
例1 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 的字母的试验中,有几个基本事件?分别是 什么? 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A={a,b},B={a,c},C={a,d}, D={b,c},E={b,d},F={c,d}。 探究二 你能从上面的两个试验和例题1发现 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P(A)=m/n=
基本事件的总数
5.如何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需抓住几点?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6.使用古典概率公式需抓住几点?
(1)先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 (2) 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及总的事件个数n
基本事件总数为: 有不合格产品的事件A包含的 基本事件数: 18
30
P(A)=18/30=0.6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基本事件的定义: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2.基本事件的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 3.古典概型定义及特点: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4.古典概率公式:
开始
a=-0.75 b=9/64
(2)甲乙两人玩游戏,规则如程序框 所示,则甲胜的概率为
输入三个红球一个白球
任取一个球不放回
再取一个球 两球同色
0.5
甲胜 乙胜 输出结果 结束
; ; ; ; ; ; ; ; ; ; ; ; ; ; ; ;; prz15nsr 上有些坑坑洼洼的地方简单修整一番的。为此,他今儿个下午叫上两个儿子,各自扛了一把铁锹去干这个活计了。这个营生并 不难做,活计也不多,父子三人很快就干完了。但修整完以后,他发现大壮并不急于回家,而是拄着铁锹出神地望着不远处的 小河。深秋的河水非常清澈,还隐隐约约地能听到哗哗哗的流水声。这董家成乍看起来笨嘴笨舌的大粗人一个,但实际上却是 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他稍一观察就发现,大壮的眼里慢慢地也变得清澈起来了——那是强忍着的泪水!大壮打小而喜欢戏水, 和耿英经常抓小鱼儿玩儿的事儿董家成是知道的。他明白,钟情的大壮又在睹物思人了„„董家成知道,大壮这会儿一定是去 了小河边。于是,他也迈着异常沉重的脚步向小河边走去了。他一边慢慢走着一边想,儿子不可以将满腹的苦水一直这样强噎 着了,他今晚必须得和儿子好好地谈一谈。董家成想得没错,大壮出门后,果然是径直往小河边去了。在通往小河边的那条石 子路上,仍然时不时地有蛤蟆跳过,路边菜地里的秋蛐蛐儿,也照样在此起彼伏地叫着。大壮抬头看看天,月亮又快要圆了, 忍不住脱口而出:“耿英,你在哪里啊?今儿个月儿爷爷还没有圆呢,俺提前来看月亮了!”路过那个默默静卧在明亮月光下 的小沙岗时,大壮停下脚步侧转身观望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叹一口气,转身朝河边慢慢走去。在河边转了一圈后,他慢慢来 到那块儿平坦光滑的大石头坐台前轻轻坐了下来。转头看看身边耿英曾经坐过的地方,大壮的鼻子一阵阵发酸„„他从怀里拿 出那幅漂亮的绣花鞋垫,在月光下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又紧紧地贴在脸上„„担心被涌流出来的泪水弄湿了,又赶快拿下来贴 在胸前,哽咽着说:“耿英,俺想你„„”董家成在地边已经站了一会儿了。高大的玉米杆儿掩着,大壮并没有发觉父亲就在 离他不远的地方。董家成不想突然惊扰儿子。他想,大壮能够哭出来最好,就让他将埋藏在心底的苦和痛尽情地宣泄一番哇! 良久,大壮停止了哽咽。董家成看到儿子将绣花鞋垫重新揣到了怀里,擦把脸站起身来,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之后,又慢慢地走 到河边,看着在夜幕下潺潺流来,又不停息地流走的河水开始发呆了,他就从地边上一步跨出来轻轻地念叨着:“这娃儿,到 哪儿去了呢?”大壮抬头一看,发现父亲正不紧不慢地朝小河边走来了,赶快说:“爹,你在找俺吗?俺在这里呢!”说着转 身往父亲这边走来。于是,父子俩人一起来到那块儿平坦光滑的大石头坐台前挨着坐了下来。董家成伸出大手拍拍儿子的腿, 轻轻地说:“壮子,想耿英了哇?”大壮无声地点点头。董家成抬头望着满天空闪闪烁烁的星斗和那一轮近十五的明月,深深 地叹了一口气说:“唉,爹也想他们!很想啊!”良久,董家成摇
(一)概念辨析基础应用
(1)一枚硬币连掷两次,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是( A A 0.5 B0.25 C 0.75 D0 )
(2)从分别写有ABCDE的5张卡片中任取两张,两字母恰好相连的概率 (B ) A 0.2 B 0.4 C 0.3 D 0.7
(二)创新应用
(1)一枚硬币连掷3次事件“恰有两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P(A),事件 “恰有一次反面向上”的概率为P(B),已知P(A)、 P(B)是方程的两个根 求a,b的值。
三.古典概型概率公式
对于古典概型,事件A的概率为:
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P(A)= 基本事件的总数
想一想
古典概型的解题 步骤是什么?
1、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如果是,准 确求出基本事件总个数n; 2、求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
3、P(A)=m/n
四.公式的应用
例2:单选题是标准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如果考生掌握了考查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 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地选择 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4 10 0000 , 0001 , … , 9999 解 总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按对密码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所以要求概率为
1
1 P 1 4 10
例5 某种饮料每箱装6听,如果其中有2 听不合格,质检人员依次不放回从某箱 中随机抽出2听,求检测出不合格产品的 概率.
解:把合格饮料标上1,2,3,4不合格的标上5,6
(2)在上面的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 4种,分别为:(1,4),(2,3),(3,2),(4,1) (3)由于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其中向上点数之 和为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
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4 1 P (A)= = = 基本事件的总数 36 9
1号骰子
2号骰子
3.2.1古典概型
学习目标: 1.基本事件
2.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 3.概率公式应用
探究一
试验: (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2)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 上述两个试验的所有结果是什么?
结果: (1)2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 (2)6个;即“1点”、 它们都是随机事件,我们把这类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