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中药材金线莲栽培技术

中药材金线莲栽培技术

中药材金线莲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金线莲的喜阴凉、潮湿的生态习性要求栽培金线莲最好选择地势开阔、座北朝南、周围有高大阔叶林、远离污染源的地段种植。

种植方法1、搭建大棚:人工栽培需要模拟野生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搭建抗风能力强的钢架大棚,大棚南北走向,棚长25~30米,宽15~20米,棚高5~6米,肩高3~3.5米,棚顶及四周先覆盖薄膜再盖上遮阳网,便于人工控制棚内温度、光照、湿度,有条件的要安装空调、抽风机、水帘系统及微喷灌系统。

2、安装种植铁架:为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生产上通常采用种植铁架摆放种植托盘,栽培基质置于托盘内。

铁架宽1米,高1.5米,长度依大棚而定,分3层种植,层间距45厘米,为便于日常管理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要求两排铁架之间保持60~80厘米间距。

3、茬口安排:为避开1~2月低温和7~8月高温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生产上通常一年种植两季,第一季3月初移栽,6月下旬采收,第二季9月初移栽,12月下旬采收,确保植株在土壤中生长4个月以上,以提高产量和产品的药性成份。

4、栽培基质选择:金线莲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人工栽培通常按泥炭土:谷壳:细沙=10:1:1配置栽培基质,种植前对栽培基质进行日晒消毒,随后每100公斤栽培基质中加入5~7.5公斤熟石灰或适量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匀,最适生长PH值为5.4-5.6。

5、品种选择:目前,龙岩栽培的金线莲有福建品种和台湾品种,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为消费者喜欢。

特别是梁野山、冠豸山野生金线莲,经人工栽培后市场十分畅销。

而台湾品种对低温比较敏感。

6、组培种苗:金线莲种子小,自然繁殖率低,扦插繁殖系数低,规模化人工栽培宜采用组培种苗,5月份是外植体采集的最佳时间。

种植组培种苗,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且植株整齐,要求选用经棚炼苗15~30天以上,取株高3-6cm具有2~3片叶的瓶装组培苗,用清水洗弃培养基,经质量分数为5%的多菌灵药液浸泡10-12min后取出,晾干表面水,作为大棚栽培苗的组培苗进行移栽。

珍稀中草药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珍稀中草药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珍稀中草药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珍稀中草药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

它在民间使用范围较广,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

经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丝莲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

目前,我国对金线莲的药用研究仅涉及文献考证、栽培、组培及商品调查等。

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其味平、甘,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

金线莲属植物有30多种,一般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的丘陵地;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均有野生金丝莲。

它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要求温度18~20℃,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阳光直射。

其株高8~20厘米,根茎细软,茎圆筒形,先端直立,基部成匍匐状,茎节明显;叶互生具柄,呈椭圆形,叶面有光泽、墨绿色中有金黄脉网,叶背淡紫红色;花为完全花,总状花序具有1~6朵松散的花,花序梗长8~13厘米,被柔毛,花苞片淡紫色,卵状披针形。

金线莲除药用外,还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

由于其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加之近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野生金线莲越来越少,因而商品价格居高不下,鲜草公斤价达150元以上,干草公斤价达1200~1700元。

因此,国内有关单位经过研究实践,目前人工栽培技术已进入推广阶段。

人工栽培金线莲主要是采用大棚栽培。

建造大棚应根据金线莲的生长要求,选择在有林有水的山沟,以保证阴凉,有水灌溉,冬季避风保暖,减少散热,保持湿度,且交通便利。

大棚的透光度在40%~50%,大棚结构以北高南低的斜面为宜,棚前柱高1.5米,后柱高1.2米,柱距2~5米,顶铺约5厘米厚的茅草,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棚内畦高30~50厘米,畦宽1.2米。

南靖县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南靖县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南靖县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陈汉宗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南靖县是中国金线莲之乡,福建省东南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县金线莲产业龙头企业,省级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至2013年承担福建省金线莲种业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

