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后的康复

合集下载

截肢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

截肢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

一、引言截肢手术是治疗严重肢体损伤、疾病或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术后康复护理是截肢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截肢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二、截肢术后康复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1)术后24-48小时内,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下肢截肢患者应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将残肢以枕头支托,压迫向下;仰卧时,不可抬高患肢,以免造成膝关节的屈曲痉挛。

(2)术后1-2周,患者可逐渐过渡到半坐位,以适应残肢的负重。

2. 观察和预防术后出血(1)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发现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 幻肢痛护理(1)引导患者正视残肢,接受截肢事实。

(2)指导患者进行残肢按摩、拍打等放松活动。

(3)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治疗。

4. 残肢功能锻炼(1)术后2周伤口愈合后,开始残肢功能锻炼。

(2)使用弹性绷带每日反复包扎,均匀压迫残端,促进软组织收缩。

(3)进行残肢按摩、拍打及蹬踩,增加残端的负重能力。

(4)逐步增加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

5.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3)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

6. 假肢适配与训练(1)术后3-6个月,患者可开始进行假肢适配。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假肢,适应假肢的重量和稳定性。

(3)进行假肢步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7. 日常生活指导(1)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

(2)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3)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8. 定期复查(1)定期复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三、总结截肢术后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护理人员应掌握各项护理措施,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截肢术后的康复护理—截肢术后康复护理目标与方法

截肢术后的康复护理—截肢术后康复护理目标与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正确体位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关 节 活 动 度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肌 力 训 练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复习思考
• 截肢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学习目标
• 掌握截肢后康复护理目标 • 掌握截肢前的康复护理方法
截肢后 康复护理目标
与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目标
尽可能地刺激潜在肢体能 力的恢复。
利用健肢或通过装配假肢 代偿已丧失的肢体功能。
防止截肢对患者身体健康 和心理活动造成的不良影
响。
2 制动
• 穿戴正式假肢前,应先穿戴临时假肢,使残端适应假体接 受腔的感觉,为穿戴正式假肢奠定基础。
• (1)上肢假肢训练:首先训练患者掌握假肢的穿脱,再训练手部抓握 功能,然后进行饮食、修饰、如厕、穿脱衣服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特 别要着重训练健侧上肢,使健侧上肢功能更强,假肢起辅助作用即可。
• (2)下肢假肢训练:首先训练患者掌握假肢的穿脱,再训练站立平衡、 迈步、步行、上下楼梯等功能。特别是双下肢截肢患者,应多训练助行 器配合假肢的使用。
学习目标
• 掌握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截肢后 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术后的康复护理
• 对小腿截肢和前臂截肢术 后采取更积极的处理方法, 在截肢1周后下地,穿一 种带气囊的临时假肢练习 行走,不必待疼痛消除后 或切口愈合后再开始,这 对残肢定型、防止肌肉萎 缩、早期离床功能训练、 利于假肢的安装、减少幻 肢感等有积极作用。

截肢的康复护理

截肢的康复护理
总结与展望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总结
生理层面:帮助截肢者适应身体变化,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通 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残肢的功能,协助截肢者掌握正确的运动 方式,避免不适当的动作引发疼痛或其他不适。
心理层面:帮助截肢者接受身体形象的改变,处理失落、恐惧、愤怒等 复杂情绪。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生
• 积极康复: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正确的康复 训练,以便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 寻求支持:不必独自面对困难,可以寻求家人、朋友、医护人员、截肢 者互助团体等的帮助和支持。他们的理解和鼓励将有助于你更好的面对 生活的挑战。记住,你并不孤单,有很多人愿意和你一起走过这段艰难 的旅程。
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社区资源,截肢者可以接 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 就业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社交活动
参与社区组织的社交活动,与 其他截肢者交流经验,互相鼓 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志愿服务
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 ,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能够 提升自己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
价值感。
06
CATALOGUE
截肢患者的长期挑战
01
肢体功能障碍
截肢后,患者可能面临肢体功能障碍,如肌肉力量减弱、关节活动受限
等。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的使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至
关重要。
02
幻肢痛
一些患者在截肢后会经历幻肢痛,即感觉到已截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有
疼痛感。这种疼痛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困扰,需要及时采取疼痛管理措
高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高科技产 品将应用到康复护理中,如智能假肢、虚拟现实 康复训练等,这些产品将使康复护理更加便捷、 高效。

