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15篇
传递爱国情,弘扬革命精神——1213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篇一:传递爱国情,弘扬革命精神——1213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设计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沉重,更不能忘记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以班会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创设情境,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先烈的奋斗史、弘扬革命的坚韧精神、传递爱国的情感,倡导崇尚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的生活方式。
一、主题班会的开场白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首先由班主任发表一段开场白,宣告今天要进行的主题是传递爱国情,弘扬革命精神——1213公祭日。
在这一天,我们表达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深切悼念,也学习我们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斗争的事迹及思想精神,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
二、短片观看:重温历史、缅怀英烈通过影像的重现,拓展观察艺术和视觉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信息的分享,触动情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安全感。
可以播放一些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影片,重温历史,缅怀英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民族在波折中前行、在苦难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刻领悟历史对我们的警示和启迪。
三、朗诵诗歌:以诗歌传递文化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诵陈毅先生的《抗日游击队员》、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等作品。
诗歌作为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不同于散文和小说等文本形式,具有语言曲美、音韵协调、抒情富于感染力等特点。
通过学习诗歌,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载体,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在未来努力奋斗,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
四、学生演讲:分享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分享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让学生们充当起传播基层知识的小讲述家,梳理自身知识,将其变为能够传递给他人的知识。
在讲述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身心发展和全面成长,引导学生成为具备传播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公民。
感恩先烈、珍爱和平——国家公祭日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先烈、珍爱和平——国家公祭日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历程,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感恩先烈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
2.尊重和平,珍视和平,认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国家的正面形象。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崇以人为本,爱国敬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展现了勇气和毅力,创造了许多英勇事迹和抗战佳话。
同时,数以百万计的烈士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最终为新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进行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鉴赏。
教师为学生选择一些内容质量好的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进行展示。
可以是有影响力的电影、小说或者是文学作品等等。
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了解抗战时期的情境背景,体会那时候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进而懂得珍惜当前的和平环境。
(2)了解抗战中的先烈和英雄教师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们介绍一些抗战时期的烈士和英雄,如孙立人、路遥、王进喜等等。
让学生们了解他们为国捐躯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
(3)观看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录像教师播放国家公祭日正式纪念活动的录像,让学生们了解纪念活动的组织方式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先烈们的感激和敬仰。
(4)交流讨论教师组织班级学生讨论与抗战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如: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什么?战争有哪些不良后果?为什么我们要珍爱和平,积极推动国际和平事业等等。
三、教学评价1.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班会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抗战历史,认识抗战英雄的事迹,明白和平的宝贵和珍贵。
教育主题班会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懂得如何表达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国家,树立理想信念,树立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荣誉感。
2023-2024学年高中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

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忍和罪恶。
2.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智慧,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及其对中国人民的伤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讲解历史事实:详细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让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忍和罪恶。
3. 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智慧,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4. 情感升华:通过播放南京大屠杀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历史的教训,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智慧。
3.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南京大屠杀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历史的教训。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如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哪些伤害?等。
2.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如如何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智慧?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等。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思考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认识程度。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南京大屠杀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