两年来采用人工水帘式温湿控大棚遮阳网设施,大棚内采用四层铁架承载栽培塑料盘,中间留足管理通道,土地平面面积利用率60%,将组培金线莲苗移入人工温湿控大棚内种植4个月以上,成为合格鲜品采收供应市场。

该企业大胆先行先试采用内生菌和以螨治螨新技术,取得了种植效益与食品安全双赢的显著效果。

主要技术要点:
【总页数】1页(P40)
【作者】陈汉宗
【作者单位】南靖县农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2.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3.南靖县金线莲产业“五新”集成推广示范成效与建议
4.南靖县金线莲林下种植技术
5.福建金线莲简易竹大棚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线莲种植技术

金线莲种植技术

金线莲种植技术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素有“药王”、“金草”、“神草”、“鸟人参”等美称。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金线莲的种植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金线莲的种植方式金线莲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要求温度20℃~32℃,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阳光直射。

由于金线莲在自然界的蕴藏量已很稀少,所以,金线莲于1990年被主产该药材的福建省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

金线莲只能生长在人迹罕至处于原始生态的深山老林内,需要特殊的大自然循环气候,阳光雨露的巧妙结合。

是极稀有的野生山珍极品,价值非凡,为历代皇宫的专用御品。

现为宾馆、酒家及不少家庭的高档煲汤材料。

在民间传说具有治疗百病之功效,素有“药王”美称。

数量十分稀少。

台湾医学专家,将金线莲用于治疗乳癌{MCF-7}起到很好的效果。

长江以南的老百姓常煲汤给新生儿喂食,使新生儿不易患胃肠疾病,并能去除胎毒等。

金线莲的鉴别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金线莲在《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年版作为民间传统习用、疗效确切的中草药收载,其检验项目只有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定,因为专属性不强,无法准确的鉴别其真伪优劣。

真伪鉴别金线莲是取其叶脉象金色丝线交织成网状名为“金线”,叶基部鞘状包茎形成鞘节,质厚实挺拔似莲,故名为“莲”而得名。

台湾金线莲叶脉为白色,但药材名统称为金线莲。

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福建金线莲、台湾金线莲、滇越金线莲和广西金线莲等品种,除福建金线莲外,其他品种价格较便宜。

在购买金线莲注意辨别,主要是看叶脉,但不要忽略了茎的观察,因为有的伪品具有金线网脉,但没有茎节和叶基鞘状抱茎,有的叶子从根的基部长出。

市场上有各种包装,有的做假很明显,将几株正品铺在表面上,包裹在里面的全为兰科近似种或其它廉价的草药,有的全部为混合品种,几乎没有一株正品。

鉴别分以下三步进行:1.真伪鉴别:散装金线莲,全部取出平铺纸上;礼盒包装的,要拆开包装,将叶子摊平,先粗看,再仔细观察每株的性状,最重要是看其是否具有细密的金(银)线叶脉形成网状,茎是否细长,叶基是否具鞘抱茎形成茎节。

金线莲如何种植?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金线莲如何种植?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金线莲如何种植?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金线莲的株型小巧、叶脉金黄、网状排列,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名贵的室内观叶植物。

同时,金线莲还是非常名贵的中草药,素有“药王”的美称,药用价值高。

那么,金线莲如何种植?现将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与管理介绍如下。

一、大棚金线莲的种植技术1.选址建棚:大棚栽培金线莲有利于生长条件的控制,防止鸟虫啃食,减少病虫害发生。

模拟原产地环境是金线莲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

地址最好选择海拔较高的林地溪沟边阴凉处,近阔叶林或针阔叶林交混地带,海拔400-900米之间,以背山面水的地点最佳,夏季阴凉且受台风影响小,冬季避风保暖,减少散热。

