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针对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SFE)一般分为几个主要步骤:
一、组分分离
1.离子交换法:该方法是此研究的最常用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来与分离物结合,以增加分离物的分离度。
2.原液离子交换法:该方法通过加入离子交换剂来实现对绿原酸的离子交换,通过改变溶液pH选择不同的离子交换型可以调整绿原酸的累积
情况,以增加提取的纯度。
二、精细提取
1.溶剂萃取技术:将溶剂混入灌流液中,控制溶剂的分离方式,从而提取绿原酸的高纯度。
2.超临界流体技术(SFE):该技术可以大大改善分离物的分离度,并
可以有效选择各分子之间的竞争性萃取,这可以使膜的结构进一步精
细化。
三、纯化
1.液相色谱仪(HPLC):通过液相色谱仪可以快速准确测定绿原酸的含量,从而可以控制和改善绿原酸的纯度。
2.凝胶纤维素电泳(GFC):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绿原酸从杂质之中分离出来,通过调节电场和电压,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质的污染,从而达到浓缩绿原酸的目的。
四、稳定性
1.储存试验:储存条件是影响绿原酸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这需要在合理的温度、湿度和放置时间等条件下进行存储,保证储存品质稳定。
2.密封性检测:密封性检测是验证绿原酸的有效性的重要步骤,它可以防止绿原酸在储存过程中受到细菌、臭氧等污染,从而保证其长期有效。
以上就是红薯叶中绿原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的概况,经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纯净、高效的绿原酸,以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本文以杜仲叶为原料,选取水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方法进行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期为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验材料和设备
1.实验材料:杜仲叶、乙醇(95%)、绿原酸标准品(purity≥98%)、对羟基苯乙酮(Folin-Ciocalteu试剂)、硫酸、氢氧化钠。
2.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研钵、热水浴、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等。
二、水提法提取绿原酸
1. 材料准备:将杜仲叶晒干粉碎成细粉末,称取10 g,加入300 ml滚水中,进行浸提,提取时间为2 h。
2. 绿原酸含量测定:将提取液离心去沉渣,取上清液用Folin-Ciocalteu试剂和NaOH溶液进行反应,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蓝色产物的吸收值。
最后,用绿原酸标准品作为对照,计算出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四、结果与分析
1. 水提法提取绿原酸的含量为0.183 mg/g。
3. 乙醇提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水提法,其可能的原因是乙醇能够更好的溶解绿原酸,加快其溶出速度。
此外,在提取过程中,温度和提取比也会对绿原酸的提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结论
本文以杜仲叶为原料,比较了水提法和乙醇提法两种方法对其中绿原酸的提取效果。
结果表明,乙醇提法的提取效果要优于水提法,其提取效率逐渐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乙醇的溶解力更强,加快了其所需的时间。
此外,实验结果还提示,在提取过程中的温度和比例也将对提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之,本研究为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红薯及红薯叶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技术

红薯膳食纤维 、去 氢表雄 酮、绿 原酸 、黄酮类 、 乙 醇浸提法 从红薯 叶 中提 取黄 酮类物 质 ,实 验结果
红薯粘液 蛋 白 、红薯淀 粉具 有很高 的应用价 值和 发 表 明测得样 品中总黄 酮的含量 为 1 .%,其 纯度和 95 展潜 力,是红 薯及 红薯 叶深 加工 的主 要产 品 。 产率 均较高 ,认 为是提取 红薯叶黄 酮 类物 质的有 效
关键 词 :红薯 ;红薯 叶 ;综合利 用 ;深 加
工 技 术
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技术
◎ 李 昌 文
