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
鲁教版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末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把各题答案填入上表)1.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
”“这个伟大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2.1927年秋,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针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个“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斗争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城市包围农村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3.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4.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其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5.“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
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A.东北B.北京C.南京D.上海6.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台儿庄战役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李宗仁B.彭德怀C.蒋介石D.刘伯承7.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平津战役D.百团大战8.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D.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9.下列口号反应了抗战胜利后国内人民诉求的是A.独立富强 B.民主科学C.和平民主 D.实业救国10.下图是一幅漫画:《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它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初中鲁教版历史复习题纲

初中鲁教版历史复习题纲初中历史课程涵盖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以下是鲁教版初中历史复习题纲的概述:# 一、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法制建设- 汉朝的繁荣与对外交流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交融4. 隋唐五代十国-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 唐朝的盛世与开放政策- 五代十国的动荡与变革5. 宋元明清- 宋朝的科技与经济-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民族矛盾# 二、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觉醒2.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抗日战争与民族解放3.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斗争4.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古希腊和罗马文明2. 中世纪时期- 欧洲封建制度-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与发展3. 近现代世界-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殖民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4. 现代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成立- 冷战与全球化# 结语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题纲,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请注意,这个复习题纲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框架,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细节需要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深入学习和理解。
同时,不同的教材版本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教材进行复习。
八上历史期末知识总结

八上历史期末知识总结第一章古代的人类和社会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发展出了智人这一物种。
人类的漫长历史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农业文明时代,开始定居、农耕,社会形成等因素。
2. 各大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四大河流文明:尼罗河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黄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
这些文明在农业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统一的政权、发展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第二章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兴起1. 奴隶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奴隶社会是指靠奴隶劳动维持的社会形态。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是社会的基础劳动力,奴隶主是统治阶级,经济基础是以奴隶制度为核心的生产方式。
2. 奴隶制度的瓦解和消亡奴隶制度瓦解和消亡的原因主要包括奴隶起义、奴隶战争以及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等。
最终,在西罗马帝国东军将领奥多修斯推翻君主专制的影响下,奴隶制度逐渐被封建制度所取代。
3. 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封建社会是指农业占主导地位,封建地主以土地为基础向农民进行剥削的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土地世袭制、等级分明的社会等。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巅峰和衰落1. 封建制度的巅峰封建制度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得到高度发展,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封建国家。
与此同时,封建领主阶级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了强大的控制力。
2. 封建制度的衰落封建制度的衰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加剧,如封建王朝内部争权夺利等。
二是封建统治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如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传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等。
第四章革命与民主1.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革命和改革。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标志是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私有制的确立以及市场经济的形成等。
2. 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是指人们开始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政治制度。
【K12学习】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正在形成中南方古猿人类形成的过程完全形成的人早期智人黄种人晚期智人白种人黑种人晚期猿人的人早期猿人坦桑尼亚“能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尼爪哇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注意: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四大文明的比较:1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发源地非洲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国家出现时间统一时间典型特征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500年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2500年二、其他重要知识点: 1、古埃及:、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之后又先后被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2、古巴比王国:、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
、一句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等,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步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鲁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基础知识提纲(填空题).doc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一、侵略与反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世纪上半期,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1839年6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 海滩当众销毁,史称________ o 1841年初,英军占领________ , 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______ 》。
中国开始从____ 社会逐步沦为社会。
____________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56年至1860年,—联军为主凶,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____________ 战争。
1860年,侵略者攻入北京,洗劫并焚毁了________ o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_______ 国,共割占_______ 平方千米。
其中《_________ 》割占中国60多万平方千米。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领袖是___________ , 在慈溪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头0是________ o3、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______ 率兵入侵中国新疆。
清政府任命_______ 督办新疆军务。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 __________ o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_________ o4、________________ 在甲午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___________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3898年,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__________ ,斗争矛头直指 __________ 侵略势力。
《 _________ 》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化的探索7、洋务派在屮央以为代表,从19世纪—年代到—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鲁教版初二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五四制)

人教版初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每章重点)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初中鲁教版历史复习题纲