康复医学_第四章临床疾病的康复_第2节_截肢的康复

康复医学_第四章临床疾病的康复_第2节_截肢的康复
Back
❖ 残肢痛的原因 (1)神经断端刺激所致,神经瘤战连或位于
瘢痕内受到牵拉造成疼痛; (2)残肢端循环障碍导致疼痛; (3)残断肌肉异常紧张导致疼痛; (4)残端骨刺等。
截肢术后仍存有截除的手或脚的幻觉称 幻肢,发生在该幻肢的疼痛称为幻肢痛。
几乎每个截肢的患者都有或多或少的被截除的 肢体存在的感觉,这个感觉可能逐渐模糊,但很少 疼痛,一般这种幻觉逐渐消失,特别是在穿戴假肢 以后。
2.假肢悬吊情况的检查
观察有无上下窜动即出现唧筒现象。可通过站立位 残肢负重与不负重时拍摄X线片,测量残端皮肤与接受腔 底部的距离变化来判断。
3.假肢对线检查
评定生理力线是否正常,站立时有无身体向前或向 后倾倒的感觉等。
4.穿戴假肢后残肢情况的检查
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硬节、破溃、皮炎及残端 有无接受腔接触不好,腔内负压造成局部肿胀等。
(4)对假肢部件及整体质量进行评定。
2.评定标准
I 级,完全康复 仅略有不适感,能完全自理生活,恢复原工作和
照常参加社会活动;
Ⅱ级,部分康复 仍有轻微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但不能恢复原
工作,需改换工种;
Ⅲ级,完全自理 生活能完全自理,但不能参加正常工作; Ⅳ级,部分自理 生活仅能部分自理、相当部分需依赖他人;
3.残肢关节挛缩
常见原因是
(1)术后关节长期置于不合适体位,如长时间残肢垫枕 或坐轮椅等;
(2)截肢术后残肢关节没有合理固定,如小腿截肢,膝 关节应固定在伸直位;
(3)瘢痕挛缩: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挛缩的最 有效的方法。
一旦发生挛缩,其纠正方法是:①加强主动和被动关节 活动;②更换体位,用沙袋加压关节;③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肢假肢的评定

截肢的康复护理

截肢的康复护理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对截肢的认知,减轻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
康复教育
向患者介绍截肢后的康复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 他们对康复的认知和信心。
残肢的清洁和保护
残肢清洁
指导患者定期清洗残肢,保持 皮肤干燥和清洁,预防感染。
残肢保护
避免在残肢上使用有害的皮肤产 品,防止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残肢锻炼
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残 肢的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预防肌 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截肢手术是一种破坏性的手术,它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 上的创伤,因此在进行截肢手术前,医生会充分评估患者的 病情和身体状况,并给予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截肢的原因和类型
01
截肢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创伤、缺血坏死、感染、肿瘤等。根据不同的原因 ,截肢可以分为创伤性截肢和非创伤性截肢。
02
创伤性截肢是指由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肢体损伤, 需要进行截肢手术以保住生命或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2023
《截肢的康复护理》
contents
目录
• 截肢的概述 • 截肢患者的康复训练 • 截肢患者的护理 • 截肢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导 • 截肢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康复 • 截肢患者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截肢的概述
截肢的定义
截肢是指通过手术方法将失去活力的肢体或某些器官切除,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它通常是由于创伤、疾病或先天性缺陷 导致的。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建议
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应咨询专业医 生或康复师的建议,确保训练的合 理性和安全性。
逐渐增加强度
康复训练的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 过度劳累和受伤。
定期评估效果
定期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根据评 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