2. 相关历史书籍、文章等资料。
3. 教学PPT等工具。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国家公祭日主题班队会教案

国家公祭日主题班队会教案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范文篇一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每年清明,人民群众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深情缅怀为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献身的无数英烈。
在清明节期间共同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是网络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祭奠民族英烈的新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参与愿望。
师生们通过网络可以向民族先烈敬献虚拟的鲜花,缅怀他们的英雄业绩,铭记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和抗争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表达复兴中华的豪迈心声和坚定信念,激励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一、活动目的以深化“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继续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人生志向。
二、活动时间4月1日至4月8日三、活动内容1、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学国历史、学习英模事迹,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
2、广泛开展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团日活动,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活动,制作“清明”节日小报,扩大网上活动效果。
四、活动安排1.活动倡议:大队部通过国旗下演讲向全校师生发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祭奠活动倡议。
2. 以中队为单位,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队会,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为先烈献花、留言,寄托少先队员的深深哀思。
3. 要求献花、留言时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并写好悼词。
四——六年级同学可在电脑课上由电脑老师指导完成,一至三年级同学有条件的可在家由父母指导进行。
4. 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带领家长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将对英烈们的尊敬和怀念带到各个角落。
悼念先辈: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
这个日子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缅怀先辈的英勇抗争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和平发展。
为此,在全国各地,各级学校纷纷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珍惜和平、传承爱国精神。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是我校班主任团队的共同心血结晶。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案,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一、小学部:缅怀先烈,传承爱国精神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强,我们班会教案的重点是贴近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历史。
我们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现场,用丰富的图片、视频,生动地讲述了日军入侵中国后,南京城的惨状,生灵涂炭的场景。
让孩子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我们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向学生解释暴力、恐怖与和平相比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通过讲述一些爱国英雄的故事,如钱学森、张爱萍等人,让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勇气。
二、初中部:延续历史,牢记使命初中生是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已经逐渐成长为社会人,对历史、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我们的教案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历史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
我们向学生介绍了1213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和历史背景,通过组织观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名录”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受害者数据和名字。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
在现场,学生们亲手为受难者献花,写上祭文,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同时,我们还邀请一些历史研究的专家,通过专题报告,让学生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我们将学生的心得和感悟进行总结,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历史认知贯穿未来生活,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三、高中部:凝聚力量,牵引未来高中生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应该有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我们的教案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根据自身家庭、血缘关系,推动社会公正和和平事业的思考。
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15篇

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15篇班会教案一: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与历史引言: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是对历史悲剧的纪念,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本次班会将带领同学们了解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和历史,引导大家思考历史的教训与未来的发展。
主体:1. 国家公祭日的定义与作用- 介绍国家公祭日的概念:国家为纪念某一具体历史事件而设立的公共纪念日。
- 分析国家公祭日的作用:悼念遇难者、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2.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与演变- 解释国家公祭日的起源:阐述国家公祭日起初是民间行为,后被国家正式确立。
- 举例说明国家公祭日的演变:如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德国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等。
3. 国家公祭日在社会中的影响与意义- 分析国家公祭日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凝聚民族团结、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
- 引导同学们思考国家公祭日的深层意义:如历史教训、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结语:通过此次班会,我们了解了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和历史,也加深了对历史悲剧的思考。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共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班会教案二:国家公祭日相关歌曲欣赏引言: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歌曲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本次班会将安排一些与国家公祭日相关的歌曲,用音乐的形式激发同学们对历史和和平的思考。
