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后期第二讲
第二讲三大模型辅助线

第二讲三大模型辅助线例题1.如图,等腰 Rt △ OAB,等腰 Rt △ OCD, / AOB= / COD=90 o , M 、N 分别是 AC 、BD 的③ON=OM;④厶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模块一手拉手模型△ CBE 为顶角相同的等腰△ △ ACD 、△ CBE 可绕公共点任意旋转△ACDBC 夹角任意2.如图1,图2,图3,在^ 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 正方形,正五边形, CD 相交于0。
1,求证:△ ABE ADC ; 1,/ B0C=;如图 2,/ B0C=;如图 3,/ B0C=; 4,已知AB 、AD 是以AB 为边向△ ABC 外所作正n 边形的一组邻边; AC 、AE 是以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0。
如图4,/ B0C= BE 、 如图 如图 如图 AC 为边向外所作正 n 边形的一组邻边, (用含n 的式子表示)BE 、CD 4证明你的猜想。
,并根据图 DOGCEHB圈4B '角度到△ ADE 的位置,设BC 与DE 交于M将^ ABC 绕A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3.如图,4.如图,△ ABC 中,/ ACB=90o, / CAD=30 o,AC=BC=AD,CE 丄CD,且CE=CD,连接BD、② BE=BC;③AD丄BE;④CD=1.BD模块二夹半角模型(旋转构造全等三角形)正方形 ABCD 中,/ EAF=45o,则 DF + BE=EF ;正方形 ABCD 中,/ EAF=45 0,则 DF — BE=EF已知:/ B +/ D=180o,AB=AD, / EAF= a ,/ BAD=2 a,贝U: BE + DF=EF(含勾股定理)已知:/ A=60 0, / BDC=120 o, / MDN=60 o,DB=DC或 CN — BM=MNF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 EAF=45o, (1)求证:BE+DF=EF, (2)若连接BD 交AE 于M ,交AF 于N,求证:BM2+DN 2=MN 2.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4,0)、B (0,4)、D (0,1),若E(x , 4),EB 丄OB于7.在四边形 ABCD 中,AC=AB,DC=DB, / CAB=60o,/ CDB=120o,E 是 AC 上一 点,F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且 CE=BF.在图1中,求证:DE=DF;在图1中,若G 在AB 上且/ EDG=60o ,试猜想CE 、EG 、BG 之间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运用(1) (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 2,在四边形 ABCD 中,/ ABC=90o,/ CAB= / CAD=30o,E 在 AB 上,DE8.已知如图,五边形 ABCDE 中,AB=AE,BC+DE=CD, /ABC+ /AED=180o.求证: (1)AD 平分/ CDE ,(2)/ BAE=2 / CAD 。
第二讲:课后跟踪作业--

EDFCBA第二讲:课后跟踪作业(2)1、已知:如图,∆ABC 中,∠C=90︒,CM ⊥AB 于M ,AT 平分∠BAC 交CM 于D ,交BC 于T ,过D 作DE//AB 交BC 于E ,求证:CT=BE.2.在△ABC 中,AD 平分∠BAC ,CM ⊥AD 于M ,若AB =AD ,求证:2AM =AC +AB 。
3.△ABC 中,AD 是边BC 上的中线,DA ⊥AC 于点A ,∠BAC=120°, 求证:AB=2BC.4.如图,AB=AE ,A B ⊥AE ,AD=AC ,AD ⊥AC , 点M 为BC 的中点,求证:DE=2AM5.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 与EF 的大小.D AB C M TEA MN MDCB AFEDCBA6.如图,点M 为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意一点,MN DM ⊥且与ABC ∠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N ,MD 与MN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7.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 中,M 为CD 的中点,E 为MC 上一点,且∠BAE =2∠DAM .求证:AE =BC +CE .8.已知:如图,ABCD 是正方形,∠FAD =∠FAE . 求证:BE +DF =AE .9.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的MDN ∠,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求AMN ∆的周长.MED C BA NCDEB M ACEDB ADNMCBA10.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的MDN ∠,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求AMN ∆的周长.11、五边形ABCDE 中,AB =AE ,BC +DE =CD ,∠ABC +∠AED =180°,求证:DA 平分∠CDE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点E 是AB 上一个动点,若∠B=600,AB=BC ,且∠DEC=60O,判断AD+AE 与BC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讲(化学反应动力学)