截肢后康复训练

截肢后康复训练

截肢后康复训练
截肢后康复训练的初期目标主要是:
A. 恢复关节活动度
B. 提高肌肉力量
C. 适应假肢使用
D. 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截肢后康复训练中,以下哪项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减轻肿胀?
A. 长时间站立
B. 轻柔按摩残肢
C. 剧烈运动
D. 长时间卧床休息
截肢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以下哪种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A. 残肢感觉麻木
B. 残肢轻微疼痛
C. 假肢佩戴舒适
D. 康复训练进展顺利
为了提高截肢患者的平衡能力,康复训练中可以加入哪种训练?
A. 单腿站立练习
B. 长跑训练
C. 重物搬运练习
D. 快速行走训练
截肢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康复的重要内容?
A. 接受截肢事实
B. 学习使用假肢
C. 恢复社交活动
D. 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在截肢后的康复训练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假肢?
A. 逐渐减少假肢使用时间
B. 避免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走
C. 定期调整假肢以适应身体变化
D. 只在必要时使用假肢
截肢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以下哪项活动有助于增强残肢的肌肉力量?
A. 残肢负重练习
B. 长时间泡澡放松
C. 避免使用残肢进行任何活动
D. 只依赖假肢进行所有活动
截肢后康复训练的成功关键在于:
A. 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坚持
B. 医生的专业指导
C. 先进的康复设备
D. 家人的全力支持。

截肢的康复护理

截肢的康复护理

残肢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残肢 锻炼,如肌肉收缩、关节 活动等,以促进残肢的功 能恢复。
康复训练
身体平衡训练
截肢后患者需要重新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可以进行平衡训练, 如单脚站立、平衡板练习等。
假肢适应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为患者定制合适的假肢,患者需要在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假肢适应训练,如步态练习、日常活动训练等。
疏导,帮助患者释放情绪。
自信心重建
截肢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 此需要进行自信心重建,让患者
重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自信。
社会支持
让患者得到社会支持,如家人、 朋友、医疗团队的关心和鼓励,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残肢的护理
01
02
03
伤口清洁
保持残肢伤口的清洁和干 燥,定期更换敷料,预防 感染。
皮肤护理
对残肢皮肤进行护理,如 使用保湿霜、按摩霜等, 以保持皮肤的柔软和弹性 。
截肢的康复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截肢的概述 • 截肢患者的康复护理 • 截肢后的生活护理 • 截肢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 截肢的预防和康复护理教育
01
截肢的概述
截肢的定义
截肢是指通过手术方法将人体四肢的任何部位截断,以治疗 某些疾病或损伤,如创伤、感染、肿瘤等。
截肢手术是一种破坏性的手术,通常需要患者在心理和生理 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情绪管理
截肢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情绪上的变化,如沮丧、焦虑、抑郁等。因此,需 要提供情绪管理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应对和调整这些情绪。
回归工作的准备
职业咨询
对于那些因截肢而失去工作的患者,职业咨询是必要的。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了解他们的就业选择和职业适应能 力,并制定职业计划。

工伤截肢护理时间规定

工伤截肢护理时间规定

工伤截肢护理时间规定
工伤截肢护理时间的规定会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包括截肢部位、手术方式、恢复情况等因素。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工伤截肢护理时间的规定,供参考:
1. 术后康复阶段:工伤截肢手术后的康复阶段通常为数周到数个月。

在此期间,患者需要进行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2. 康复训练阶段:截肢者在康复训练阶段,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假肢使用训练等。

这个阶段的时间会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通常为数个月到一年左右。

3. 假肢适应期:截肢者在恢复期结束后,需要进行假肢适应训练。

这段时间要保证假肢的正确佩戴与使用,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假肢适应期的时间一般为数个月到一年。

4. 长期康复期:截肢者在逐渐适应假肢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和康复辅助设备的使用。