主体:1. 歌曲《母亲》- 解释歌曲的背景:这首歌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而创作的。
- 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表达了对受害者的悼念和对和平的期许。
2. 歌曲《父亲》- 介绍歌曲的含义:这首歌是为了纪念各个历史时期的烈士而创作的。
- 探讨歌曲中的情感:展现了对烈士英勇牺牲的敬意和对国家的热爱。
3. 歌曲《和平的种子》- 分析歌曲的意义:呼吁广大民众传承和平、反对战争。
- 引导同学们对歌曲的感受: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和平发展。
结语:通过与国家公祭日相关的歌曲欣赏,我们更加深入地体会了历史的悲剧和和平的重要性。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7篇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7篇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这是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少先队员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三、活动对象全体师生四、活动时间12月13日至30日五、活动内容(一)搜集资料,了解相关历史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二)、开展国家公祭日“师生虚拟城墙捐砖”等网上活动组织全校师生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捐砖,激发师生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
同时开展“网上祭英烈·传承英烈魂”活动。
可以组织少先队员们开展网上祭奠活动。
通过网上献花、网上献歌、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等形式,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让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珍惜当前,奋发图强。
(三)、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主题班会、队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知识问答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和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良品质。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2列举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中外,使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难。
为铭记这段历史,向全世界传递中国人民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表达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表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励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活动主题铭记历史,振兴中华三、活动时间XX年12月10日——XX年12月17日四、活动对象全班同学及班主任五、活动形式及内容(一)了解南京大屠杀(12月10日——12月12日)1. 历史课堂:利用历史课,由历史老师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件。
2. 多媒体展示:通过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片段和相关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二)多途径学科联动,寄托哀思(12月13日)1. 音乐课:学唱一首爱国抗日歌曲,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2. 美术课:学习制作小白花,用于向死难者敬献。
3. 语文课:学习写“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寄语,表达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未来的期望。
4. 电脑课:登录国家公祭日网站,写寄语、献白花,进行网上悼念活动。
(三)举行主题集会(12月14日)1. 升旗仪式: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表达对祖国的敬意。
2. 主题演讲:进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入团仪式:组织新团员入团仪式,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制作展板及手抄报(12月15日——12月17日)1. 制作展板: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为主题,制作一幅展板,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和同学们的寄语。
2. 手抄报设计:自行设计历史手抄报,内容包括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15篇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篇1】今年12月13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第__个国家公祭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一、烈士纪念日活动领导小组:组长:__副组长:___成员:各班班主任二、组织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1、12月8日国旗下讲话。
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确保此次活动落实到实处。
2、12月12日举行一次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了解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激发学生爱国激情。
各班级的主题队会(班会)教案或和班队活动照片以班级名命名,12月14日前上传德育处。
3、校园氛围宣传。
以学校电子屏、班级展板为载体,张贴悬挂宣传标语“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做到人人皆知,营造教育氛围。
(办公室负责)4.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手抄报比赛,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班级要对学生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四——六年级各班于12月15日前交优秀手抄报作品2张到德育处。
5.加大宣传力度,渗透社区家庭,发放《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告家长书,动员家长积极投入到此项活动中来,共同营造浓厚的“国家公祭日”活动氛围。
6.利用网络开展公祭活动登录___,进入“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页面,根据提示输入参与人姓名,可选择加砖、献花、点烛和寄语等相关操作。
7、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学习活动,建立长效爱国主义教育机制。
学校每年针对五年级学生,利用校本课程开展公祭读本学习活动,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8、12月13日全体家长、师生共同参与市级公祭日全城默哀活动,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鸣笛默哀,行走的人警报拉响后默哀1分钟。
12月13日上午在家中集体收看公祭日活动现场直播。
三、活动要求: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是一次全民国民教育的普及活动。
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要把开展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手段,让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要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让正能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篇2】今年12月13日是第_个国家公祭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德育处、团委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系列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二、活动时间12月2日至14日三、活动形式及内容1.营造氛围。
