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线材近年生产及进出口

合集下载

电缆进出口分析

电缆进出口分析

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进出口保持高速、持续增长,贸易顺差还在继续扩大。

据统计,2010年电线电缆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43亿元,同比增长29.9%,2011年电线线缆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2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3%;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的9%;同比前几年增长趋缓。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主要输往东南亚、非洲、北美以及西欧。

其中输往亚洲的电线电缆贸易额约占58%、北美洲约占19%、欧洲约占16%。

产品主要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因此与欧美国家同类产品相比,我国线缆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

然而,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贸易壁垒的限制作用正在逐步弱化,而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绿色壁垒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这些绿色壁垒已经成为了当前各国保护国内产业和促进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国电线电缆产品普遍存在着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环保性能差等问题,使得电线电缆产品成为我国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重灾区。

在这方面,欧盟的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这些绿色壁垒对我国的电线电缆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我国电线电缆出口乃至整个机电行业出口贸易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分析欧盟绿色壁垒对电线电缆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不仅在丰富环境规制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面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电线电缆行业跨越欧盟绿色壁垒,扩大电线电缆产品对欧盟出口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绿色壁垒的一般概念和理论入手,多角度分析绿色壁垒的国际贸易效应,并从欧盟WEEE、RoHS、EUP三大指令进行研究,探究欧盟三大绿色壁垒指令对宜兴电线电缆出口基地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我国各界跨越国外绿色壁垒提出建议参考,从而使我国的产品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

1.2 文献综述由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存在准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原因,许多企业往往陷入了粗制滥造-销售不良-资金受限-假冒伪劣的怪圈,前段时间屡屡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也无疑让民众对“中国制造”电线电缆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仍有少数能够与外资企业争锋的品牌中企提供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电缆产品能够在高端市场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2022年1~5月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2年1~5月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2年1~5月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一、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过快;钢材进口数量下降,金额增长;钢铁产品进出口为双顺差在政府接二连三的“减肥”措施打压下,钢铁产品的出口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仍旧遵循市场规律高速增长,“瘦身”目标落空。

并且在4月还突破了2022年12月出口钢材555万吨的最高纪录,出口了钢材715.52万吨,再创单月出口新高。

5月出口钢材617.02万吨,成为出口钢材其次多的月份。

1.钢材出口增长过快出口钢材2744.85万吨,同比增加1478.32万吨,增长116.72%;出口金额180.12亿美元,同比增加110.11亿美元,增长157.26%。

尤其是向欧盟25国出口456.04万吨,同比增加284.86万吨,增长166.41%,已突破210万吨。

我对美国出口钢材192.27万吨,同比增加24.84万吨,增长14.84%。

2022年1~3月,美国钢铁产品进口大幅度下降,共进口钢材和钢坯(锭)785.17万吨、70.54亿美元,同比削减232.77万吨、增加0.89亿美元,下降22.87%、增长1.28%。

其中,进口钢材640.35万吨、62.30亿美元,同比削减120.28万吨、增加3.50亿美元,下降15.81%、增长5.95%;进口钢坯(锭)144.81万吨、8.24亿美元,同比削减112.49万吨,2.60亿美元,下降43.72%、23.99%。

2.出口税难以阻挡钢坯出口,出口税向需方传递出口钢坯361.23万吨,同比增加154.97万吨,增长75.13%;出口金额15.32亿美元,同比增加8.37亿美元,增长120.25%,金额增速大大高于数量增速,出口税向需方传递,出口税难以阻挡钢坯出口。

3.进口钢材数量下降,金额增长进口钢材727.95万吨,同比削减46.23万吨,下降5.97%;进口金额85.70亿美元,同比增加8.17亿美元,增长10.54%。

4.钢铁产品进出口为双顺差净出口钢材2022.90万吨,同比增加1524.55万吨,增长309.65%;贸易顺差94.42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贸易逆差7.51亿美元。

螺纹钢出口情况分析报告

螺纹钢出口情况分析报告

螺纹钢出口情况分析报告一、现状近年来,我国螺纹钢出口量呈稳步上升趋势。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螺纹钢出口量达到200万吨,同比增长10%。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势头。

二、主要出口市场我国螺纹钢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区。

其中,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是我国螺纹钢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在这些市场中,我国螺纹钢因其优良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价格走势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原材料成本波动的影响,我国螺纹钢出口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近年来,我国螺纹钢出口价格在600800美元/吨之间波动。

在出口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价格成为了我国螺纹钢出口的一个重要优势。

四、竞争对手我国螺纹钢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和美洲的一些钢铁企业。

与竞争对手相比,我国螺纹钢在价格、质量、品种和交货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竞争对手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也在不断加大投入,给我国螺纹钢出口带来一定的压力。