这个阶段的时间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仅为一般规定,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来确定。

另外,截肢者的康复过程也需要综合考虑心理、社会、职业等因素,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保持合理的残肢体位:膝上截肢,髋关节伸直不要外 展;膝下截肢,膝关节应伸直位;大腿截肢术后早期 不应该长时间乘坐轮椅,避免发生髋关节屈曲外展畸 形
残肢痛
❖ 原因:神经瘤;残端循环障碍;残端骨刺;中 枢神经性疼痛
❖ 特点:活动、使用、压迫残肢时可诱发 ❖ 处理:切除神经瘤;镇痛药对症处理
幻肢痛
临时假肢功能 训练后初评
装配正式假肢
残肢并发症处理 临时假肢使用训练 功能训练
假肢适配检 查动态对线
假肢处方
假肢装配后穿戴训 练、功能训练、职 能训练
终期适配检查 功能评定
截肢的康复评定内容
❖ 全身状况的评定 ❖ 残肢的评定:残肢外形、ROM、残肢畸形、
皮肤情况、残肢长度、肌力、残肢痛 ❖ 假肢的评定:穿戴临时假肢后的评定(临时假
❖ 截肢后康复是以假肢装配和使用为中心,重建丧 失肢体的功能,防止或减轻截肢对患者身心造成 的不良影响,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截肢的原因
❖ 外伤性截肢:占截肢原因 首位,如不可修复的严重 创伤;肢体坏死;严重感 染;肢体无功能;不可矫 正的严重畸形;不可修复 的神经损伤造成肢体严重 畸形;功能障碍;皮肤溃 疡;久治不愈或感染骨髓 炎者;烧伤或冻伤后肢体 坏死
截肢术一般原则(平面选择要点)
❖保留残端长度,便于安装假肢 ❖手部应尽量保留拇指长度 ❖足部应尽量保留1、5跖骨
术后并发症(残端感染)
❖原因: 1、术前未能消除感染源; 2、术中手套破裂未及时更换; 3、操作粗暴,止血不彻底。
❖处理:拆线、引流、换药(庆大霉素)
残肢皮肤破溃、窦道、瘢痕
残肢评定
❖ 皮肤情况:有无感染、溃疡、窦道以及与骨残端粘连 的瘢痕
❖ 有无残端畸形:有畸形导致假肢负重力线不良或假肢 接受腔不合适,造成患者步态异常。膝上截肢伴髋关 节屈曲外展畸形,膝下截肢伴膝关节屈曲畸形
❖ 残端形状:圆柱形残端会减少因残端的血液循环差而 发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圆锥形残肢残端不能负重,不 符合现代假肢接受腔全面接触和全面负重的要求
设法保留长度
❖ 半骨盆切除:应根据条件设法保留髂嵴和坐骨结节 ❖ 髋部截肢:应尽量保留股骨头和颈 ❖ 大腿截肢:尽量保留残肢长度 ❖ 膝关节离断 ❖ 小腿截肢:以中下1/3交界为佳
❖ 赛姆截肢:为理想的截肢部位,截肢水平相当于踝 关节离断,但残端是被完整良好的足跟皮肤所覆盖, 故残肢有良好的承重能力,行走能力良好
除小腿截肢应以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为佳外,其他肢 体截肢最重要原则是通过术中判断尽可能地保留肢体的长 度。圆柱形残端。
❖肩部截肢:尽可能保留肱骨头 ❖上臂截肢:尽量保留残肢长度 ❖肘部截肢:肘关节离断是理想的截肢部位 ❖前臂截肢:尽量保留长度 ❖腕部截肢:经腕关节或腕关节离断 ❖腕掌关节离断 ❖手掌与手指截肢:尽量保留长度,尤其是拇指应
截肢平面
❖ 传统观念:截肢必须在特定的平面实施,以便装配假肢 根据解剖学分为上臂截肢(肘上截肢)、前臂截肢(肘下 截肢)、大腿截肢(膝上截肢)、小腿截肢(膝下截肢)
❖ 现代要求: 全接触式接受腔和假肢安装技术,截肢平面已不重要
任何愈合良好,无压痛,构造恰当的截肢残端都可满意地 佩戴假肢。截肢平面主要决定于手术的需要。
