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材料作文立意技巧例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初中语文作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步,是决定作文主题和内容的基础。

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审题立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关于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一、审题:审题是作文的关键,要求学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

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类型:要看清楚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确定要写的文章类型。

2.关键词:关键词是题目中最重要的词语,通常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作文的主题。

3.主题思想:通过审题,学生要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明确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二、立意:审题之后,学生要根据题目内容确定作文的立意,也就是明确作文的核心内容和论述观点。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正确的立意,作文才有深度和内涵。

在立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以下思维方法进行:1. 对比分析:通过对题目中关键词的对比分析,找出矛盾和争议,确定立意的独特性和深度。

2. 观点选择:根据审题,确定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选择合适的论述观点,明确立意的方向。

3. 素材引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素材,找到合适的例子和论据,为立意提供支撑和论证。

三、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1. 主题思考:审题立意时,学生要站在整个文章的高度上思考,确定主题思想,明确要表达的核心意义。

2. 概括提炼:审题立意是一个概括提炼的过程,学生要对题目进行概括,提炼出作文的中心思想,明确立意的方向。

3. 开放思维:审题立意需要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不拘泥于表面的字面意思,要有多角度和多元化的思考方式。

4. 文思泉涌:审题立意时,学生要善于联想和发散思维,挖掘出丰富而有深度的主题思想,为作文的表达提供更多的文学情感。

四、举例说明以一篇题目为例:“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对该题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可以如下: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中心思想。

立意:通过对比分析、观点选择和素材引用确定立意的方向,明确作文的中心内容和论述观点。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10篇)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10篇)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10篇)1.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篇一多读、多看、多思、多写多读就是要多读优秀范文,其实人类知识、经验的获得一大部分都是靠学习借鉴得到的。

通过读既可以积累材料,又可以借鉴他人好的写作方法,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多看就是要学会观察,这是人在借鉴他人基础上的提高,是直接经验的获得。

要学会观察社会、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这为写好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多思就是要多思考,与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会透过事件的表面看本质,看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是作文立意深刻的基础。

多写就是要多练笔,心里知道跟行成文字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要学会把每天的读、看、思的结果用文字表述下来,以提高表达能力,这是作文水平提高的根本。

2.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篇二情感真切充沛有两层含义:一是情感要真,不能为情造文,更不能无病低吟;二是情感要饱满充实,做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要做到情感真切充沛,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有的同学在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可是写出来的作文却不感人,主要原因是叙述的事件不够真实。

只有真实的事件,才能有感而发,才能引起读者共鸣。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所写的蔡芸芝老师就是实有其人,文中所叙述的七件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因此,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才能不时被这些事所感染。

叙述第一件事“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后,作者写道:“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这种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的感情就显得非常真实。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写记叙文或小小说的时候,也可以虚构,但这种虚构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即生活中这样的事确实存在过或将来会发生),也非凭空编造。

都德的小说《后一课》即是如此。

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迫这些地方的学校改学德语,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二、抓住细节,精心雕琢朱自清的《背影》何以如此动人?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父亲几次“背影”的细节,尤其是为“我”买橘子过铁道时的细节,作了细致的描绘。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随着初中阶段的学习深入,作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审题立意成为了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

如何通过材料分析,正确把握题目要求,确定好写作思路,成为初中生需要掌握的思维方法。

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意思,抓住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关键词汇和信息,注意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如文章的类型、主题、中心思想及作者的观点等。

同时,要注意材料的时态和语气,特别是对于伴随着对比、因果和转折等复合结构的语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清晰具体地表述出关键点。

此外,还要了解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了解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其次,要明确考试题目的要求,抓住关键词和信息,确定好写作方向。

要注重题目的结构形式和内容要求,明确论述方式,如按提示写、对比分析等。

同时要把握好自我思考和创意的方向,注重对所写的观点实施表达和自我评价,从而提高作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再次,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对材料中的事物,认真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针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和剖析。

最后,要全面准确进行自我评价。

在作文结束时,要对自己写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对自己的文章的优缺点进行认真地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同时,要注重写作的语言和结构的规范性,以及表达深度和流畅性等,做到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和自我提高。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发现,审题立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写出高质量、富有思想性和文学性的作品。

因此,初中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思维方法,不断提升审题立意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审题立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限制,确定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并进行思考和构思。

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来说,审题立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整篇文章的质量和思路的清晰度。

下面是一些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1.仔细审题。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的文字,关键词和表达方式。

