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常州一模(二)语文

合集下载

【2018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二)语文

【2018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二)语文

【2018苏州高考二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二)语文2017-2018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2018年5月注意: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之地。

(2)每个人的心情会通过他的穿着打扮泄露▲,而时尚其实说的就是这种沟通的技巧。

(3)中国宫殿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和现代派建筑在这里和谐相处,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气度。

A.盘踞千头万绪博大精深B.盘踞蛛丝马迹兼收并蓄C.占据蛛丝马迹博大精深D.占据千头万绪兼收并蓄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17年中国工程院的新晋外籍院士,除比尔·盖茨外,还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安道琳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咖”也获此殊荣。

B.经历了三个月在中日韩各地打三十场正式比赛,柯洁熬了过来,最终夺得了第21届“三星车险杯”冠军。

C.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中国制造”是“德国制造”的对手,但仅有11%的德国消费者拒绝中国产品。

D.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真正起到促进作用,是确定某种传统文化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3.下列诗句中,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4.依次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眼前一片混沌的金黄。

鸣沙山被天边的霞光勾勒出完美的线条,▲,▲。

江苏省常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江苏省常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常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学习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如虎添翼....,其发展速度将会令世界震惊。

B.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

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颠扑不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C.一个人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又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频频被召回的有关。

2.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A.古书知识要活用,假如只会死守经典,按图索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B.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 初唐的书法家们对王羲之顶礼膜拜,却丢失了王羲之藐视权威的独创精神,苦苦地心摹手追,胶柱鼓瑟....,却往往苦不可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恽寿平的花鸟画取法北宋徐崇嗣,融会了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法,笔触洒脱飘逸,以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饶有机趣,画作美轮美奂....。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 初春时节,北方的树木还只是刚刚冒出嫩芽,但是四季如春的昆明已是草木葱茏、椿.萱并茂...,一派生机。

D. 民族间的形体语言,许多形式看起来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南辕北辙....,如果不了解其间的差异,就可能会闹笑话。

常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试题

常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试题

2018年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运用(共20分)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分别填在方格内.(2分)一位英国诗人吟.道:“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创造城市,在大地上演yì五彩缤纷的人间故事,证明了人的聪明。

可是,倘.若人用自己的作品把自己与上帝的作品隔离开来,那就是愚mèi。

倘若人用自己的作品排挤和毁掉上帝的作品,那就是xiè渎。

(选自《周国平论人生》)汉字注音2.选出对下列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

(3分)-------------------【▲】【▲】A.汤姆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姨妈波莉无可无奈何,二他总也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B.观音菩萨派如来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观音点化陈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

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C.在火焰山悟空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闹很大孙悟空把她的孩子送往珞珈山做童子,不肯借。

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法,终于借玉帝之手扑灭了大火。

D。

教室旁边新开张一家电器商店,吵得同学们无法学习。

大家委托学生会干部黄侃去解决,黄侃敷衍了事。

贾丽一气之下,拔了商店老板自行车的气门芯。

E.最佳男生竞选开始了,贾丽默默地转身离开会场,这时广播喇叭里传来校长的声音,他宣布关闭商店,并表示贾丽可以参加竞选。

同学们欢呼起来。

3.认真观看下面漫画,完成下面问题。

(3分)(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明漫画寓意。

(2分)40 字一6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2分)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2018常州三语文一模详解

2018常州三语文一模详解
9. 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义”的内涵。 9. 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
补充
方孝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 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 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 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
③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④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⑤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⑥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
A. ①⑤④③②⑥ B. ③①②④⑥⑤ C. ④①⑤②③ ⑥ D. ⑤④②⑥③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 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后面说“因为, 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这是解释原因, 故前面应是说结果。第⑤句中说“路连接着家与前 方”,第④句中“路”“向前”与第⑤句中中的 “路”“前方”相关,故二者应放在一起,排除 BC两项;第②句中“人类就喜欢流浪”与第④句 中的“流浪”相关,故应连在一处;第⑥句“不得 不流浪”紧承“喜欢流浪”而言,第③句解释原因, 第①句紧承第③句也是分析人类喜欢或不得不流浪 的原因,这就排除A项,由此选出答案。
常州市2018届高三 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试题详解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 一组是( )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____________的土地。得意
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 ____________,随时随地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 尘碌碌,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________地惦
) (8)
_____舞__榭__歌__台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常州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升学一致文化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累积与运用(共20 分)1、把文中加点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