以学校电子屏、橱窗、展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布置宣传标语,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2.课堂渗透。
全体教师应结合中学思想品德及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宣传烈士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集中开展学习弘扬烈士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3.专题活动。
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
活动一:精心组织一次国旗下讲话;(德育处)活动二:组织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主题征文和班队会活动;(团委) 活动三:布置学生做“和平贴”,举行粘贴“和平贴”仪式;(团委)活动四:组织“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签名仪式;(德育处、团委)活动五:组织一次“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主题书画展评。
(美术组)活动六:虚拟城墙捐砖活动。
(信息组)四、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和各班级要高度重视,要把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手段,让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让正能量在全校广泛传播。
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篇3】一、活动目的:铭记历史,爱护和平二、活动主题:历史不容忘却!未来我们掌握!三、活动时间:2021年12月8日-12月14日四、活动形式:(一)了解南京大屠杀利用网络和书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利用各种途径向同学们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1.上一堂班会课(班主任)12月8日2.开播一次红领巾广播(四(2)班)12月12日3.出一期黑板报12月12日4.观看一次抗日爱国影片,推荐观看南京大屠杀视频《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5.办一次图片展具体包括:1)南京沦陷 2)血腥屠杀3)抗日烽火 4)罪与罚6.出一期专题校报7.横幅(一块)历史不容忘却!未来我们掌握!(二)多途径学科联动,寄托哀思,整合学科资源,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感,寄托对死难者的哀思。
1.学唱一首爱国抗日歌曲(音乐)2.学习制作铭记卡片(美术)3.学习写“铭记历史,遥寄深情”的`寄语4.登录国家公祭日网络,写寄语、献白花(三)举行一次集会,庄严的升旗仪式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篇4】一、活动目的:1937年12月13日始,日军在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使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难。
为了铭记历史,向全世界传递中国人民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表达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20XX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了解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淳化中学积极开展国家公祭日相关活动。
二、活动主题:牢记历史!把握未来!三、活动时间:2021年12月1日——12月30日四、活动形式:(一)了解南京大屠杀(12月1日——12月6日)利用网络和书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利用各种途径向同学们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1、利用历史课学习相关历史(历史老师)2、出一期黑板报(班主任)(二)、多途径学科联动,寄托哀思整合各学科资源,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感,寄托对死难者的哀思。
1、学唱一首爱国抗日歌曲。
(音乐)2、学习制作小白花。
(美术)3、学习写“铭记历史、遥寄深情”的寄语。
(语文)4、学习登陆国家公祭日网站,写寄语、献白花。
(电脑)5、开展“家校共点烛,携手祭同胞”网上公祭活动(家庭)(三)、举行一次集会1、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品德培育处)2、演讲《勿忘国耻,圆梦中华》3、入团仪式(四)、制作一幅展板,缅怀跟帖留言(五)敬献一朵白花,向死难者敬献小白花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篇5】今年12月13日是第8个国家公祭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德育处、团委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系列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二、活动时间12月2日至14日三、活动形式及内容1.营造氛围。
以学校电子屏、橱窗、展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布置宣传标语,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2.课堂渗透。
全体教师应结合中学思想品德及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宣传烈士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集中开展学习弘扬烈士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3.专题活动。
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
活动一:精心组织一次国旗下讲话;(德育处)活动二:组织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主题征文和班队会活动;(团委) 活动三:布置学生做“和平贴”,举行粘贴“和平贴”仪式;(团委)活动四:组织“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签名仪式;(德育处、团委)活动五:组织一次“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主题书画展评。
(美术组)活动六:虚拟城墙捐砖活动。
(信息组)四、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和各班级要高度重视,要把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手段,让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让正能量在全校广泛传播。
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篇6】一、活动意义: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二、活动主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三、活动时间:12月10日——12月17日四、活动人员:全校师生、家长五、工作小组:组长:__副组长:__组员:__六、活动内容:(一)宣传发动利用学校电子显示屏、学校网站、翼校通等平台,向全体师生、家长宣传公祭日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呼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密切关注;(二)主题活动1.一次集体晨会:(12月12日上午)主要程序:?主题讲话:主题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献词:二(3)班;全体师生佩戴小白花,集体默哀一分钟(哀乐)。
2.一次主题班会课:(1)登录公祭网,学习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聆听主题音乐,沉痛缅怀死难同胞;(2)结合社会实践参观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谈谈自己的感想,用绘画或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教案【篇7】一、活动目标通过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人们,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激励广大师生不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活动时间12月12日,升旗仪式12月13日,上午10点,默哀一分钟12月16日,队会课三、活动要求1、12月12日上午全体学生穿校服,参加升旗仪式,同时进行国家公祭日的主题讲话2、12月13日,任课教师在早上10:00带领学生在教室进行默哀一分钟仪式3、12月16日,各个中队开展“铭记历史,留住记忆”主题队会活动。
内容包括:(1)、一二·九运动 (2)、西安事变 (3)南京大屠杀纪念日(4)澳门回归纪念日四、活动注意事项请各中队认真组织队会课活动,队会课仪式要完整,届时将组织检查并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