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简介

国家公祭⽇的简介国家公祭⽇的简介 ⼀、什么是简介 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
是当事⼈全⾯⽽简洁地介绍情况的⼀种书⾯表达⽅式,它是应⽤写作学研究的⼀种⽇常应⽤⽂体。
⼆、国家公祭⽇的简介 国家公祭⽇到了。
1937年“南京”正经历着最为⿊暗的⼀段时期;现在⼈们⽤实际⾏动告诉那年的“南京”,历史,从未被忘却,正义,将世代传承。
今天⼩编整理了关于国家公祭⽇的简介由来供⼤家参考,⼀起来看看吧! 国家公祭⽇是什么⽇⼦ 12⽉13⽇,国家公祭⽇,我们所有中国⼈需要铭记的⽇⼦! 设⽴国家公祭⽇的意义,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的设⽴,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权和⽂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与责任。
就如欧洲⼀年⼀度纪念奥斯威⾟集中营死难者⼀样,南京⼤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国家名义进⾏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避免出现哪怕是⽚刻的忘却与⿇⽊,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什么是国家公祭⽇? 国家公祭⽇是国家特别设定的祭奠⽇或称举国哀悼⽇,是以国家的名义举⾏公祭⽽设⽴的特殊纪念⽇。
国家公祭⽇专属性强烈,主要是拜祭: 1、曾经决定国家长治久安、成就中华民族永远兴旺发达的伟⼤⼈物; 2、曾经在发⽣过的特别重⼤的民族灾祸中遇难的同胞。
公祭活动地不分南北,⼈不分彼此,全民参与,並有规范性的礼仪。
中国⾃古⾄今,举⾏国家祭奠或称举国哀悼的⼈物、事件有三个: 1、拜祭黄帝。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轩辕黄帝开历史之先河,创中华之⽂化,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
从黄帝逝世起,中华⼤地就开始了举国祭祀黄帝的活动。
现有最早公祭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据《史记》记载,周威列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畴,祭黄帝,作下畴,祭炎帝”。
2023国家公祭日是哪一天啊(具体日期)

2023国家公祭日是哪一天啊(具体日期)2023国家公祭日是哪一天啊2023国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有利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也提醒着每一个人,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尊重人权、弘扬人性正义的重要体现。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和意义国家公祭日的提议与设立,绝非偶然,它既与国际接轨,更彰显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敬畏。
1992年,全世界超过120个国家先后举办各种活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
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设立每年1月27日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此后,各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公祭日,波兰、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纷纷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公祭日,用法律的形式保证每年对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与缅怀。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要让全世界人民不要忘记历史之痛,共同珍爱和平,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举措。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同时,设立国家公祭日,让人们在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时间,都能提升对逝者的价值认同。
通过国家公祭日的纪念,可以唤起世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我们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
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能被遗忘,“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基金”的成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纪念馆了解那段历史。
通过国家公祭日的纪念,让中国人民重温历史、不忘国耻、坚定和平发展的理想与信念。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勿忘国耻,才能知耻而后勇;勿忘国耻,才能在“悲痛”中不断奋进。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
国家公祭日的目的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我国将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02.26本报记者马晖北京报道2月2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受委员长会议委托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如该草案在2月27日审议获通过,中国将以立法形式新增两个国家级纪念日。
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
”李适时表示。
关于纪念日日期的确定,草案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而李适时在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中称,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为此,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李适时表示。
该决定草案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据了解,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国际惯例。
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珍视,更是对现 实和未来的警示。以下是对这个特殊日子的进一步思考
1213国家公祭日
历史的伤痕犹在
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重的伤痕 。这些伤痕不仅体现在伤亡数字的冰冷统计上,更体 现在无数家庭破碎、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体命运中。这 些伤痕至今仍然在许多老人的心中刻骨铭心,需要我 们这一代人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和治愈
总之,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它提醒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传承民族精神、面向未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呼吁: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213国家公祭日
加强国际合作
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 痛,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教训。在面对这样的 历史悲剧时,我们不仅需要反思和铭记,更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反对战争和暴行。 只有通过全球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世界和平 与稳定,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当时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在国家公祭日这 样的日子里,我们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秩序 。我们要坚持多边主义、公平正义的原则,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而努力奋斗
1213国家公祭日
倡导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让人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除了南京大屠杀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惨痛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4 只有强大自己才能不被欺负。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
国家公祭日的深层含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与教训

