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必背知识点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 六大营养素: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糖类: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

油脂: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维生素: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无机盐:即矿物质,由新鲜水果和蔬菜提供。

水:传输营养物质,排出毒素。

2. 有机物与无机物: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3. 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消化过程依靠酶的催化作用,如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4. 蛋白质的特性: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 (如高温、紫外线)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的作用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鉴别。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 组成人体的元素:人体中主要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其中,氧、碳、氢、氮、钙、磷等是重要的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铁、锌、硒、碘、氟等。

2.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钙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贫血。

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等。

其他微量元素也各有其重要作用,但摄入应适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三、有机合成材料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

第十二章 化学与生活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考试要求:了解对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物(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 知道一些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考点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 胃肠道 +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 麦芽糖酶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 6H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n C 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 6H 12O 6呼吸作用:C 6H 12O 6 6CO 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 2 C 6H 12O 6+6O 2 (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正确的是()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B.缺钙会引起贫血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缺铁会引起坏血病答案:CA、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钙易患佝偻病,故错误;B、缺钙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故错误;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正确;D、缺铁易患贫血;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错误。

故选C。

2、2022年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C2H6O)。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是一种有机物B.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答案:CA、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则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C。

3、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答案:D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B、不锈钢是一种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D、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正确。

故选D。

4、疫情期间,国家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我们也要加强个人防护,注重营养均衡。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章 化学与生活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考试要求:了解对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物(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 知道一些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考点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 麦芽糖酶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2)葡萄糖C 6H 12O 6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 2+6H 26H 12O 6+6O 2 (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豆浆B.糖水C.生理盐水D.苏打水答案:AA、豆浆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B、糖水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C、生理盐水含无机盐和水,不符合题意;D、苏打水富含无机盐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明午餐吃了米饭、红烧鱼,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还应补充下列哪种食物A.炒芹菜B.牛肉干C.麻婆豆腐D.荞面饼答案:A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鱼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炒芹菜富含维生素,故正确;B、牛肉干富含蛋白质,故错误;C、麻婆豆腐富含蛋白质,故错误;D、荞面饼富含糖类,故错误。

故选:A。

3、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A.塑料水杯B.青铜铸像C.汽车轮胎D.羊毛大衣答案:B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错误;B、青铜属于合金,选项正确;C、轮胎是橡胶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错误;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选项错误;故选B。

4、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其制作材料属于A.合成材料B.天然材料C.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C铸造马踏飞燕所用的是青铜,青铜由铜和锡熔合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C。

5、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C.用干冰冷藏食物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答案:BA、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作烘焙糕点,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有毒,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会损害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冷藏食物,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A .AB .BC .CD .D2.“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冰毒是一种毒品,能引发急性心脑疾病,并出现狂躁、暴力、自杀等倾向,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 10H 15N )。

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分子质量是82B .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lC .是由C 、H 、N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 .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氢气、水、甲烷B .盐酸、氧化镁、维生素C C .不锈钢、液氧、淀粉D .石油、二氧化硫、碳酸钠 4.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用x 表示)。

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X+9O 4CO +6H O+2SO 点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硫醇是有机物B .乙硫醇是由碳、氢、硫原子构成的。

C .乙硫醇中碳、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D .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宏观 -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B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C .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3种氧化物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CO + 2H O CH + 2O 催化剂光照6.维生素C (化学式是C 6H 8O 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近年还发现维生素C 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 是氧化物B .维生素C 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C .维生素C 中C ,H ,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2D .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7.冰毒是一种毒品。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

B.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反应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能减少“白色污染”C.反应③是生产化肥尿素[CO(NH2)2]的一个重要方法,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不变。

D.反应④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合反应。

B解析:BA、反应①是光合作用,由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可知,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一个吸收能量的反应,A说法错误;B、通过反应②得到了无毒、易降解的塑料,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B说法正确;C、反应③是生产化肥尿素[CO(NH2)2]的一个重要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种类一定不变,C说法错误;D、反应④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D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实验或描述火焰的颜色,其描述是错误..的是A.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A解析:AA、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故错误;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正确;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正确;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正确。

故选A。

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B.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C.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豆浆、牛奶等解毒,并及时就医D.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A解析:A【解析】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B、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C、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用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不符合题意;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逃生时应底下身子,不符合题意。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概要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概要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单元概要
本单元主要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和有机合成材料。

