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K抑制NF-κB信号及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利拉鲁肽对脑梗死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利拉鲁肽对脑梗死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祝春华 刘亚强 郭家辉【摘要】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实验性脑梗死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利拉鲁肽组。
烧灼法建立永久、局灶性右侧皮质梗死模型(dMCAO),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
利拉鲁肽组于dMCAO 术后连续3d 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利拉鲁肽(200μg·kg -1·d -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TTC 染色方法计算脑梗死体积,Rota-rod 方法评价肢体功能。
术后72h 时采用Western blot 测定三个实验组p-AMPK/AMPK 和NF-κB 蛋白水平。
结果 利拉鲁肽明显延长dMCAO 小鼠的Rota-rod 时间(52.22 ±4.588 s),并缩小梗死体积(0.0791 ±0.0025),上调p-AMPK 蛋白水平和p-AMPK/AMPK 比值,抑制NF-κB 表达。
结论 利拉鲁肽减轻dMCAO 小鼠炎症反应和缺血性脑损伤,激活AMPK、抑制NF-κB 是利拉鲁肽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脑梗死;利拉鲁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中图分类号:R73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20)10-0605-04Study on the protective role of liraglutide in experiment cerebral ischemiaZhu Chunhua , Liu Yaqiang, Guo Jiahu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uChunhua;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liraglutide in the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of mice and thepotential mechanisms. Methods C57BL/6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operated group, vehicle group and liruglutide group. A standard model of permanent 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dMCAO) was performed, the isolated carotid artery was separated only in sham-operated group. Liraglutide (200μg·kg -1·d -1)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for liraglutide group mice for 3 consecutive days, and physiologic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for vehicle group mice. The infarct volume was measured by TTC stain,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Rota-rod test. At 72 h, p-AMPK/AMPK and NF-κB protein were assess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Liraglutide treatment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time of Rota-rod test, decreased infarct volume, up-regulated p-AMPK level and p-AMPK/AMPK, as well as inhibited NF-κB expression. Conclusion Liraglutide attenu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ischemic brain injuries. And the activated AMPK and inhibited NF-κB were involved in it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protective role.[Key words] Cerebral ischemia; Liraglutid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Nuclear factor-kappa B·论 著·基金项目:河北省青年科学基金(H2016206373)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糖尿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NF-κB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

自从1986年,Sen等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了 一种潜在的转录调节因子一NF—KB以来,关于NF—KB 各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NF—KB可以被多种刺激因 子诱导而迅速从抑制状态转化为活化状态,它几乎 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由Rel家族构成的二聚体蛋 白。Rel家族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p50(NF— KBl)和p52(NF.KB2)蛋白;第二组包括p65(Rel
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另外,经过NF—KB诱导 产生的蛋白,比如TNF仪,同样会活化NF-KB,即产生 一种恶性循环而扩大最初的炎症反应‘9l。
医雨丽磊雨瓦丽
I因子,单拉细胞趋化蛋白、牯l
l附因子、环氧台酶.磷脂酶等)I
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萄为
/』L————。—————————一
ff
细咆梭
图2与自身免疫有关的NF—KB活化经典通路
型小鼠中,自噬的减少可以增加IKB的积累从而抑
去泛素化酶,敲除编码A20的基因会导致持续性的 炎症反应(Lee等.2000)。 二、NF.KB信号通路相关疾病及通路阻断策略 (一)NF—KB信号通路概述 NF—KB信号通路 经促炎因子、TNF仅、AngⅡ等多种刺激因子诱导后, 在下游调节白细胞介素相关基因、凋亡抑制因子、编 码粘附因子相关基因等多种基因的表达。NF—KB信 号通路不仅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肿瘤等 生理病理过程,还参与感染、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 化及凋亡等。因此NF—KB信号通路在机体的多种 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NF-KB信 号通路与人类疾病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 上文所述,NF—KB信号通路的活化若不能及时消退 便会导致病理反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 万方数据
