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金线莲的资源调查及生药学研究

金线莲的资源调查及生药学研究

金线莲的资源调查及生药学研究为了了解金线莲资源现状,探究金线莲本草出处,明确金线莲野生品和不同模式下栽培品的生药学鉴别特征。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金线莲的野生及栽培资源进行调查;通过本草考证、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对金线莲进行生药学研究。

资源调查证实福建多有野生金线莲分布,但资源蕴藏量小。

经鉴定市售野生“金线莲”原植物含金线兰属植物9种,其中6种未被FOC所收载,包括3种国内首次发现植物,分别为高金线兰(A.elatus)、短唇金线兰(A.brevilabris)和乳突金线兰(A.papillosus);其他还涉及斑叶兰属植物4种;齿唇兰属植物1种。

福建省金线莲栽培规模大、分布广、品系多、种植模式多样。

鉴定出4个栽培金线莲品系,其中台湾品系即为台湾银线兰(A.formosanus),本地、尖叶、红霞品系或属于金线兰(A.roxburghii)种。

本草学研究表明,金线莲有记载的药用历史有130年,始于台湾;台湾袭用的金线莲原植物为台湾银线兰,大陆则为金线兰;二者规范的药名均为金线莲,均味微甘、性凉,有清热凉血、解毒滋养之效。

鲜品药材性状,金线莲野生品(金线兰)植株矮小,根毛少,茎与根茎纤细,根茎匍匐弯曲明显,叶聚集于茎顶;各栽培品系金线莲鲜品药材性状如下:本地品系叶正面暗紫红色或深绿色,背面紫红色或淡棕绿色,叶脉金黄色或金红色,多连续,偶不连续或无;尖叶品系叶正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背面淡棕绿色,叶形较尖长,叶脉较密,部分叶脉较粗色浅;红霞品系茎、叶多偏暗紫红色,叶脉金红色、较密,且常有断续;台湾品系,茎棕红色,叶正面暗绿色,背面紫红色,黄白色网脉,断续者横脉少;大圆叶品系叶正面紫红色,背面淡紫红色,叶大且圆,叶缘具明显白色脉纹。

干品药材性状,颜色特性弱化。

野生品与栽培品的干品性状特征差异同鲜品。

各栽培品系金线莲干品药材性状如下:本地品系叶偏圆,叶脉黄色或橙红色,部分网脉断续或无;尖叶品系叶形较尖长、叶脉较密,部分叶脉较粗;典型的红霞品系叶底棕红色更甚,叶脉较密且多断续;台湾品系叶底棕红色、网脉浅棕色,网脉断续者横脉少;大圆叶品系叶大且圆,叶缘具白色脉纹。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金线莲(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等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金线莲的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包括组织培养的优势、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

一、金线莲组织培养的优势1.资源丰富:相比野生资源,金线莲组织培养的范围更广,栽培更方便,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能够实现持续、大规模的生产。

2.高效物质产生: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控制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有效成分的产量和纯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品质稳定: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金线莲生长环境,避免外界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得到品质更加稳定的中药材。

1.原料选择:选择适宜的金线莲品种进行组织培养,能够提高培养成功率和有效成分产量。

2.组织培养培养基优化: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包括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养分成分、PH值、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优化。

3.培养条件控制: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通气等条件,对培养环境进行严密控制,能够提高培养效率和产量。

4.无菌培养:无菌培养是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基础,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操作,避免外界污染对金线莲的影响。

5.生长调控:通过植物激素的添加和调控,能够有效控制金线莲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

6.组织再生: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实现组织再生和增殖,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1.培养基的研究不足: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但目前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植物激素的应用不足:植物激素对金线莲的组织培养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对于金线莲的植物激素应用研究不足,需要深入研究其应用规律。

3.无菌培养技术不够成熟:金线莲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但无菌培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线莲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本报告旨在评估金线莲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条件、生长周期、收益预测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需求分析金线莲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

目前,市场对金线莲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线莲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医药、保健品和美容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金线莲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三、种植条件评估金线莲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喜欢充足的阳光和适度的湿度。

它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但对排水要求较高。

种植金线莲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并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工作。

此外,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也是保证金线莲良好生长的关键。

四、生长周期与收益预测金线莲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年左右。

在良好的种植条件下,每亩种植面积可收获金线莲干品约500公斤。

根据当前市场价格,金线莲干品的售价约为每公斤1000元。

因此,每亩种植金线莲的预计收益可达50万元。

五、风险与挑战金线莲的种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首先,金线莲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干旱或暴雨,可能会对金线莲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金线莲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农民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也是种植金线莲面临的挑战之一。

