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金融学整理一二章

合集下载

new_01

new_01

金融市场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的差异


金融市场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 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借贷关系或 委托代理关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 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暂时分离或有条件 的让渡; 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商 品即货币资金。 交易场所通常是无形的。
@Copyright by Yichun Zhang, Zhenlong Zheng and Hai Lin, Department of Finance, Xiamen University, 2007
@Copyright by Yichun Zhang, Zhenlong Zheng and Hai Lin, Department of Finance, Xiamen University, 2007
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和衍生市场
(二)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 的市场。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 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是有价证券市场。通 常,资本市场主要指的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区别为: (1)期限的差别。 (2)作用的不同。 (3)风险程度不同。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Copyright by Yichun Zhang, Zhenlong Zheng and Hai Lin, Department of Finance, Xiamen University, 2007


现代经济体系有三类市场对经济运行起着主导 作用,它们分别是: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金融市场
@Copyright by Yichun Zhang, Zhenlong Zheng and Hai Lin, Department of Finance, Xiamen University, 2007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课程名称金融学英文名称 Finance课程编号开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学分/周学时 3/51课程类型经济学一级学科类通修课程开课专业经济学院各个专业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选用教材 Bodie and Merton(2002)FINANCE, 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imited and High Education Press.博迪、莫顿著,伊志宏、金李译校(2000),《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主要参考书:黄达,《金融学》。

Allen and Ga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sharing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24, Summer 1995.Bodie, Kane and Marcus, Investment , 4thEd. Boston: Irwin/ MacGraw-Hill.Sharpe,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 19, September 1964.Hull,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3 rd Ed. Prentice-Hall, 1997.Black and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May-June 1973.Moligliani and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 June 1958.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金融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稀缺资源(资金)跨期有效配置的专门学科,《金融学》将重点讲授跨期最优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金融机构管理》等更专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

厦大金融系高等数学教材

厦大金融系高等数学教材

厦大金融系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是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金融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厦门大学金融系的一份专业教材,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日后的金融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第一章导数与微分导数与微分是高等数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和求解问题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导数的概念,包括导数的定义、求导法则以及应用。

学习者将通过练习题的训练,逐步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第二章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是微积分中的基础定理,它为我们理解函数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章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微分中值定理,并结合金融实际问题,探讨导数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章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是微积分的重要分支,在金融数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将介绍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练和习题训练,学习者可以熟练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运算技巧。

第四章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类重要方程,也是金融数学中常用的建模工具。

本章将介绍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以及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典型案例。

学习者将通过解题训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第五章无穷级数无穷级数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描述了数列的和的性质。

本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穷级数及其性质,以及级数在金融数学中的应用。

学习者将通过题目的练习,逐步掌握无穷级数的求和方法和收敛条件。

第六章重积分重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数学中的常用工具之一。

本章将介绍重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的训练,学习者可以熟练掌握重积分的应用技巧。

第七章偏导数偏导数是多元函数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金融数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

本章将介绍偏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它在金融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通过大量的例题练习,学习者可以掌握偏导数的求解和应用技巧。

《金融学》课件超级完整版

《金融学》课件超级完整版

《金融学》课件超级完整版
《金融学》课件超级完整版
金融学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从投资策略到资本市场,从金融创新到风险管理,它对于理解我们的经济和金融市场至关重要。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金融学的各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金融学基础
1.1 金融学的定义和目标 1.2 金融市场的基本组成 1.3 金融工具和资产管理 1.4 金融风险和风险管理
第二部分:资本市场和投资策略
2.1 资本市场的概述 2.2 投资组合理论 2.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4 效率市场假说
第三部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3.1 金融机构的作用和类型 3.2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结构 3.3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3.4 衍生市场和外汇市场
第四部分: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
4.1 金融创新的概念和类型 4.2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4.3 衡量和
管理市场风险 4.4 衡量和管理信用风险
第五部分:金融学应用
5.1 个人金融管理 5.2 公司金融管理 5.3 国际金融管理 5.4 未来金融学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
通过这个课程,我们深入探讨了金融学的各个方面,从基础概念到应用实践。