生理型堂逛屋!!!!至筮笪鲞笠!塑
AMPK在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AMPK在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1-13T14:12:02.3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作者:许火龙刘洁薇王禹李瑾瑾王丽敏通讯作者[导读] AMPK在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许火龙刘洁薇王禹李瑾瑾王丽敏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过程,本文就AMPK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靶向AMPK的心肌纤维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AMPK;心肌纤维化;自噬心肌纤维化的特征是活化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积聚和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
目前,还没有针对心肌纤维化的靶向治疗。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不仅是能量调节剂,而且是细胞减少氧的物质的传感器,近年来研究显示, 七叶皂苷可以通过激活AMPK来抑制心肌纤维化;也有文献报道,Sirtuin6可以通过激活AMPK达到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因此, AMPK抑制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机制已成为临床上心肌纤维化防治的研究热点, 以期为抗击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1.AMPK的结构和活性调节有三个亚单位:α、β和γ。
每个亚单位都有多种亚型[1]。
α是催化性的,而β和γ是调节性的。
两个α?1和α?2个亚基具有在Thr183和Thr172,其磷酸化是必要的AMPK最大激活的关键部位。
β亚基可以充当支架。
γ亚基是该能量传感器的结构基础结合的核苷酸。
在心脏中,大多数表达的亚型是α1/2,β1/2,γ1和γ2的三个不同剪接变体。
当AMP和ADP与γ亚基结合时,它们触发复合物的构象变化,促进α亚基苏氨酸残基172的磷酸化,这导致激活AMPK。
许多证据表明,在应激条件下激活AMPK对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
2.AMPK抑制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机制2.1AMPK与氧化应激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类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作为重要的细胞内第二信使,活化多条致心肌纤维化信号转导通路, 包括TGF-β1/Smads、PI3K/Akt/m TOR、MAPK、ERK等信号通路来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 җ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22J R 5R A 637)通信作者:张宏涛,E -m a i l :z h a n g h o n gt a o 200808@163.c o m 第一作者:吴永吉,E -m a i l :1321434390@q q.c o m 基于N F -κB 信号通路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җ吴永吉1,颉旺军1,张星华2,张宏涛2,任超展2,张广军3,井维尧1(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3.甘肃省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兰州730050)ʌ摘要ɔ 核转录因子κB (N F -κB )信号通路是典型的促炎信号通路,通过在炎性反应中诱导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以发挥促炎作用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 P A R -γ)是炎性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N F -κB 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产生㊂类风湿性关节炎(R A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反应是其发病的核心环节㊂该文基于N F -κB 信号通路探讨R A 炎性反应机制㊂ʌ关键词ɔ 类风湿性关节炎;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通路;炎性反应;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中图分类号:R 26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33 类风湿性关节炎(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 ,R 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㊁慢性㊁进行性多关节炎,该病具有病程长㊁病势缠绵难愈㊁易反复发作㊁危害大等特点[1]㊂随着病情进展,该病可导致关节畸形,造成人体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㊂R A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反应的激活在关节滑膜增生㊁骨和软骨破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㊂核转录因子κB (N F -κB )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后可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 -α)㊁白细胞介素-6(I L -6)㊁白细胞介素-17(I L -17)㊁白细胞介素-1β(I L -1β)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这些细胞因子的升高又可激活N F -κB 信号通路,从而导致最初的炎症信号进一步放大,加剧R A 的炎性反应[3-4]㊂有研究表明,通过中药土茯苓活性成分落新妇苷作用,可抑制T N F -α㊁I L -6和I L -1β水平,切断N F -κB 信号通路的活化途径,从而阻止R A 病情发展[5]㊂本文基于N F -κB 信号通路探讨R A 炎性反应机制㊂1 N F -κBS E N R 等[6]研究发现,N F -κB 是存在于B 细胞核中的一种能够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 序列特异性结合的一种转录因子㊂N F -κB 能形成多种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经过二聚化后的N F -κB 