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基础项目教程4 流动的画面——拍摄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固定镜头的拍摄
固定镜头在影视制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信息传播角度和观众的观看心里来说,固定 镜头拍摄的画面使观众在观看时保持冷静、客 观的心态,有利于排除某些信息噪声,提高画 面信息的接受效率。
运动摄像 —— 移 摄
拍摄要求
力求画面平稳 多使用广角镜头 适时调整焦点
运动摄像 —— 跟 摄
画面特征
画面始终跟随着一个运动主体 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景别相对稳定 注意和推镜头、前移镜头区别
运动摄像 —— 跟 摄
功用和表现力
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主体 通过主体引出其所处的环境 可表现主观镜头(背跟) 具有纪实性意义(新闻、纪实类)
运动摄像 —— 摇 摄
拍摄要求
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摇摄的速度应与画面内的情绪相对应 要讲求整个摇动过程的完整与和谐
运动摄像 —— 移 摄
画面特征
画面框架产生运动 调动观众的视觉感受,身临其境 不断改变观众视点,形成多景别、多构图的画面
运动摄像 —— 移 摄
功用和表现力
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 适于复杂场景 可表现成主观镜头 形成多样化视点
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的功用
善于表现静态物体 利用框架突出和强化动感 建立起画面内的时空感 较客观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 节奏变化 和运动画面相比,具有静态造型之美
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的局限
视点单一,视域受限 构图单一 难以表现立体画面空间 难以表现复杂的运动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第3版慕课版课程标准

《摄像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我院(校)数字传媒艺术、影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电视节目制作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综合了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需求,突出电视摄像的操作技能的训练,旨在培养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满足广播电视行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电视编导、影视制作等方面工作,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本门课程前后续课程设置合理、衔接得当、过渡自然: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前导课程有:《数码摄影》、《三大构成》、《Photoshop》,主要使学生具备镜头语言知识和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够进行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有:《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等课程和项目,而本课程则为这些后续课程和项目奠定了基础,保证其能够顺利开展,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电视和影视的创作,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调研,针对电视节目以及影视行业发展状况,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实际工作项目为导向,通过项目实战,采用项目组的形式让学生在每个工作项目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最终参与课程的考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程创设了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以**电视台、**剧团等校内社团实际项目带动整个教学过程,彰显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三)课程设计思路典型任务确定学习内容:与影视制作实践专家进行研讨,分析影视类公司的主要工作范围,依据其工作内容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的组织、序化,从而确定学习内容。
传媒~运动镜头

推镜头是指摄影机沿光轴方向朝被摄物移动或者采取变 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的镜头。 推镜头朝一个主体目标运动,拍摄目标逐渐放大,在视 觉上有一个慢慢靠近目标的感觉。
拉镜头和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是摄影机从 一个既定目标开始,沿着光轴方向向后拉远。 是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或者采取变焦距 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距的镜头。 随着对着被摄对象慢慢拉远,画面主体由大变 小,周围环境逐渐加入,使观众了解局部和整 体的关系。
渐次扩展视野范围,并能在同一镜头内逐渐了解局部 与整体的关系,它侧重描写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交代更多的影片信息,所展现的景象给人以丰富的感 染力和激发无穷的想象。是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远离 结束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被摄主体是从单一到多元 透视的变化,画外空间涌入画面 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 形成交代和暗示
移镜头是指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 移动的镜头。 移动镜头可以是横向的、纵深的、斜向移 动的、斜向的移动,能够造成环视、跟随 等动态效果,能给人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和 现场感。
完整:虽然移镜头中画面信息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视觉元素加入, 但它的空间关联感很强。