国家精品课程
SO2 浓度(%)
5
6
7
8
9
O2 浓度 (%)
温度/ ℃
Kp
13.9 12.4 11.0 10.5 8.1 p=0.1Mpa 时的平衡转化率
400 446 99.3 99.3 99.2 99.1 98.8
440 177 98.3 98.2 97.9 97.8 97.1
480 72.8 96.2 95.8 95.4 95.2 93.7
520 34.2 92.2 91.5 90.7 90.3 87.7
560 17.6 85.7 84.7 83.4 82.8 79.0
600 9.4 76.6 75.1 73.4 72.6 68.1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不同二氧化硫浓度的 炉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
国家精品课程
一转一吸流程:SO2的转化率只能达到96~97%
H R RgT 2
dT
22.06 1.987
[
1 T
]T 298
ln K PT
10.183 22.6 ( 1 1 ) 5.84 1.987 298 298 250
K p 0.0029
国家精品课程
CO+
2H2==
CH3OH
1/3
2/3
0
1
1/3-x
2/3-2x
x
1-2x
y
* m
1
x 2
反应精馏提高可逆反应转化率的原理
对可逆反应过程
AB PS
若 P 和 S 分别为系统中沸点最低和沸点最高的组
分,即 TbP TbA TbB TbS ,在反应精馏塔内反应生成
的 P 和 S 将分别向塔顶和塔釜富集而脱离接触,若进料 中 A 和 B 的配比符合化学计量关系,在反应精馏塔内这 两种组分可克服化学平衡的限制而全部转化为 P 和 S。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

二、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电势差 (1)定义式:UAB=WqAB。 (2)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AB= φA-φB ,UAB=-UBA。 (3)影响因素:电势差 UAB 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移动的电荷 q 及电场力
做的功 WAB 无关 ,与零电势点的选取 无关 。 2.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
4.(2020·山东等级考)(多选)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
点电荷,电荷量不相等。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置于二
者连线上的 O 点时,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恰好保持静
止状态。过 O 点作两正电荷连线的垂线,以 O 点为圆心的圆与连线和垂线
分别交于 a、c 和 b、d,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电势低于 O 点
()
解析:电子绕正电荷做椭圆轨道运动,可类比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根据开普 勒第二定律可知,电子在 A 点的线速度大于在 C 点的线速度,选项 A 错误; A 点距离正电荷较近,受库仑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电子在 A 点的 加速度大于在 C 点的加速度,选项 B 错误;电子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电场 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选项 D 正确,C 错误。 答案:D
(二)电势能大小的判断 3.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O 为椭圆 ABCD
的左焦点,在 O 点固定一个正电荷,某一电子 P 正好沿椭 圆 ABCD 运动,A、C 为长轴端点,B、D 为短轴端点,这 种运动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类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在 A 点的线速度小于在 C 点的线速度 B.电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C 点的加速度 C.电子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D.电子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可判断电Fra bibliotek能的变化情况。
第二讲-投影体系和基本视图

Z
a'
b' Z
b'
a''(b'')
A
B
W a''(b'')
x
X
0
o
YW
a
a
b
Y
b
YH
• 与直线垂直旳投影面上旳投影积聚成一点。 • 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旳投影平行于相应旳投影轴反应真长。
例题2-6:鉴定直线AB、CD旳名称。
a’ X
c’ b’
OX
a
b
c
d’ O
d
2.3.2.4 两直线旳相对位置
(1)平行两直线 (2)相交两直线 (3)交叉两直线 (4)交叉两直线重影点旳可见性鉴别
S
平面P称为投影面,S称为投射中心,
需作出点ABC在平面P上旳图象。
将S与A连成直线,作出SA与平面 P旳交点a ,即为点A旳图象。直线SA 称为投射线,点a称为点A旳投影,这 种产生图象旳措施称为投影法。
A
C
B
a
c
b 投影面 P
投影法分为两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
前例即是中心投影法,即投射线都从投射中心出发旳,所 得旳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C
Ac
B D
o
a
k
b
d
鉴别措施:
交点是两直线 旳共有点
d’ b’
k’
a’
x c’
o
c b
k a
d
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名投影必相交,且交点旳
投影必符合空间一点旳投影规律。
例2-9:过C点作水平线CD与AB相交。
AE电子教案

教学课题模块二任务一绘制第一个场景——形状图层的应用班级计算机1、2班执教陈万君时间课堂教学目标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绘制第一个场景2.形状图层的使用√√思想教育内容学会取舍是人生成长的标志教学重点绘制第一个场景教学难点形状图层的使用课型实作课时安排 2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馈矫正)教学引入AE CS4的矢量绘图工具非常强大,它提供了对图形的多元化控制,并且利用独有的人偶系统,可以制作各种复杂的动作,本任务通过“绘制第一个场景”的实例制作来讲述AE CS4形状工具的用法、属性的设置方法和形状图层的用法。
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课件展示课件1.绘制第一个场景(1)按Ctrl+N快捷键新建一个合成。
(2)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由蓝白渐变的背景。
(3)用多边形工具绘制一个正五角星形,桔红色的填充色。
(4)将正五角形变成太阳形状。
(利用顶点修改参数进行)(5)使用工具栏中的钢笔工具在合成窗口中绘制一个从深绿(#00FC24)到浅绿(#BFF5AC)的线性渐变草坪形状。
(6)改变草坪形状的结构。
(7)绘制两朵红花。
一朵放于远处、一朵放于近处。
(8)绘制一朵黄花并特写放于最近处。
(9)完成,保存文件。
详细操作步骤如教村模块二任务一。
教师先播放动画效果学生跟着书中步骤制作教师辅导后再演示教学课题模块二任务三制作钓鱼动画——人偶工具的运用班级计算机1.2班执教陈万君时间课堂教学目标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制作钓鱼动画2.人偶工具的运用√√思想教育内容写好自己的名字比穿漂亮衣服更重要教学重点人偶工具的应用教学难点制作钓鱼动画课型实作课时安排 2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馈矫正)教学引入人偶动画是AE在7.0版本后又做出的一个大的改进,利用人偶工具能制作很流畅的动作过程,完成某些动作短片的制作。
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课件展示1.制作钓鱼动画(1)新建一个合成,命名为“人偶动画”。
第二讲全等三角形证明-初一周心仪