( 郑州 轻工业 学院食 品与生物 工程学 院 。河南 郑州 450 002)
红薯又名 白薯 、甘 薯 、地瓜 、番薯 、红苕 、甜 的生物 活性 表现在 :红薯 叶含有胰 岛素样 成分对糖
- 述 一
I d sr v e n u tyRe iw
一
Hale Waihona Puke 维普资讯 摘 要 :红 薯 是 中 国 的主 要粮 食 作 物 之
,
对 红 薯 及 红 薯 叶 综合 利 用 及 深 加 工技 术
研 究 进 行 综 述 ,并展 望未 来 红 薯 及 红 薯 叶深 加 工技 术 及 产 品开 发 发展 方 向。
血 管疾病 和抗 菌抗 病毒 抑 制雀斑和 老人斑 的黑 色 素 的产生 等 作用 l。李悦丰 等对红 薯 叶中绿 原酸的 9 _ 提 取纯化 工艺进行 了研 究 ,实验结果 表 明叶 是红薯
中含绿原酸最 高的部位 ,7 % 的乙醇对于绿 原酸的 0 提取 效果 为最佳 ¨ 。 刚
24 . 红薯叶 中总黄酮的提取
11 . 红薯及红薯叶保健 作用
红 薯 是 药食 同源 的 食 品 ,具 有 特殊 的保 健 功 能 ,中国古代就有对红薯食疗保健作用的记载 , 本 草纲 目拾遗 记载 ,红薯能 “ 补中、和血 、暖胃、肥
红薯叶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3.绿原酸
绿原酸是含有羧基和邻二酚羟基的有机酸,易溶于水、醇溶 液和丙酮等溶剂。现今可以有效提取出绿原酸的植物比较少, 主要是金银花和杜仲。甘薯叶来源广泛,为绿原酸的提取提供 了丰富的材料。 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磷酸戊糖途径中间体合 成的一类本病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对消化、血 液和生殖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现代研究证明绿原酸还含有 清热解毒的有效成分。Islam等对基因型红薯叶中咖啡奎宁衍生 物进行研究时,提取出了绿原酸。
4.糖蛋白
甘薯叶中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它是一种多糖与蛋白质的混 合物,也称糖蛋白,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这种物质可以 防止脂类在动脉管壁上沉积而引起的动脉硬化,提高机体免疫 力。 彭玲等对甘薯糖蛋白降血糖与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 明,它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脑组织及血清中超氧 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体美抗氧化活性。 阚建全研究表明,甘薯糖蛋白四个组分均有降血压作用,可 防止之类物质在动脉管壁上沉积而引起的动脉硬化。 糖蛋白最显著的功能是抗动脉硬化,有良好的降血脂功能。 因此可以尝试采用物理手段提取甘薯叶或干书中的糖蛋白,将 其开发成功能药品,为高血脂患者提供希望。
红薯中的绿原酸具有降压补肾、增强机体免疫、抗肿瘤、抗 氧化、抗衰老、利尿、利胆和降血脂等作用。但是红薯叶中绿 原酸的常规提取方法,需在常温下,热水浴中浸提2h,不但操 作复杂费事,而且耗时长,测定效率低。 高崎等人对红薯叶中的绿原酸的微波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得 到了最佳实验条件。即料液比为1:20、微波功率为440W、微波 时间为6min。这种微博提取不仅速度快,提取时间段、操作简 单,效果好,同时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干扰,与常规 加热回流法相比更加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对化学工艺的要求,不 失为一种快速、高效和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杨秀芳;汪洋;马养民【摘要】研究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工艺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绿原酸最佳水提工艺,对柱层析纯化绿原酸的工艺路线进行初步探讨.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70 min,提取温度为80℃,以热水作为溶剂提取杜仲叶2次,绿原酸得率为1.78%.先后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绿原酸.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远大于其皮中的含量.【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纯化;结构鉴定【作者】杨秀芳;汪洋;马养民【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正文语种】中文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仅一属一种。
杜仲在我国研究和利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
