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世界历史

合集下载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活动课 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教学设计1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活动课 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教学设计1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活动课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活动课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一课,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事件为主题,通过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哥伦布的航海历程、新大陆的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哥伦布航海的历史评价。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哥伦布的生平、航海路线、新大陆的发现、殖民扩张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哥伦布航海的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结合活动课的形式,提高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此外,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讨论和分析能力,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哥伦布的生平、航海历程、新大陆的发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掌握殖民扩张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哥伦布的航海历程、新大陆的发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对哥伦布航海的历史评价,以及殖民扩张的相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哥伦布航海的案例,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哥伦布航海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活动。

3.教学资源: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主要讲述了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包括古希腊的波斯战争、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日本的侵略战争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历史事件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分析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与征服的主题较为敏感,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战争,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认识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历史事件。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2.课件:制作相关的历史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征服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讲述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事件,包括古希腊的波斯战争、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日本的侵略战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与征服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鲁教版八年级上世界历史

鲁教版八年级上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八年级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包括:、、、、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形成。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和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和亚洲的、和。

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进入。

2、约从年开始,在非洲的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

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之称。

4、公元世纪,国王统一了(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5、约公元,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

2、公元,希腊半岛和出现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世纪,雅典成为着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在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3、年,罗马建立了。

年,开始独揽大权,建立。

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世纪,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1)政治上:建立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

经济上: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概述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世界史的部分内容。

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的衰落,再到近代中国的变迁,以及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内容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理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本历史事实、重要事件、人物和概念。

2.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以及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和阶段特征。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及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地图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3.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六、学生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3.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七、课外拓展与延伸1.推荐相关历史读物、纪录片等,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2.组织历史主题的演讲、辩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社团、兴趣小组等,深化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

八、备课要点与注意事项1.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2.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注意历史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传递错误信息或误导学生。

【K12学习】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

【K12学习】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正在形成中南方古猿人类形成的过程完全形成的人早期智人黄种人晚期智人白种人黑种人晚期猿人的人早期猿人坦桑尼亚“能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尼爪哇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注意: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四大文明的比较:1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发源地非洲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国家出现时间统一时间典型特征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500年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2500年二、其他重要知识点: 1、古埃及:、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之后又先后被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2、古巴比王国:、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

、一句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等,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步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注意: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四大文明的比较:二、其他重要知识点:1、古埃及:(1)、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之后又先后被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2)、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2、古巴比王国:(1)、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

(3)、一句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步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第一等级)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第二等级)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第三等级)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首陀罗(第四等级)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几乎没有权利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2、种姓职业世袭;3、种姓实行内婚。

八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史上册概要 学案鲁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史上册概要 学案鲁教版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转化而来,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它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中,学会了制造工具。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2、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最初进入了母系氏族,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生产出现,婚姻关系相对固定,男子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3、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坟墓,是权力的象征。

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

亚洲西部,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从这里流过,被称之为两河流域。

又因为形似一弯新月,因此又被称之为新月沃地。

这里生活着苏美尔人,他们使用楔形文字。

他们建立的著名奴隶制国家是古巴比伦王国。

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后,建立奴隶制国家,并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

这个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是掌管祭祀的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国王,第三等级吠舍,是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贫困失去土地的居民。

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5、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和罗马。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海上的最大的岛屿。

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

雅典是希腊城邦中最重要的一个。

公元前6世纪,它称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最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八年级上)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包括:、、、、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形成。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和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和亚洲的、和。

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进入。

2、约从年开始,在非洲的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

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之称。

4、公元世纪,国王统一了(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5、约公元,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

2、公元,希腊半岛和出现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在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3、年,罗马建立了。

年,开始独揽大权,建立。

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世纪,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1)政治上:建立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

经济上: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世纪在麦加创立,号召大家都信仰,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年,穆罕默德出走,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5、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建立起来。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反映的是当时西欧社会等级森严。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的权力。

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

3、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4、随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由和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东罗马帝国又称帝国,首都在。

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被封建制的给灭掉了。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曾经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

2、世纪,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最终希腊取得胜利。

3、马其顿国的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4、公元前年后,罗马帝国在的统治下,疆域不断扩大,到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成为它的内湖。

5、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连。

一般来说,战争具有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我们要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在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最初是由创造的,而对它加以改造并传播到欧洲去,这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人在元朝的时候旅居中国长达17年之久,并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

回国后,他口述一书,传播中国与东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8课、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二)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人创造的,出现于年左右。

两河流域的创造了。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

3、佛教:世纪,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的特权地位,要人“忍耐服从”。

公元前3 世纪,印度阿育王在位时,佛教由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4、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一带。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

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兰教:世纪时,穆罕默德在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信徒称为,它们的经典是。

6、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以发现杠杆定律和而闻名。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7、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8、是古代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他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代表作是。

9、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10、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位于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

11、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14世纪前后首先在意大利开始;(1)指导思想:,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视人的价值;(2)性质:不是古典文化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3)人物:意大利――诗人《》;达芬奇《》《》;英国――莎士比亚《》《》等(4)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商品贸易发展和萌芽出现,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渲染。

(2)客观条件:天文、地理知识进步,造船进步等。

(3)经过: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进入印度洋,发现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4)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革命爆发的原因:①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而当时的英国国王却鼓吹“”,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3、过程:(1)、导火线:人民起义;(2)、1640年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革命爆发;(3)、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4)、就任“护国主”;(5)、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4、结果: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因此的资产阶级专政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了。

5、影响:(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1、时间:1775 年——1783年2、原因: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土著居民:印第安人);②英国的殖民压迫(100多年已经有13个殖民地)。

③直接原因:年,事件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华盛顿)4、经过:①、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年月)独立战争开始;②、建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年);③、独立:《独立宣言》发表;(年月日)④、转折:战役中打败英军;(年)⑤、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⑥、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年)⑦、成立政府:制定宪法,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年)5、意义:①、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国际: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1、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法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世纪时森严,包括和在内的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对立。

2、过程:(1)开始的标志:年月日,巴黎人民攻占。

(2)革命纲领:年颁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被推上断头台。

(4)年,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高潮结束。

3、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4、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年建立――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5、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打击欧洲封建统治传播资本主义的积极成份;又有侵略争霸的消极成份。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世纪年代,在英国首先发生,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3、重大发明:(1)发明了“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改进了蒸汽机。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

(3)英国工程师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前后,英国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5、影响:(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2)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日益富有;无产阶级日益相对贫困,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3)改变世界的面貌:欧美成为强大工业国,而亚非拉则长期贫困、落后。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1、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