激活相关转录过程,可调控众多细胞因子的表达,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引起或加重机体炎性反应[7]㊂N F -κB 的活化可引起机体炎性反应,通过炎性反应对清除病原体具有积极作用,但如过度活化,则导致R A 的发生或加重,因此应严格调控N F -κB 的活性[8]㊂2 N F -κB 与I L -17N F -κB 通过I L -17介导R A 炎症,I L -17可以通过N F -κB 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而N F -κB 信号通路在软骨细胞的炎症应激反应中发挥着核心作用[9-10]㊂张续等[11]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通过调节I L -17/N F -κB 信号通路,降低I L -17㊁T N F -α促炎因子表达,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症状㊂3 N F -κB 与T N F -αN F -κB 活化后可启动转录生成T N F -α,T N F -α又可进一步活化N F -κB 形成正反馈,导致炎性反应的产生[12]㊂T N F -α作为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不仅是R A 病程中较早产生的细胞因子之一,还是R A 等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为R A 易感性㊁进展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㊂因此,抑制T N F -α/N F -κB 信号通路可以作为调控R A 炎症的机制之一㊂路蔓等[13]研究发现,T N F -α高度参与了相关炎性反应,以及N F -κB 信号通路的激活㊂T N F -α诱导滑膜细胞产生多种炎症细胞因子,是R A 病变持续存在㊁迁延进展的关键因素,且T N F -α诱导R A 滑膜细胞N F -κB信号通路活化,可能与R A 炎症进程有关[14]㊂801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4 N F -κB 与I L -6R A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指出滑膜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R A 滑膜炎症及骨质破坏中起到重要作用,滑膜细胞受到炎症因子刺激时能表达和分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其中I L -6在R A 关节病变中起重要作用[15-16]㊂I L -6是R A 发病的重要炎症因子之一,I L -6的表达水平与N F -κB 活性相关,且N F -κB 的激活可促进炎症基因的转录,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包括I L -6㊂5 N F -κB 与I L -1βI L -1β在R A 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 L -1β不仅能够破坏R A 患者的软骨,还能传递信息和调节免疫细胞激活㊁增殖和炎性反应,具有极强的促炎作用,能促进滑膜炎症发展㊂I L -1β存在于R A 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滑液中,在疾病活动期表达增加㊂N F -κB 信号通路的激活能生成I L -1β,I L -1β还可通过激活NF -κB 增强炎性反应[17]㊂鲁宏等[18]研究发现香叶木素可通过抑制N F -κB 通路活化以缓解I L -1β诱导的新生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免疫反应㊂6 N F -κB 与P P A R -γ血清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 P A R -γ)与R A 关系密切,P P A R -γ表达于R A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即R A 患者疾病活动度越低,P P A R -γ越高表达,提示P P A R -γ可能是反映R A 疾病活动度的重要指标[19]㊂P P A R -γ是多种细胞的重要调节因子,能够调控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具有抗炎作用,在R A ㊁骨关节炎和其他一些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9]㊂P P A R -γ可以抑制炎症的主要信号通路,如P P A R -γ与N F -κB 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减少促炎因子产生,这也是P P A R -γ抗炎作用的基础[20-21]㊂杨蕾等[22]研究发现虎杖可改善R A 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免疫炎性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大鼠滑膜组织中P P A R -γ,活化的P P A R -γ负性调节N F -κB 信号途径,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生成,阻断滑膜中免疫炎性损伤环路有关㊂综上所述,激活的P P A R -γ可抑制N F -κB 信号通路,通过P P A R -γ与N F -κB 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介导R A 发病,当N F -κB 信号通路被P P A R -γ抑制时,可明显改善炎性反应㊂7 小结炎性反应的激活在R A 发病中具有主导地位,N F -κB 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可导致R A 炎症的发生,通过干预N F -κB 信号通路可改善R A 患者的滑膜炎症㊂N F -κB 的精确激活和终止是由多种调节过程共同作用的,在R A 发病中,P P A R -γ是抑制N F -κB 促炎活性的方法之一,I L -17㊁T N F -α㊁I L -6㊁I L -1β这几种促炎细胞因子在R A 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都与N F -κB 有关,以P P A R -γ/N F -κB 作为治疗靶点可以减少I L -17㊁T N F -α㊁I L -6㊁I L -1β的产生,进而减轻炎性反应,但目前研究多集中于P P A R -γ/N F -κB 信号通路通过促炎细胞因子参与R A 的炎症过程,P P A R -γ/N F -κB 信号通路通过其他机制是否参与R A 发病还有待研究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4):184-188.[2]徐影杰,姚小强,郑先丽,等.基于N F -κB 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17):50-54,60.[3]Z H A O Q ,S U N Y H ,F U X ,e t a l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a s i n g l e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 o r ph i s m i nN F K B I A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e f f e c t s o n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a n dc u t a n e o u s p s o r i a s i s i nC h i n a [J ].A c t aD e r m V e n e r e o l ,2019,99(1):84-88.