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3《难忘九一八》学案(鲁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学案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学案
【达标检测】
1.震惊中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3年
2.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本就占领了中国()
A.西南三省B.西北五省C.华北五省D.东北三省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
A.改善国共双方的关系B.打击国民党内部亲日派
A.七七事变B.南京大屠杀C.西安事变D.九一八事变
7、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B.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
请回答:
(1)埃德加·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
4、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__等在_____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二、西安事变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___日;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
班级:_姓名:______学案编号:2016 8ls上学总10-02-14
课题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

4.16.9《难忘九一八》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

4.16.9《难忘九一八》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能力目标能力培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

●○教学思路重点、难点的处理本课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西安事变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一定难度,这部分教材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点评,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教法分组学导法。

课前导学布置指导学生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张学良、杨虎城的资料。

●○板书设计●○教学资料录音《在松花江上》;录像《西安事变》;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历史学习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HTTP://www. /lishi/index;中国历史博物馆HTTP://.con●○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提示或建议播放《在松花江上》的歌曲录音,提出问题:这首歌的背景是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教师指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日的开始。

教师提出问题“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呢?”教师强调重要知识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9页花谷少佐战后回忆录小字,分析总结出:九一八事变由于课前预习学生可能答出:《在松花江上》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渴望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心情。

4.16.10《难忘九一八》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

4.16.10《难忘九一八》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了解和掌握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时间、经过和结果。

通过对西安事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日本侵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引用的史料《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西安事迹的背景,对学生进行阅读历史资料方法的指导。

通过讨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历史的方法。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的学习,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能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培养学生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资料研习法、启发式、概括总结法、尝试教学法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分钟)上一个单元我们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其中,北伐战争战争的双方是国民政府和北洋军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长征战争的双方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些都被称“内战”。

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个国家对中国侵略最凶残,对中国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破坏性最大?(日本)我们从电视剧《亮剑》、电视《地道战》、动画片《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鸡毛信》等都可以看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英勇地抗争,那么战争的双方是中国和日本,属于“抵抗外侵”。

这一个单元我们将学的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那么,日本是哪一年正式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借口是什么?国共又是怎样形成第二次合作抗日的?进入我们今天的新课题《难忘九一八》。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难忘九一八名师教学设计 鲁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难忘九一八名师教学设计 鲁教版

难忘九一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九一八事变,明确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了解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培养分析、归纳和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继承发扬;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性,树立为人类的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三、教学方法:归纳法、图文结合法、分析法、影像资料辅助法、讨论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导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近年来,每到9月18日事变爆发时,许多城市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人们国耻不能忘。

由此导入课题《难忘九一八》新课学习:(一)、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1.学生自学课本第一板块,解决有关九一八事变的问题:(可讨论)2.填表思考: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称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日本自1868—1873年明治维新以来,从原来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他明治时期确定的大陆政策计划是:侵韩征华,也就是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进而侵略亚洲、世界。

所以后来多次侵略中国,如:(展示日本侵略中国的实例)②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4)、东北三省沦陷的原因是什么?(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5)、中国人民怎样应对九一八事变?2、自主交流,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以上问题【问题(2)(3)学生解决会有难度,教师要着重指导。

对于问题(2),需借助多媒体展示地图帮助分析“柳条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才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主要原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鲁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鲁教版

难忘九一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九一八事变,明确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了解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培养分析、归纳和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继承发扬;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性,树立为人类的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三、教学方法:归纳法、图文结合法、分析法、影像资料辅助法、讨论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导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近年来,每到9月18日事变爆发时,许多城市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人们国耻不能忘。

由此导入课题《难忘九一八》新课学习:(一)、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1.学生自学课本第一板块,解决有关九一八事变的问题:(可讨论)2.填表思考: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称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日本自1868—1873年明治维新以来,从原来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他明治时期确定的大陆政策计划是:侵韩征华,也就是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进而侵略亚洲、世界。

所以后来多次侵略中国,如:(展示日本侵略中国的实例)②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4)、东北三省沦陷的原因是什么?(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5)、中国人民怎样应对九一八事变?2、自主交流,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以上问题【问题(2)(3)学生解决会有难度,教师要着重指导。

对于问题(2),需借助多媒体展示地图帮助分析“柳条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才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主要原因。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

《难忘九一八》的教学设计一、分析教材,定位学习目标《难忘九一八》一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上承新民主主义的兴起,下启人民解放战争,而本课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第一部分即局部抗战的阶段。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讲述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

2、能分析归纳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歌曲的使用,使学生能正确利用各种视听资料来辅助自己新知的学习。

2、通过“如何处置蒋介石”的讨论来使学生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综合分析归纳、表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能继承发扬。

2、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本性,树立为人类的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3、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分析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这些知识都是本课重要的历史史实,关系到后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准确掌握。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会使学生具备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八年级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

他们的思维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偏激性,而此知识需要学生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全面透彻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所以确定为难点。

三、生本结合,选择教学方法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历史知识储备,从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对于抗日战争也有了一些了解。

而且加之他们的年龄段对战争感兴趣,又有热情与激情,所以,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这些特征,我采用情境模拟、现场采访、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四、依“法”而行,准备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五、实施设计,展开教学(一)、播放歌曲,设疑导入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也唱出了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初二历史说课稿《难忘九一八》

初二历史说课稿《难忘九一八》

初二历史说课稿《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互动模式说课稿
 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难忘九一八》,教材的对象是初二年学生,课时为一课时,采用的说课法为“四说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难忘九一八》是初中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重要。

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在这期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

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此外,学习本课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2、教学目标要求
 基础知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思想教育: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2)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2)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分析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九一八事变是本节的第一个重点。

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自甲午战争以来侵略中国的继续,而且为以后学习日本侵华史作好铺垫。

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西安事变既是本课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

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因此,西安事变不仅在这一课,而且在第四章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四、教法和学法的分析(一)教法的分析1、情景引导法。

通过音乐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回到那多灾多难的岁月,从而导入新课。

2、讨论法。

通过对“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等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对日本蓄意侵略中国的认识。

3、材料提炼法。

通过对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东三省沦亡的主要原因,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4、讲解法。

对于西安事变的背景和西安事变发生后的复杂形势等知识,需要多讲解。

5、图表法。

用图表来表示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总体把握。

(二)学法的分析1、对比法。

对比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态度。

对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深刻理解江泽民主席称张学良将军为“中华民族千古功臣”的原因。

2、问题综合分析法。

在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时,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张学良、杨虎城作为伟大的爱国者能够接受中共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这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5、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6、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
初二年级历史科自学探究学案主备时间:2012年11月12日
学习内容: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收获)
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三、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
教学反思(疑惑)
第1页第2页
4、日军占领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对全国人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一定听说过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四、目标检测: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
①日军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九一八事变
②我们要不忘历史
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二、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此后,日本扶植末代皇帝在此建立了什么政权?
3、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热血男儿组成的抗日义勇军和中共派出的抗日游击队是如何抵抗日军侵略的?你知道战斗在白山黑水间有哪些抗日英雄?你听说过杨靖宇和马占山的英雄故事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学习目标: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一、新课导入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作为对外的基本国策。1894年,日本对华发动了甲午战争;1915年,日本又诱使袁世凯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
A.改善两党关系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4、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