希望这个课程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金融学知识体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和投资策略,更好地管理金融风险和实现个人金融目标。

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未来金融学的挑战和机遇,不断创新和发展金融理论和实践。

金融学期末复习笔记(厦门理工)

金融学期末复习笔记(厦门理工)

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一.货币的产生(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1.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发展四个阶段1)简单2)扩大3)一般4)货币【的价值形式】二.货币的本质:1.表述:货币是商品,但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理解要点: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三个特征a)它是变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b)它具有直接与商品交换的能力c)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三:货币形式的发展:1.无论社会形态如何,货币的本质特征都不会改变,但具体形态不断的演变:2.演变过程:具有内在价值的普通商品->信用货币3.信用货币的特征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4.是一种法偿货币5.具体过程1)早起的实物货币2)足值的金属货币3)后来的作为足值货币的代表4)现有的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6.具体形态有4种: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四.货币层次的划分一:概念二:目的: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性性质,运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过程三:我国的划分1.普遍倾向于按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2.流动性含义: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

流动性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3.为什么要按流动性来划分p26-274.流动性需要掌握2个原则1)现实性2)可测性【原则】5.我国的具体划分:M0=现金M1=M0+企业结算存款+机构存款+部分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流通货币)M3=M0+全部银行存款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含义:p13 货币内在具有的某些功能二:具体职能p141.价值尺度->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观念上的货币)价格标准: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2.流通手段职能a)含义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b)特点1)必须是显示的货币2)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3)包含有生产危机的可能性c)改变了过去商品的交换的运动方式d)货币流通与商品的流通的关系i.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ii.货币流通可以反作用于商品流通f)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以及关系: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3.储藏手段职能a)含义:退出流通领域,处于贮藏状态的货币b)特点1既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还要是足值的2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的状态c)目的i.早期:为了保存剩余产品ii.私有制时期:作为财富的存储iii.在足值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可以起到自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4.支付手段职能a)含义: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b)与流通收单职能比较的特点p16c)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是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d)发展过程:开始是为了商品的流通服务;后来就超出了商品流通的范围e)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导致了信用货币的产生5.世界货币a)含义: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b)职能是以重量计算的贵金属(理论上)c)具体表现i.作为一般的国际支付手段ii.作为一般的国际购买手段iii.作为国际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6.五个职能之间的关系p18货币的以上五种职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它们都体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第三节: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定义(p30)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p31-p33)1.货币金属(材料)2.货币单位3流通中货币的种类4.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5.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三:货币制度的演变(p33)1.银本位制度(p33):以白银为本位货币2.金银副本位制度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3)跛行本位制3.金本位制度4.不兑现的信用制度(纸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并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使用的货币符号。

《金融学》期末复习各章节重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各章节重点汇总

《金融学》各章的重点第二章信用与金融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信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信用的构成要素;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的作用;全面认识和理解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作用的两面性。

初步掌握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及特点;明确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了解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

重点:信用的概念、基本特点;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及其形式;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作用的两面性;信用与泡沫经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

难点:金融学意义上信用及其特点;信用、信贷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消费信用的形式;民间信用的形式和特点;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

二、本章的关键问题1.信用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信用的构成要素(5点);3.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5.民间信用及其特点;6.消费信用的概念及形式;7.直接融资的优点及其局限;8.间接融资的优点及其局限。

三、本章重要的名词概念1. 信用2. 商业信用3. 消费信用4. 赊销5. 民间信用6. 买方信贷7. 直接融资8. 间接融资注:以上加粗和下划线的系重中之重内容。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了解利率的一般分类;掌握利率的计量方法;理解利率决定理论;掌握影响利率变动的一般因素;了解利率的一般功能和作用,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了解我国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和实行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

重点:利率的分类;利率决定理论;影响利率变动的一般因素;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问题。

难点:单利和复利;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关系;证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重点债券到期收益率和即期收益率);可贷资金理论;二、本章的关键问题1.西方有哪些典型的利率决定理论?2.西方主要利率决定理论与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的比较;3.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我国的利率变动有何特点?4.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

(精编)金融学(厦门理工专用)

(精编)金融学(厦门理工专用)