有时候,题目中会有隐性的要求,或者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要耐心仔细地阅读,确保理解题目的全部含义。

2.理解题目的意图。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和意思。

通过理解题目的意图,我们可以确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一般来说,初中作文的题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叙事类、描写类、议论类、说明类、应用类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作文,要根据题目的意图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式和论述方法。

3.明确文章的立意和观点。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立意和观点。

从题目中找出与自己思考触发相符的关键词,并在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思考。

通过思考和构思,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从而明确文章的核心内容和立意。

4.考虑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要考虑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即确定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内容安排。

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应该符合题目的要求,并且在整篇文章中能够体现出完整性和连贯性。

5.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

有些题目可能有一定的深层含义和引申意义,我们可以对这些含义进行探索和挖掘。

在审题的过程中,可以思考题目所涉及的背景、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题目,为文章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考角度。

6.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式和方法。

审题立意的最后一步是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式和方法。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限制,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例如叙述、描述、说明、对比、分析、评论等。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体现出自己的观点和立意。

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表达的条理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表达力。

专题05 单元写作+中考材料作文立意指导-【同步作文课】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

专题05 单元写作+中考材料作文立意指导-【同步作文课】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

◎勇敢面对困难,将会

单元写作实践
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有人对 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 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 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 这变化的原因……
单元写作实践
【写作微指导】 1.材料中提供的这些关于“好奇”的论述,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审视好
病因:不会在文章中凸显观点,观点往往比较“隐蔽”。
深度指导 牛刀小试,说观点
很多家长开车接送孩子,导致学校门前的道路在上下学高峰时堵满 了车。前面的车在校门口停下来让孩子上车或者下车,后面的车就只能 排队等着,后车的人虽然在车上抱怨,但轮到自己到校门口的时候也同 样让别人等着自己。
同学们,你怎么看这个现象?说出观点。
深度指导
要适当运用“……是……;……要/应当或必须……;…… 能够或将会…… ”等句式,有助于明确地表达观点。
深度指导
……是……



……要/应当/必须……

……能够/将会……
◎诚实是做人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品格。
◎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

◎人应当敬业、乐业。
◎人在困难面前必须

◎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阅读课本P38,同桌合作,归纳总结,时间3分钟。
深度指导 1.论点要正确。
正确即要求论点本身要符合客 观实际,立得住脚,而不是片面、 绝对甚至错误、荒谬的观点。
深度指导
2.论点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要求论有所指,论有所用。论有所指,要求观点针对某
种现象展开,不做泛泛之论;论有所用要求观点要面向生活,深入 思考生活,而且能用思考所得指导生活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

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

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

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

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

”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未免偏颇。

既然是审题,就应该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

如我们把上面这则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以外,“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

“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围绕这一点立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再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

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

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分析】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 异。”核心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 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立意。
1. “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为“收 获”“精神境界”等。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多,收获 越大”。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 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 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 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 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 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1
相同的功,如果选择做功的角度不同,高度也 会不一样。这就会派生出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首 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倘若方法不对,付 出越多,收获越小,付出和收获将不成正比, 甚或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可以拟制出《耕耘 一定就有收获吗?》《人生不止一个变量》 《方向是个问题》等题目。
2
做多少的功,怎样做功,完全由自己决定,把 “做功”理解为“选择正确人生价值”等,我 们每个人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收获灿 烂的人生。可以拟制出《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给人生找一个合理的高度》《创造人生的美 感》等题目。
【材料四】一位科学家结 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 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 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 度的抛物线。”
【材料一】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 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 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 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 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 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 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

材料作文意在让学生在原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不作引论, 不叙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习作观点横空出世,就会使 人摸不着头脑。因此每篇习作的开头即要求学生在简洁的 引论部分叙、析、评三结合。叙述原材料要简洁,侧重于 为习作者提炼观点服务。分析材料是关键,须鞭辟入里, 要为提炼观点作铺垫。提炼观点是全文的灵魂,要在分析 基础上水到渠成,且语言简要明确。
分析:结果——鲤鱼、鲫鱼、米虾、空白 追溯原因——井里捞鱼 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立意: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方法二:找关键词句法 材料四: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 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 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 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例3: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分析: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材料作文的原材料多种多样,模式不同,要求不 同,学生应分类辨析,“对症下药”,扣题而写。 此其二。 材料可分三类:一类是材料情感意向决定了
习作的主题性质,如上文所述;一类是材料提供学生写 作的社会生活背景,让学生了解所写事情的性质、范畴; 一类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质疑或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写作。