[4]S U NSC .T h en o n -c a n o n i c a lN F -κB p a t h w a y i n i m m u n i t y a n d i n f l a m m a t i o n [J ].N a tR e v I m m u n o l ,2017,17(9):545-558.[5]陈小鹏.土茯苓落新妇苷基于N F -κB 信号通路抑制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D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22.[6]S E N R ,B A L T I MO R E D .M u l t i p l en u c l e a rf a c t o r s i n t e r a c t w i t h t h e 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e n h a n c e r s e qu e n c e s [J ].C e l l ,1986,46(5):705-716.[7]L IQ T ,V E R MAIM .N F -k a p p a Br e g u l a t i o n i n t h e i mm u n e s ys t e m [J ].N a tR e v I mm u n o l ,2002,2(10):725-734.[8]S I E B E N L I S T U ,F R A N Z O S O G ,B R OWN K .S t r u c t u r e ,r e g u l a t i o na n df u n c t i o n o f N F -k a p p a B [J ].A N N U R E V C E L LB I O L ,1994,(10):405-455.[9]W E IX M ,L IC ,Z H A N G Y ,e ta l .F I S H N F -κB C O U P L E ST C R A N DI L -17S I G N A L S T O R E G U L A T E A N C E S T R A L T -C E L L I MM U N ER E S P O N S EA G A I N S TB A C T E R I A LI N -F E C T I O N [J ].F A S E BJ ,2021,35(4):e 21457.[10]MA R C U K B ,O T E R O M ,O L I V O T T O E ,e ta l .N F -k a p p a Bs i g n a l i n g :m u l t i p l ea n g l e st ot a r ge tO A [J ].C u r r D r u g T a r ge t s ,2010,11(5):599-613.[11]张续,郑洁,赵莉平,等.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I L -17/N F -κB 通路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22,43(6):691-695.90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12]黄循铷,王承党,王瑞幸,等.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通透性改变与T N F-α及N F-κBP65的关系[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6,32(2):112-115,193.[13]路蔓,付强,张静.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对膀胱癌细胞株N F-κB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及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145-2147,2151. [14]罗心静,莫选荣,周玲玲.T N F-α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N F-κB信号通路活化的探讨[J].免疫学杂志,2012,28(4): 321-323,332.[15]F U J I S A W A K,A O N O H,H A S U N UM A T,e t a l.A c t i v a t i o n o f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 t o rN F-k a p p a Bi nh u m a ns y n o v i a l c e l l s i n r e s p o n s e t o t u m 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a l p h a[J].A r t h r i t i sR h e u m, 1996,39(2):197-203.[16]罗心静,莫选荣,周玲玲.H S P72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I L-6㊁I L-8表达及N F-κB活化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2,28(4):336-339.[17]刘珍琦,张艺焓,刘幸卉.异甘草酸镁抑制N F-κB信号通路减轻I L-1β诱导软骨细胞炎症[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22,41(6):555-560,544.[18]鲁宏,宋俊,孟京红,等.香叶木素通过N F-κB通路缓解I L-1β诱导的新生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免疫反应[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3):292-297. [19]陈瑞林,黄文辉,黄成辉,等.P P A R-γ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7):65-67,90.[20]Z H A N GL M,Z H U MJ,L IM M,e t a l.G i n s e n o s i d eR g1a t-t e n u a t e s a d j u v a n t-i n d u c e da r t h r i t i s i nr a t sv i a m o d u l a t i o no f P P A R-γ/N F-κBs i g n a l p a t h w a y[J].O n c o t a r g e t,2017,8(33): 55384-55393.[21]W E NQ,M I A OJ F,L A UN,e t a l.R h e i n a t t e n u a t e s l i p o p o l y s a c-c h a r id e-p r i me d i nf l a m m a t i o n t h r o ugh N F-κBi n h i b i t i o n i nR A W264.7c e l l s:t a r g e t i n g t h e P P A R-γs i g n a l p a t h w a y [J].C A NJ P H Y S I O LP H A R M A C O L,2020,98(6):357-365.[22]杨蕾,张正菊,相瑞阳,等.虎杖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P P A Rγ/N 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5):591-596.