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敛芳华复兴彰显
时代芳华的意思

时代芳华的意思
摘要:
1.时代芳华的含义
2.时代芳华的代表人物
3.时代芳华的精神内涵
4.时代芳华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时代芳华,顾名思义,是指在特定时代中展现出的美好风华。
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时代芳华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时代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首先,我们要了解时代芳华的代表人物。
这些人物都是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中有英勇善战的民族英雄,如岳飞、诸葛亮等;有博学多才的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苏轼等;还有执着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邓稼先等。
这些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正是时代芳华的生动体现。
其次,时代芳华的精神内涵丰富多样。
它包括了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拼搏精神、创新意识等。
这些内涵贯穿在各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中,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我们国家历经磨难而不衰;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时代芳华,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时代芳华对我们的启示在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立足
本职工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为新时代的代表人物。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时代芳华背后的价值观念,将这些优秀品质传承下去,让时代芳华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总之,时代芳华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写作:“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导写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
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
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
”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书法、做饭……都不在话下,而游泳让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卢冬说:“我也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
请大家把我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
”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试题来源:本题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语文测试卷,大连八中2021年--2022年高三期中考试试卷,属于经典好题。
第一,卢冬,这个小女孩儿,真的非常棒。
卢冬,辽宁朝阳人,游泳选手。
残奥会、世锦赛、亚残会金牌得主,残疾人游泳大赛的“大满贯”得主。
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卢冬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摘金。
在领奖台上,由于其他两位获奖者坐在轮椅上,卢冬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走红网络,网友纷纷点赞,“小动作,大格局”“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
今年三十而立的卢冬在6岁时,不幸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臂。
不过,她没有就此消沉,并在7年后选择以游泳来打开全新的人生。
她既经历过伦敦残奥会夺金的喜悦,也品尝过里约奥运会摘银的遗憾。
然而,不变的始终是对生活的热爱。
卢冬认为,除了没有双臂,自己的生活和“普通女孩”没有任何区别。
化妆、弹琴、书法、做饭,这些都是她的日常爱好。
【语文暑假作业】新高二年级第二周第3天拓展阅读(名家作品)+专题训练(信息类文本阅读)

_______月_______日星期_______ 姓名:_______名家散文——王安忆《南陌复东阡》2024年高考新课标II卷现代文阅读Ⅱ的材料出自作家徐则臣的散文《放牛记》。
《放牛记》是徐则臣真实的人生经历自述,感情真挚、语言幽默。
在回忆性视角下,作家并没有将放牛当作一件苦差事,反而认为放牛满足了自己儿时的“英雄梦”。
【作品导读】一座城市,往往有它独特的性情气质,人身处其中,尤其是生于斯长于斯,无不受到它濡染、浸润。
上海旧里弄里,南陌复东阡,纵横交错,看似混杂凌乱,却有着作家王安忆美好难忘而又忧患备尝的童年记忆,海派作家王安忆的《南陌复东阡》,堪为一篇隽永深沉的美文,作家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描写里弄风物,建筑格局,叙写少小记忆,书写缱绻情思,意到笔随,蕴含着关于童年、成长、故乡、城市、人生的诸多情思。
娓娓道来中,有人生成长普遍而深切的体验,有怀旧伤逝的无奈,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唏嘘感慨,有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及所蕴含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文本研读】南陌复东阡几乎是一整个九十年代,我都是从忧患中度过。
