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单元学习任务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能力
2017年上海市黄浦 区级青年教师课题立项名单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级青年教师课题立项名单课题标题学校课题负责人基于新版《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高中语文教材经典篇目作业设计和实践上海市格致中学张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高中化学慕课实践研究上海市格致中学李国罡以微课形式将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上海市格致中学林佳乐基于学科基本要求,构建课堂微测评“实验室”上海市格致中学侯晓灿新高考政策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独立意识培养探究上海市向明中学杨伟明基于化学史的元素周期律教学研究_ 上海市向明中学赵松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中生生涯辅导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敬业中学姚项哲惠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朱华筠国内普通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与IBDP组一语文教材比较研究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应佳鑫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建构高中语文课堂演讲的序列化教学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羊立彦混合学习视域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蒋清玲Dictogloss听写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第十中学梅娜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渗透——数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上海市第十中学王涛初中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对普通完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用的探究上海市金陵中学方舒心理剧对于二胎学生积极情绪的影响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陈剑超微课在初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黄钦贇预备年级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障碍及成因分析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卞新园依托逻辑表达空间创新实验室提升初中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与研究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卢音骏过程性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徐顾初中数学小班化分层教学中即时反馈策略的研究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邓璐珺新媒体时代下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探索——以卢湾中学“众教育”理念为例上海市卢湾中学孙晗Writer'schecklist运用于初中六年级写话教学的实上海市尚文中学李蓓青基于HPM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上海市尚文中学郑洁新兴虚拟现实艺术在初中美术探究性课程中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研究上海市新晖中学王晨荣基于STEM的初中3D打印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陈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有效落实的研究上海市实验小学李亚南小学三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上海市实验小学方懿小学高年段“数形结合专题”教学资料包的开发与研究黄浦区董家渡第二小学蒋兰兰小学五年级英语“语篇阅读作业”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黄浦区董家渡第二小学马炜超借助英语学习任务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戴芾低年级数学课堂300秒情境性练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宗懿在群文阅读中培养五年级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研究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宋馨仪“云课堂”技术支持下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的实践研究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田文颖指向小学生阅读素养养成的低年级阅读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研究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柴雯静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自然长周期作业的实践研究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范瑛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行动研究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倪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究黄浦区回民小学谢志瑞天文软件在小学自然探究式学习中的运用初探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夏志骏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英语绘本阅读中的应用研究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祝歆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的研究黄浦区报童小学任怡徐佳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治疗作用于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梅瑛“童心视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陈佳蓉借助微课提升低年级特殊学生美术技能---使用固体胶制作美术作品的黄浦区阳光学校王雨薇STEM+项目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黄浦区奥林幼儿园沈妙苗小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生活化材料的设计与使用——以个别化学习活动为例黄浦区荷花池第二幼儿园宫蕾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手册”的开发与实践黄浦区小天地幼儿园顾雯怡家园休闲活动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黄浦区星光幼儿园朱昌榕美术集体活动中“范例”不同呈现方式的实践研究黄浦区瑞金一路幼儿园王嘉晔教师推动幼儿有效开展餐后活动的策略研究黄浦区瑞金一路幼儿园刘文莹培养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研究黄浦区民办明日星幼儿园崇琛琛大班“问题探究式”科学活动实施的策略研究黄浦区汇龙幼儿园雷琦APP软件在大班个别化美术活动中运用的策略研究黄浦区汇龙幼儿园庄妍蓉大班幼儿室内运动中“一处多玩”的实践研究黄浦区学前幼儿园陈阳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大班写生集体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黄浦区学前幼儿园范怡婷指向小班幼儿基础素养的“周末家庭护照”的开发与实践黄浦区学前幼儿园金佩中班幼儿自主结伴活动的策略研究黄浦区复兴中路第二幼儿园朱琦怡AR技术在小班科学领域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黄浦区瞿溪路幼儿园唐沁斌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中低结构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黄浦区西凌第一幼儿园张玲提升5-6岁幼儿深度阅读力的对策研究——以幼儿阅读延展小书为例黄浦区西凌第一幼儿园谈佳乐基于结构化教学理念下自闭症幼儿生活活动设计的案例研究黄浦区文庙路幼儿园居敏在共情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共情能力的实践研究黄浦区宁波路幼儿园龚雯互联网+背景下微信订阅号对于亲子绘本阅读偏好的影响研究黄浦区南京东路幼儿园谢露君运用“百宝箱”材料开展中班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黄浦区海粟幼儿园严琼中班幼儿“美术欣赏十分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黄浦区海粟幼儿园袁怡曼基础素养视角下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和习惯培养的支持策略研究黄浦区蓬莱路幼儿园沈芳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共享思维的实践研究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唐玉婧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生物微课程开发实践研究_ 