五、优势与挑战1. 优势(1)成本优势:我国螺纹钢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出口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2)质量优势:我国螺纹钢质量优良,能够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3)品种优势:我国螺纹钢品种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4)地理优势:我国地处亚洲,靠近主要出口市场,有利于缩短交货期,提高客户满意度。

2. 挑战(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际螺纹钢产能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贸易壁垒:一些国家对我国螺纹钢出口设置贸易壁垒,如反倾销、关税等,影响我国螺纹钢的出口。

(3)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给我国螺纹钢出口带来不确定性。

(4)技术研发不足:与竞争对手相比,我国在技术研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制约了螺纹钢出口的竞争力。

我国螺纹钢出口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拥有诸多优势。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我国螺纹钢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拓展新兴市场,以实现我国螺纹钢出口的持续增长。

我国线材生产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线材生产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线材生产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罗安智,龙莉,王兴连,李韵(武钢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80 )摘要:综述近年我国线材生产需求现状及发展,重点对我国线材产能产量、品种结构、线材市场形势及线材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线材;生产需求;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上线材产销最大的国家,线材产量占世界线材总产量的40%以上[1]。

近年我国线材保持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15%以上:2009年我国线材总产量9580万吨,同比增长21%,2010年上半年全国线材产量5285万吨,同比增长18.3%。

在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比例中,线材约占14%,是仅次于钢筋的第二大钢材产品。

在看到我国线材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国线材产业目前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生产规模与产品结构的不相适应,己成为困扰我国线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我国线材产业处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而高附加值产品实物质量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国内线材产能过度释放、上下游环境、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近年我国线材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线材总体需求增长趋势放缓,线材行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线材价格大幅波动而难以掌控,给线材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和思考。

1 近年来我国线材生产发展现状据中钢协2009年12月统计月报,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5.68亿吨、钢材产量6.92亿吨,同比增长13.5%、18.5%;全国线材产量9586万吨,同比增长20.9%,线材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13.84%。

在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中,钢筋、线材、中厚宽钢带产品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17.55%、13.84%、12.11%,其次为棒材、热轧窄带钢、中小型型钢等,产品产量比例分别为8.04%、6.61%、5.95%。

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比例见图1。

14%8%4%图1 2009年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比例图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均加快了建设的步伐,近年来我国线材生产保持持续增长的旺盛态势,线材产能、产量同步增长,2003年至2009年底,线材产能、产量均增长了1.3倍,年平均增长率近20%,线材产能利用率在85%~95%之间,其中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线材产能未能得到较大释放,产能利用率为85%,产量同比增长仅1.3%(见表1)。

2024年铜杆线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铜杆线材市场发展现状

铜杆线材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铜杆线材是一种重要的电工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讯等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铜杆线材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和壮大。

本文将详细探讨当前铜杆线材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市场规模及增长目前,全球铜杆线材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铜杆线材市场规模达到xx.xx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xx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建筑行业和电力行业的需求增加,以及新能源行业的兴起。

中国是世界上铜杆线材市场最大的消费国家,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铜杆线材市场在2019年达到xx.xx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xx亿美元。

中国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力、通讯等行业对铜杆线材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铜杆线材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众多的厂商竞争。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A公司、B公司、C公司等。

这些公司拥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进入了铜杆线材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这些新兴企业通过引入创新技术和持续研发,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威胁着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

市场驱动因素铜杆线材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了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进而带动了铜杆线材的需求增长。

其次,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产业的兴起,也对铜杆线材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再者,传统能源行业的改造升级,如电网建设和电力设备更新等,对铜杆线材市场的需求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铜杆线材市场正面临着一些技术发展的趋势。

首先,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铜杆线材的性能和品质。

例如,采用不同的合金元素掺杂,可以增强铜杆线材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

其次,智能化制造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绿色环保和能源节约的要求也促使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加环保的工艺和技术。

国内钢丝绳市场的态势分析

国内钢丝绳市场的态势分析

国内钢丝绳市场的态势分析一、市场概况国内钢丝绳市场是指中国国内的钢丝绳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总体情况。

钢丝绳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在建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供需状况、主要产品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国内钢丝绳市场的态势进行分析。

二、市场规模国内钢丝绳市场规模庞大,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钢丝绳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钢丝绳产量达到1000万吨,同比增长10%。

估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三、供需状况1. 供应方面:国内钢丝绳市场的供应主要来自于钢铁企业和专业钢丝绳生产厂家。