母亲多病,一年里总有一度住在医院。
病房在新建大楼的高层,可算得上那一片街区的制高点。
走廊上有一扇侧窗,望出去是一片旧式弄堂的连绵屋瓦,夕阳的光里面,飞翔着黑色的斑点,是回家的鸽群。
写景纯用白描,寥寥几笔,即勾勒出上海里弄的初印象,俨然市井、民俗生活老照片,使人如身临其境。
“回家的鸽群”,既是眼前实景,也暗含着作者对“心灵的故乡”的思归之情,文章开篇即奠定了一种怀旧伤逝的淡淡的哀伤情绪。
许多时间,是面了这扇窗过去,有时和我妈妈,有时只我自己。
心里有一种伤痛,不知是被谁伤着了,分明是来自于无边无际的不可抗力。
于是,又为这暂时的相守感到安宁。
(不可抗力,是指生老病死,不可抗拒;“安宁”是指能与母亲相守,弥足珍贵。
)以上写作者陪母亲看病时,在医院的高楼上看到的上海弄堂的情形及感受,引出下文对上海弄堂的回忆。
善化寺让人看不够的胜境

善化寺:让人看不够的胜境赵永宏善化寺在我们心中有“大隐于市”的感觉。
它位于古城的中心地段,但又隐身于城市的商厦与楼群之中。
漫步于此,我们或许很难感到繁华的街市之中竟然会有这么一处幽静的好去处。
品读善化寺,感受其“内敛”与“低调”,感受那种肃穆与庄重。
善化寺秉承辽金之气度,整体布局规整。
其精神气质也堪称佛教圣地的典范。
每一次探访与品读,游客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今,善化寺可观可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内敛的芳华进一步彰显。
复建了民国年间毁于火灾的文殊阁、东西廊房、腋门和围墙,使寺院内的对称美感凸显,恢复了善化寺历史上的完整风貌,让这座古刹更加肃穆清幽,重现鼎盛时期的风貌。
现在的善化寺周边配套设施齐备,寺内被游客称道的西花园主要建筑有得月榭、船舫、扇形亭、风月书屋、四角亭、八角亭、禊赏亭、长廊,还有1000平方米的人工湖。
湖、山、泉、石、榭、舫、亭、廊汇成西花园古典园林胜景。
停车场在寺前广场西侧,8000平方米的寺前广场,已成为市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漫步善化寺,亭台水榭境生象外,湖光山石韵自意中,好似置身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神武门和皇家后花园之中,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善化寺这一宁静雅致的中国传统园林,已成为古朴庄重的辽金建筑的秀美点缀,让这座千年古刹更加风姿动人。
尤其是春夏游览善化寺,满眼油松、国槐、丁香树、杏树等给这座寺院以烘托,园林式的寺庙,可观、可赏、可静坐、可沉思。
善化寺西花园,倚九曲回廊中,看绿树葱茏,听风声水声,真的是别有一番韵致,这个景点不亚于北京的一些精华景点。
善化寺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而那幅楹联“九百年风云变幻宠辱不惊静观世变,七王朝岁月沧桑沉浮无意闲看人忙”又道出了善化寺的文化积淀。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芳华是指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芳华中都有许多值得回忆的时刻。
正是这些记忆,塑造了每个人的性格、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人面对的环境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
如何让自己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绽放自己的芳华,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方向。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职业上,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
目标可以是简单而现实的,也可以是困难而远大的,重要的是能够明确自己的方向,特别是在芳华中,这个方向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就需要努力学习和不懈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要拥有自信。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关键之一,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职业上,都需要有自信去应对挑战。
芳华中,我们处于性格、价值观和人际因素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
这种变化和调整会影响我们的信心,所以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不断地自我调整,保持心态的平衡和稳定。
第三,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些挫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信心。
我们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
第四,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我们需要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拥有独立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在芳华中,我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的道路。
最后,要有勇气和决策力。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需要做出各种决策。
在芳华中,我们很可能会面临一些重要的决策,例如选择职业、人际关系、人生规划等。
这时我们需要有勇气去做出决策,并承担决策的责任。
只有勇气和决策力,才能够保证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始终前行。
在芳华中绽放自己,需要我们面对挑战,掌握技能,拥有勇气和决心。
