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6.1.2 中位数课时作业 (新版)湘教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6.1.2中位数习题课件

能力提升练 15.【中考·盐城】甲、乙两名同学参加数学综合素质测
试,各项成绩如下(单位:分):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甲 90
93
89
90
乙 94
92
94
86
能力提升练
(1)分别计算甲、乙成绩的中位数; 解:甲的成绩(单位: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9, 90,90,93,所以中位数为90分. 乙的成绩(单位: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6,92, 94,94,所以中位数为(92+94)÷2=93(分). 答:甲成绩的中位数是90分,乙成绩的中位数是93分.
能力提升练
12.【中考·株洲】若一组数据x,3,1,6,3的中位数和 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为( A ) A.2 B.3 C.4 D.5
能力提升练
13.【易错题】数据1,-2,3,-4,5,-6,p的中位
数不可能是( C )
A.-2
B.1
C.3
D.p
【点拨】若p<-2,则数据1,-2,3,-4,5,-6,p的
素养核心练 (2)当甲箱内球的号码的中位数与乙箱内球的号码的中位数都
是x时,求x的值. 解:由(1)易知:当甲、乙两箱内球的号码的中位数相同时,甲、 乙两箱内球的数量应该都是偶数.设在甲箱内球的号码小于 x 的 数量是 c 颗,则大于 x 的数量也是 c 颗,设在乙箱内球的号码小 于 x 的数量是 d 颗,则大于 x 的数量也是 d 颗,所以在全部 98 颗球中,号码小于 x 的数量是(c+d)颗,大于 x 的数量也是(c+ d)颗,即 1~98 的中位数是 x.所以 x=12×(49+50)=49.5.
能力提升练 (2)如果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
湘教版七下数学6.1.2中位数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数学6.1.2中位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数学6.1.2中位数教学设计2,主要围绕中位数的概念、性质和求法进行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均数、众数等统计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位数的意义,学会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均数、众数等基本统计量,对数据的初步处理和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中位数的概念和求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中位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中位数分析数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和掌握。
4.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中位数的概念,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他们的成绩排名如下:1,2,3,……,30。
请问这个班级的数学成绩中位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发学生对中位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中位数的定义和性质。
如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2《中位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2《中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位数》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位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以及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中位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平均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有一定的基础。
但中位数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可能对中位数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中位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中位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位数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中位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中位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自主探究中位数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笔。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案例、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中间值,从而引出中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位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位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练习求中位数,巩固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和掌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6.1.2中位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6.1.2中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6.1.2主要介绍中位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对统计学基础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对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求法,并能够运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数、众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位数的概念和求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中位数,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2.难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中位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中位数的重要性。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中位数的求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找出这组数据的中间值?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中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位数的概念及其求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位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有关中位数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求出给定数据的中位数。
《6.1.2中位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湘教版12七年级下册

《中位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中位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准确判断和运用中位数这一统计量,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概念理解1. 复习并理解中位数的定义,明确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2. 掌握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二)计算练习1. 练习计算一组数据的排序及中位数的确定,如:给出数据集,要求学生自行排序并找出中位数。
2. 运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一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求出其成绩的中位数。
(三)应用拓展1. 分析生活中与中位数相关的实例,如:比赛中选手的成绩排名等。
2. 小组讨论,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对所学中位数的概念有深刻理解,并能准确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2. 完成计算练习时,要求步骤清晰、计算准确,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性。
3. 在应用拓展部分,学生需结合实际生活问题,积极思考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如有疑问,可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每位学生的理解程度、计算准确性以及解题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2.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并给出修改意见。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批改意见进行修改,并在下次上课时向教师汇报修改情况。
3. 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4. 学生可通过作业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中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最新湘教版初中数学下册 6.1.2 中位数2