六、推广与发展建议为了推广和发展金线莲种植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2. 建立金线莲种植基地,集中资源进行规模化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3. 加强市场营销,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金线莲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4. 鼓励农民参与金线莲种植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

七、结论金线莲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在合适的种植条件下,金线莲种植业具有可行性和良好的收益前景。

但同时也要注意种植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和解决。

金线莲调研报告年

金线莲调研报告年

金线莲调研报告年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植物成为了科研和药物研发的热门对象。

其中,金线莲作为一种传统的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金线莲的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生长环境:金线莲属于早春开花植物,生长于海拔1200-2600米的寒温带山区。

常见于森林地带、草坡及沟沿、岩石裂缝处等环境。

金线莲的生长需要土层厚而肥沃、气候寒冷而湿润的环境,因此它多生长在山区的暗湿环境中。

同时,土壤的酸碱度也是影响金线莲生长的重要因素。

二、化学成分:金线莲能够产生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淫羊藿素和淫羊藿苷。

此外,还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酚类物质等。

其中淫羊藿素和淫羊藿苷是金线莲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三、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金线莲富含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消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

2.抗炎作用:金线莲中的淫羊藿素和淫羊藿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疼痛、消肿止痛。

特别是淫羊藿素,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3.心血管保护:金线莲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以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保肝作用:金线莲还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增强肝脏的代谢能力,防止肝损伤。

四、发展前景:金线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近年来由于采摘不当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成熟等原因,金线莲被逐渐破坏。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调整金线莲的采摘方式,推广金线莲的种植技术,并加强金线莲的保护措施。

同时,金线莲的开发和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加大化学成分的分离、增加药理实验的深入研究,探索新的药用价值和可能的应用方向。

总的来说,金线莲是一种重要的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加强对金线莲的保护、开发和研究,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金线莲抗衰老研究

金线莲抗衰老研究

金线莲抗衰老研究金线莲在抗衰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篇的叙述已经证明金线莲对许多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也对许多并发症有预防作用。

下面是关于金线莲抗衰老的研究成果。

一、金线莲多糖清除自由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验证,金线莲多糖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

同一般抗氧化剂相比,金线莲抗氧化力高出几十至上百倍,更为可贵的是金线莲多糖还具有修复被自由基损伤的细胞与组织的作用,这是一般抗氧化剂所不具备的还原能力。

二、金线莲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上篇金线莲与免疫力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知道金线莲多糖对免疫被抑制的小鼠有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金线莲多糖对健康小鼠同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尤其可以有效提高胸腺重量,提示金线莲具有作为调节免疫力、缓解免疫自体性疾病、预防肿瘤保健品的功能,并具有抗衰老作用。

三、金线莲对内分泌腺体有修复作用金线莲多糖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部分恢复胰岛功能,我们在上篇糖尿病的论述中已经知道,对此央广健康频道也曾做过专题介绍。

同时金线莲多糖对于肾、肝、心肌等重要脏器的细胞和组织都有修复作用。

金线莲多糖对脾和胸腺也有修复作用,在上面的金线莲免疫调节作用中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金线莲对其它腺体的修复还未见有科研成果发表,但在中医应用中,我们知道金线莲对生殖泌尿系统有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在治疗乳腺炎、阳痿、早泄、血尿、前列腺炎、肾炎、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成分研究表明,金线莲富含甾体类,如豆甾醇、麦角甾醇等,都是性腺和肾上腺荷尔蒙的前体物质,和我们熟知的大豆异黄酮一样,具有内分泌调节的潜在功能,但具体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中医也认为金线莲可入肾经、膀胱经,对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有调节作用。

金线莲对各种因子类内分泌信号物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方面没有专题研究的报道,但在其它领域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效果。

由此可见,金线莲可以修复大部分内分泌腺体、促进腺体和组织内分泌信号物质的分泌,通过反馈机制调节内分泌保持旺盛状态。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线莲(学名:Lonicera japonica)是一种常见的蔓生植物,属于忍冬科忍冬属。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评估金线莲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条件、生产成本、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内容,为种植金线莲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市场需求分析1. 中药市场需求:金线莲在中药市场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金线莲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 食品市场需求:金线莲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和提供营养。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功能性食品的普及,金线莲在食品市场上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 化妆品市场需求:金线莲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

随着人们对美容和护肤的关注度提高,金线莲在化妆品市场上的需求也在增长。

三、种植条件评估1. 地理环境:金线莲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2. 光照要求:金线莲对光照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种植金线莲时,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阴暗和阴湿的环境。

3. 水分要求:金线莲对水分要求较高,喜欢湿润的环境。

在种植金线莲时,应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导致积水。

四、生产成本评估1. 种苗成本:金线莲的种苗可以通过购买或自行繁殖获得。

购买种苗的成本较高,但可以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自行繁殖的成本较低,但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劳动力。