(精编)金融学(厦门理工专用)前述一、金融是什么?一)国外的解释:用“finance”表示,其解释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口径:1、广义解释: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

•包括:政府公共财政、公司理财、个人理财。

2、狭义理解:是“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以及股市和其他资产行情的形成”。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3、介于二者之间的理解: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二)我国的解释:1.“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

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曰金融机构。

”《辞源》(1915年出版),是最早列入“金融”条目的工具书。

2.通常解释:“货币资金的融通”(《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年版))3.黄达的解释:涉及货币、信用以及与此有关的形成、运行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而且还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证券投资、商业保险等二、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1.金融的基本范畴–货币、信用、利息、利率、汇率• 2.金融的微观分析–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 3.金融的宏观分析–货币供求、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调控等第一章货币概述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进一、货币的起源•1、我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先王造币说;司马迁的观点•2、国外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亚当·斯密);保存财富说(西斯蒙第)•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逻辑起点: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商品的价值形式:等价交换原则下,商品的价值通过另外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不是固定不变,随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并最终发展到货币阶段。

▲货币阶段⑴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⑵扩大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⑶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⑷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本)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实两种汇率标价法只是基准货币
不同,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的关系 是互为倒数关系。
3、美元标价法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通常(除个别货币,如 英镑、欧元、澳元、新西兰元)采用以美 元为外币的直接标价法,称为美元标价法。
如:1美元=116.67日元 1美元=116.52日元
国际外汇牌价[2019-1-27] 2019-1-28
第一节 外汇概述
课前思考:
你所知道的外汇是什么?外汇与外币现钞有什么不同? 假如你的手中持有美国国债或美国微软公司的股票可否视作 外汇? 一、外汇(Foreign Exchange)的概念
(一)外汇的渊源; (二)外汇的涵义;
(三)外汇的三个特征
(一)外汇的渊源
为清偿由进出口贸易引起的债权、债务 关系是国际汇兑产生的原因
余缺的作用,促进资本的国际流动; 3、 作为国际储备,起着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
第二节 汇率
一、汇率(Exchange Rate)的概念 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是一种货币 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是外汇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 1基准货币=x 标价货币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一)汇率标价方法的含义
国际金融
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投资学专业
导论:
什么是国际金融: 简单地说是指国际间的资金融通,即国际间的货 币流通与借贷资本的运动。
在上述问题的具体实践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出一些原理、原则,并加以系统的阐述,就 形成了国际金融学这门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金融?
1.国际商务活动离不开国际金融。 2.现代生活离不开国际金融。 3.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金融地位的提 高。 4.学好国际金融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的本质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一产生1.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

(3)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4)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1.概念:货币是商品,但不是普通的商品,二式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2.要点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其次,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①是它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原料②是它具有直接与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3)最后,货币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三货币形式的发展1.本质特征不变2.形式不断演变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发展的具体过程:实物货币→足值的金属货币→足值的代用货币(纸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的普通商品;特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信用货币是法偿货币)3.信用货币的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

4.信用货币—法偿货币四货币层次划分(一)概念: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二)目的: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定有效的货币政策。

(不同层次货币的购买力不一样)(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划分依据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划分;流动性划分的意义:现实性:实际;可测性:预算、测算;(2)划分层次指标M0:现金M1:M0 +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 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 部队活期存款M2:M1 +城乡储蓄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重点)M3: M0 + 全部银行存款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二具体职能:(一)价值尺度:1)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具有以下特点:A 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

B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

C 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

D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完成。

3)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流通手段:1)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2)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需要有足值的货币本体,即它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

②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

③但不需要是足值手段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过去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4)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反作用于商品流通(三)储藏手段:货币购买力的暂歇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

①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②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纸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取决于纸币币值是否稳定(四)支付手段的职能1.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借贷)2.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3.发展过程:开始:主要是为商品流通服务后来:超出了商品流通的范围4.导致信用货币的产生(五)世界货币的职能1.走出国门,货币在世界市场(走出国门)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目前的充当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2.只能是重量计算的贵金属(理论和现实有差异)3.职能的三个内容:1)作为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最后支付手段,用于支付国际收支差额2)作为国际普遍的购买手段3)社会财富的转移手段第三节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一形成: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改过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二构成要素: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货币金属重量,也称价格标准。