只有这些优势,才能够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收获。
人生的芳华只有一次,让我们利用每一天,不断努力和进步。
《芳华》后视散文-永远芬芳的岁月

《芳华》后视散文:永远芬芳的岁月或许是辉煌传奇的严歌苓吸引了我,又或许是大名鼎鼎的冯导吸引了我,让我在一个冬日的午后静静地坐在电影院,感受着青春、青春和缠绵的忧伤。
宽屏,不断变化的场景,女人的表达.捧着一瓶温热的矿泉水,她手心的温度稍微升高了一点,手里翻开了80年代美好浪漫的青春,说不出的美好来自内心。
我找到了存在感,带着一种感觉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
《芳华》造就了一批文艺战士。
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艺术团里,一群年轻的少年正在经历着成长爱情的萌发。
简单善良的“好人〞刘枫,因生活陋习而被集体歧视的何小平,林、郝、小穗子等等,都有着不同的、意想不到的人生结局。
在40多年的跨度里,电影传播了自己的命运,对一段历史、一群人、变化的趋势、变化的形势有着复杂的感受。
世界很安静,整个观影过程都很安静。
甚至在血淋淋的战争画面打出的那一刻,我都觉得自己不是观众,更不是旁观者。
我在那里,生活在那个场景中。
电影《芳华》的拍摄手法与冯导的其他电影不同,温情贯穿始终。
我觉得电影的主题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和情感安置。
电影前半部有俊男美女,音乐悠扬,和声清晰,地板温暖有木纹质感,四肢柔软优美,女性身体散发出的清香和暗恋的涌动.画面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洁、美丽、干净,让人感觉温暖而不被时间侵蚀。
影片后半局部,涉及到不易触及的战争。
这些年轻人不顾枪林弹雨和血腥,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洗礼,甚至毫不退缩地献出了生命。
最糟糕的是,前期婀娜多姿的舞蹈柔软的肢体和后期残破的肢体形成强烈的比照,画面的矛盾和冲击直抵心灵,那些光鲜亮丽的年轻面孔和那些通常被忽略的微妙篇章,依然给观众一些难得的崇敬和震撼。
青春是整部电影的主线,但一切都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进行的,电影的故事唤起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有人说这是一部用感情取胜的电影。
是的,无论是集体主义与人格的压抑,禁欲主义与青春荷尔蒙的矛盾,还是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苍白与失落,都缺乏以让人轻易释怀。
唯一可以释然的是电影带给我们的纯真。
双妹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是祖先对上海的赐予,中西混血主义与在矛盾两极之间游刃有余,是上海人意识形态的写照。而反映在女性世界里,又形成从上海名媛到都会新女性所独有的内敛的开放,静中蕴动的风情。双妹就是这种风情的代言人。 双妹所代表的上海名媛文化就是:东方的西方的、民族的国际的、摩登的经典的、传统的时尚的、内敛的开放的。是游离在东与西、经典与摩登之间。含蓄是东方意态的传统表达,是骨子里的文化根基;而热烈和奔放,则来自于对西方风潮的倾慕。 双妹品牌源承一九三〇年代上海滩名媛闺阁美颜秘方,在大都会女性的活色生香中,复苏东方精神,复刻彼时华光,以高贵工材精心研配及雕琢,融入时间与智慧,蕴藏上海魅力名媛绮丽传奇。材美工巧,尽态极妍。静谧优雅,不动声色中尽现摩登与奢华。彰显极具个性、融汇东西的女性风采。 双妹、广生行、家化、香港双妹嚜之间的渊源关系?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源自中国古代贵族养颜秘方并融汇中西美妆方略的双妹品牌创立,并建立制造厂“广生行”。 1903年双妹品牌正式登陆沪上,在塘山路成立上海发行所。1910年,双妹入驻南京路475号,占据了其时最高端的时尚地标。1915年,双妹旗下已经到拥有众多美妆与香水产品,品类非常丰富、全面。双妹的经典产品“粉嫩膏”在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斩获金奖,民国总统黎元洪亲笔为其题词——“材美工巧,尽态极妍”。其时的巴黎时尚界用“VIVE(极致)”盛赞双妹的完美。由此,“SHANGHAI VIVE”就成了双妹的另一个名字。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双妹已经力压国际品牌,成为上海滩首屈一指的美妆品牌。 1930年,在上海塘山路设广生行有限公司沪厂,就是现在上海家化的前身。1956年,上海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相继有24家私营企业并入沪厂,即后来的上海家化。其间因特殊历史原因,双妹品牌在大陆逐渐淡出市场,而香港地区则使用“双妹嚜”生产部分大众产品。 2010年,躬逢世博盛会,家化携手国际品牌管理团队、法国产品开发团队和蒋友柏先生设计团队,重新激活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国货品牌,用前瞻性的眼光,努力将双妹打造成以上海名媛文化为个性的高端时尚跨界品牌。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芳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词语,它象征着青春、美好和无限可能。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芳华,但是如何才能让这种芳华绽放呢?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需要勇气和自信。
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
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勇敢去尝试,才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展现出自己的真正魅力,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表一样美丽动人。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学习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够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需要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优点,但是很多人却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迎合他人的需求和期望。
