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丛生芽的增殖和壮苗生根
武夷山脉金线莲组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2)武夷山脉金线莲组培技术研究陈剑勇(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以武夷山脉金线莲的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0%次氯酸钙溶液消毒15min对外植体消毒处理效果最佳,存活率达70.0%;嫩茎段在MS+KT0.5mg·L-1+IBA0.2mg·L-1培养基下进行增殖培养效果最佳,增殖系数达3.40;培养基中添加100g·L-1马铃薯泥有利于促进芽苗的健壮生长与生根培养。
生根苗经过精心培育,成活率达95%以上。
关键词:金线莲;嫩茎段;组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2-0074-3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使用范围广泛,素有“药王”、“金不换”、“乌人参”等美称。
由于金线莲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加上人为过度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绝种。
福建省武夷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热充足,相对湿度较大。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及森林效应,形成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金线莲生长创造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境内金线莲种质资源丰富,药用价值高。
近年来,南平市规划创建武夷新区生物产业核心区,同时也在积极建立天然药物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以地道药材为基础,建设地道植物药材培育示范基地,逐步建成集原料引种试验、良种繁育、示范、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带动区域。
优质的种质资源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先决条件,为此笔者以武夷山境内经过良种选育出来的野生金线莲种苗作为试验对象开展组培技术的研究,为武夷山脉金线莲道地药材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取自福建省武夷山境内,以经过选优的野生金线莲种苗作为外植体。
1.2培养基配制和培养条件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根据需要添加不同浓度的KT、NAA、IBA等植物激素,并附以琼脂0.6%、蔗糖3%,调整pH值为5.6~5.8,煮沸,待琼脂融化后分装到组培瓶中,在121℃下高压灭菌18~20min,取出冷却凝固后待用。
金线莲组织培养和移栽技术研究

金线莲组织培养和移栽技术研究
陈兆贵
【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7)006
【摘要】文章通过筛选适宜金线莲丛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和研究影响试管苗移栽的条件,建立起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金线莲丛芽诱导以MS+6-BA3.0 mg/L+NAA0.5 mg/L+KT1.0 mg/L为最佳;丛芽增殖以MS+6-BA3.0 mg/L+NAA0.5 mg/L为最佳;生根以1/2MS+IBA1.0 mg/L+NAA1.0 mg/L水解酪蛋白0.5%+0.5%活性碳为最佳;在移栽中,以混合土(普通土:沙质土:有机肥=1∶1∶1)作为基质为较好,移栽成活率达到90.9%.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陈兆贵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广东,惠州,51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3.1
【相关文献】
1.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J], 杨成行;李晓婷;袁建振;马清
2.金线莲练苗及移栽技术研究 [J], 韩晓红;张林成;段春红
3.台湾金线莲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J], 王光华
4.金线莲组培快繁及移栽技术研究 [J], 林秀莲;杨自轩;严旭超;赖钟雄;李璐;张梓洁;江新晓
5.金线莲组培快繁及移栽技术研究 [J], 林秀莲;杨自轩;严旭超;赖钟雄;李璐;张梓洁;江新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线莲的离体快繁技术

金线莲的离体快繁技术金线莲别名花叶开唇兰,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珍稀中草药。
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线莲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在中药界有药王之称。
全草味甘,性凉,有清热润肺、消肿解毒的功效。
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痛、胃炎、膀胱炎、肾炎、吐血、毒蛇咬伤;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血压升高等。
由于人们长期大量采挖和野生动物包括昆虫的咬食,加之近年来的山地开发、生态资源的破坏,野生金线莲数量大为减少,致使药源紧缺,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金线莲的种子发育不全,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很低,传统的分根扦插繁殖时间长、繁殖系数低,无法大量种植生产。
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速度,并有效地保护野生资源,解决中药材来源匮乏的问题,满足人们用药的需要。
