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课件(五四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数学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数学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
N
课程小结:
1
正方形的性质:具有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
2
判定:先证明是矩形,再证明是菱形或反之。
3
透过变化看本质。
④AC=BD且互相平分.其中选择两个可推出四边 形ABCD是正方形,你认为这两个条件
是 ① ④或② ④ 。(填序号,只需填一
组)
学习成果展示:
与CD重合时,BE、DG有什样的关
系?
结论:BE⊥DG,BE=DG
方法指点:利用SAS证明
H
△BCE≌ △DCG
怎样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 是正方形呢
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 完成测评内容!
相信自己!加油!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展示:
1、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AC、BD相交于点O,OA=3,则此正 方形的面积为( C )
A.6 B.12 C.18 D.36
学习成果展示:
2、在四边形ABCD中,若给出四个条件:① AB=BC,②∠BAD=90°,③AC⊥BD,
透过变化看本质:
当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到正方形ABCD 外、正方形ABCD内时,结论产生变化?
透过变化看本质:
当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到正方形ABCD 外、正方形ABCD内时,结论产生变化?
M
透过变化看本质:
当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到正方形ABCD 外、正方形ABCD内时,结论产生变化?
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
根据你的理解,请谈一 谈什么的图形是正方形呢?
这还是正方形吗?
失踪的正方形?
失踪的正方形?
不要被图形所迷惑,要抓 住事物本质,性质与判定是 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关键。
请各组同学利用手中工具选择一个问题探 究:

精编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4 工业化的起步 (共27张PPT)

精编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4 工业化的起步 (共27张PPT)

7.一五计划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它的 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进行工业建设有 什么启示作用?
①重视环保; ②注意重工业、轻工业和 农业平衡发展; ③注意地区均衡发展
……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美国 (1950年产 量) 538.3公斤 2949千瓦时
2.37公斤 2.76千瓦 时
4公斤 10.9千瓦 时
中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
说明什么问题?如 何做才能尽快解决 这个问题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门类不全,水平落后。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
西北基地:
新藏、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
沿海基地:
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
返回
第 第 4 4 课 课 工业化的起步 工业化的起步
鞍山大型轧钢厂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地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1、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 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A. 第一架飞机
B.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 武汉长江大桥
D. 葛洲坝水利枢纽
2.为了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 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A.颁布《共同纲领》 B.实行“一五”计划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土地改革
5、主要成就:
(1)工业:A、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 投产;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 汽车;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D、中国 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交通运输业:E、武汉长江大桥建成;F、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3)工业基地:G、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2019-2020年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9课改革开放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8张PPT

2019-2020年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9课改革开放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8张PPT
劳动,吃大锅饭
缺少自主权, 没有积极性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 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 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 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 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 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第9课 改革开放
对 内 改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革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 外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开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放
自主学习

外 开
经济 沿海开 特区 放城市



沿海经济 内地 开放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4、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D是
A 厦门 B 深圳 C 海南 D 上海浦东
5、“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
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
息相关 D
A 大跃进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革 C 开辟经济特区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试牛刀:
1、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B 革的是
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 D.学校
2、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B“窗口”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
D.厦门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鲁教版历史(五四制)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鲁教版历史(五四制)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新时代的曙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新经济政 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 作用知道苏联的成立。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 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 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 严峻。工人常常处于饥饿之中,农民对余粮征集制不满,工农联盟受到 威胁。在唐波夫省、乌克兰、顿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等地,不断出现农民 以各种形式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活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改变。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
历 史 全册优质课件
俄国十月革命
俄罗斯民众红场游行,纪念列宁逝世90周年 请问:后人为何如此敬重列宁?

新时代的曙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
新时代的曙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革命爆发 的原因、经过、结果。
义革命。(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
削阶级,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 一统天下的局面。)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打冬宫
武装起义者攻打冬宫后的留影
巩固政权的政治政策
全俄第二次苏
维埃代表大会上列
宁宣布苏维埃政权
成立,列宁当选为 人民委员会主席。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5 关于法西斯德国最终失败原因的表述,不准
撰写小文章: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
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月9日,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人
口约为27万人,死者2.3万多人,伤者为4.3万多人。原
子弹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灾祸。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日本关东军投降
日本投降
日本代表签投降书
二战的影响
① 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 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②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影响了世界史的 发展进程。
最后的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背景: 德国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使德国已无
力向苏联全面进攻。
诺曼底登陆 时间: 1949年6月6日凌晨 地点:法国诺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峡。
事件:盟军突破德军抵抗,登上欧洲大陆。
影响: 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解放。
苏军攻克德国国会大厦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战 后 的 城 市
在战争中死亡的人们
小结: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 间 事 件 作用、意义 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
1942、1、1
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 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5
1942—1943 1944、6
中途岛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1945、2
1945、4—5 1945、8 1945、9、2
4、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军取 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点。此后盟军逐渐转入反攻。 5、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 陆,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6、德国投降: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总攻。希特 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7、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 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 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 二战的结束。

精编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22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共43张PPT)

精编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22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共43张PPT)

票证年代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改革开放后
“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
营养健康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 细粮而言的粮食。
主要包括: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 高梁、大麦、燕麦、荞麦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 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人才市场
招聘会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体系逐 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 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 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 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 障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
1998年,我国推行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
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 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 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 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一、衣食住行的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调,只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 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营养不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 许多人温饱不能解决。 衡,粗细搭配。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从2003 年起,全国部分 县市开始试行, 到2010年逐步实 现,基本覆盖全 国农村居民。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五四制)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五四制)

