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质教案+说课稿

15 白鹅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净角: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花脸。
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
京剧形成以后,对净角的表演艺术进行了磨炼和提高,扮演人物的范围不断扩大,艺术上更为丰富和成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白鹅》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和作者与白鹅之间的故事。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有趣,充满童真童趣,既能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富有情感的课文容易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引吭大叫、傲慢”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引吭大叫、傲慢”等词语造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白鹅图片、词语卡片。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白鹅的形象,引导学生说出对白鹅的了解。
然后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跟随录音,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引吭大叫、傲慢”等词语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15 白鹅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净角: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花脸。
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
京剧形成以后,对净角的表演艺术进行了磨炼和提高,扮演人物的范围不断扩大,艺术上更为丰富和成熟。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展现了白鹅的高贵、优雅和美丽。
本文通过描绘白鹅的外貌、动作和神态,让读者对白鹅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白鹅与其他动物的差异,突出了白鹅的独特之处。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本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对白鹅的认识。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活动探究:让学生观察白鹅的图片,比较白鹅与其他动物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白鹅》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目标:认识并理解本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4.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 教学难点: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2. 复述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白鹅的认识。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说】《白鹅》是人教课标版小语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的特点──高傲。
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丰子恺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感受丰子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反语的写法,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引课1、由鹅身上的傲气引导学生回忆复现鹅的姿态和叫声的描写:丰老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白鹅》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丰子恺的散文作品。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展现了白鹅的高雅、自信和独立,同时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如“引吭大叫”、“步调从容”等。
2.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3. 领悟课文的语言特色,如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鹅的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白鹅的印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课文中的难点词句。
4.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朗读体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白鹅》2. 作者:丰子恺3. 重点词句:引吭大叫、步调从容、高傲、清高、独立4. 课文结构:总-分-总5. 修辞手法:拟人、对比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2. 仿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作文,运用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3. 搜集关于丰子恺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对白鹅的形象有了鲜明的印象。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词句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本文通过讲述一只白鹅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全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文章主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白鹅》的故事情节,掌握文章主题;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把握故事中白鹅、农民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目的。
2. 领会文章主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插图、播放相关音频、视频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理解故事情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故事脉络,概括文章大意。
4. 分析人物形象:小组讨论,分析白鹅、农民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分享交流。
5. 领会文章主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7.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关于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作文。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题:《白鹅》2. 作者:契诃夫3. 故事情节:白鹅与农民的相遇、白鹅的遭遇、白鹅的结局4. 人物形象:白鹅、农民5. 文章主题:关爱动物、尊重生命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白鹅的插图,要求形象生动、富有创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优质教案

15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4.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四字词语很多,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读懂了这些词语,趣味也就出来了。
2.阅读理解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紧接着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然后围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3.朗读教学重视朗读,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朗读时要读出鹅的高傲。
但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的,因此,朗读的基调是轻松有趣的,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
4.表达运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鹅的特点。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课题,检查预习1.复习《咏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咏鹅》及朗读音频。
(2)师引导: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预设:骆宾王)他写的这首《咏鹅》脍炙人口,无独有偶,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只可爱的大白鹅。
(3)板书课题:白鹅。
(生齐读课题)(4)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师引导: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后,都会认读生字了吗?如果脱离课文,大家还会认读吗?(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