(收稿日期:2023-01-07)[编辑:白晓晖张思思](上接第98页)脾气亏虚是U C发生的基本病机[9]㊂在脾虚基础上,湿㊁热㊁瘀等病理因素互结致 内疡 是U C发病的主要病机㊂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是在李东垣升阳益胃汤益气健脾㊁祛湿的基础上,结合 脾病及肾㊁湿困脾土 的中医理论及U C久病入络㊁多瘀的病机特点,加仙茅㊁淫羊藿㊁丹参㊁秦皮㊁厚朴,具有益气健脾㊁活血祛湿解毒的功效,符合中医扶正祛邪的组方特点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升阳益胃汤加减方可显著降低U C大鼠肠黏膜T N F-α㊁I L-6表达,升高肠黏膜屏障蛋白o c c l u d i n㊁Z O-1表达,表明修复损伤的肠黏膜屏障㊁祛湿消滞㊁扶正祛邪可能是该方治疗U C的主要效应机制㊂本研究为中医药防治U C的效应机制提供了研究依据㊂参考文献[1]V A N U V,O U B O T E R L F,L I N,e t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ad i se a s e-a s s o c i a t e dn e t w o r kof i n t e s t i n a l i m m u n ec e l l s i nt r e a t-m e n t-n aïv e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 e a s e[J].F r o n tI m m u n o l, 2022,13:893803.[2]高颖,庞钧译,潘越宁,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共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9,48(2):87-91.[3]M I K A M IY,T S U N O D AJ,S U Z U K I S H,e t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i n t o l e r a n c e i nt h ec l i n i c a lm a n a g e m e n to f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J].D i g e s t i o n,2022,104(1):1-8.[4]H U A N G C L,H U A N G Z H,D I N G L,e ta l.F e c a lm i c r o b i o t a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v e r s u s 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s f o r t h e i n d u c t i o n o f r e m i s s i o n i nm i l d t om o d e r a t e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J].JT r a n s lM e d, 2022,20(1):354.[5]H E NM IY,K A K I MO T O K,I N O U ET,e t a l.C y t o m e g a-l o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i n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a s s e s s e db yq u a n t i t a t i v e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e f f e c t s o f i mm u-n o s u p p r e s s a n t s[J].J C l i n B i o c h e m N u t r,2018,63(3): 246-251.[6]L A U R OR,M A N N I N OF,I R R E R AN,e t a l.P h a r m a c o g e n e t i c s o f b i o l o g i c a l a g e n t s u s e d i n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a s y s-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B i o m e d i c i n e s,2021,23,9(12):1748.[7]K A M I N S K YL W,A LSR,M A T Y.I L-1βa n d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e p i t h e l i a lt i g h t j u n c t i o n b a r r i e r[J].F r o n tI m m u n o l,2021, 12:767456.[8]K O F L A-DłU B A C Z A,A K U T K O K,K R Z E S I E K E,e ta l. S e l e c t i v e f o r m s o f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b o w e l d i s e a s e s[J].JC l i n M e d,2022,14,11(4):994.[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05-111.(收稿日期:2022-12-21)[编辑:白晓晖]01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
《AMPK研究进展》课件

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能量传感器,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AMPK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活化机制
AMPK在能量不足时被活化, 调节多种代谢途径以维持细 胞能量平衡。
调控作用
AM P K 可通过磷酸化靶蛋白 来改变细胞的代谢通路,影 响脂肪酸合成、糖原合成等。
健康效益
AM P K 的活化可提高胰岛素 敏感性,预防肥胖、糖尿病 等代谢性疾病。
AMPK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复杂
能量调节
AMPK由三个亚单位组成:α、β、 γ,共同调控AM P K 的活性。
AM P K 通过磷酸化多种底物来调 节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基因调控
AM P K 能够影响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
3 临床应用前景
AM P K 的活性调控已成为治疗肥胖、糖尿病等疾MPK与老化
探索AM P K 在衰老过程中的作 用,开发防衰老干预策略。
AMPK信号通路
深入研究AM P K 与其他信号通 路的相互作用机制。
AMPK的药物开发
加强对AMPK靶向药物的研发, 扩大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葡萄糖代谢
AM P K 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 氧化代谢,抑制糖异生和糖 原合成。
脂肪酸代谢
AM P K 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和 脂肪酸酯化,增加脂肪酸的 氧化。
线粒体功能
AM P K 能够促进线粒体生物 合成和线粒体的运动。
AMPK与疾病的关系
肥胖症
AM P K 活性下降与肥胖的发生和 发展密切相关。
糖尿病
癌症
AMPK活性降低导致胰岛素抵抗, 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藜芦醇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2] 许力军, 段秀梅, 钱东华, 等.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CPHD患者细胞 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8): 901-903.