流畅:表现运动的有效拍摄方式,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富有连贯性。
作用:造成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接近 把被摄主体(人或者物)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 突出强调局部细节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的视点的转变 强化人物的心理情绪
快推:节奏感强,视觉冲击力强,可造成紧张 不安的感觉,有比较强的情节因素 慢推:节奏舒缓,可显示安宁、幽静的气氛, 有比较强的抒情意味 与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推镜头,会增强该 物体的动感 用到影片开始的部分,能渐渐把观众引入故事 的特定情境
dv制作固定画面摄像和运动摄像(共39张PPT)

第三节 摇摄
第四章 运动摄像
三、摇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1、摇镜头应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关注
的要点是在摇摄的过程中,不断摇进
2 、形成多景别、多角度、画面
画 面 的 是 新 的 环 境 、 新 的 意 境 , 给 人 3、主体活动范围很大时,难以展现。
3、移镜头的运动速度快慢,可以影响到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在情绪力量。
第一节 推摄
第四章 运动摄像
1、要有其明确
的表现意义。
2、重点是落幅。
三、推镜头拍摄
应注意的问题:
3、始终保持画面主
体构图中心。
4、推进速度和画面 内的情绪一致。
5、移动机位,焦点
要随时调整。
第一节 推摄
第四章 运动摄像
摄像机沿着光轴相反的方向远离被摄 主体、或是变焦镜头向更短的焦距变化 的一种拍摄方法。其表现为:画面的画 框由近而远不间断地远离被摄主体。
2、移镜头的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 中,所拍摄到物体均处于位置不断变 化的运动状态。
3、移镜头调动了观众的运动感受,主 观色彩较浓。
二、移动镜头的形式
1、前移、后移。
2、上移、下移。
3、横移。
第四节 移摄
第四章 运动摄像
三、移镜头的功用与表现力
1、移镜头可用于拍摄复杂的环境,展
示多层次的画面,并制造悬念。 2、对于拍摄静态的人物时能够有效地表现人物的静态造型,并具有有突出的表现作用和一定的强调性。
第一节 推摄
第四章 运动摄像
一、推摄镜头的特征 1、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 2、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3、推镜头将被摄主体形象由小变大, 而环境由大变小。
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 可以用跟摇镜头来描绘运动主体、展现场面或完 成转场。
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 跟摇运动主体,表现其运动状态
• 用长焦镜头摇摄远处景物,可取得类似横移 镜头的效果。 • 通过快摇形成甩镜头,可以作为转场,也可 以用来代表一种快速移动的视线。快速的旋转 闪摇镜头可用来表示眩晕。快速摇以虚化画面 形象,形成甩镜头
• 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 果 • 有利于表达复杂的场景和环境空间 • 有利于表达主观的视觉感受,突出真实 感和现场感 • 形成多样化视点,表现各种运动条件 下的视觉效果
移动镜头的拍摄要求
• 画面要平
• 多用广角镜头 • 移摄过程中保持主体焦点清晰
跟摄--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主体而进行的
固定画面的功用
• 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 可突出表现静态人物 • 可比较客观地表现运动的速度、节奏 • 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 有绘画和图片效果,能发挥静态造型的形式美 • 引发趋向“静”的心理反应 • 有客观描绘的效果 • 有利于表现过去、历史、往事
固定画面的局限
• 画面视点单一,视域受到画框的限制
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 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 • 摇摄一组相似主体,形成积累效果
摇镜头的拍摄要求
• 摇镜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 摇速要与画面的内容、节奏的需要一致 • 摇动过程要完整和谐 • 摇动过程中有时需要随着被摄对象不断 调整焦点和构图
• 手持机做大幅度摇摄时,身体要尽量朝 向落幅时的镜头方向。
推镜头的画面特征
• 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 • 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 主体由小变大,环境由大变小
第4章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拍摄

4.2运动镜头拍摄
4.2.1什么是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通过机位移动,或者 改变镜头光轴,或者改变镜头焦距等方法 拍摄的连续画面。
34
4.2运动镜头拍摄
4.2.1运动镜头的艺术特点。 (1)运动镜头在电视屏幕上展现给观众的是一
系列连续的画面。 (2)运动镜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运动镜头具有综合性。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 因为固定画面排除了画面框架和背景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倘若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又不充分,那么这种固 定画面犹如僵死的“贴片”那样,很难表现出电视画面的 造型美感,难以完成在二维平面中反映三维现实的画面造 型任务。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提取和发掘画面纵深 方向上的造型元素,以纵向维度上的造型表现来弥补水平 维度和垂直维度上的不足。
37
4.2运动镜头拍摄
图4- 5《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推摄
20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1.注意捕获动态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固定画面易“死”易“呆”,容易出现平板一块、缺 乏生气的情况,因此,在拍摄固定画面时应注意捕捉 活跃因素,调动动态因素,做到静中有动、动静相宜。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思考:举例说明,如何增加画面内部活力?