第二讲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型1:全等+等腰性质1、如图,在△ABE 中,AB =AE ,AD =AC ,∠BAD =∠EAC ,BC 、DE 交于点O 。
求证:(1) △ABC ≌△AED ; (2) OB =OE 。
2、已知:如图,B 、E 、F 、C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C ,BE =CF ,∠B =∠C 。
求证:OA =OD 。
题型2:两次全等1、AB=AC ,DB=DC ,F 是AD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
求证:BF=CF 。
FDCB A2、已知如图,E 、F 在BD 上,且AB =CD ,BF =DE ,AE =CF ,求证:AC 与BD 互相平分。
E A B E OF D C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90°DE ⊥AC 于点F ,交BC 于点G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且AE=AC.求证:BG=FG题型3:直角三角形全等(余角性质)1、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C =90°,D 是斜边上AB 上任一点,AE ⊥CD 于E ,B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F ,CH ⊥AB 于H 点,交AE 于G 。
求证:BD =CG 。
2、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置于直线l 上,且过A ,B 两点分别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请你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写出证明它们全等的过程。
3、如图,∠ABC =90°,AB =BC ,D 为AC 上一点,分别过A 、C 作B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EF =CF -AE 。
AFC BDEGAO D C B 4、如图:BE ⊥AC ,CF ⊥AB ,BM=AC ,CN=AB 。
求证:(1)AM=AN ;(2)AM ⊥AN 。
题型4:连接法(构造全等三角形)1、已知:如图所示,AB =AD ,BC =DC ,E 、F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求证:AE =AF 。
fter Effects视频特效实用教程(第3版)完整版电子教案1-10章

学生先自主探究,试着完成国家游泳馆效果这个学习任务。
学生认真听教师针对共
理解操作方法后在AE软件中尝试。
学生边做边
性问题。
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操作,加强个别辅导。
性问题的讲解。
完成操作。
同学间进行互动,做的快的同学帮助有问题的同学。
学,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展示、勇于尝试的精神,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
重点
对概念:合成技术、
主流合成软件、NTSC、PA1制式、视频压缩等的正确理解。
教学难点
合成技术的概念以及合成范例
教学方法
根据本项目学习目标及学情特点,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问题教学等教法,结合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总结归纳等多种学法开展教学。
4.学生的小组讨论是否热烈,学生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是否善于表达和沟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如果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全部完成作品,则说明教学内容的安排的太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
参考教案(第
教材版本
AfterEffects视频特效实用教程(第3版)
教材版本
电子工业出版社
学习任务
学生保存,上交作品到教师机。
学生仔细观看其他人(小组)完成的作品。
思考教师对其作品的点评。
通过作品展示,培养学生交流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检查工作质量,总结经验和不足,体验成功。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10分钟
完善作品,小节与拓展
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
总结归纳本课的知识点。
新充节容更补删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面所列的层模式,是通上下层的颜色通道混合产生影响变化,而下层 的层模式则是通过层的Alpha通道影响混合变化。
素材文件存放
background 背景素材 flares 光线 scenes 场景素材 音乐素材
预览文件 网站上放的
Ae工程文件
工程说明文档
有些从网站上下载的文件有压缩码 一般是网站网址 或是下载的时候有说明
打开后注意的一些事项 1、文件有没有不识别缺失 2、项目工程参数 3、我们需要的合成的筛选
插件你的动画上进行创新。 它会提供九幅全动态变更预览影像供你选择, 你也可以取消某些影像,根据你保留的影像进一步进 行变化。
Normal正常模式、Dissolve溶解模式、DanceDissolve动态溶解模式、 Darken变暗模式、Multiply正片叠底模式、Linear Burn线性加深模式、 Color Burn颜色加深模式、Classic Color Burn为兼容早版本的Color Burn模 式、Add增加模式、 Lighten变亮模式、Screen屏幕模式、Linear Dodge线性减淡模式、Overlay 叠加模式、 Soft Light柔光模式、Hard Light强光模式、Liner Light线性加光模式、 Vivid Light清晰加光模式、Din Light阻光模式、Hard Mix强光混合模式、 Difference差别模式、Classic Difference兼容老版本的差别模式、Exclusion 排除模式、Hue色相模式、Saturation饱和度模式、Color颜色模式、 Luminosity高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