在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提取液来取代水解乳蛋白或其它有机复合物,既降低了成本,又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一、离体快繁技术1、外植体的准备为了获得较多的接种材料和降低污染率,可将植株剪成带2~3节的插条扦插于细河沙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中,浇透水,搭一塑料小拱棚,在棚上盖上双层遮阳网,使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在80%左右,25天生根发芽。
当芽长到1cm左右时剪下,作为接种材料。
采芽前15天左右不要浇水。
也可以直接从产地取嫩枝作为外植体。
2、培养条件及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方法以N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根状茎诱导培养基:N6+6~BA0.5mg/L+NNA0.1mg/L+10%马铃薯提取液+0.08%活性炭;增殖培养基:N6+6~BA0.1mg/L+NNA0.2mg/L+10%马铃薯提取液+0.08%活性炭。
上述培养基均加0.7%琼脂和3%白糖,pH5.5~6.0。
培养温度20~25℃,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度2000~2500Lx。
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方法:将未发芽的马铃薯去皮,按需制培养基量计算并称量,用清水洗净,切成厚2~3mm、长和宽分别为3~4cm的薄片,放入比需制培养基量少一些的清水中,大火煮开后15~20分钟,用单层纱布过滤,其过滤液即为马铃薯提取液。
金线莲组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金线莲组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金线莲是一种常见的观赏盆栽植物,其优美的花姿和深绿的叶片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观赏植物需求的不断增加,金线莲的种植也呈现出了逐渐增长的趋势。
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金线莲的组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就金线莲组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金线莲组培技术现状金线莲组培技术是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营养基、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等,将金线莲的组织或细胞培养在人工环境中,以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和改良。
目前,金线莲组培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基本原理金线莲组培技术主要包括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感应、再生、苗培养和生根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从金线莲的茎、叶、花等部位组织中分离出愈伤组织,然后在含有适当培养基和植物激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和再生。
接着将再生苗移植到含有适当生长调节剂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
最终得到生长良好的金线莲植株。
2. 技术优势金线莲组培技术具有无污染、无季节限制、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遗传稳定性好等特点。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对金线莲的快速繁殖和精细培育,缩短了繁殖周期,提高了繁殖效率,并且可以实现对金线莲相关性状的改良和遗传育种,为金线莲的生产和市场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技术应用金线莲组培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其他植物的组培技术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金线莲组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金线莲组培技术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培养效率和成活率。
目前,金线莲组培技术在愈伤组织的诱导、再生苗的生长和生根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题,需要找到更加有效的培养基配方和植物激素组合,以提高金线莲的再生率和成活率。
金线莲组培技术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金线莲的育种效率和质量。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尝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金线莲的改良和育种,研究金线莲的主要功能基因,并进行基因功能验证,以实现对金线莲相关性状的精细调控和改良。
滇越金线莲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第19卷 第3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 l 119 No 132006年9月JOU RNAL OF WENSH AN TEACH ERS COLLEGESep 12006滇越金线莲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张 铁1,田雪琪1,李 彬2(11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云南文山663000;21文山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云南 文山 663000)[收稿日期]2006-05-12[基金项目]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科研基金项目(2003201)[作者简介]张铁(1969-),男,文山师专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究。
[摘要]通过滇越金线莲种子无菌诱导和茎诱导芽以及丛生芽增殖、生根等试验,得出结论:滇越金线莲种子在不含激素的H yponex 1培养基上有较好萌发率,并且在添加10%椰乳后原球茎能分化出健壮的苗。