钢丝绳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拉拔、绞线、镀锌等工艺,技术要求较高。

目前,国内有一批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的钢丝绳生产企业,如宝钢、鞍钢等。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 需求方面:国内钢丝绳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建造、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工业领域的发展,对钢丝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同时,钢丝绳在户外运动、娱乐设施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四、主要产品1. 高强度钢丝绳:高强度钢丝绳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品。

它具有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吊装、起重、挖掘等领域。

2. 不锈钢钢丝绳:不锈钢钢丝绳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适合于海洋环境和化学工业等特殊场合。

3. 镀锌钢丝绳:镀锌钢丝绳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广泛应用于建造、桥梁、电力等领域。

五、应用领域1. 建造行业:钢丝绳在建造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吊装、起重、悬挂等工作。

例如,在高楼大厦的施工过程中,钢丝绳被用于吊装重物、人员运输等。

2. 航空航天领域:钢丝绳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被用于飞机起落架、悬挂系统、飞行器控制系统等。

3.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对钢丝绳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油井、石油开采、石油储存等环节。

2022年中国精细电子线材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中国精细电子线材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中国精细电子线材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细分领域市场发展概况(1)消费电子线材细分市场消费电子线材是连接电气线路的电子元件之一,主要是在器件与组件、组件与机柜、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起电能连接和信号传递的作用,并且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

消费电子线材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是电线电缆行业的重要分支,为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办公等领域配套服务,具有体积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1、终端市场规模-家电行业《2020-2026年中国超细微电子线材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8,104亿元。

其中,空调市场零售额达到1,980亿元,洗衣机市场零售额达到707亿元,冰箱市场零售额达到969亿元。

2018年家电行业出口额达到686.3亿美元。

传统家电进入消费者家庭较早,普及率较高,市场规模庞大。

同时,智慧家电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为家电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预测,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预计可以增加1.5亿台高效节能智能家电的销售,拉动消费约7,000亿元。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预测2019年家电市场零售规模达到8,291亿元。

2、消费电子线材市场规模消费电子线材作为整个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行业的配套产品,近年来增长迅速,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但同时也面临竞争白热化、同质化的挑战。

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产品迭代呈现环保化、节能化、小型化和高速化的趋势,对消费电子线材的品种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消费电子线材在家用电器、计算机、智能化办公等领域应用广泛,全球消费电子线材市场需求稳定。

2017年,全球消费电子线材市场增长至124.3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150.7亿美元。

由于电子类产品生命周期短,新旧产品的迭代频繁,且伴随着消费升级,家用电器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将趋于频繁。

2024年线材(盘条)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线材(盘条)市场需求分析

线材(盘条)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线材(盘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信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线材(盘条)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趋势、市场驱动因素和发展机遇等方面,对线材(盘条)市场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线材(盘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我国线材(盘条)市场年销售额已经达到数百亿元,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线材(盘条)市场的巨大规模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市场趋势3.1 技术升级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线材(盘条)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

传统的线材(盘条)所具备的强度、导电性能等特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因此市场对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新型线材(盘条)需求日益增加。

3.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市场对环保型线材(盘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环保型线材(盘条)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在未来将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

4. 市场驱动因素4.1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线材(盘条)市场的需求增加。

建筑行业对线材(盘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电力、照明和通信等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对线材(盘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4.2 电力行业的加速发展电力行业是线材(盘条)市场的重要需求方之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加速发展,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也在不断进行,这促使了对线材(盘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5. 发展机遇5.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铁路、电网等方面。

这将为线材(盘条)市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加。

5.2 外贸出口需求我国线材(盘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出口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强,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线材(盘条)的外贸出口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线材近年生产及进出口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发展,线材的应用向建筑、餐饮、医疗、装修等各种民用行业不断扩展,线材的消费需求增加。

国内钢铁企业生产的线材用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工程及建筑结构用线材,作为配筋使用;另一类是工业线材,作为线材制品用的原料或直接用于生产紧固件及弹簧等。

近十年来,我国线材行业高速发展,并在产能及产量都达到历史峰值后开始回落。

本文将对我国线材近年来的生产及消费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

1 线材产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线材产能仅5829万吨,其中高速线材产能2958万吨;到2013年,全国线材产能已达2.17亿吨,其中高速线材产能1.33亿吨。

这十年间我国线材产能增长了2.7倍,其中高速线材产能增长了3.5倍,高速线材产能占比从2004年的50.7%增至61.3%。

因此,可以说高速线材产能的增长于线材产能的增长而言功不可没。

2013年以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线材产能数据,但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公布的重点统计企业线材产能以及高速线材产能情况来看,2013年的2.17亿吨线材产能已是峰值,之后随着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落后产能相继退出,国内线材产能出现回落。