(2分)我们谁没有经过春来秋往的dí荡?我们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我们谁未曾看水阔山长?我们谁未曾盼望逃离喧xi āo,寻访静mì的田园?少年飞扬时,我们谁未曾神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光阴跌荡.时,我们谁未曾在诗酒中流连?汉字注音2、以下相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 】...A、《钢铁是如何炼成的》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有名长篇小说,主要刻画了保尔的英豪形象;而《西游记》是我国明朝文学家吴承恩的神魔小说。

B、格列佛最后航行到飞岛国的地方,那边的人外形很像马,是一个极度有自制力、礼仪的国家,重点是还特别智慧,对人类高度排挤。

C、《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走开家乡到南京、日本修业和归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鲁迅先生在青年期间追求真谛路上深重的脚迹。

D、祥子没有轻易忘掉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一想起这事,他的心中就发怵,恨不得立刻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为此,他更为拼死去挣钱,甚至去抢他人的买卖。

E、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想,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浑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富裕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伟大的文学创作3、看以下漫绘图并思虑,写出一句富裕真谛的话。

(2 分)4. 仔细品读以下诗词,选出该诗的题眼,并说明原因。

(3 分)远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人间有松桥,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艺翼,八表须臾远,自我抱慈独,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5. 研究题:阅读下边资料,分点归纳“解读快递包装”的特点( 4 分)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补物、商品自带包装 ,, 一件件快递按例要有“厚重”的包装。

一位网店商家曾说,固然包装花钱、费劲,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宁多勿少。

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B(3分)2. C(3分)3. D(3分)4. D(3分)5. A(3分)6. A(靖:安定)(3分)7. D(按部:官员巡视属地)(3分)8. (1) 如果镇守镇江的人不称职,这是自己撤销自己的守卫。

(3分)(2) 方孝孺于是通过黄钺捎信给姚善,用忠君孝亲之道勉励他,相约并力辅助王室,渡过当时的困局。

(5分)9. 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

(4分)10. 十二月十四日夜雪,诗人雅兴勃发;(2分)然而,“屋破”“村饥”的萧索荒凉景象,使诗人游兴大减;(2分)暮鸦惊飞,雪花飘落,才使得诗人稍许摆脱扫兴的情绪。

(2分)11. 赶在雪没有消融之前大清早骑马来赏雪;(2分)因为自己最先到达(雪地上没有其他人的“履迹”)而自得(高兴)。

(2分)12.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分)13. (1) 朝搴阰之木兰兮(2) 察纳雅言(3) 剑阁峥嵘而崔嵬(4) 江州司马青衫湿(5)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 树林阴翳(7) 似曾相识燕归来(8) 舞榭歌台(8分)14. 物质生活艰苦,精神生活贫乏。

(4分)15. ①敲锣召集观众的是他,表演最惊险节目的是他,挨家挨户收取粮食的也是他,表现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

②表演结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顽笑,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表现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

③挨家挨户收粮食时不进门,接粮食前鞠躬,表现孩子处事不卑不亢。

④村人轻慢他跟讨饭的一样,他以锣声表达抗议并转身离开,表现孩子的自尊和倔强。

(6分)16. (1) 故意为难孩子,想让他知难而退。

(2分)(2) 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2分)17. 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通过环境描写,赞美在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主题;③语言含蓄,蕴含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____________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____________,随时随地地想到它。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________地惦念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A.朝思暮想触景生情身不由己B.魂牵梦萦触景生情情不自禁C.朝思暮想感同身受情不自禁D.魂牵梦萦感同身受身不由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百年校庆活动中各届校友的捐赠近800万元,募得的款项将全部用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基金和奖励学业成绩优秀学生的费用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节日休闲需求,给越来越忙碌的生活增加公共的间歇符号,让人在集体氛围的熏陶中实现个体的放松C.中国文化史上,正襟危坐的书多,像《世说新语》这样好玩的书屈指可数,刘义庆寥寥数语,就把魏晋文人的形态活脱脱展现了出来D.赛前,几乎没有人怀疑浙港联队不会丢掉这块金牌,就像记者所说,孙杨、徐嘉余、李朱濠,把队员的名单一列,就能把对手吓一跳3.(★)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B.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C.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D.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

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 试题共三部分,8页,计21题。

总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正式中考试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生必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答本全真卷只需直接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 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

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亚细n ì(▲)、清新的感受。

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耀.(▲)和m ù(▲)浴的仪式.它fù(▲)予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 (摘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 A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就有一种表演,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一个个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来回爬几遍,皇帝根据谁表演敏捷,和跳来爬去时间长短分别赏赐给蓝、红、绿三种丝线。