外植茎在H yponex l+6-BA 1mg/L+NAA 0101/L 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芽的几率最高;最佳增殖培养基是H y ponex l+BA 015mg /L+NAA 011mg /L;生根培养基是H yponex l+6-BA 0105m g/L+NA A 011m g/L 。
[关键词]滇越金线莲;兰科;开唇兰属;花叶开唇兰;组织培养;组培快繁[中图分类号] Q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303(2006)03-0110-05 滇越金线莲(Anoectochilus chap aensis )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中药材,主要分布于云南文山与越南交界的边境线一带[1](P26-28)。
由于其生物学特征及药效与同属植物花叶开唇兰相近[2],被当地药农无度采挖,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野生资源日趋枯竭。
从文献资料看,对于滇越金线莲研究甚少,组培快繁研究还未见报导,作者以滇越金线莲种子和茎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人工快繁技术体系,为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奠定基础。
金线莲组培

金线莲组培摘要目的建立金线莲快繁体系。
方法以茎段为外植体,开展了茎段不同部位、培养基、激素、有机物和活性炭对不定芽增殖、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并进行了移栽试验。
结果外植体以不含顶芽和长根的中间段茎节为好;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或B5)+BA3.0 mg/L +NAA0.5~1.0 mg/L,两个月增殖倍数达5.0以上;壮苗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3.0 mg/L+6-BA 0.5 mg/L+香蕉提取物20%(或椰子汁20%);试管苗移栽适宜的基质为菜园土1份+2~3 mm粗砂2份(或1份)+木屑1份(或2份),3个月成活率均达100%,且生长良好。
结论采用上述方法,能实现金线莲幼苗的快速繁殖。
【关键词】金线莲;快速繁殖;增殖;生长;移栽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别名金蚕、金线兰、金线虎头蕉等,是我国传统珍贵药材,素有“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在民间应用范围较广,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和强身健体、病后体虚恢复等方面,在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和东南亚地区被视为珍稀名贵药材,特别在台湾省更是备受青睐,被称为“药中之王”[1,2]。
金线莲种子微小,由未成熟的胚及数层种皮细胞构成,自然萌发率和繁殖率低,目前市场上货源主要来自于野生采挖,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对金线莲药用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其市场货源紧缺的状况更为严峻,野生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性采挖,以致于处于濒临灭绝之地。
本研究旨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解决金线莲种苗来源,加快人工栽培,以保护金线莲野生资源、稳定市场供应。
现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为浙江金线莲野生种源,其它实验为继代培养的不定芽及无根幼苗茎段。
1.2 无菌繁殖体系的建立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去叶后放入低浓度的洗衣粉水中漂洗3~5 min,然后用流水冲洗30 min。
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生根研究

总第22卷256期2020年12月大众科技Popular Science&TechnologyVol.22No.12December2020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生根研究欧美景廖冬梅杨雪覃敏欣沙钊宇莫昭展(玉林师范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广西玉林537000)【摘要】以金线莲无菌苗的茎段作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影响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因素进行初步的研究,探究不同激素、激素浓度、附加物等因素对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金线莲不定芽的最佳方案为NAA0.3mg/L+6-BA0.5mg/L+2,4-D0.1mg/L,同时加入土豆汁5%,诱导率可达到95.14%;金线莲增殖的最佳方案为MS+NAA0.25mg/L+6-BA0.5mg/L,加入5%土豆汁,增值系数为4.47;金线莲生根诱导的最佳方案为MS+6-BA0.3mg/L+IBA0.1mg/L,在最佳方案的基础上加入0.4g/L的碳粉,生根率达到96.53%。
在探究不同激素、激素浓度、附加物等因素对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过程中发现以5%土豆汁作为附加物对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效果较好,另外在最佳生根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0.4g/L的碳粉,则大大提高了生根率。