2. 土地租赁成本:金线莲的种植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土地租赁成本根据地区和土地面积的大小而异。

在选择土地时,应考虑土壤质量、水源和交通便利等因素。

3. 劳动力成本:金线莲的种植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投入,包括种植、管理和收割等环节。

劳动力成本根据地区和劳动力市场的情况而异,可以通过招聘或合作社等方式进行管理。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线莲(Ligularia fischeri Turcz. ex Besser)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现代药物研发领域。

金线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咳、抗炎镇痛等功效,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对象。

金线莲野生资源受限,采集困难,种植周期长,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大规模繁殖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为金线莲高效繁殖的有效手段。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金线莲的无性繁殖和高效繁殖,大大缩短了繁殖周期,提高了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

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在金线莲种苗繁殖、药材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和应用,可以为金线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1.2 研究意义金线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金线莲组织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加速繁殖金线莲,提高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金线莲组织培养,可以大幅提高金线莲产量,缩短培育时间,同时减少自然环境的影响。

金线莲组织培养对金线莲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和应用,可以为金线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促进金线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金线莲组织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金线莲产业的发展,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保护金线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方法金线莲(Lycium barbarum)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原料,其种子、根、果实等部位均具有药用价值。

金线莲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在种子繁育、遗传改良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

金线莲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线莲(学名:Lonicera japonica)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蔓性植物,属忍冬科忍冬属,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金线莲以其美丽的花朵和药用价值而被广泛栽培和利用。

本报告旨在对金线莲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条件、经济效益和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线莲作为一种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其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目前,金线莲的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每年X%的增长率。

2. 市场趋势金线莲的药用价值在传统中医药中得到广泛认可,并且在近年来也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关注。

金线莲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 潜在客户群体金线莲的潜在客户群体包括中医药企业、保健品生产商、化妆品生产商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关注度提高,金线莲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三、种植条件评估1. 气候要求金线莲适应性广泛,对气候适应性较强。

一般来说,金线莲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为温暖湿润的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0℃-25℃之间,年降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

2. 土壤要求金线莲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土壤的pH值应在5.5-7.5之间,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3. 光照要求金线莲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对光照要求较高。

在种植金线莲时,应选择光照充足、没有阴影的地方进行种植。

四、经济效益分析1. 成本估算金线莲的种植成本包括土地租赁费用、种苗费用、施肥费用、农药费用、劳动力费用等。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农业生产成本分析,金线莲的种植成本约为XX元/亩。

2. 收益预测金线莲的主要收益来源包括销售金线莲花、金线莲茎叶和金线莲提取物等。

根据市场价格和销售渠道,金线莲的年收益预计为XX万元/亩。

3. 投资回收期根据种植成本和收益预测,金线莲的投资回收期约为X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线莲调研报告
——,福建漳州、厦门
一、金线莲组织培养 1、培养基制作配制培养基
南靖本地大量培养及种植金线莲外,香蕉也是本地一个重要农业种植品种。

上山下乡路途中常常可见大片香蕉种植基地。

本地金线莲培养企业也在培养基配方中加入香蕉作为添加物,此外还有活性炭。

其他配方为企业机密,不对外透露。

分装
加塞
灭菌
2、接种
过程:母苗→取出→去除叶片、根部,留下茎→剪成茎段→置入新培养基→
摆好茎段→加塞→移至培养室培养4个月→留作母苗↓↘烘干出售出瓶种植
茎段长1cm-3cm,每一茎段留一个茎节每瓶培养基接种25左右个茎段
3、培养培养条件:
培养灯光:普通荧光灯,适宜光强为3000lux左右,但有厂家为控制电费成本低于该光强
培养温度:空调控制为25℃左右
开灯时间:一般为白天关灯,夜间开灯12h。