上海市格致中学邢胜杰基于问题图式的物理习题课学案设计研究上海市敬业中学张丽琴基于问题库推进初中生英语课内个性化阅读的实践研究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吴一穹初中物理与科学学科“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衔接研究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郑富基于“蓬莱小镇”课程的小学生高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胡佳佳小学作文教学使用“美篇”APP开展线上写作研究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夏瑛对小学生开展海洋国土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发与实施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林洁颖提高小班个别化学习材料设计与投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王佳贤纸牌游戏在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运用的实践研究——以数领域为例黄浦区西凌第一幼儿园符晓雯大班幼儿音乐吟诵古诗的集体教学实践研究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赵安逸。
浅谈小学英语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英语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认读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英语课程标准》中具体描述了读的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和短文。
”人教PEP教材的词汇表中都明确地注明:“黑体词要求听、说、认读”。
在小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尽管教师也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认读,但学生的认读水平还是不高,教师板书的独立的单词、句子学生能认读,但这些单词、句子融入阅读短文中,学生要认读就有些难度。
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二、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1、教给认读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拐杖,教他们一些认读的方法。
认读,通俗地说,就是朗读。
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朗读英语时,眼看词句,口读音调,耳听读音,脑思语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语言学习活动。
其次,小学生的朗读以模仿为主,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如句型朗读中重音连读,语音语调等,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指导学生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地朗读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
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
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借助字典进行预习或自学,培养阅读能力。
2、提供认读时间。
1)课内朗读度的把握。
读是基本的语言活动之一。
坚持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短文和故事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强化其对单词和句型的记忆。
①课前5分钟朗读(一般用于复习阶段)。
每节课上课铃声响后,让英语小干部带领学生读一个单元,滚动式进行朗读。
②单词教学做到词、卡配对,避免学生看到图片能说出单词,但看到单词却不能认读。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

6 n 卞 曹
。
堡 阶 一般 段, 从一年 始, 为 进行 音 级起 多 读 规则的 练, 学生 立字 及字 合与 训 让 建 母 母组
语言的心理过程 ,一般的教材 都没有 要求学 生认读单词 , 只 这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应该贯穿在小学英语学 习的 整个阶段。
V 又 J 一 二 级 生 根 儿 学 发 的 知 Jf_ t 字 音, 音 字,效 。 、年 学 。 据 童 习 音 感 , i !t 读 听 辨 , 果 J ̄l ,i l看 t 的
/
相应 的音和义联系起来。儿童
心 理 学 告 诉 我 们 :小 学 低 年 级 “ 的学 生 , 教学 的影 响 下 , 意 在 有
注 意 正 在 开 始 发 展 ,而 无 意 注
成拼读能力的基础 。 要想让学生有正确听音, 读准音的
能 力 , 学 习词汇 的时 候 , 定 要从 听 力 人手 , 让 学 在 一 要 生先听 正确 的发音 , 后再 张嘴 。 然
规则直呼或拼读生词的能力。如 :a是学生学习过的 bg
单词 , 生 知道 这个 单 词 中的 字 母a 音后 , 根 据这 学 发 能 “ ” 方面 , 师 要训练学 生整 体识词 的能 力 、 与词 认 的 教 图
生
卜
~-
整个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的始 一规则拓展性地读出生词: dddc , nh 等。 b , ,t a, t 在 a a ap a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不同
的 学 习 要 求 和 目标 。 只 有 每 一
对应认读的能力。比如可以利用学生的单词卡片做这
样一个 练 习 : 师 出示仅有 文字 的单 词卡片 , 求学 生 教 要
厶 \ ,
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

浅谈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摘要】教学,对于有经验的老师来说可能是轻车熟路,然而对于没经验的老师来说,可就没那么简单,可以说此时的教学是在摸索中前进的。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单词和短语已经朗读得非常熟练,然而当把某个词单独拿出来让其朗读时很不理想。
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不是学生没有学会,而恰恰是他们忽略了对单词或词组的认读。
【关键词】认读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兴趣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24-01一、认读的定义认读,通俗地说,就是朗读。
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朗读英语时,眼看词句,口读音调,耳听读音,脑思语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语言学习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的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认读的必要性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单词或者句子他能读得很流利,也知道汉语意思,甚至你问他上句,他能回答出来下句,然而,当进行实际的检测中,尤其是笔试检查中,往往状况百出,让人不得其解。
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归因于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不够。
认读是阅读的基础。
阅读往往是阅读相对长一些的语段或者是对话,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信息或者是理解这个语段的意思。
所以认读是阅读的前提,是基础。
基础打不好,在英语的学习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版《英语课堂标准》对小学英语“读”的能力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