【关键词】金线莲;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中图分类号】S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0)12-0095-03Studies on Adventitious Budding In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Rooting ofAnoectochilus RoxburghiiAbstract:A preliminarily study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duction,proliferation and rooting of the adventitious bud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s carried out using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 taking stem segments of nasturtium seedlings as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of Clematis was NAA0.3mg/L+6-BA0.5mg/L+2,4-D0.1 mg/L with5%of potato juice in MS medium,and the induction rate was95.14%.The best solution for rooting induction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s MS+6-BA0.3mg/L+IBA0.1mg/L,and the addition of0.4g/L of toner on the basis of the best solution resulted in96.53% rooting rate.In the process of investigating the induction,proliferation and rooting of adventitious bud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ith di氓rent hormones,hormone concentrations and additions,it was found that5%potato juice as an additive was more effective in the in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and the addition of0.4g/L toner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al rooting medium greatly increased the rooting rate.Key words:Anoectochilus roxburghii^adventitious budding;induction;proliferation;rooting引言金线莲(Anoectochihis roxburghii')是兰科开唇兰属的多年生、陆生草本植物。
金线莲丛生芽的增殖和壮苗生根

金线莲丛生芽的增殖和壮苗生根王小敏;黄肇宇;莫昭展;黄超群;黄梦姿【摘要】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筛选出适宜金线莲的生长的培养基分别是: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3mg/L+NAA0.8mg/L,两个月的增殖系数达到4.5;壮苗最佳培养基为MS+NAA2mg/L+6-BA1mg/L+香蕉汁20%;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1mg/L+NAA1mg/L+香蕉汁20%+Ac0.8g/L,生根率达100%.%Aft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ulture effect of different media of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the optimum media were as follows: MS + 6-BA3mg/L +NAA0.8mg/L gave the best result for multiple shoot clumps regener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 was more than 4.5 within 2 months. The optimum media for strong seedling was MS +NAA2mg/L +6-BA1mg/L +banana juice20%. The 1/2MS+IBA1mg/L+NAA1mg/L+ banana juice 20%+Ac0.8g/L was the best media for rooting and the rooting rate was 100%.【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54-58)【关键词】金线莲;丛生芽;增殖;壮苗生根【作者】王小敏;黄肇宇;莫昭展;黄超群;黄梦姿【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530005;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1金线莲是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金线兰、金丝草、树草莲、金钱仔草、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等[1],是民间使用较广的一种传统珍贵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滋阴润肺、降血压、平肝等功效[2].其株型小巧,叶型美观,叶脉金黄色网状排列,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3].但由于金线莲对生态条件要求较严,而适应性较差,其蕴藏量甚少,山间蛇、鼠和鸟等飞禽走兽喜食,加上人为的大量掠夺性采集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金线莲资源日渐稀少,开发金线莲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国内对金线莲组织培养进行一些研究,主要探讨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有机添加物及培养条件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影响,但仍然存在污染率较高、繁殖系数较低等问题[4].本试验通过采集种子建立无菌体系,诱导出丛生芽进行增殖和壮苗生根研究,为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2.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广西玉林市采集的野生金线莲成熟种子.2.2 实验方法2.2.1 种子的消毒及无菌萌发采集七八成熟的果实,先用洗洁精清洗表面,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6遍.剖开果实取出果实内的种子在培养基1/2MS+6-BA0.5 mel mg/L+NAA1.2mg/L上进行种子的萌发,诱导出丛生芽.