3、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①本位币:一国的的基本通货.②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供日常零星的交易和找零之用。

③纸币三货币制度的演变演变过程: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几个重要的知识点:纸币:是一个国家强制发行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价值符号。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能够跨越国境,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有利有弊)(体现: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四国际货币制度与体系(一)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汇率制定的确定;(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确定。

(三)制度类型:1.金本位货币下的国际货币制度2.金兑汇本位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4.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加美体系5.区域货币制度---欧洲货币体系6.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是信用货币,没有设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单位为“元”,元是本位币即主币。

辅币的名称为“角”和“分”;有无限法偿能力;发行权力由国家掌握,中国人民银行具体掌管货币发行工作。

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对内:国家实行宏观调节和管理对外: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7.中国港澳台:(1)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港元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港元不实行外汇管制,可自由兑换,金融市场完全开放。

(2)澳元为澳门的法定货币;澳元与港元直接挂钩,间接地与美元挂钩;(3)台湾的货币制度比较完整,有中央银行。

第二章信用一.信用1.概念: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使不同所有者之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信用特征:①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②以还本付息为条件③以相互信任为基础④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⑤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价值单方面转移二.信用的产生1、信用关系产生的三要素:①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双方②有一定的时间间隔③有信用工具的存在2、信用关系存在过程中资金的运动①特征{暂时闲置{临时需求②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3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第二节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基本形式(一)商业信用(赊购、赊销)①含义: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赊购(预付)②基础:商业信用是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信用制度的基础③作用:因为余缺的调剂和商业资本的存在与发展④特征: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分散性/盲目性⑤局限性:1)规模有限 2)方向受限 3)不稳定性(二)银行信用(借贷)①含义: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主体),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②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在个国家的信用体系中据核心地位,其主导作用③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客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资本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在数量,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的风险一般低于商业信用。

(三)国家信用①含义: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语句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②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工具)—发行国债{公债:就某个大型的经济工程,如三峡{国库债:用于弥补赤字③国家信用的用途:伴随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④国家信用的债权人:银行,企业与居民赤字:收入>支付顺差:收入>支出(四)消费信用①含义: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②消费信用的提供形式1)赊销方式,即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比如信用卡消费2)分期付款方式,即消费者先支付一部分货币(首期付款),然后按合同分期摊还本息,或分期摊还本金,利息一次计付。

3)消费贷款方式,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消费者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五)国际信用①含义: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②类型 1)出口信贷,分为卖方信贷,买方信贷。

2)国际间的银行信贷3)国际银团贷款4)国际租赁5)补偿贸易,分为回购方式,互购方式,劳务补偿6)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二信用的职能:大题考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促进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5)提供和创造信用工具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三信用风险及其防范(一)信用风险的概念①含义: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是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使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②信息不对称的定义:是指授信主体与受信的主体掌握的信息量不同,一般受信主体比授信主体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誉程度,即受信主体拥有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

③所谓定向选择[贷前]:即授信主体因私人信息的存在而无法甄别受信主体的真实类型④所谓道德风险(贷后):是指受信主体做出有害于授信主体的行为。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①客观性②传染性③可控性④周期性(三)信用风险的防范①主要集中在银行的信贷风险②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和信用风险约束机制:首先:建立和完善金融信用法律体系,使防范银行信用风险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需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监管。

最后:提升银行自身防控能力,完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四.信用工具(一)关于资产,实质资产与金融资产1)资产:任何一个经济单位的财富存量,即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控制的经济资源2)实质资产: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实物资产3)金融资产:以信用工具形式存在的(二)信用工具的概念:信用活动以信用工具为载体。

信用工具使信用契约关系的法律证明,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通融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亦称融资工具。

(三)工具种类{按融资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按接受性不同: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按偿还期限不同:分为短期,长期,不定期信用工具(四)信用工具特征1)偿还性 2)收益性 3)流动性 4)安全性 5)风险性(五)主要信用工具1.票据:是在市场交换和流通中发生的,反映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代表一定数量货币请求权的有价证券。

①汇票: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②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