有一则材料说王安石在某地见“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 两句诗,认为对方写错字造成错误,于是改成“明月当空 照,黄犬卧花荫”;其实,“明月”是当地的一种鸟, “黄犬”是一种小毛虫。材料说:“王安石没有调查,结 果弄错了作者的原意”。原材料本身的情感意向是批评王 安石的,但如果作文要求中写道:“是王安石改诗错误, 还是原诗有缺点?请你谈谈看法。”这时完全可以一反原 材料的意向,批评原诗用词的冷僻和表现的晦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材料作文立意技巧例谈材料作文就是给写作者提供有关写作材料,让写作者根据材料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

我们有很多考生面对材料不知从何处下手,有不少学生由于不能正确把握材料的主旨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如何突破材料作文?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正确地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

正确理解材料,把握材料主旨,即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明确材料作文要写什么,也就是立意。

只有立意正确了,才能根据作文要求进行符合题意的写作。

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多种多样,在此,笔者根据仅以文字材料为例,浅谈几种初中生常用的立意技巧。

一、摘取中心法。

主要用于内容褒贬分明,中心比较明确的材料。

即在认真阅读材料基础上,摘取材料中的中心句或能概括材料意义的某提示的语句作为材料立意的突破口。

如材料作文例1: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北大中文系主任谢冕在欢迎新生大会上说道,跻身北大,万里挑一,你们是同龄人的精英,来到北大,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

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要求:①请从上面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自己在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可讲述故事,可发表见解,可说明问题,可抒发情感。

②选择适合你表达的文体;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找到谢冕讲话的中心,即“摘去光环,从头做起”,怎样去做?“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由此,我们可以从“先学做人,后做学问”或者“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的方面来探求材料的主旨,进而从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及如何才能事业有成等方面去立意,找到了立意突破口,要完成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也就不难了。

二、内容归纳法。

主要用于内容意义明了,但材料中没有中心句或提示性语句的材料。

它是通过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细致地综合分析,最后归纳出材料主旨进行立意的一种方法。

如材料作文例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草地上有一只牛背鹰在捕食水牛吃草时惊飞的蝇虫,牛背鹰是南方一种常见的鸟类,因经常在家畜及水牛周围捕食而得名,南方的人经常可以看到牛背鹰与水牛和睦共处、相应成趣的景象。

材料二;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要求:略(与例1要求大致相同)上述材料虽有2个材料,但中心都很明晰,我们可以不难通过对2个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而归纳出并存的共性:和谐的主题。

由此去探寻和谐的人或事物的立意,我们相信一定能写出符合材料作文主旨的作文来。

三、比较分析法。

它是通过对材料中涉及的人物、行为以及结果等进行细致地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材料主旨进行立意的一种方法。

如例3: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文后要求作文。

20世纪70年代的一场拳击赛中,拳王阿里和拳坛猛将菲雷泽展开激烈对决。

当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用解说员的话说,“这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

”然而,此时的阿里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血战到底的气势,使菲雷泽认为阿里保持着常有的体力,于是在最后一刻,菲雷泽放弃了。

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

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

菲雷泽见此情景后悔莫及。

要求:略(与例1要求大致相同)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只要对材料中的人物行为及其结果(阿里已经精疲力竭,然而,此时的阿里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血战到底的气势没有气馁,而菲雷泽在激烈对决的最后紧要关头选择了放弃)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材料体现的是放弃、自信与成功(失败)的关系,从此角度去立意,如“永不放弃就是成功”或“没有自信就是失败”等等,必能切合材料的主旨。

四、意义提炼法。

即通过对材料内容所彰显的意义来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等进行分析、提炼,从而让材料的主旨凸现出来。

如例4: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文后要求作文。

一位长须及腹的著名老画家,活了半个多世纪也没有因为长须带来烦恼。

有一天,一位好奇的陌生人突然问他,老先生你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子里面,还是被子外面?由于他平时对胡须安放一事从不在意,以至于他一时语塞,只好承诺说,待我晚上睡觉时清楚可再告诉你。

乃至当晚就寝,他对平常熟视无睹的胡子投入极大关注,起先,将胡子放在被子上好象不舒服,后来放在被子里也不自然,折腾了一个晚上连觉都没有睡好,反反复复还是解决不了胡子的安放问题。

结果到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什么画也画不成了。

要求:略(与例1要求大致相同)在上述材料中,描述了一位著名的老画家因为极大关注长须的安放问题,弄得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影响了正常工作。