当芽苗达到一定程度时,切下转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分化增殖到一定数量后选取正常的芽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和生根培养.2.2.2 培养基(1)继代增殖培养基:MS+ 6-BA2~4 mg/L +LNAA0.4~0.8 mg/L.(2)壮苗培养基:MS+NAA2mg/L+6-BA1mg/L,再分别附加香蕉汁20%、马铃薯汁20%、磷酸二氢钾100mg/L、水解酪蛋白500mg/L.(3)生根诱导培养基:1/2MS+6-BA 0.5~2 mg/L + NAA0.5~1 mg/L,每个处理中均添加香蕉汁20%,碳粉0.8g/L;上述培养基分别附加30g/L蔗糖,4g/L琼脂,pH值调至5.8,培养基分别装在1.1Kg/cm2高压、121℃高温下灭菌20min.培养温度为23~27℃,光照强度1500-3000Lx,光照培养12h/d.3.1 不同激素对金线莲不定芽增殖的影响丛生芽接种在培养基上经过60天生长后,不同培养基对丛生芽增殖的效果如表1. 丛生芽增殖系数=继代后新萌发的芽苗总数/继代芽苗总数6-B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细胞分裂素类,是一类能够促进细胞分裂或分化的植物激素[5],同时,6-BA还可以延缓组织衰老,增强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NA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生长素类,一般与一种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6].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6-BA进行试管苗的增殖,效果较好.在本次试验中,两者的配合使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金线莲的增殖系数较高.通过对金线莲的不定芽增殖实验分析显示(表1),在本次实验因素中6-BA的最适浓度为3mg/L,其次是4mg/L,最差的是2mg/L.NAA的最适浓度为0.8mg/L,其次是0.4mg/L.在这两种因素中,6-BA对金线莲增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AA.经LSR差异显著性测定,添加6-BA浓度为3mg/L时与添加量4mg/L的增殖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但没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添加量为2mg/L时与添加量为3mg/L 增殖差异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较高浓度的6-BA对苗的不定芽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3mg/L时增殖效果最好,高于或低于这个浓度增殖率就会下降.在高浓度的6-BA的条件下NAA对金线莲增殖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低浓度的6-BA时编号A1、A2增殖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NAA为0.8mg/L时增殖效果较好.在6-BA浓度为3mg/L时,添加NAA0.8mg/L和0.4mg/L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显著性,但添加NAA0.8mg/L的培养基中,金线莲的增殖系数达到4.5,苗也是最健壮,长势最旺的,故此本实验中6-BA3mg/L+NAA0.8mg/L两种激素相结合使用时,最适金线莲不定芽的增殖.3.2 不同附加物对金线莲壮苗的影响在金线莲壮苗培养中,添加附加物香蕉汁20%对促进幼苗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看出添加20%香蕉汁时苗的平均株高、平均叶片数及茎的平均径粗都达到了最大值,且苗的生长力旺盛.经LSR差异显著性测定,添加20%的香蕉汁和添加20%马铃薯汁相比在平均株高、平均叶片数上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在平均径粗上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20%马铃薯汁对金线莲壮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香蕉汁与水解酪蛋白、磷酸二氢钾在所测定的各项指标上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马铃薯与水解酪蛋白和磷酸二氢钾相比,除了在平均径粗上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平均株高和平均叶片数上都未到达显著水平,水解酪蛋白和磷酸二氢钾相比,除了在平均直径上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平均株高和平均叶片数上都未到达显著水平,说明水解酪蛋白、磷酸二氢钾对金线莲壮苗作用不大.3.3 不同激素配比对金线莲生根的影响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最后一关是试管苗的移栽,移栽是否成活与根息息相关,因此,生根及根的质量是组培快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此,在本次实验中,主要研究不同激素对金线莲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的影响,以便诱导出根粗壮的试管苗,提高移栽的成活率.表3显示,IBA 1mg/L和NAA 1mg/L配合使用对苗的生根最好,生根率达到100%而且苗株高较高,根多且粗壮.编号C1和C3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C3的苗比C1的苗生根率高出将近2倍,且根键壮长势好,说明IBA对金线莲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编号C1与C5、C6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C1的生根率和苗的长势在下降,说明金线莲的生根率与长势随着IB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1mg/L生根率及长势达到最佳,超过这个浓度将抑制苗生根,生根率下降,但在2mg/L以处于较高浓度的激素水平的生根率仍明显高低浓度.C1与C2之间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1mg/L的NAA对金线莲的生根作用大于0.5mg/L.