传统中医以皮入药,但树皮生长缓慢,种植10年~20年后才能剥皮,每年杜仲皮的增长量仅为0.4 kg左右,紧缺的药源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2]。
为了保护和扩大药源,杜仲以叶代皮研究日益活跃,研究发现杜仲叶与皮有着相似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杜仲叶在临床上也具有较好的疗效[3]。
杜仲属于落叶乔木,杜仲叶具有廉价、采摘方便、可循环再生等特点。
这为杜仲叶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缓解紧缺的杜仲资源开辟了途径[4]。
杜仲叶中富含活性化合物绿原酸,绿原酸又称3-咖啡酰奎尼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的苯丙素类物质。
经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炎、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对绿原酸的提取纯化为合理开发杜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绿原酸的提取流程

绿原酸的提取流程答案:一、绿原酸概述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一种天然的酚酸类化合物,是咖啡酸、对羟基苯乙烯酸和丙烯酸三种单体通过脱水缩合而成的三羧酸类化合物。
绿原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癌、降血糖、降血压和减肥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食品等领域。
二、绿原酸的提取工艺1. 原料处理绿原酸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茎、叶、果实等部分。
常用的提取植物有咖啡、桉树、欧洲山毛榉、紫花苜蓿、何首乌等。
在原材料的选择和采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材料新鲜,避免污染。
2. 萃取通常采用水萃取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其中水萃取法是常见的低成本、环保的萃取方法,但提取率较低;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率高,但使用难度较大。
同时,也可以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等新技术来提高萃取效率。
3. 分离纯化分离纯化主要通过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透析、冷冻干燥等手段进行。
其中活性炭吸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存在损失多、操作难度大等缺点;离子交换法纯度高,效率高,但成本较大。
透析方法对粘度和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分离效果较好,但耗时长。
三、绿原酸提取工艺的优缺点1. 优点(1)环保、安全:绿原酸提取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是天然物质,不存在污染和毒性问题。
(2)多种工艺选择:萃取用水或有机溶剂、分离纯化用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透析等多种手段,方便工艺优化。
(3)应用范围广:绿原酸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2. 缺点(1)提取率低:绿原酸的提取率较低,提高其提取率仍然是一个难题。
(2)成本高:有些分离纯化手段成本较高,影响其应用范围。
四、绿原酸提取工艺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升绿原酸的提取率和纯化质量,未来绿原酸的提取技术将朝着催化转化、超临界萃取、微生物发酵等方向发展。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为绿原酸的提取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
【结语】本文对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全面介绍,从原材料选择、萃取工艺到分离纯化等环节均做了详细分析。
甘薯绿原酸的提取及抑菌作用

2 6一 6
江苏农业科学 2 1 年第 4 02 0卷第 4期
李瑞 国, 曹
岱. 甘薯绿原酸的提取及 抑菌作用 [] J .江苏农业科学 , 1 , ( )2 6 2 8 2 2 4 4 : — 6 0 0 6
甘薯绿原酸 的提取及抑菌作用
李瑞 国 ,曹 岱
(. 1 邢台学院生物化学系 , 河北邢台 0 40 ; . 50 1 2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北京 10 8 ) 00 9
农牧学院学报 ,95,6 3 :0 19 1 ( ) 14—16 0.