收稿日期:2020-11-05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010240014) 作者简介:李延姣,研究方向为药理学,E-mail: syeiop@ *通讯作者:王淑静,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Tel: 0451-84869572, E-mail: misswsj@
[41] 戴璐. 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的分离,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0.
[42] Han L, Li Z, Zheng Q, et al. A new triterpenoid compound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American ginseng [J]. Nat Prod Res, 2015, 29(1): 1-7.
化、抗炎、免疫调节、血管保护、抗菌、保肝等 2(Bcl-2)家族蛋白是一类与肿瘤细胞凋亡基因
药理作用。近年,白藜芦醇广泛应用于医疗、保 相关的蛋白,其中Bcl-2、Bcl-xl等是抗凋亡基因, 健等多种行业。本文对白藜芦醇的主要药理活性 Bax、Bak等是促凋亡基因。Santosh等[6]发现白
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藜芦醇的进一 藜芦醇与多西紫杉醇(DTX)联合用药,可上调
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此 1.2.2 调节信号通路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激
巨噬细胞极化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巨噬细胞极化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尤其是极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早产、氧中毒、出生前和出生后感染、机械通气性肺损伤等多个方面,这些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致使机体出现炎症级联反应。
近年来研究显示巨噬细胞调控着BPD的炎症反应,参与肺组织的损伤与修复,并吞噬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凋亡细胞,尽管关于巨噬细胞对BPD的调节机制知之甚少,但其极化分型可以影响多种炎症因子及信号通路的表达,可进一步明确BPD 的发病机制。
该文对巨噬细胞极化在BP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途径。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一直以来,BPD受到机械通气和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支持、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产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新生儿复苏等有效手段降低了BPD发生的风险,减少了机械通气的使用率,导致BPD的病理机理较过去有所变化[1,2,3,4]。
"新型"BPD主要以肺泡数目减少、体积增大、结构简单化和肺血管调节紊乱伴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这可能与肺微环境中多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炎症信号的激活有关[5,6]。
最近研究显示BPD的发生伴随着肺部巨噬细胞的浸润,其可能参与了BPD的炎症反应、肺组织再生以及生理平衡的维持[7]。
巨噬细胞受到多种细胞因子或转录因子的可逆调控,进而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的方向,使其由促炎的M1型向抗炎的M2型转化,这有可能成为BPD等炎症性肺部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1 巨噬细胞概述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源性的单核细胞、卵黄囊和胎儿单核细胞,它是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8] 。
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和高水平可塑性,可根据体内外不同微环境的影响,发生表型和功能上的适应性改变,即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细胞因子是一类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它们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着机体对各类外界病原体的应答。
然而,过度或不适当的细胞因子表达调节通常会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失调,从而引发多种人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症、炎症性肠病等。