但C6与C5相比,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从苗生长情况来及生根率来说,1mg/L的NAA对苗的生根及苗生长发挥一定作用,有利于提高后期的移栽的成活率.本实验得出结论1mg/L的IBA与1mg/L的NAA配合时最适金线莲的生根.金线莲为典型的荫性药用植物, 常生长在荫蔽的阔叶林下的肥沃腐叶土中,对林中空气、温度、光照、积温等生态条件要求严格,近年来金线莲主产地的森林植被,水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再由于人工的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利用野生资源进行组培快繁是解决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基于野生金线莲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在培养各环节进行了相关实验,摸索出一种增殖系数及移栽成活率高的培养体系.在金线莲丛生芽增殖阶段采用不同激素配比,尤其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配合使用,能有效的促进丛生芽的增殖.在使用6-BA时,不定芽的增殖系数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芽的增殖系数大,当6-BA的浓度达到3.0mg/L时,增殖系数达到最高,当浓度超过3mg/L 时增殖系数下降,与江建铭[7]及陈兆贵[4]得出的结果一致,而罗庆国[8]及宋丽莎[9]则认为最适金线莲丛生芽增殖的6-BA浓度均为1mg/L,可能与激素的质量或不同的金线莲品系有关.在含适宜浓度的6-BA培养基中,添加NAA可以进一步提高增殖系数,其中以NAA2.0mg/L的浓度为佳.可见不同激素共同使用时,起到协同作用,促进芽的生长.在培养基内加入某些适当的天然有机添加物,能够增强培养物的生长、分化效应,促进培养物更好地存活、发育.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天然有机添加物包括椰乳、香蕉汁、苹果汁、番茄汁、胡萝卜汁、马铃薯汁等[10].本实验的研究表明香蕉汁对金线莲壮苗效果突出,与对照组比较,在株高、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上都达到极显著差异.马铃薯的提取物对金线莲壮苗作用不及香蕉提取物,但在平均茎粗上也与对照差异显著,长势良好.在实验中用IBA和NAA对金线莲进行生根的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激素中IBA起到主导作用.金线莲的生根率随着IBA的浓度增高而增高,浓度达到1mg/L时生根率达到100%,再添加1mg/L NAA时根壮,苗高,有利于试管苗的移栽成活. ■【相关文献】[1]马志杰,胡宏友.民间药材金线莲研究动态(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31(增刊): 27~31.[2]王建勤,林兰英,陈钢.药用金线莲根状茎组培苗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1994,6(1): 36~37.[3]高燕,白燕冰,赵云翔.金线莲组织培养几种培养基的筛选[J].热带农业科技,2004,27(3): 12~14.[4]陈兆贵.金线莲组织培养和移栽技术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07,27(6):14~17.[5]王小菁,陈刚,李明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第二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6]潘瑞炽.植物组织培养(第三版)[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3~24.[7]江建铭,俞旭平,沈晓霞等.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408~410.[8]罗庆国,叶炜,江金兰等.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南方农业,2011,5(10):43~44.[9]宋丽莎,邓伟,文治瑞等.荔波野生金线莲芽的诱导及其增殖[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0):43~46.[10]刘晓燕,向青云,刘玲玲等. 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J].种子,2005,24(6):18~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 、树草 莲 、金钱仔 草 、金线 虎 头蕉 、金 线入骨 消 等 ] ,是 民间使用 较广 的一 种传 统珍 贵 药材 ,
具有 清 热解 毒 、祛 风利 湿 、滋 阴润 肺 、 降血 压 、平肝 等 功效 ] . 其株 型小 巧 ,叶 型美 观 , 叶脉金
排列 ,具有 极 高 的观 赏价 值 ] . 但 由于 金线 莲对 生 态 条件 要 求较 严 ,而 适应 性 较 差 ,其蕴 藏 量 甚 黄 色 网状
2 . 2 实验方 法
2 . 2 . 1种子 的消 毒及 无菌 萌发 采 集 七八 成 熟 的 果 实 ,先 用洗 洁 精 清 洗表 面 , 自来 水冲 洗 干 净 ,然 后 在 超 净 工作 台上 ,用7 5 % 的酒 精浸泡3 0 S ,再 用0 . 1 % 的升 汞 消 毒 l O m i n ,再用 无 菌 水 冲洗 5 ~6 遍. 剖 开 果 实取 出果 实 内 的种子 在 培 养 基 1 / 2 M S + 6 一 B A O . 5 m e l m g / L+ N A A 1 . 2 m g / L 上进 行种子 的萌发 ,诱 导 出丛 生 芽. 当芽苗达 到 一定程 度 时 ,切 下 转 到 增殖 培养 基 上进 行继代 培 养 . 分化 增殖 到 一定 数量 后选 取 正常 的芽 苗接 种 于生 根培 养 基 中进行 壮苗 和
少 ,山 间 蛇 、 鼠和 鸟等 飞 禽走 兽 喜食 ,加 上 人 为 的大 量 掠夺 性采 集 和 生态 环 境 的破 坏 ,野 生金 线 莲 资源 日渐稀 少 开 发金 线莲 产业 具 有重 要 的经济 价值 和 社会 效益 . 近 年来 ,国 内对金 线莲 组 织培 养进 行 一些 研 究 ,主要 探 讨基 本 培养 基 、激 素 配 比 、有机 添 加物 及 培 养条 件对 金 线 莲组 织 培 养 的影 响 ,但 仍然 存 在污
培养基为H S + N A A 2 m g / L + 6 一 B A 1 m g / L + 香蕉f f2 0 % ;生根最佳培养基为I / 2 M S + I B A ] m g / L + N A A I a r g / L + 香
蕉#2 0 % + A c O . 8 g l L , 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达1 0 0 % .