比如说,拍摄一池春 水,就可以在画面中摄 入几只浮游的鸭子、乌 龟,涟漪和小动物的运 动使得“死水”“活” 了起来。此外,固定画 面中人物的调动和运动, 也是活跃静态画面的有 效手段。比如,在拍摄 麦浪翻滚的乡村丰收景 象时,就可在画面中摄 入牧童赶着牛群穿梭于 田间小道的场景。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 固定画面如果没有了画 面内部运动,单个镜头 的画面很容易让观众产 生看照片的感觉。我们 在拍摄固定画面的时候, 应该尽可能利用画面所 能纳入的“活”的“动” 的因素让固定画面活起 来。
镜头详解

导演阐述
镜头详解
本单元课程内容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 运动透视 轴线的概念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镜头的拍摄方法分为运动和静止两种, 如果综合考虑画面内角色的运动和静止情 况,就会出现四种情况 :
1) 固定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的对象 2) 固定摄影机拍摄运动的对象 3) 活动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的对象 4) 活动摄影机拍摄运动对象
升降镜头应当适应动作的方式而不是 动作适应升降镜头,这往往被滥用——特 别是有人喜欢用他做大幅度摆动运动。如 果处理不好,这样会破坏影片原本的完美。 有节制的使用,在有利于提高一场戏的价 值时才使用。
推镜头
简称“推”,这种运动方式指摄影机 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其画面效果表 现为同一对象由远至近或从一个对象到另 外一个对象的变化,使观众视线前移 ,特 点是在一镜头内了解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主体与后景、环境的关系。
运动摄影构图会产生动态构图,动态构图 已成为现代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摄影 经常用来重新平衡画面的构图。一个对象离 开画面后,剩下的其他演员在构图上就不平 衡了,稍微摇一下或者前移一点,很简单的 就可以解决画面的构图平衡问题。
在荧屏上,运动有方向、速度、力度、持续时间 和节奏。一般来说,大量运动镜头能造成一种有活力 的、急促的、激动的或暴力的感觉。运动镜头很少, 或者没有,则表示沉闷、安静、压抑、庄严或走向另 一极端。
固定镜头 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影视艺术独有的造型手段。
通过机位、焦距和光轴的运动,在不中断拍摄的
情况下,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表现 对象的变化,不经过剪辑,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 图、多元素的组合。 增强画面动感,扩大镜头视野,影响着响应的速 度和节奏,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
一个标准镜头的拍摄由起幅、运动过程、落 幅三部分组成。
固定镜头的适用场合: 远、大场面 单构图画面表现的场合 需要对某一细小事物进行演示的场合
运动镜头(movie shot):是在一个镜头中通 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 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 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常见形式: 推、拉、摇、移、跟、升降、甩……
固定镜头的功用: 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对静态的人物有突出的表现作用 较为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对象的运动速 度与节奏变化 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在造型上更富于绘画和图片的造型美感 趋于引发观众“静”的心理反应 比较容易表现出“久远”的时间感,表现 追忆、回想等;
固定镜头在表现上的局限 ①固定画面视点单一 ②在一个镜头中 , 难以产生较大的画面构图变 化。 ③对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难 以很好的表现。 ④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 。 ⑤在纪实性拍摄中 , 仅采用固定画面 , 难以展 现一段相当完整的、处于真实环境中的生活 流程 , 难以构成较长的画面叙事段落和营造特 定的气氛。
摄影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人们生活中运动 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种交通工具 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身临 其境之感。尤其当摄影机描述一个人的主 观视线时,这种镜头就具有了强烈的主观 色彩。
谢谢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 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有表演的场面,让观 众看清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ຫໍສະໝຸດ 134.4综合运动摄像
综合运动摄像是指摄像机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 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得的电视画面叫综合运动镜头。 综合运动摄像呈现出多种形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3种情况: (1)先后方式,诸如推摇镜头(先推后摇)、拉摇镜头(先拉后摇)等; (2)包容方式,即多种运动摄像方式同时进行的,比如移中带推、边移边摇等; (3)前两种情况混合运用。
学习单元
流动的画面——
4
1
拍摄固定镜头与 运动镜头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 • • •
4.1 4.2 4.3 4.4