各种营养成分与生物学科中所学的有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本单元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特别紧密,有很多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了解的常识,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较大影响。

例如有机合成材料不仅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紧密的联系,在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重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即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机合成材料即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本单元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学习策略
本单元是一个涉及面很宽的课题,涉及九年级教材许多单元的内容,同时又因为本单元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学习时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结合实际来学习。

学习阅读资料以及调查研究、课堂讨论、家庭小实验等,要通过自学和参加活动的方式,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和食物霉变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提高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一:营养素
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拓展延伸
1.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2.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是能够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

知识点二:蛋白质
错误警示食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不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残留的福尔马林还能使消化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延伸
1.C O 的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约是氧气的200~300 倍。

只要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千分之一左右,就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一半左右
结合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人便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羊毛、蚕丝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利用灼烧的方法将其与化学纤维进行区别。

3.消化的过程:人们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

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余
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4.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如酒精、甲醛等)的作用,其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生理活性,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

知识点三:糖类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
易错警示
1.富含糖类的食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否则容易发生霉变, 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2.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甜味添加剂木糖醇不是糖。

拓展延伸
1.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呈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6CO2+6H2O C6H12O6(葡萄糖)+6O2。

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3.人类所摄取的蔗糖和淀粉等必须先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因此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补充营养。

知识点四:油脂
拓展延伸
1. 淀粉属于糖类,人体摄入过多糖类或脂肪均会“发胖”。

多余糖类在人体内也会转化为脂肪。

多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消耗脂肪。

2. 完全不摄入脂肪,可导致人体四肢乏力,面容消瘦,不能盲目“减肥”,否则会影响健康。

知识点五:维生素
易错警
示 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既不能给机体提供能量
,也不是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但在人体中的作用很大。

拓展延伸
1. 维生素属于有机物,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

2. 维生素 C 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食用凉拌蔬菜可以获得较多的维生素 C 。

课题二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知识点一: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
1. 人体中主要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元素名称 氧 碳 氢 氮 钙 磷 钾 硫 钠 氯 镁 元素符号 O
C
H
N
Ca
P
K
S
Na
Cl
Mg
质量分数 /%
65.0
18.0
10.0
3.0
2.0
1.0
0.35
0.25
0.15
0.15
0.05
2. 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1)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

(2)
钙、磷、钾、硫、钠、氯等几十种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3.
人体中元素的分类
(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一些元素(如表2),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超过0.01%,称为常量
(2)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
易错警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但任何物质的摄入都应适量,少了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多了还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mg 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
高会使人中毒
碘25~50
mg 是甲状腺激素的
重要成分
150 μg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
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
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氟 2.6 g 能防治龋齿 1.4 mg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

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巧记速记缺铁易贫血、缺钙骨疏松、缺碘脖子大、缺锌发育迟、缺氟生龋齿
拓展延伸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
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的物质。

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碘、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
补锌等的保健药品或制成加碘食盐、加铁酱油等来增加人们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

课题三有机合成材料
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特征:(1)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2)大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而且容易
燃烧;(3)大多数有机物不易导电,熔点较低。

3.有机化合物的数量:有机物中除含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磷等,分子中
含有的多个碳原子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
性质也就不同,也因此使得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称它们为小
分子;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如淀粉、蛋白质等,
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为有机高分子。

知识点二:有机高分子材料
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
材料
(1) 塑料
(2) 合成纤维
(3) 合成橡胶
易错警示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它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纤维有合成纤维(如涤纶等)和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等)等;橡胶分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如橡胶树产生的橡胶)。

拓展延伸 某些纤维燃烧现象的比较
知识点 3:“白色污染”的问题
一些塑料制品的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1. “白色污染”的危害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 味 灰 烬 棉纤维 易燃、直接燃烧 烧纸的气味 灰色、细而软 羊毛 起泡成球,不延续燃烧 烧焦羽毛的气味
黑褐色小球,易碎 合成纤维 先熔化再燃烧或边熔化边燃烧
特殊气味
黑色或褐色硬块
“白色污染”最严重的是食品包装袋、原料包装袋的废弃物。

由于它们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因而造成的危害很大。

塑料制品除少数可回收利用外,大部分被焚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污染大气,危害健康;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难以降解,使土壤板结,耕种困难;“白色污染”也会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

另外,塑料制品易被动物误食,使动物染病或死亡。

2.消除“白色污染”的方法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