【 作者简介】 王 小敏 ( 1 9 7 9  ̄) , 男 ,汉族,广西全州人,玉林师范学院讲师,博 士,主要研 究方 向:植物细胞工程 与基 因工程 。 通信作者 :莫昭展 ( 1 9 7 4  ̄ ),男,壮族 ,广 西博 白人,教授,博士 ,主要研究方 向:植物 资源开发利用 的教 学
与研究。
5 4
王小敏 等
金线莲丛生芽的增殖和壮苗生根
2 . 2 . 2 培 养基
( 1 )继代 增殖 培养 基 :M S +6 - B A 2  ̄4 m g / L+ L N A A 0 . 4 ~0 . 8 m g / L .
( 2 )壮 苗培 养 基 :M S + N A A 2 m g / L + 6 一 B A l m g / L ,再 分 别 附 加香 蕉 汁 2 0 % 、 马铃 薯汁 2 0 % 、磷 酸 二氢 钾
第3 5 卷 第5 期 2 0 1 4年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 ) V o 1 . 3 5 No . 5 R M AL U N I V EK S I T Y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J OURNA L OF YUL I N NO
—
—
金线莲丛生芽 的增殖和壮苗 生根
口王小敏’ ,黄肇 宇’ ,莫 昭展 ,黄超 群 ,黄梦 姿
( 1 . 玉 林 师 范 学 院 ,广 西 玉 林 5 3 7 0 0 0 ;2 . 广 西 大 学 ,广 西 南 宁 5 3 0 0 0 5 )
【 摘 要】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筛选出适宜金线莲的生长的培养基分 别是: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 S + 6 一 B A 3 m g / L + N A A O . 8 m g / L ,两个月的增殖系数达到4 . 5 ;壮苗最佳
生根培 养.
[ 收稿 日期】2 0 1 4 — 0 6 - 2 4 【 基金项 目]广 西科技攻关重 点项 目 ( 桂科重1 3 5 5 0 0 1 — 5 — 3 ) ,玉林市科技攻关项 目( 玉市科攻 1 2 1 0 2 0 1 8 ) 。』 一 西高校科学
技 术研 究项 目 ( 2 0 1 3 L X 1 1 9 )。
染 率较 高 繁殖 系数 较 低等 问题 _ 4 I . 本试 验通 过 采集 种 子 建立 无 菌体 系 ,诱 导 出丛 生 芽进 行增 殖 和壮 苗 生
根研究, 为 工厂化 育 苗提供 科 学依据 .
2 实 验 材 料 和 方 法
2 . 1实验材 料
实验材 料为广 西 玉林 市采集 的野 生金 线莲 成熟 种子 .
[ 关 键词 ]金线莲;丛生芽;增殖 ; 壮苗生根
[ 中图分类号】¥ 6 8 2 . 3 1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4 — 4 6 7 1 ( 2 0 1 4 ) 0 5 — 0 0 5 4 一 ( ) 5
圈
,
、
线莲 是兰 科 ( O r c h i d a c e a e ) 开唇兰属 ( An o e c — t o c h i l u s ) 的 多年 生 草 本 植物 ,别 名 金 线 兰 、金 丝
1 0 0 m g / L 、 水解 酪蛋 白5 0 0 m g / L .
( 3 )生根 诱 导 培养 基 :1 / 2 M S + 6 一 B A 0 . 5 ~2 m g / L +N A A O . 5 ~1 m g / L ,每 个处 理 中均 添 加 香蕉 汁
2 0 % ,碳粉 0 . 8 g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