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固定面面的拍摄要求 运动摄像 综合运动摄像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2
4.1 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10
• •
摇摄 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 位不动,借助于三角 架上的活动底盘(云 台)或拍摄者自身的 人体,变动摄像机光 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 法。用摇摄的方式拍 摄的电视画面叫摇镜 头。
摇镜头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6
•
•
固定画面构图的艺术 性、可视性
要拍好固定画面、拍 美固定画面,从视觉 形象的塑造、光色影 调的表现、主体陪体 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 加强锻炼和创作,拍 摄出构图精美、景别 清楚准确、画面主体 突出、画面信息凝炼 集中的优秀固定画面 来。 构图形式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4
•
•
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 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固定画面如果不注意 前景、后景及立体、 陪体等的选择和安排, 不注意纵轴方向上的 人物或物体的高度, 那么就容易出现画面 缺乏主体感、空间感 的问题。这就要求当 我们选择拍摄方向。 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 时,有目的、有意识 地提炼纵深方向上的 线、形、色等造型元 素,并注意利用光、 影的节奏、间隔和变 化形成带有纵深感的 光效和“光空间”。 镜头的纵深感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5
•
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 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 连贯性
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 是因为固定画面与固 定画面组接时,涉及 很多方面的内容,对 镜头的要求是很高的。 我们常说的画面与画 面组接时的“跳”, 就是初学摄像时易犯 的毛病。 前后镜头组接的“跳”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3
4.2固定面面的拍摄要求
•
•
注意捕捉动感因素, 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固定画面易“死” 易“呆”,容易出现 平板一块、缺乏生气 的情况,因此,在拍 摄固定画面时应注意 捕捉活跃因素,调动 动态因素,做到静中 有动、动静相宜。 动与静的结合
•
2017/9/3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7
•
•
固定画面“稳”字当 头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 镜头都应该是纹丝不 动、一丝不苟,应坚 决消除任何可以避免 的晃动因素。即便是 在拥挤、紧急等非常 局面下,也应力求保 持固定画面最大限度 的稳定和平衡。 固定画面“稳”的对 比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8
4.3运动摄像
•
•
推摄
推摄是摄像机向被摄 主体的方向推进,或 者变动镜头焦距,使 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 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 拍摄方法。用这种方 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 为推镜头。 推镜头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9
•
•
拉摄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 离被摄主体,或变动 镜头焦距(从长焦调 至广角)使画面框架 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 距离的拍摄方法。用 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 画面叫拉镜头。 拉镜头
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 下拍摄的电视画面。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 条件。 固定画面是从摄像机的工作状态和角度,来界定和分析电视画面的,与此 相联系的是,由于拍摄固定画面时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 所以,固定画面在画面形态和视觉接受上,就具备了与运动画面不同的特 性。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14
11
• •
移摄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 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 而进行的拍摄。用移 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 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 头,简称移镜头。
移动拍摄
•
2017/9/3
《摄像基础项目教程》微课版 学习单元4
12
• •
跟摄 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 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 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 视画面称为跟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