同时要求水源干净且灌溉便利,而且交通方便。

2.大棚要求:大规模工厂化种植金线莲,使用标准化的连栋大棚,配备水帘等设施,人为调控大棚环境因子,全年都可以种植金线莲。

但在种植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简易的钢架(或其他材料)大棚即可,一般要求棚高2.5-3.0米、棚宽6米、腰高1.5-1.8米,棚长根据实际需要,一般为20-30米,棚高、腰高有利于通风。

棚内离地搭盖简易苗床2条,用于放置种植穴盘或其他栽培容器,架子宽度为1.8-2.0米,中间过道宽1米左右。

大棚顶上覆盖一层塑料膜,其上再盖两层遮阳网,最好一层固定、一层活动,便于根据季节、天气调节光照,棚腰至地面四周须设置防虫网,防止害虫、鸟类等危害。

3.科学栽植:经过生根壮苗的金线莲组培苗在定植前要经过驯化培养,才能提高种植成活率。

方法比较简单,可将栽有组培苗的玻璃瓶由光照培养室搬到有遮阴的大棚苗床上,放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放置1-2周后,打开瓶盖,再放1-2d后进行定植。

①种植方法:用长镊子将玻璃瓶内的组培苗小心地夹出,注意避免夹伤,放于操作盘内,种植前要将植株根部的培养基清理干净,剔除植株周边的小芽丛,避免栽种后引起腐烂。

根部带少量培养基,可用软布轻轻粘附,基部吸附培养基较多时,则要在清水中清洗干净。

金线莲大棚高产种植技术

金线莲大棚高产种植技术

金线莲大棚高产种植技术金线莲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因含有丰富的养分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而倍受广大城乡居民所青睐。

但金线莲自然生长缓慢,繁殖率低,种子出苗率低,故野生金线莲极为稀少。

由于适生环境狭窄,自然界中还有鸟、虫、蛇为害,加上人为采撷,其自然种群几乎枯竭。

随着人工组培繁殖技术的突破,大棚金线莲规模化栽培成为可能。

2009年福建省明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明溪县十里埠生态经济区建立了百亩钢架大棚金线莲种植示范园,几年来的种植实践证明,利用大棚种植金线莲,产量高、质量好,平均每667㎡产鲜品500kg,每公斤售价800-1200元,产值5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搭建大棚人工栽培需要模拟野生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搭建抗风能力强的钢架大棚,大棚南北走向,棚长25-30m、宽15-20m、棚高5-6m、肩高3.0-3.5m,棚顶及四周先覆盖薄膜再盖上遮阳网,便于人工控制棚内温度、光照、湿度,有条件的安装空调、抽风机、水帘系统及微喷灌系统。

二、安装种植铁架为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生产上通常采用铁架摆放种植塑料托盘,栽培基质置于托盘内。

铁架宽1m、高1.5m,长度依大棚而定,分3层种植,层间距45cm,为便于日常管理及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要求两排铁架保持60-80cm的间距。

三、栽培基质选择金线莲喜疏松、肥沃的弱酸性土壤,人工栽培可选用草炭土或泥炭土,草炭土以lo:l配入细沙,泥炭土以10:1:1配入谷壳(树皮)和细沙。

种植前7-10d对栽培基质进行日晒或堆沤消毒,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g对水75mL均匀拌和。

四、茬口安排为避开12月至翌年2月低温和7-8月高温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生产上通常1年种植两季,第1季3月初移栽、6月下旬采收;第2季9月初移栽、12月下旬采收,确保植株在土壤中生长4个月以上,以提高产量和产品的药性成分。