主要为夜间温度低,控制空调电费成本考虑。

培养时间:从接种之日培养至出瓶一般为4个月左右,期间不转接,直至金线莲出瓶。

培养目的:
留作母苗:继续留在培养室,作为下一次接种的母苗。

烘烤干品:冲洗根部培养基后烘烤成干品后出售。

出瓶种植并洗瓶:出瓶冲洗培养基后进行种植。

清洗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损伤根部,不可使用毛刷,用水漂洗。

4、残次品:残次品:接种剪下的叶片、根茎及炼苗失败的瓶苗洗净培养基后,厂家也将其
烘烤成干品制成茶包低价出售。

有的干品在500元/斤左右。

5、典型案例:福建“嘉胜集团”系南靖县乃至福建省最大的金线莲组培集团,该公司有接种室12间,接种工作人员≥200人,金线莲组培苗月产量可达100万瓶。

二、金线莲大棚种植
1、炼苗:瓶苗出培养室后一般炼苗15-30d,或者更久。

炼苗一般有专用炼苗大棚,瓶苗出培养室后运至炼苗大棚摆放即可,使瓶苗逐步适应外界的光、温、湿等。

2、出瓶:开盖后适当加水于瓶内,然后摇晃,用手指轻轻勾出苗后,洗净培养基。

3、种植:
种植基质:进口泥炭土:珍珠岩=5:1。

加水量:种苗基质和水混合至手抓一把土挤压后约一滴水漏下,即含水量60%左右种植密度:每盆14×14=288株
种植盆钵:42cm*42cm,高的无孔盆钵
种植方法:用镊子等工具将泥土挖开小洞,将金线莲根部轻轻埋好,一般不超过其底部第一个茎节处。

组培苗种好后,第1次定根水要浇透。

种植环境:拉加密遮阳网,阴湿天气不能浇水,否则易引起茎段腐烂。

炎热温度高时开启大棚温控设备。

泥炭土的保水性较强,浇水前应先检查基质的干湿程度,避免基质太湿或积水引起根茎腐烂。

水分是金线莲生长的关键因子,从移植至采收过程都要注意保持基质湿润。

种植季节:金线莲最佳种植季节为中秋至次年清明,即9月至次年5月。

6、7、8正值夏季炎热季节,种植成活率不易保证。

种植时间:种植时间长短根据种植户的出售需求,一般2、3、4、5、6个月或更久均有。

市售金线莲种植时间达6个月的不多见。

种植达到一定时间长度后,约在10-12月份金线莲大面积开花。

种植管理:入土种植至出土期间依据天气变化及盆钵内
土壤湿度适当浇水,大面积种植还应定
期喷洒杀虫剂、灭菌剂防止病虫害,适量施用叶面肥等肥料。

肥料可以选用1%的复合肥或尿素水溶液,每2周浇肥1次,交替使用。

重复种植:苗出土后用过的种植土壤再使用第二次时成活率明显降低,厂家根据成本核算使用新土或重复使用旧土。

种植基地种植一批苗后对种植基地进行暴晒、杀虫灭菌、或移至其他新的种植基地,避免二次金线莲种植的大批量病虫害或病菌感染。

下图为使用新土和旧土栽培效果对比图:防治病虫害:金线莲病虫害发生多是于高温多湿、通风不良及栽培环境不清洁等因素引起,栽培过程中克服这些不良因素和清除大棚周边杂草,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春末夏初易生软腐病、猝倒病,且常发生在组培苗移栽初期。

其他防治病包括赤霉病、镰刀菌等。

采收方式。

金线莲全株均可入药,采收时连根拔起,抖去泥土,洗净待售。

典型案例:福建南靖“土楼金草-雅绿源种植基地”系南靖县乃至福建省规模最大、管理最完善的金线莲种植大户,组培苗自行生产并大规模种植。

其种植苗出土销售时间均保证6个月以上,一般为6个月-10个月,出土前停止喷洒杀虫剂、灭菌剂和肥料2个月。

种植品种主要为福建本地“红霞”,种植面积超过100亩。

三、金线莲林下种植
1、种植环境:一般为深山丛林环境,常年阴湿凉爽。

2、典型案例:福建省“大地金华林下种植基地”。

种植基地有荔枝树大面积覆盖,上层树木郁闭度为70%~80%,地面荔枝树落叶覆盖度100%。

种植基地面积超过100亩,种植苗盘数超过10000盘。

基地建设有长度约8-10m、高度约的小型大棚,外覆遮阳网。

将种植有金线莲的盆钵置于小型大棚内。

主要品种为台湾金线莲和福建本地尖叶品种。

四、金线莲产品形式
1、金线莲产品形式较为单一,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鲜品:组培瓶苗洗净培养基,或种植苗出土洗净泥土后塑料盒包装后置于冰柜冷藏保存出售,买家一般用来炖汤做菜。

干品:金线莲最常见产品形式,运输和保存成本最低。

组培瓶苗洗净培养基,或种植苗出土洗净泥土后进行80℃或85℃、5h-10h烘干。

少量厂家为保持干品的品相使用冷冻干燥的方法,但该法成本高,干品出售价格高。

食用时用茶艺工具加水煮沸数分钟喝。

茶叶:与干品加工工艺不同,金线莲制成茶叶工艺较为复杂。

按需拔取苗食用,其余的可在篮中继续生长。

此法可保持新鲜食用。

篮子苗:用精致的小篮子,底部垫上纱布后放土,其中密集地种植金线莲。

买家想食用时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