从材料的意义上看,我们可以看出作文出题者对材料中的老画家的无作为是持贬义态度的。

究其原因,我们就可以从这一点提炼出“过分关注小节或太关注别人的看法都是不妥的”等方面的主旨。

五、寓意透视法。

主要用于寓意型的材料。

这类材料主旨隐藏在材料之中,要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确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正确地理解材料的寓意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揣摩、掌握材料寓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而获得启示去立意的方法即寓意透视法。

如例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过路人发现路边有一块泥土,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过路人就把泥土带回家,竟然满屋香气。

过路人大惑不解,问道:“你是珍宝呢,还是稀有的香料?”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至于我的香气,那是曾在玫瑰园里和玫瑰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缘故。

”要求:略(与例1要求大致相同)这则材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意浅显,只要抓住重点,读懂“泥土芬芳的原因是在玫瑰园里和玫瑰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缘故”,从材料的意义和生活实际上思考,它告诉了我们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作用,揭示了近朱者赤或陶冶的力量等之意,在这样的分析下要正确立意就很容易了。

再如例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了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

要求:略(与例1要求大致相同)这则材料也是一则寓言故事,但寓意内隐。

我们从狐狸行为的意义上分析,表面看狐狸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但从生活的实质上揣摩,狐狸吃过葡萄与没吃过葡萄却有天壤之别,也就是拥有了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它有赖于生命的真实经历,它能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这是没有尝试过的人体验和拥有的。

从体验这个方面去立意,毫无疑问是紧扣材料主旨的。

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有很多,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分析材料,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理解,但无论采用哪种角度或方法,只要我们抓住材料的重点、立足材料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衔接意义,从中剖析利弊,阐述因果,从而正确地把握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很难的事。

给我一个步骤,还你一个惊喜——材料作文审题三法三步骤教学案例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邹先云【教学目标】:1、通过严谨的步骤,审出精当的立意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三法(概括中心法、由果溯因法、话题提炼法)及其步骤3、训练学生思维逻辑性、条理性,准确审题4、积累写作素材【课前准备】:材料三则一、出示材料,学生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

9月21日, 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工作小组发现,奇迹生还。

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工作小组一线指挥员,武警新疆总队第五支队政委周腊合周腊合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

特别是在玉农喀什河上游天气条件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理环境复杂、在没任何食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二、幻灯投影学生题目,判断正误,分析审题思路:1、只要坚持就能成功2、磨难出人才3、珍惜生命4、永不放弃生命5、知识改变命运6、生存需要经验7、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8、成功=健康+经验生:2、3、4不对,因为材料的中心不是磨难出人才和讲珍惜生命;1、 6、7、8对,材料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

师:你认为1对,也就是材料的主旨是讲坚持的,你的依据在哪儿呢?生:材料中有一句话“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工作小组发现,奇迹生还”,单独生存25天,所以应该是讲坚持。

”师:×××,你呢?认为这句话就是材料的主旨吗?生:材料的主旨好像又不是坚持,但要求不是说说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坚持应该算一个角度吧?师:是吗?材料中有这么一句话,所以这一句话就算一个角度吗?那么材料中有“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为什么珍惜生命就不算一个角度呢?生:(语塞)……师:比方说,我从一个角度来看你,我是不是只要看到你的一根头发,或者你的一根手指就可以呢?生:不是。

师:再比方说,我从一个角度看禺山高中的教学楼,是不是只要看到一块砖头,或者一个水龙头就可以了呢?生(顿悟,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了,角度是不能离开整体的,比方说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看一个人,看到的应该还是是一个完整的人,要有头、身体、手、腿、脚才行,从一个角度看禺山高中的教学楼,看到的还是应该是整体的教学楼,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师:对了!那么,我们怎样从一个角度看材料呢?是不是看到一句话就行了呢?生:不是,要看到材料的整体意思,主要意思。

师:对了,还是要从整个材料的整体出发。

三、师生明确:1、什么是角度?什么角度是最佳角度?角度不是一句话,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一般来说一则材料: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角度分优劣: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为最佳角度。

2、什么是材料作文?什么是审题?材料作文就是写一篇主题(如议论文的观点、散文的情感、记叙文的中心)与材料主题相贴的作文,审题就是领悟材料的题旨。

四、教授三法三步骤:概括中心法、由果溯因法、话题提炼法师:其实,我们审题出现偏差,除了对角度的理解有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主旨,这一节课,老师就重点推荐几种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来整体把握材料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