B .在语言学校,三位教授通过讨论,认为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能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种主张得到了妇女、俗人、文盲的支持。

C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汤姆是一个坚强、勇敢、机智、正直、乐于助人和富于幻想的男孩。

D.汤姆决定当海盗了,他想象着将驾驶一艘长长的、吃水很深的黑色快船,“好旺角号”,船头飘扬着那面画着骷髅和交叉的枯骨的红旗!他不由得心花怒放。

E.汤姆和蓓姬在山洞迷路的时候,凭着一根风筝线找到了出口,顺利脱险!3. 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的用意。

(3分)蚕妇吟(南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____________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____________,随时随地地想到它。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________地惦念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A. 朝思暮想触景生情身不由己B. 魂牵梦萦触景生情情不自禁C. 朝思暮想感同身受情不自禁D. 魂牵梦萦感同身受身不由己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百年校庆活动中各届校友的捐赠近800万元,募得的款项将全部用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基金和奖励学业成绩优秀学生的费用。

B.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节日休闲需求,给越来越忙碌的生活增加公共的间歇符号,让人在集体氛围的熏陶中实现个体的放松。

C. 中国文化史上,正襟危坐的书多,像《世说新语》这样好玩的书屈指可数,刘义庆寥寥数语,就把魏晋文人的形态活脱脱展现了出来。

D. 赛前,几乎没有人怀疑浙港联队不会丢掉这块金牌,就像记者所说,孙杨、徐嘉余、李朱濠,把队员的名单一列,就能把对手吓一跳。

3.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 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B. 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C. 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D. 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①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②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

③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④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⑤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⑥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

A. ①⑤④③②⑥B. ③①②④⑥⑤C. ④①⑤②③⑥D. ⑤④②⑥③①5. 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②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③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天门日暮灵修远,瑶草春深佩服香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⑤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⑤D. ③④⑤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黄叔扬传[明]李诩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

少明敏好学。

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举湖广乡试,明年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科。

居职封驳甚多。

辛巳以父丧归。

其所厚翰林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靖.,苏、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

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以教我。

”曰:“三郡惟镇江最为要害,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童俊狡狯,不宜独任。

吾近见其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游.,此其心不可测也。

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面。

但仁慈有余,而御下太宽,此治郡之良才,恐不足以定乱耳。

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

”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

钺至家,因父殡在陂上旧庐,即往居之,足迹不入城邑。

有御史按部至常熟,问曰:“此有黄给事,何在?”邑中无知其家者。

一老人居与钺邻,引之。

御史舟至陂时方暮,秋收禾堆积村巷,路又泥淖,御史乃徒步抵其舍,钺从幕中对语移日。

家人以贵客至欲割鸡具馔,钺惊曰:“岂有居丧而杀鸡礼客者耶!”卒以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靖难师日促,姚善受建文君诏,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

善以书招钺,以亲丧尚在殡,请即日营葬毕事,乃可趋命。

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

文皇帝正位,诏暴姚善罪状收.之。

善麾下许百户惟权诈因得亲善,缚善邀赏。

钺闻之恸哭,绝食,闭目三四日死,悉以家人救免。

或传言善款服,上赦其罪,复瞠目曰:“吾知善为人决无二心,吾且少俟之,善事定,吾独死未晚也。

脱果不死,吾将下报希直。

”希直者,孝孺字也。

遂复稍稍食。

其年七月十日,善就刑报至。

钺起,登琴川桥,西向再拜,祠而哭之曰:“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

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祠毕,绐.家人归祭具,遂从容整衣冠,奋身入水死。

(节选自《戒庵老人漫笔》)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北方不靖.靖:安抚B. 视远而言游.游:虚浮C. 诏暴姚善罪状收.之收:逮捕D. 绐.家人归祭具绐:欺骗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试是科举时代在省城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B. 己卯、辛巳、壬午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C.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能参与朝廷机要,有较大实权。

D. 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 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2题。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苏轼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

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

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10. 请简要分析诗人情绪的变化过程。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首联和颔联中的哪些描写表现了诗人赏雪的兴致之浓?(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谁怜破屋眠无处”一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2) 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3) 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4) 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5) 惑而不从师,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6) ________________,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8) 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敲铜锣的孩子袁省梅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

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了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

他看上去也不冷,额上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

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

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

开始演出了。

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

一把亮闪闪的尖刀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下,另一头的尖刀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

一旁的铜锣皮鼓霹雳啪擦,敲打得紧紧慢慢。

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

只见那孩子的脸胀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