初中鲁教版历史复习题纲初中历史复习题纲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下面是一些初中鲁教版历史的复习题纲,帮助同学们复习历史知识。
一、古代中国1.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划分是怎样的?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3. 中国古代的两大思想家是谁?他们的思想有何不同?4.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是哪些人物?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哪些?二、中世纪欧洲1. 中世纪欧洲的时期划分是怎样的?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是什么样的?3. 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是什么?4.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是什么?5. 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三、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时期划分是怎样的?2. 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有什么影响?3. 近代中国的戊戌变法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 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什么?有什么影响?5. 近代中国的五四运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四、现代世界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有什么原因?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有什么原因?3. 联合国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4. 冷战是什么?冷战期间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5.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是什么?有什么影响?五、历史人物1.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哪位思想家?他的思想有哪些特点?2. 李白是中国古代的哪位诗人?他的诗歌有哪些特点?3. 达·芬奇是哪个时期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有哪些?4. 马克思是哪个时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5. 尼尔斯·玻尔是哪个时期的科学家?他的贡献是什么?六、历史地理1. 丝绸之路是什么?它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2. 长城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3. 尼罗河是哪个国家的河流?它对该国的影响是什么?4. 亚马逊河是哪个国家的河流?它对该国的影响是什么?5. 阿尔卑斯山脉是哪个大陆的山脉?它对该大陆的影响是什么?通过复习这些题纲,同学们可以对历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打击奴隶主贵族——中央集权——社会稳定,经 济发展;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唐:遣唐使 明:倭寇 清: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现代:抗日战争
742年 鉴真东渡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伊斯兰教创立、传播的过程
时间 7世纪 地点: 麦加 创立者: 穆罕默德 622年带领少数 信徒,出走麦 地那,建立政 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 兵临麦加 城下,达 成协议。 麦加成为 伊斯兰教 的圣地。
中古 阿拉伯人
改进
世界各地
马可·波罗东来与西回路线
1271年
1275年
元世祖忽必烈
泉州
1、《马可· 波罗行纪》可以说给整个欧洲带 来了中国文明之光,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 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他的《马可· 波罗行纪》向西方展示了迷人 的东方文明,介绍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 富有,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 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 友好往来。
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并称意大利“美术三杰”。
英国文学: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代表作
有《罗密欧和朱丽叶》、
《哈姆雷特》等。
三、天文学
波兰的哥白尼,1543年《天体运行论》:日心
说——不同于托勒密的地心说。
意大利的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太阳
只是太阳系中心。
意大利的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德国的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行星绕太 阳运转是沿着椭圆形轨道。
物理学——浮 力定律、杠杆 定律 数学——测算 “圆周率”的 新方法 天文学——十 字测角仪
《荷马史诗》 包括:《伊利亚特》、 《奥德赛》 评价: 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是研究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故事集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 活。
传播 古代 印度人 发明
• 伊斯兰教经典 • 《古兰经》
世界三大宗教的情况表
教派 佛教 起源地 印度 创立时间 主要教义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 区
公元前6世纪 倡导众生平 等、因果报 应、忍耐服 从 公元1世纪上 上帝面前人 半叶 人平等 公元7世纪 信仰真主 “安拉”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麦加
宗教的传播
阿基米德,古希 腊哲学家,数学 家、物理学家
主要 创立 传教 伊斯 活动: 兰教
麦加 传教 失败
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 如此重要的作用? 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 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 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最完美的代表人物”。壁画《
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 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 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
2.拉斐尔(Raphael Cenci)(1483~1520)
意大利画家。他的圣母画像,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最
有名的是祭坛画《西斯廷圣母》。
3.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o that Rorty)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著名雕塑 家,代表作有《大卫》、《摩西》、《垂死的奴隶》、 《末日审判》等。
1. 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 有突出贡献的是: A、阿拉伯商人 B、中国航海家 C、意大利传教士 D、波斯人 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 罗马人 D.希腊人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唯一一条通道是“丝绸之路” B、“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C、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中作出重要贡献 D、阿拉伯人阻断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
了基础。
字母文字演进图
字母的演进
•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字母文字的基础。 •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西亚地区。
• 古代腓尼基人:拼音字母——希腊人:希腊字 母——后来的拉丁文。
• 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 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
一、日本 1、日本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2、日本的统一 3、大化改新 背景 国内:各种矛盾,政局混乱。 1世纪前后 “大和国” 5世纪 (646年
孝德天皇)
国际:中国隋唐制度先进;朝鲜半岛新罗国兴起
内容 政治: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废贵族世袭,以才选官。 经济:①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民; ②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4.马可•波罗动身前往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发生了 哪一件大事( ) A、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B、忽必烈建立元朝 C、元朝灭南宋 D、元朝统一了全国 5.下列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错误的是: A、记述了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 B、是马可•波罗亲笔所著 C、记述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D、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1、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古埃及人最早 使 用的文字——象形文字。
对后来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让· 弗朗索瓦· 商博良——解读 罗塞塔石碑
2、公元 前3000年 左右两河 流域苏美 尔人创造 的楔形文 字
• 贝希斯敦铭文——伊朗
• 1835年,驻军的英国军官罗林生对贝希斯敦悬崖上的铭文制作拓片 进行研究,发现铭文包含三个民族的古代楔形文字。
一、文学
但丁(Dante,1265-132
1),文艺复兴的先驱,第一个代 表人物,其代表作为《神曲》,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 的第一位诗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但丁与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代表作《歌集》)、 乔万尼·薄伽丘(意大利诗人:代表作《十日谈》) 并称意大利“文学三杰”。
二、美术
1.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最负盛名的美 术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6.现代“阿拉伯数字”写法的出现大约在( ) A、10世纪 B、12世纪 C、14世纪 D、16世纪
7.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顺帝
文艺复兴的发源——意大利城市
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 本质: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 化的名义下发起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创始人 创立时间 创始地区
基督教
伊斯兰教
释迦牟尼 BC6世纪 古代印度
耶稣 1世纪
穆罕默德 7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
佛教
• 乔达摩·悉达多— • —释迦牟尼
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②背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非常 尖锐 ③基本教义:“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基督教
• ①产生背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 受苦难。
• ②创立人:传说中的耶稣 • ③基本教义: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 “天堂”
• ④影响:公元纪年——以“耶稣出生”之年
算起的。
• 《圣经》: • 《旧约全书》 • 《新约全书》
伊斯兰教
• ①背景: • 6、7世纪,半岛上氏族部落制度日趋解体, 社会阶层对立严重。 • ②时间:7世纪初。 • ③地点:麦加。 • ④创始人:穆罕默德。 • ⑤教义:惟一的神——“真主”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