[] 2 杨联芝 , 盛 , 臧 高清菡 , 等.糜子皮壳 中多 酚物质 的提取工艺研 究 [] 安徽农业科学 , 1 ,8 2 ) 14 2 14 5 J. 2 0 3 ( 1 :18 — 1 8 , 0 [] 3 张丽珍 , 冯耐红 , 卫天业 , 等.糜米 低醇饮料 的研制 [ ] J .食品与
摘要: 研究甘薯 不同器官绿原 酸的提取及其 提取 液的抑菌作用 。采用 酸 乙醇 回流法从 甘薯藤 、 叶和块根 中提取 绿原 酸 , 紫外 分光光度法测 定其含量 ; 用甘薯各 器官的绿原 酸提取液分别对 大肠杆菌和 金黄色葡萄球 菌进行抑菌试 验 。结果表 明, 甘薯叶和藤 提取 液中绿原 酸含量较 多; 甘薯各器官绿原酸提取 液对 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抑制效果 比对 大 肠杆 菌的抑 制效果 明显 。得 出甘薯各器官绿原酸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均有 抑制作用 的结论 。 关键 词 : 甘薯 ; 绿原酸 ; 取 ; 提 大肠杆菌 ; 金黄 色葡 萄球菌
霉
为了验证 响应面分析法 的可靠性 , 直接用 由拟合 方程求 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黍 米多糖提取 的验 证性试验 , 考虑
绿原酸的提取实验报告

绿原酸的提取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绿原酸的提取摘要:本实验采用了自制硅胶柱提取法对绿原酸进行提取,通过对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认提取物为绿原酸。
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硅胶柱提取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绿原酸,为后续利用绿原酸进行药物研究和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自制硅胶柱提取法对天然产物进行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 利用自制硅胶柱提取法提取绿原酸,确定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对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认提取物为绿原酸。
实验原理:硅胶柱属吸附柱,用于对具有亲和性的成分进行吸附和分离。
硅胶柱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和吸附性,能够有效地对多种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分离,因此经常被应用于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纯化。
本实验采用的自制硅胶柱由硅胶和无水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通过将待提取天然产物的提取液慢慢地滴到硅胶柱上,较为纯净地分离出天然产物。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硅胶和无水乙醇按照1:2的比例混合,制成硅胶柱。
称取10g去石韦的winteria(栎科),粉碎后加入1 L纯水中,浸泡6 h,并反复震荡。
2.制备提取液用氯仿提取液将煮沸过的提取物过夜后,滤去渣,并用醋乙酸乙酯洗1遍淋洗器。
3.提取绿原酸将制备好的自制硅胶柱放在漏斗上,并将提取液慢慢地滴在硅胶柱上,直至提取液全部滴完。
然后,用无水乙醇进行淋洗,将柱上结合的物质全部洗下。
4.质量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将提取物加入溶剂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同时将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以判定提取物的结构。
实验结果:经过硅胶柱提取后,得到的提取物表现出黄色粘稠状,观察到提取物经晾干后凝固,固体颜色为棕色。
经过质量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提取物为绿原酸。
红外光谱图表明,绿原酸的出现主要是由天然产物和提取液的不同极性引起的。
结论:本实验采用了硅胶柱提取法对绿原酸进行了提取,通过对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确定提取物为绿原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四,.)食品与笈磅SichtumFoodandFe~entatJon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李悦丰,尹婷,钱金萍,周冬武,吴向军,旷勇(吉首大学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红薯中绿原酸进行基础研究,选择出了红薯的最佳干燥方式,绿原酸含量最高的部位和提取绿原酸的最佳试剂:烘干的红薯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大于晒干的;红薯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最高;70%的乙醇对于绿原酸的提取效果为最佳.