可将突出的骨端切除,同时行肌肉成形 术或肌肉固定术,使之成为圆柱形残端
残肢关节挛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常见原因:术后关节长期置于不合适体位(长时间残 肢垫枕或坐轮椅);截肢术后残肢关节没有合理固定 (小腿截肢后膝关节应固定在伸直位);瘢痕挛缩
❖ 处理方法: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挛缩的最有 效的方法;加强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更换体位,沙 袋加压关节;严重者手术治疗
肢接受腔适配情况、假肢悬吊能力、假肢对线、 穿戴下肢假肢后残肢情况、步态、上肢假肢背 带与控制索系统、假手功能)、穿戴永久假肢 后的评定
全身状况评定
❖判断能否装配假肢,能否承受装配假肢后的功 能训练,是否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其他肢体的 状况等
❖ 心脏病患者慎重(使用假肢行走能量消耗增 大);闭塞性脉管炎截肢患者,若对侧肢体有 间歇性跛行,则使用假肢会加剧肢体的供血不 足;脑血管病致器质性脑病导致记忆学习能力 减退,会影响假肢的使用;视觉障碍患者使用 假肢困难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1. 掌握截肢的康复
2. 熟悉假肢适用及训练 3. 了解截肢的定义及病因
截肢的定义
❖ 截肢是指以手术 方式切除部分或
全部肢体。包括
截骨和关节离断 离。
目的
❖截肢目的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生命安全或 没有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并通过残肢训练和安装假肢以代偿失去肢体的功 能
❖ 发生率约5%-10%,机制不清,多数认为是运动知觉、 视觉、触觉等的一种心理学、生理学上的异常现象
❖ 特点:持续性疼痛,夜间尤甚 ❖ 处理:心理治疗(催眠、松弛、合理情绪疗法等)物理治
疗(超声波、低中频脉冲电疗等)中枢性镇静剂(三环类 安定,一般疼痛可用阿米替林、丙咪嗪、卡马西平等)针 灸治疗;尽早穿戴假肢、运动疗法等
截肢的原因
❖ 肿瘤截肢:骨肿瘤 ❖ 血管病性截肢:如阻塞性动脉硬化
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液高凝 状态血栓形成阻塞血管
❖ 糖尿病性截肢:糖尿病足致足溃疡、 感染、坏死
❖ 先天性畸形截肢:肢体无功能 ❖ 感染性截肢:如气性坏疽 ❖ 神经性疾病:如脊髓栓系综合征造
成下肢神经部分麻痹,足发生马蹄 内翻,皮肤神经营养障碍,促使足 负重部位破溃形成溃疡
❖ 常见原因:假肢接受腔的压迫、摩擦,尤其是残 端皮肤瘢痕更易破溃
❖ 处理:修整接受腔;换药;对久经不愈的窦道需 进行手术扩创;紫外线、超短波、磁疗等配合抗 生素药物治疗;使用硅橡胶制成的软袜套,套在 残肢上,减少和避免皮肤瘢痕受压或摩擦
残端骨突出、外形不良
❖ 较大的骨刺需手术切除 ❖ 较严重的圆锥形残端,如果长度足够,
❖ 足部截肢:尽量保留长度
髋 关 节 离 断
膝 关 节 离 断
腕 关 节 离 断
肘 关 节 离 断
现代截肢康复理想程序
❖截肢手术 ❖术后即装临时假肢及随后的训练(术后一周)
不能等伤口愈合疼痛消失 ❖残肢定型后安装永久性假肢及其训练
截肢后康复程序
截肢前心理治疗 假肢咨询
截肢手术
术后残肢评定 残肢护理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