五、栽培技术1、选择优良品种目前,明溪县栽培的金线莲品种主要有福建尖叶(BJ)、明溪圆叶(BY)和台湾品种(TW)3个,这3个品种均有较好的适应性。

金线莲种植方法技巧

金线莲种植方法技巧

金线莲种植方法技巧
1、选地:想要种植金线莲并不简单,首先就是需要选择好种植地,应该在500-600米海拔的地区进行,最好是针阔叶林交混地带。

2、建棚:在种植之前还需要搭建大棚,具体的高度可以随意来定。

一般大棚的高度要在2.4-2.9m之间,宽度应该在6-8m之间。

大棚的顶部要盖上塑料薄膜,之后再铺上遮阳网。

另外,大棚里面的供水、照明设施都要完善好。

并且还要建造苗床,可以放置种植穴盘。

3、准备:种植的时候,应该先把装有幼苗的穴盘放在大棚里驯化,可以放置到一个遮光的位置。

大概需要放置8天左右的时间,这样等待幼苗完全适应之后,再进行种植是比较比较好的。

4、种植:种植时要先把驯化好的小苗取出,再看下它的根系四周有买有小芽,要是有的话就需要将其剪除。

之后,把它种植起来就好了,种植后应先用1000倍的多菌灵水浇灌一次,之后在给它浇一次定根水就行了。

金线莲栽培技术

金线莲栽培技术

金线莲栽培技术金线莲栽培技术:从播种到收获的详细步骤金线莲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了解金线莲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方法、养护管理以及采收等环节,对于成功种植金线莲并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一、品种选择金线莲有多个品种,包括常见的野生种和驯化种。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以及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二、种植前准备1、土壤条件:金线莲喜欢生长在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翻耕,并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和复合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肥力。

2、设施要求:金线莲种植区域应具备完善的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和良好的遮荫设施。

三、种植方法1、播种: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按照规定的播种深度和密度播种,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2、育苗:将播种后的育苗盆放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育苗。

待种子萌发后,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和通风时间。

3、移栽: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其移栽到栽培床中。

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并确保植株与栽培床的紧密接触。

四、养护管理1、温度:金线莲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

在高温季节应注意通风散热,寒冷天气则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2、湿度: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浇水。