(2)∵AB=AD, ∴△ABD是等腰三角形。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O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 ∵OB=OD, ∴AO⊥BD,即AC⊥BD。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具有平 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平行四边形所 没有的特殊性质。
定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AB=BC=CD=DA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做一做 你能用折纸等办法得到一个菱形吗?动手试一试。
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 沿图中的虚线剪下,将纸展开,就得到了一个菱 形。
你能说说这样做的道理吗?
例2 已知:如图,在□ABCD中,
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 5,OA=2,
OB=1。求证: □ABCD是菱形
3.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应用菱形 的性质可以进行计算和推理。
作业
习题:知识技能、数学理解。
谢谢
2021/3/3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
1.菱形的定义?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只需补充 就可以判定它是一个菱形。 3.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并且 AC=6cm,BD=8cm,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cm。
证明:在△AOB中,
∵ AB= 5 ,OA=2,OB=1 ∴AB2=OA2+OB2 ∴△AOB是直角三角形,∠AOB是直角. ∴AC⊥BD
∴□ABCD是菱形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运用巩固
1.课本随堂练习 2.课本习题6.2 知识技能 1
课堂小结
1.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什么知识,应用了哪些数学方法? 2.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有哪些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今后的学习过程 中应该怎么做?

初二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ppt课件(鲁教版)

初二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ppt课件(鲁教版)

新中国建设的探索
一、成就:
(一)工业化的起步 1、 “一五”计划 ①时间 ②基本任务 ③成就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①时间 ②内容 ③意义
二、失误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 2、主要标志
(二)三大改造
1、内容 2、意义
(三)良好开端
1、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动乱和灾难 ①目的 ②开始的标志 ③“一月革命”风暴 “二月逆流” 2、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 ①”九一三“事件 ②“四五” 运动 ③结束的标志
学习目标:
2、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3、了解建国后我国在农业政策上的变化。
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时间、意义
4、掌握“一五”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第一部《中华人 民 共和国宪法》的时间、内容、意义。 5、理解三大改造的内容及意义。 6、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任务;了解“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化 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绿江!保和平,保祖国,就是保家乡!”这句歌词所 反映 的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
A、保家卫国 B、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 C、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D、社会主义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的较量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东北老工 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成立
一、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时间 • 2、通过“共同纲领” • 3、内容 二、成立:开国大典 • 1、时间 • 2、意义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 一、西藏和平解放 • 1、时间 • 2、意义 二、对外:抗美援朝 • 1、原因 2、时间 3、军队、总司令 • 4、胜利的标志 • 三、对内:土地改革 • 1、原因 • 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政策
1917 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
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制造七月流血事件。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领导阶级不同 采取的措施不同 代表的利益不同 资产阶级 反动反人民 资产阶级 苏维埃政权 无产阶级 符合人民利益
广大工农群众
②领袖归来,制定方 针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 归自己支配。 除大型企业仍为国家管理 外,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 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恢复自由贸易。
二月 1917 年 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 革命 3月
十月 1 9 1 7 年 革命 11月
推 翻 资 产 阶 级 临 时 政 府
社会主义 革命
结论: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根据教材内容,联
系中国近代史内容,合
作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
意义。
1. 俄国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新经济政 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 作用知道苏联的成立。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 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 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 严峻。工人常常处于饥饿之中,农民对余粮征集制不满,工农联盟受到 威胁。在唐波夫省、乌克兰、顿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等地,不断出现农民 以各种形式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活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改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 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 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 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 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部分书刊
课堂小结
一 战 灾 难 二 月 革 命 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 民政策) 继续进 行世界大战 遭惨败 屠杀和 平示威的反 战人士 革命群 众拥护列宁
首都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 工人和士兵
武装起义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领导者 革命主力 方 结 式 果
1917年3月,革命群
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
的标志。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
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 格二 勒月 街革 头命 场中 景的 彼 得
互动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继二月革命后又爆发十月革命的原因
互动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德15.7%
美35.8%
①俄国成为帝国主义 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其他
上流社会 举行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 棚内勉强裹腹
②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材料二: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战 场上接连失利,丧失波兰、立陶宛的大片土地,伤 亡数百万人。 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国家外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
历 史 全册优质课件
俄国十月革命
俄罗斯民众红场游行,纪念列宁逝世90周年 请问:后人为何如此敬重列宁?

新时代的曙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
新时代的曙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革命爆发 的原因、经过、结果。
义革命。(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
削阶级,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 一统天下的局面。)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打冬宫
武装起义者攻打冬宫后的留影
巩固政权的政治政策
全俄第二次苏
维埃代表大会上列
宁宣布苏维埃政权
成立,列宁当选为 人民委员会主席。
巩固政权的经济政策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巩固政权的外交政策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订了《布列 斯特和约》,苏俄由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 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及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 体化
难点: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债从1913年的88亿增加到500亿卢布。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 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
③战争的灾难成为各种矛盾爆发的催化剂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 报》思想和组织上建党准备
1900年,布尔什维克党的
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④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逐渐成熟
二月革命
时 间
地 点 1917年3月(俄历2月)
巩固政权的军事政策
建立军队,取得国内战争的胜
利 图为莫斯科郊外练兵场上的红军。
建政权;收企业;颁法令;退大战;迁首都
1918-1920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时间 革命任务 性质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建立社会 主义国家
提出“全部 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
4月 初衷
和 平 夺 权
7月 梦魇
白 色 恐 怖
8月 调整
暴 力 革 命
10月 抉择
武 装 起 义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起义目的 发生时间 领导力量 革命主力 结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 维克党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力量
11月7日,冬宫被攻占, 标志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取得胜利
工人士 兵代表苏维 埃(布尔什 维克党)
十 月 革 命
世界现 代史的开端
列宁确 定武装起义 方针
当堂达标
1.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 体指俄国发生的什么事件?
十月革命 2. 列宁清扫的对象主要指什 么? 帝国主义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课导入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 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