这样做不仅会让自己感到困惑和不安,也会让别人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魅力。
只有展现出真实的自我,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能够吸引到和自己价值观相符合的人和事物。
所以,要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就要勇敢地展现真实的自己,不需要刻意去迎合别人的需求和期望,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能够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需要与他人共享。
人生是一个共同体,只有与他人共享,才能够让自己的芳华更加绚丽多彩。
与他人共享,不仅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还可以享受到合作和分享的快乐。
与他人共享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从而让自己的芳华更加持久和耀眼。
在这个过程中,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只有勇敢面对自己,不断学习和提升,展现真实的自我,与他人共享,才能够让自己的芳华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芳华,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活力和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敛芳华复兴彰显
——感受善化寺
史涌涛
一直以来,善化寺很有些“大隐于市”的感觉。
它位于古城的中心地段,与华严寺亦相距不远,但它却长期隐身于城市的商厦与楼群之中,行走在大街上,很难发现在浮华光影背后,还隐藏着一座气势恢弘的千年古刹。
即使在2008年以后,在名城复兴的进程中,善化寺的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它的雄伟风姿也在人们的视野中展露出来,但它还是显得格外“低调”。
这是由于它所处的地势低,其红墙碧瓦与巍峨殿宇还是不肯在大街上让人一览无余。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善化寺的旅游门票收入仅及华严寺的六分之一。
但当你走进它时,却发现它的内敛芳华和艺术价值同样令人震撼。
善化寺与华严寺,当称之为彰显古城历史文化的绝代双璧。
有时,品读历史建筑时感觉其也是有性格的,善化寺的“内敛”与“低调”,让记者每次走进它时,都会产生一种更加肃穆的观感。
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是大同古城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古刹,并且,其古代雕塑艺术的价值,也为大同被誉为“中国雕塑之都”增分不少。
善化寺内的辽金塑像,姿容凝重,衣纹流畅,其二十四天王像,虽是佛的护法神,在这里却感到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画卷,他们中间有男与女、老与少、美与丑、善与恶、高与矮、穿棉衣与裟衣、穿靴子与光脚,形象对比鲜明,表
情栩栩如生。
特别是鬼子母天王最为传神,面容慈和,法相庄严,带给人极强的艺术美感,与此像左侧鬼子母作恶时青面红发、面貌狰狞、形态丑恶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多次采访中,诸多艺术大家每临此像前,都会审之再生,发出由衷之赞叹。
以前,困扰记者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善化寺既为唐代古刹,但人们总称其为一座完整的辽金建筑群。
后来了解得知,善化寺在其千年历史中,经多次涅槃重生,特别是辽末,金兵攻陷西京(今大同),善化寺多数建筑毁于兵火,后世代有修建,使其文脉传延。
善化寺亦是辽金建筑艺术的宝库,主要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向北分别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并以中轴线为主形成了一个主次分明、左右对称、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
其中,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天王殿、三圣殿与文殊、普贤阁俱为金代建筑。
一寺之内四座辽金建筑,其规模之大,建筑布局之完整是比较罕见的。
当年,梁思成先生来到善化寺,感叹“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多珍贵文物,非始所料”。
作为金代代表性木构建筑的三圣殿,梁思成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
2008年我市实施名城复兴以来,善化寺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其内敛的芳华进一步彰显。
复建的文殊阁和左右斜廊,恢复了善化寺历史上的完整风貌,让这座古刹益显肃穆清幽,布局规整,重现鼎盛时期的风貌。
在寺内西侧,还修建了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
米的西花园,以人工湖为中心,四周环绕着八角亭,四角亭,风月书屋,扇形亭,船舫,得月榭,禊赏亭以及长廊77间,这一宁静雅致的中国传统园林,成为古朴庄重的辽金建筑的秀美点缀,让这座千年古刹更加风姿动人。
在名城复兴进程中,善化寺的周边环境也发生了令人欣喜巨变,山门前,气势巍峨的南城墙更加映衬了古刹的庄重,原在寺内一角的五龙壁移为山门前照壁,更显神龙活现,门前广场空旷宽敞,如今早已成为市民欢聚的乐园。
采访时,正值早春清晨,一群晨练的市民伴着音乐缓缓地打着太极拳,朝阳朗照着城墙、古刹、广场和人们,真是一幅格外优美的和谐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