关键词:红薯叶;绿原酸;提取纯化工艺中图分类号:TS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892(2006)04—0027—0003 StudyontheExtractingandPurifyingTechnologyof ChlorogenicacidfromIpomoeabatatasleavesLIYue-Feng,YINTing,QIANJin—ping,ZHOUDong—WU,WUXiang-jun,KUANGYongtreyLaboratoryofltunanForestProducts&ChemicalIndustryEngineering,JishouUni versity,刃I口rlftunan427000)Abstract:Byonefactorexperiments,theoptimaldryingmethodofipomoeabatataswasselect edtoextractchlorogenicacid,andthepartwhichhadthehighestchlorogenicacidconcentrationandtheoptimalreagen twhichwasusedtoextractchlorogenicacidweDgalsoascertained,theresultswereasfollows:toast-dryingmethodwas betterthansunshine-drying, andtheleavesofipomoeabatatashadthehighestchlorogenicacidconcentration.and7O%alc oholwastheoptimalreagenttoextractchlorogenicacid.Keywords:Ipomoeabatatasleaf;chlorogenicacid;extractingandpurifyingtechnology 红薯Ipomoeabatatos),又名甘薯,山芋,蕃薯,地瓜,红苕,为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墨西哥,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而在全世界种植开来,约在16世纪中叶传人我国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栽种红薯.目前,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成了红薯主要栽培区.红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种植面积约6.16x106hm~,总产量为1.7xlO.2lcg,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31.湖南省红薯常年种植面积为3.03x106hm2,总产量为5.54x107kg,资源相当的丰富.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是许多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主要活性成分网,目前已成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具有抑制酶,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而对人体具有抗癌变,利胆,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17-81.近来有实验证明,红薯中绿原酸可抑制被认为能导收稿日期:2006-06-07作者简介:李悦丰,男,1966年出生,在读硕士,从事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8『.)食品与崖磅2006年第4期致出现雀斑和老人斑的黑色素的产生.目前,对于红薯茎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在国内还未见到,对于丰富廉价的红薯资源,红薯中绿原酸的研究是相当有价值和前景的.1材料,试剂与仪器1.1材料红薯叶,茎和叶柄:采取烘干,晒干两种处理方式(其中叶还有一种阴干方式).1.2试剂甲醇,乙醇均为分析纯;绿原酸(ChlorogenicAcid)≥98%.1-3仪器UV一160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AEG-220分析天平(日本岛津),LC-9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大和),38200-J4超声波发生器(日本岛津).2方法2.1标准曲线准确的称取绿原酸对照品0.00202g,用50%的甲醇溶解,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分别吸取l-0mL, 1.5mL,2.0mL,2.5mL,3.0mL,定容至5mL,在324nm下测得吸光值,得到标准曲线:Y=0.0381x+0.0196R=0.99982.2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薯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准确称取不同干燥方式的红薯材料1.0g,以物料比1:10,1:8加入50%甲醇,分别提取1.0h,0.5h,过滤定容至25mL,吸取0.1mL此溶液,用50%甲醇定容10mL,取样,在324nm处测得吸光值.2.3不同红薯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准确称取相同干燥方式的不同红薯材料1.0g,以1:10,1:8的物料比加入50%甲醇,分别提取1.0h,0.5h,过滤定容至25mL,吸取0.1mL此溶液,用50%甲醇定容至10mL,取样,在324nm处测得吸光值.2.4不同溶剂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准确称取晒干的红薯叶0.3g,加入5mL提取试剂,提取1.0h,用相应溶剂定容至25mL,过滤,吸取0.2mL此溶液自然挥干溶剂,用50%甲醇溶解定容至5mL,取样,在324nm处测得吸光值.3结果与分析3.1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薯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薯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烘干和晒干两种处理方式处理不同的红薯材料,对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以对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叶柄,对茎的影响最小.21.91_81.71.61.41_31.21.11I2346图1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薯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3.2不同红薯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同红薯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