同时,注意增加空气湿度,可采用喷水设施进行喷雾。

3、光照:金线莲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

在生长阶段,应给予充足的散射光,避免强光直射。

4、施肥:在生长过程中,应根据金线莲的生长情况及时施肥。

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有机肥和复合肥料为主。

五、采收与储存1、采收:金线莲成熟后,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收。

注意保留根部,以利于再生。

2、加工与储存:采收完成后,可对金线莲进行清洗、加工和包装。

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氧化。

六、注意事项1、病虫害防治:金线莲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应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加强通风、使用生物农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粘虫主害代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水稻粘虫;主害代;防控措施
Contromng me酗ur骼of the major pestilent generation
XIE Xiao-qiu
of必,咖拥M s哆即m缸in XiIll帅Distl№t
(觑以∞D曲£廊£P28m Pr0把c渤n o蒯Q啪rⅡmi聊&m幻n旷厶,曙归凡C妙,n巧施n P,伽i凡∞364000)
cm塑料托盘,种植
盘基质一定要装满,要求把1—2条新根植入营养
土3 cm为宜。为促进个体充分发育,实现最高群
体产量,按株行距2
cm×5
cm种植,台湾品种
(TW)84株/盘,圆叶品种(BY)104彬盘,尖
叶品种(BJ)120株/盘。栽后用45%甲霜恶霉灵
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洒定根水,定根水的 用量以种植盘基质不渍水、不渗漏为宜。
6加强管护
6.1
金线莲喜湿润环境,但叶片不能带水过夜,因
光照
此生长环境一定要通气,保持棚内气流通畅有利于 其生长,不利于病菌的滋生。特别是冬春季由于气 温低,为了保温棚室紧闭,长时间气流不畅,造成 棚内湿度过大,易引发灰霉病,导致烂苗死苗。可 增设大棚内循环通风设备,以满足金线莲生长的
要求。
000
不同金线莲品种对光照的要求稍微有所不同, 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棚内光照强度4
of A.mxburghii.
Plastic greeIlllouse cIlltiVating techniques of
A.r嘣6w砂“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he constmction of greenhouse,using tissue—cuhure seedlings,Va。
明溪县十里埠生态经济区建立了百亩钢架大棚金线
3.5
m,棚顶及四周先覆盖薄膜再盖上遮阳网,便
于人工控制棚内温度、光照、湿度,有条件的安装 空调、抽风机、水帘系统及微喷灌系统。
2安装种植铁架
为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 生产上通常采用铁架摆放种植塑料托盘,栽培基质 置于托盘内。铁架宽1 m、高1.5 m,长度依大棚 而定,分3层种植,层间距45 cm,为便于日常管 理及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要求两排铁架保持
8适时采收
在移栽4个月以后,植株高10~15 cm以上, 5~6片叶,叶宽2.0—2.5 cm,叶长3.0—3.5
cm,
叶背呈紫红色,叶面金黄脉网明显,茎呈绿色时即 可采收。采收时抖净根部泥土,再用清水洗净植 株,置于塑料筐中沥干,之后晒干或烘干。 (责任编辑:林玲娜)
韭蛆成虫产卵于基质中,幼虫孵化后,聚集在
Abstract:Contmlling measures of the major pestilent generation
of坳^imM sePⅡm纽in
XiIlluo District were
summ耐zed,
including lo诵ng dowrI the basic population《four genemtion pest,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eather forecast,closely monito_ ring pest situation and timely spraying chemicals. Key
riety selection,strengtllening routine m粕agement and Key words:A凡o∞幻c^以W
h删less
contml of diseases锄d pests. techniques
r0∞6Mr跏a;greenhouse;cultiVating
金线莲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因含有丰富的养 分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而倍 受广大城乡居民所青睐。但金线莲自然生长缓慢, 繁殖率低,种子出苗率低,故野生金线莲极为稀 少。由于适生环境狭窄,自然界中还有鸟、虫、蛇 为害,加上人为采撷,其自然种群几乎枯竭。随着 人工组培繁殖技术的突破,大棚金线莲规模化栽培 成为可能。2009年福建省明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
o,以Q删眦i,le Jst8£幻n)
Abst髓ct:A,loec#oc砌淞—嘣6u嘞越is
objective
an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Ilt.To populaIize the
resource
pl船tic