国家公祭日的深层含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与教训1945年12月13日,南京城复国,中国人民抚恤公祭日确立,以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无辜生命。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罪行中最为残忍的一起事件,长达六周的暴行导致数十万中国平民和战俘丧生。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是对那段悲惨历史的铭记和警示,更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和平、反战的深思。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深层含义是通过纪念和悼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共同铭记历史,提醒每个人要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一日的设立不仅仅是对当年罪恶行径的谴责,更是对人类价值的一次宣示,是一个国家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期望。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一幕,日军在充斥着血腥和暴力的野蛮行径中杀害了无辜的中国人。
在这场大屠杀中,妇女被强奸,儿童被抛尸河中,老人被残忍杀害,城市被烧毁,宝贵的文化遗产被亵渎。
这场集中展示了人类灾难的战争,给了今天的我们一次深刻的教训。
南京大屠杀所承载的含义不仅在于它的残酷程度,更在于它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所传达的警示。
历史上的南京大屠杀再次提醒我们,战争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干戈只能带来更多伤害和痛苦。
公祭日的设立是对和平和人类未来的一个警示,是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崇尚合作与发展的理念。
南京大屠杀和设立公祭日的目的之一是传承历史记忆,让人们记住那段黑暗和痛苦,以避免历史重演。
通过借鉴历史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评估和改进我们的行为,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在国际社会中提升中国的声誉和影响力。
通过设立公祭日,中国向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中国人民深刻铭记自己的历史,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
这种平和抗争的姿态和对历史的守望,将不仅让人们更加关注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也会引起更多国家和人民对战争的深思和警觉。
作为一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设立,提醒我们要认识到战争和暴力对人类文明造成的损失和痛苦。
国家公祭日PPT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其三,将中国的悲哀融入世界的悲哀 将屠杀变为人类文明不能忘记的负遗产
残忍、嗜血、虐待是人类扭曲的变态心理,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毒瘤,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理应得 到全人类的唾弃。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大屠杀纪念日和纪念馆的形式来祭奠被杀人恶魔残害 的无辜平民,与此同时,提醒人们不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例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 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 珠港事件纪念日等,现在又加上一个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就使中国的国祭日,具有了世界意 义,必将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重视与震动,成为世界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有自己 的痛苦,当各国的痛苦聚集在一起时,就会悲催出一股巨大的能量。痛苦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 渐淡化,但疤痕永在。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 受国际惯例的启示
自二战结束以来,许多国家都 采用各种方式悼念二战中的遇 难者。如今,这些纪念活动吸 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缅怀战争受 难者,同时对这段历史进行全 面而深刻的反思。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 顺应了人民的呼声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 日,是人民群众多年来强烈的呼 声和要求。与其他国家相比,我 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时间虽说晚 了点,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2.13第五个国家公祭日 暨纪念南京大屠杀81周年
前言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 生81周年,即将到来的12月13日是第五 个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至1938年1 月,发生在古都南京的“南京大屠杀”, 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惨案,也将日本 军国主义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目 录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国家公祭日设立过程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南京大屠杀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
我国有几个公祭日

我国有几个公祭日
中国国家公祭日有1个,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
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包含慰安妇),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日内瓦公约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全国公祭日是几月几日

全国公祭日是几月几日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我们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超越了个体、家庭和小圈子,也超越了血缘、社交圈与乡土的情感,我们是一个整体
我们是共同在悲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国家公祭日目的意义
设立南京大屠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000万人口伤亡、600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冰冷的数字,造成30万人死难的南京大屠杀也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
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
气魄恢弘我华夏,千年文明灿如花。
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仁爱风仪传远方,威德教化如大道。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
延及近代苦难始,积贫积弱陷沼泽。
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天下九州具动荡,光阴百年土沦丧。
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普通黎民遭洗劫,无辜百姓被屠杀。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
三十万死者含冤,四十天江城抱恨。
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日月悲光华惨淡,全世界为之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侵略者残暴如兽,诸罪行闻所未闻。
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同胞们何罪之有,只是于国家多难。
哀兵奋起,金戈鼉鼓。
军与民奋起抵抗,拿起枪战鼓擂响。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兄弟们同心协力,共御敌义无反顾。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甘洒热血献生命,浩然正气冲云霄。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八年硝烟终清扫,天地改变换新颜。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
一九四五胜利后,建立共和更制度。
昭昭前事,剔剔后人。
历史清晰且真切,警醒后人以为戒。
国家公祭,法立典章。
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立法表意志。
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铸就这一楚宝鼎,祭奠死难雪国耻。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永不忘记此誓言,全球和平是祈愿。
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实现伟大中国梦,民族复兴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