如图2中所示,由图可知不同的红薯材料中绿原酸含量是不相同的,其中以红薯叶中的绿原酸含量最高,达6.25%,其次是黄叶,叶柄,含量最少的是茎,含量大概在1%左右.2O.8O.6O.40-2O234不同红薯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3-3不同溶剂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不同溶剂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通过选用水,酸水(pH=4),50%甲醇,70%甲醇,90%甲醇,50%乙醇,70%乙醇,90%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氯仿,石油醚对绿原酸提取率的优化,发现70%的甲醇对于绿原酸的提取率最高,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对绿原酸的提取效果不1234567891011图3不同溶剂对绿原酸提取的影响同时对70%乙醇,50%乙醇,50%甲醇,70%甲醇,水的提取液进行高效液相检测.结果见表1第42卷(总第132期)于华忠等:红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29 表1不同溶剂对绿原酸提取的含量影晌由表1数据中可以看出,5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对绿原酸的提取含量最高达1.49%,其次是70%乙醇.4结论通过对红薯叶,叶柄,茎中绿原酸在不同干燥方式,不同溶剂提取影响实验中,我们得出以烘干的红薯叶绿原酸含量最高,50%的乙醇对于绿原酸的提取最为显着;在通过对不同红薯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中得出叶是红薯中含绿原酸最高的部位,并且还肯定了红薯中绿原酸含量十分的可观.此次实验对红薯中的绿原酸做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希望能对以后红薯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参考文献:[1]张立明等缸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M].营养保健,2003,7[2]马庆~.红薯梗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0,24(6):145—148[3]SHIYOUHIROKO.ExtractofStalkandSkinofSweetPotatoand Antilipemicagent:59053427,1984.[4]KUMEAKITO.F00dMaterialDerivefrompurolesweetpotatoand HavingBloobcirculation-ImprovingEffect.JP.2001145471,2001[5]Shimozono—H,eta1.SuppressionoftheMelanogenesisofMouseMelanomaB16CellsbysweetPotatoExtract.JournaloftheJapaneseSocietyforF00dscienceandTechnology,1996,43(3):313-317[6]吴雨华.世界红薯加工利用新趁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5):5~8[7]杨政水.红薯综合加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87—90[8]张力,张力田.淀粉的新用途[J].食品工业科技,1996,(4)薹………………俄罗斯今夏将增加果蔬进口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获悉,由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年初受到多年罕见的严寒袭击,据俄罗斯农业部统计,三分之一的果树和多年生浆果作物被冻死,预计今年夏秋蔬菜,水果将出现巨大缺口,其中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填补.专家建议相关企业及时捕捉商机,将优质特色水果,蔬菜推向俄罗斯市场,提高俄市场份额,进一步规避对13本,美国和欧盟出口依存度过高的风险.专家提醒,在开拓俄罗斯市场中,需满足俄方植检部门的要求,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输俄果蔬包装上应注明完整的中俄文对照的商品标识;二是不允许用报刊,杂志等印刷品以及油浸纸作内包装;三是不允许用旧的甚至发霉的竹筐;四是木包装不准带树皮或有虫眼;五是必要时可通过自行加贴标签的方式,在外包装上用中俄文详细标明货物品名,产地,数量,重量等与产品有关的信息..墨西哥木质包装将会严格实施进口规定墨西哥由2006年2月开始收紧国际植物检疫条例,多种木质包装均受影响.新措施规定,所有进口木质材料必须经过热处理或溴代甲烷烟熏处理,以杜绝害虫.所有进口产品的木质包装及货箱,包括用作吊挂,包覆,保护及支撑货物的木质材料以及木平台,座架,箱,笼,卷轴,木质载货容器和支撑木箱的木楔子等均受影响.每个木箱均须标示出口国专用的IPPC标志,IPPC代表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此外,IPPC标志亦应附有授权使用人士的专用编号以及包装所用的植物防疫处理方法英文缩写字母,其中HT代表热处理,MB代表溴代甲烷烟熏处理.热处理程序包括将已剥树皮木材加热,令其中心温度最低达摄氏56度,并最少维持30分钟.有关木质包装必须加有永久性盖印,清楚注明进行防疫处理的日期,其中木箱必须在最少两面的当眼位置加上这种盖印.盖印必须使用红色或橙色,而且不得以标签和贴纸代替.以胶水,加热或加压方式制造的人造木制材料以及木屑,刨花和大小不足6毫米的原木小粒,均不受有关规定所限.此外,酒桶亦获得豁免.墨西哥当局将监察进口货物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假若没有发现虫害,则会批准货箱继续进行进口程序;假若木质货箱没有加上规定盖印或发现有活害虫,箱内货物会被扣留15天,而进口商必须进行其他程序,包括对所有木质材料进行植物防疫处理,销毁有害虫的木质包装,改用没有害虫的包装,将有害虫的包装运回出口国.这些程序花费不菲,而且会延误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