一级目标为:能看图识字;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目标为:能认读所学的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命令;能看懂贺卡所表达的的简短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张怡华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单元教学作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关注。
大单元教学要以主题为中心,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富有知识性和中文化的主题,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基于此,文章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进行分析,以主题为导向,对当前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进行重点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
希望能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对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阅读是读者接受信息和知识的一个主要的途径,同样是英语语言技能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大单元”视野下,进行小学英语识字教学的设计,对于促进学生识字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音频和互动故事书,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
现今的英语阅读教学更注重语境的营造,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子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鼓励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和讨论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一些教材过于侧重机械性的练习,如填空和选择题,这可能限制了学生对阅读的真正理解。
一些教材内容质量不高,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应用,使学习变得枯燥和脱离实际。
目前的英语阅读评估主要以笔试为主,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忽略了口语和听力方面的表现。
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和家长。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素养。
2.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英语阅读的意义2.1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大单元视域下的英语阅读以一个广阔的主题或话题为基础,将相关的文章、故事和材料整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深入学习和探索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这些基本能力。
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的目标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
以下是一个示例,以“如何介绍自己”为主题的小学英语单元为例,设定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导入与启发
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认识一些常见的身体部位和服饰,并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欲望。
第二课时:词汇学习
目标:学生能听、说、认读并正确使用一些身体部位和服饰的英语词汇。
第三课时:句型学习
目标:学生理解并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型,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家庭情况等。
第四课时:对话训练
目标: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对话练习,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课时:表演与展示
目标: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表演,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都很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英语学习任务案例

小学生英语学习任务案例1. 音标研究任务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音标,提高学生的发音能力。
任务:1. 学生需要记住所有英语音标,并且能够正确地发音。
2.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英语音标运用到实际的单词和句子中。
2. 单词研究任务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任务:1. 学生需要在一周内记住30个英语单词。
2. 学生需要使用这些单词进行句子构建或者故事创作。
3. 语法研究任务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如时态、语态、冠词等。
任务:1. 学生需要研究并理解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2. 学生需要通过填空或者改错等方式,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 听力理解任务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任务:1. 学生需要听一段英语对话或者故事,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
5. 口语表达任务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1. 学生需要每天进行英语口语练,如朗读、对话等。
2.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或者活动中,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或者进行简单的交流。
6. 阅读理解任务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任务:1. 学生需要读一篇英语短文,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
以上是小学生英语研究的六大任务。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研究计划和策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以PEP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_5_Dinner’s_r

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以PEP 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Dinner ’s ready 为例文|姚乐栩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但目前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无法产生明显的检测效果,引发“教”与“学”脱节的现象。
笔者正在积极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作业方式,融合新理念、新任务,寻求学科教育的纵向延伸及横向拓展。
笔者以“主题引领、任务驱动”为主体设计小学英语单元作业,整合碎片化的单元教学内容,深化学习主题。
此外,此类作业与课堂教学也有着深度关联,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的展评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脉络单元作业需要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任务进行设计。
教师应立足教材文本、分析语篇和教学资源、关注教学重难点,并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单元整体主题框架。
在PEP 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Dinner ’s ready 这一单元中,教材的核心话题围绕“Dinner ”展开。
学生围绕话题了解相关的词汇、句型,能够利用英语进行点餐及询问其他人的用餐意愿,并最终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
结合上述对单元内容的分析,笔者制订了符合单元教学内容的主题来实现主线拓展,而各项与子话题联结的语用任务能帮助学生逐步深化理解单元主题意义,并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不断叠加语言支架,一步步完成进阶式的语用任务,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见图1)。