greeIlIlouse cultiVation is
aIl
requirement for pmtecting and utilizing the
60一80
莲种植示范园,几年来的种植实践证明,利用大棚 种植金线莲,产量高、质量好,平均每667 m2产鲜
品500 kg,每公斤售价800一l 200元,产值50万
cm的间距。
元左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金线莲大棚栽 培技术总结如下。
3栽培基质选择
金线莲喜疏松、肥沃的弱酸性土壤,人工栽培
可选用草炭土或泥炭土,草炭土以10:1配入细沙,
气温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湿度,对金线莲的生长比
洗苗
以水洗方式洗苗,尽量避免伤苗;
剔除腐茎、烂叶等病苗;用水洗净后根部无培养基
残留即可。
5.2.2消毒将洗好的瓶苗根部浸泡于咯菌腈水 剂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液中,保持3 后提起滤水,稍后即可移栽。 5.3移栽 采用规格30
cm×50 cm×5
min
lx左右生长 较好。夏秋季光照强,白天中午应盖3层遮阳网,
其他时间可保持2层不变,到了冬春季应适当增加
光照度,只留固定层的遮阳网。从棚内成苗的表现
万方数据
箱1耋琅t舛妓
2013年第1—2期
新罗区水稻粘虫主害代的防控措施
谢笑秋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植保植检站364000)
摘 要:从压低第4代虫口基数、关注气象预报、密切监测虫情、适时施药等方面,总结了新罗
4茬口安排
收稿日j胡:2012—1l~1l 作者简介:巫锡源,男,1975年生,农艺师。
为避开12月至翌年2月低温和7~8月高温对 金线莲生长的影响,生产上通常1年种植两季,第
万方数据
2013年第1—2期
福童琅t舛姨
59
1季3月初移栽、6月下旬采收;第2季9月初移 栽、12月下旬采收,确保植株在土壤中生长4个月 以上,以提高产量和产品的药性成分。
较有利。但不同品种需水性存在一定差异,台湾品 种怕涝抗旱力差,前期忌水,后期则需水量大;福 建尖叶品种由于叶片小而多,种植密度较大,通透 性差,土壤水分更不易散失;明溪圆叶由于茎叶组 织木质化程度较高,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较抗涝 也抗旱,与台湾种区别较大。因此,生产上建议
3个品种不要混栽。 6.4施肥 如果采用富含有机质的草炭和泥炭土种植金线 莲,可以不加底肥。移植后20 d,增施1次叶面
害虫。粘虫在新罗区每年可发生6~7代,主害代 为第5代,主要为害双季晚稻。该虫以幼虫为害,
收稿日期:2012一11—28 作者简介:谢笑秋,女,1970年生,农艺师。
7病虫害防治
大棚种植金线莲,由于长时间保持较理想的温 湿度环境,因此春冬季主要受灰霉病危害、4~9月 韭蛆危害严重。 7.1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源头上要把好基质消 毒关;生长期棚室较长时间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 上、光照不足、基质含水量高是诱发该病暴发的主 要原因,因此保持棚内空气通畅至关重要,春冬季 适当增强光照、控制浇水是关键。对于刚发病的, 应及早用嘧霉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喷 雾防治,能取得较好的防效。
5.2组培瓶苗处理
适合金线莲生长的温度为15~30cC之间。低于 10℃生长缓慢,高于35℃会影响金线莲的生长。在 温控大棚内种植生长较好,如果没有温控大棚,可 用微喷雾装置对种植金线莲的环境进行降温。目前 降温技术最好的是水帘降温,这种降温技术是在一 个密闭的大棚里面,一边装水墙,水墙厚10
cm,
5.4上架
肥。种植周期的前2个月是金线莲生长的旺盛时 期,每半个月左右应施用1次叶面肥。从生产上 看,用花多多1号肥料或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或植物 动力2003喷施叶面,对金线莲的增产效果比较明
显。 6.5通风透气
逐层和逐架把当天种植好的盘苗有序上架,摆 放整齐,做好标签;上下层亦可错位摆放,盘间距
3—5 cm。
7.2韭蛆
喜阴湿,成虫能飞善走,对金线莲散发的气味有明 显趋性,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年发生5代,4—9月 是该虫大发生期。对该虫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大棚周围要使用防虫网,基质最好用石灰堆沤暴晒
10
d以上,有条件的可用蒸汽房高温杀虫灭菌;对
已发生韭蛆危害的棚室,可采用黄板、杀虫灯、糖 醋液诱杀成虫,也可用醚菊酯、阿维菌素、敌百虫 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均有较好的防效。
在生产上需练老苗、健壮苗,以保证其成活 率。一般瓶苗移栽前,需经练苗棚练苗2个月以 上,选苗高10 cm以上、单株重1 g、每株有4片展 开叶的中等健壮苗进行移栽。
5.2.1
水从上面渗透到水墙里面;在大棚的另一端,装风 扇抽风,这样可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和保持较高的 湿度,有利于金线莲的生长。 6.3水分管理 金线莲性喜湿润。水分是影响金线莲存活的最 主要因子。人工栽培要让金线莲处于相对湿度在 70%以上的小环境下。使用微喷雾装置,在降低空
words:肘孵^加,磁5叩o,饿e;major
pestilent genemtion;contml measures
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和暴发性
3龄前食量小,抗药性弱,5~6龄幼虫食量大增; 白天栖息在稻丛基部,夜间出来剪穗为害。近年来 在新罗区雁石等地局部区域双季晚稻齐穗乳熟阶段 为害较重,一般田减产10%~20%,2008年和 2009年雁石镇个别田块甚至绝收。粘虫具有迁飞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