2 线材产量
如图1所示,2010年我国线材产量已经超过1亿吨,达到1.06亿吨;20 11年线材产量达到1.24亿吨,同比增幅高达16.86%,此后线材产量继续逐年增长,但增幅下降。

至2014年,国内线材产量达到峰值1.53亿吨,此后逐年下降,2016年线材产量降至1.42亿吨,同比减少-3.42%;2017年产量为1.3 0亿吨,同比下降-8.76%,降幅扩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钢铁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彻底清除地条钢。

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基本面,拉动建筑钢材价格持续回升,其利润高于工业线材,导致许多企业进行“优转普”,因而国内工业线材产量持续下降。

3 线材进口
2011-2017年,我国线材进口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60万吨左右,如表1所示。

进口量最低值出现在2012年,为43.8万吨。

线材整体进口量较小且较为稳定,表明我国线材产品已能够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无需大量进口。

从进口的线材结构来看,线材进口产品以普线材为主,占比在60%左右,但普线材进口量占比是逐年下降的,而热轧合金钢线材进口量占比不断升高,说明我国部分专业用途的高品质线材需求仍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线材进口价格方面,我国线材进口平均价格呈逐年下降态势。

2011年我国线材进口平均价格为1373.6美元/吨,2016年跌至919.4美元/吨,降幅高达33.1%。

2017年全球钢材价格普遍上行,我国进口的线材价格回升至1110.0
美元/吨。

4 线材出口
2011-2015年,我国线材出口量增长了3倍多,如表2所示,特别是2014 -2015年国内钢价低迷期间,国内钢铁企业争相出口,导致线材出口量急剧上
升。

2016-2017年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国内钢材价格持续回升,线材出口量减少,特别是2017年,线材出口量降低至625.9万吨,与2015年线材出口量峰值相比几乎下降一半。

从线材品种结构来看,线材出口产品主要以热轧合金钢线材为主,比例在98%左右,并保持稳定。

这表明国外对线材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普线材出口量已降至2万吨。

线材出口价格方面,2011-2016年间我国线材出口价格一路下跌,2017年出口价格出现回升,这与线材进口价格呈现一致的趋势。

2016年为近年来线材出口平均价格的最低点,为348.3美元/吨,而同期的进口平均价格仍高达91 9.4美元/吨,这表明我国进口的线材为高端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主要进口来源地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出口的线材与进口线材相比相对低端,其平均价格不及进口价格的一半,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泰国、韩国、越南、印度等国家。

纵观我国近年来线材进出口整体情况,线材进口量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国钢铁冶炼水平不断进步,线材生产技术能力和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以前诸多不能生产或自产成本较高的线材品种逐步普材化。

截至目前,我国线材除少数几个品种外,产品的数量、种类、质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无需大量进口。

5 线材表观消费量
我国线材表观消费量在经历了2011-2013年的高增长后,在2014年达到峰值1.42亿吨,此后开始下降,如图2所示。

从我国线材出口量在线材总产量中的占比情况看,2015年线材出口比例最高,但也仅达到8.3%,2017年线材出口比例更是降低至4.8%,这充分说明我国生产的线材主要用于满足国内消费。

2015-2017年表观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落后产能退出导致国内线材产量下降。

6 线材区域流向
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数量2011-2017年稳定在78-98家,列入统计的线材产量占全国线材总产量的比重稳定在60%-65%。

因此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线材产品流向基本反映了全国的线材产品流向,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研究线材产品流向,即研究钢铁企业在不同区域市场所实现的钢材销售量,从而反映出各个区域市场内城市对线材的消费水平变化趋势。

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线材分区域流入量变化如表3所示。

2011-2017年,流入华东地区的线材量一直居于全国首位,占比达到35%-42%;流入华北地区的线材量比例基本稳定在18%-22%,位居第二;流入中南地区的线材量处于第三位,其流入线材比重保持在14%-1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华东、华北以及中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线材消费地区,特别是华东地区,是我国线材生产企业的核心销售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最大的线材消费市场,这与其经济增长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密不可分。

根据中钢协数据,2017年华东地区线材产量3406万吨,区域内线材销售3173万吨,线材区域流出量仅233万吨。

而华北地区则不同,2017年区域线材产量2726万吨,位于华东地区之后,但区域内线材销售仅1405万吨,线材区域流出量高达1321万吨。

从2017年全国线材区域流出情况来看,除了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线材产量供大于求外,中南、西南、西北均是线材净流入地区,即区域内线材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区域外线材需跨区进行销售。

综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高线生产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十年的高速线材轧机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线材行业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国线材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从总量上看,我国线材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无需大量进口,并且国内产品也具备一定的出口竞争力。

但从线材产品结构上看,目前线材深加工产品占比仅40%左右,高附加值线材品种占比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