6.1.2 中位数1.了解中位数的概念及统计的意义.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重点)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42~143,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探究1.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位于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位于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中位数常用来描述“中间位置”或“中等水平”.(二)自学反馈1.一组数据:2,5,4,3,2的中位数是(C)A.4 B.3.2C.3 D.22.一条葡萄藤上结有五串葡萄,每串葡萄的粒数如图所示(单位:粒),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B)A.37 B.35C.33.8 D.323这七人成绩的中位数是(D)A.22 B.89 C.92 D.96活动1 小组讨论例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1 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1)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解:(1)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额达不到320件(320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活动2 跟踪训练1.某校共有40名初中生参加足球兴趣小组,他们的年龄统计情况如图所示,则这40名学生年龄的中位数是14.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群:13,13,14,15,15,15,16,17,17.乙群:3,4,4,5,5,6,6,6,54,57.(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15岁,中位数是15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中位数.(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15岁,中位数是5.5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中位数.3.某公司有15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示:(1)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3.2万元;(2)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2.1万元;(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答:中位数.活动3 课堂小结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2《中位数》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2《中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位数》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位数的定义、求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众数等基本统计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中位数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位数的定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位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难点:中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中位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中位数的作用。
2.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中位数的求法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中位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中位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如卡片、小球等,用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数据:3,5,7,9,11,13,15。
提问:“请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位数。
2.呈现(10分钟)讲解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组数据,求出其中的中位数,并解释求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湘教版)

•
二十四、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
二十五、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
二十六、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
二十七、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变式备选】某中学篮球队13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15 16 17 18
人数
34 5
1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
A.15.5
B.16
C.16.5
D.17
【解析】选B.因为这组数据有13个,是奇数,将这组数据从小
到大排列,第7个数是16,所以中位数是16.
6.在数据-1,0,4,5,8中插入一数据x,使得该组数据的中 位数是3,则x=_______. 【解析】在数据-1,0,4,5,8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 是4,若插入一数据x,使得该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3,则有 (4+x)÷2=3,所以x=2. 答案:2
•
三十二、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
三十三、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
三十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绛
•
三十五、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佚名
•
五十六、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位数
一、选择题:
1.一组数据19 13 12 17 16 14 13的中位数是( ) A.12; B.13; C.14; D.16;
2.某班七个同学体育课三步上篮的投篮数据如下: 5、5、6、x 、7、7、8。
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7 B 、6 C 、5.5 D 5
3.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2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
则这2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中位数分别是( ) A .120 B .140 C .160 D .180
4、一个样本数据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13、14、19、x 、23、27、28、31,其中中位数是22,则x 等于( )
A .20
B .21
C .22
D .23
5、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下:8、9、10、9、8、
6、10、8,则他射击环数的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是( )
A .8.5与8.5
B .3与8.5
C .8.5与9
D .8与9 6、已知5个正数a 1,a ,2,a 3,a 4,a 5的平均数是a ,且a 1>a 2>a 3>a 4>a 5, 则数据a 1,a ,2,a 3,0,a 4,a 5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 ) A .a ,a 3; B .a ,
342a a +; C .56a ,232a a + ; D .5
6a ,342
a a +; 二、填空题
1、数据
2、-1、0、1、2中的中位数是 。
2、已知一组数据10,10,x ,8(由大到小排列)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 为 。
中位数是 。
3.一组数据23,27,x ,12,它的中位数是21,那么x 为 。
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是 .
5、数据4、
6、x 、8、12的平均数为8,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6、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 .
三、解答题
1.某小组进行跳绳比赛,每个成员1分钟时间跳得次数如下:
234 133 128 92 113 116 182 125 92
(1)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2.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0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0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平均数。
3、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都向“希望工程”捐献图书。
捐书情况如下表:
(1)这个班级每位同学平均捐多少册书?
(2)求捐书册数的中位数
参考答案:一、1、C;2、B;3、C;4、B;5、A;6、D;
二、1、1;2、8,9;3、19;4、7;5、8;6、1.7;
三、1、(1)中位数125;平均数135;(2)中位数能更好地反映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因为平均数受个别数据(234)的影响。
2、中位数75;平均数76;
3、(1)这个班级的同学平均捐书7册。
(2)共50人,册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位数是第25、26两个数的平均数,而第25、26度落在7册这个数据内,所以捐书册数的中位数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