二、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目标教师在此类教学模式下设置的单元作业,需要与单元内容的教学目标相对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元作业的辅助功能。
在学习单元内容时,学生要以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为目标。
与之对应的作业目标则应围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方向开展,真正实现“从学到用”的有效迁移(见图2和表1)。
图2作者简介:姚乐栩(1991—),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单元学习任务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能力
作者:陈燕婷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12期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学习英语,缺乏单词认读意识。
经过教学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英语认读能力,将认读有机融合在听说中,自主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单作为周末家庭作业,将认读能力的培养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借助家长的辅导,实现家校共育。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能力;单元学习任务单
一、低年级学生单词认读的现状及必要性
笔者任教的深圳地区使用沪教牛津英语深圳版教材,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大部分学生看着教材里的图片能熟练说出对应的单词,对单词的音、义能准确对应,但在认读单词的“形”存在较大困难,当单词迁移至教材外的其他地方则无法认读。
由于教材中二年级才开始学习26个英文字母,笔者培养一年级学生把单词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进行认读,从而对单词的音、形、义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而非对逐个字母进行识别拼读。
一年级学生普遍年龄6-7岁,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且容易分散,学习自觉性和刻苦性欠缺,词汇认读关过不了而盲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兴趣感会逐渐丧失,缺乏动力和兴趣投入新一轮的学习中。
二、单元学习任务单实现家校共育
笔者认同并遵照低年级英语教学“听说领先”的原则,与此同时注重将认读有机融合在听说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在听说中指读和认读的意识,在课堂上坚持正确示范和带领学生一起指读,耐心指导和督促学生养成并坚持指读习惯,培养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
语言的习得需要不断复现和巩固,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共育,因此认读需要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自主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单,梳理本单元基础内容和重难点知识,以文字、图表、思维导图等不同形式呈现,布置为周末家庭作业。
学生在完成任务单過程中通过指读和认读检测图文信息匹配的能力,逐步养成认读单词的意识,提高认读单词的能力。
三、单元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原则
单元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编制不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机械练习题的叠加,而是要以生为本,基于学情,贴合教学内容,并科学合理编排,采用简单有趣的形式,以学生喜爱的挑战冲关任务的活动形式呈现。
(一)充分掌握学情
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单首要的是基于学情,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单词认读的情况和疑难易错点有充分的预设,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且难度具有层次递进性的任务单,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贴合教学内容
没有一本教材是专门为某个班级设计的,但是教学内容却可以做到独家定制,布置为周末作业的单元学习任务单也需要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精心选择和设计难度适宜的任务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巩固单元知识,熟悉的任务形式也提升了学生完成任务单的自信心。
(三)形式简单有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长短,设计形式丰富的学习任务,将单词放在具体图片中、语境中和活动中直观认读,在图文并茂的任务进行有意义的认读操练,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完成任务。
四、单元学习任务单的运用
笔者设计和使用的学习任务单分为“基础部分”“拓展部分”和“家校评语”三大部分,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的任务都是基于本单元主题内容设计、选择和优化的,任务的难度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采用学生们在课上和练习册中操练过的熟悉形式,并且在每个任务下均设置了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的反馈,最后的家校评语由家长和教师分别完成。
(一)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将学生需要在本单元掌握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等罗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指读和认读的任务清晰而明确,是必做项目。
每单元基础部分以4-5个不同形式的任务组成,主要形式有:I can say(我会说出图片的单词);I can point and read(我会指读);I can draw(我会画);I can match and say(我会连线并说一说);I can judge(我会判断);I can introduce(我会介绍)等。
(二)拓展部分
当学生顺利完成必做的基础部分,可继续自选挑战拓展部分。
这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延伸拓展的学习内容,以创编、做调查等多种形式,并融合课堂拓展的主题歌曲和绘本。
每单元的拓展部分以3-4个不同形式的任务组成,主要形式有:I can look and answer(我会看图回答);I can say more(我可以说更多);I can make a new chant/dialogue(我会创编新的韵律诗/对话);I can do a survey and introduce(我会做调查并介绍);I can sing and read(我会唱歌曲和读绘本)等等。
(三)家校评语
基础和拓展部分的每个任务完成后,右侧都需要学生和家长双主体进行评价。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通过任务完成与否情况画笑脸或哭脸,家长评价中需要家长根据陪伴观察孩子的完成情况在一个笑脸或两个笑脸旁打钩。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在每个任务之后都能及时记录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形成学习轨迹,对自我的学习掌握情况有更全面和深层次的了解。
家长在观察孩子完成任务中直观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从而和孩子一起总结出已熟练掌握的知识、仍需加强巩固的知识、复习后仍有疑惑或有待改进的地方。
老师在查阅单元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也能客观了解每个学生认读的掌握情况,在教师评语中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并归纳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从而在接下来的教学策略中更有针对性。
五、结束语
低年级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家校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引导,通过连续两年的一年级教学实践,笔者运用的单元学习任务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学生对单词的认读兴趣高涨,认读能力逐渐提高,更热衷于学习英语,也更乐于开口说英语;家长在督促孩子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辅导更具针对性;笔者也从设计任务单中摸索着以简单易懂的形式梳理单元重难点,以有趣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并从家长在任务单中的真实有效反馈中得到诸多教学灵感和改进建议。
作者简介:
陈燕婷(1993-7),女,汉族,广东省梅州市,小学英语教师,本科,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