因此,研究细胞因子表达调节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感染、外来异物或肿瘤等有害刺激作出的生命体征反应,它旨在清除病原体或异常细胞并修复组织。
炎症反应通过多个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表达调节来实现。
比如,炎症反应中最重要的信号通路NF-κB(核因子 kappa B)可被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和IL-10等所激活。
NF-κB的激活可以引发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进一步调控炎症反应的进程。
此外,细胞因子还可以通过其靶向细胞表面的受体进一步调节或激活多种炎症信号通路,从而加重或减轻炎症反应的强度和过程。
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的机制研究由于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其表达调控机制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三种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的主要机制:转录后修饰、miRNA介导的转录水平调控和RNA编辑。
1. 转录后修饰转录后修饰指的是对mRNA的核苷酸序列调控,其中腺苷酸转换酶(ADAR)介导的A-to-I RNA编辑是其中一个重要机制。
ADAR可将mRNA上的腺嘌呤(A)转换为肌苷酸(I),从而改变mRNA的碱基序列、融合位点和结构域,并影响其稳定性和转译效率。
近年来,研究发现了许多ADAR靶向的细胞因子,如INF-γ、TNF-α、IL-2等。
其中INF-γ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它在炎症反应中可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增强它们对病原体和肿瘤的攻击性,而ADAR介导的INF-γ RNA编辑则可影响其转译物的功能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P激 活 的蛋 白激 酶 ( MP 对 能量 代谢 的调 M A K) 节在 细胞 水 平 及 整个 生 物 体 水 平 都 起 着 重要 的 作 用 。A P M K是 一种 异 源 三 聚体 蛋 白 , 由 、 3个 p、 亚单 位组 成 , 每种 亚单位 存在 2到 3种 亚型 (【 2 o、 、 1 B 、2 、2 ) 其 中 仅亚 单 位 是 A K的 主要 1B 、1 、3 , MP 催化 亚单 位 , 和 亚 单 位 起 调 节 作 用 , 达 在 不 p 表 同哺乳 动物 组 织 中。A K 的激 活 通 过 A MP MP的浓 度增 加 变构激 活 A K 或 者 通过 上 游 激 酶丝 氨 酸/ MP 苏 氨 酸 激 酶 1 ( K 1 ) 钙 离 子/ 调 素依 赖 性 蛋 1L B1、 钙 白激 酶 B( a K ) 转 化 生 长 因 子一 C MK 1 、 3 p激 活 的蛋 白
i hb t n o — B sg ai g a d s p r s in o f mmain a d e h s et a h c ii f n i i o fNF K i n l n u p e so f n l i n i a t n mp a i h tt e a t t o o z v y AMP a a e a sg i ・ K c nh v i f・ n i
K B信号及炎症反应 。综述 A K参与 的抑制 N -B信号途径及 炎症反应 , MP FK 强调激 活 A K对维 持机体健 康和延 MP 缓衰老具有重 大作用 。
【 关键词 】 MP N K ; A K; F—B 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 : 5 Q 文献 标 识 码 : A
Ad a c s i t t diso v n e n he su e fAM PK n b t i hi isNF- B inai nd i fa m a i n K sg lng a n m l to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疆石河子, 3o 2 820 )
【 摘要 】 腺苷酸活化蛋 白激酶 ( M K 是能量代谢平衡的重要调节器 ,M K可 以抑 制由核因子一B N —B 信 AP) A P K ( FK )
号诱 导的炎症 反应 。A K不直接作用 于 N —B, MP FK 通过其 下游 靶分 子如 SR 1 P C 1【P 3和 F x IT 、 G ・0 5 、 oO等 , 抑制 N — F
c n mp c n b t e t s a n i s a . a ti a to oh h a h p n a d l e p l f n
【 e od】A Pata dp tn i s ; FK ; a m tn K y rs M — i t re n e N — i m ao w cv e o i K a B n l f i
21 0 1年 1 0月
农
垦
医
学
Oc . 01 t2 1 Vo . 3 No 5 13 .
第3 3卷
第 5期
Jn n l fN n k n Me iie o ra o g e dcn o
A P M K抑 制 N —B信 号 及 炎 症 反 应 的研 究 进 展 FK
郑丽英 张 君 徐文静 陆 环 李 宏 冯 晓 朋 王金 宝 谢 建 新
m ot i MP i a n a hbt h f mm t so ss n u e yte u l r a t -B ( F K )ss m. h e s s .A K s n igc ni iitei a a r r p n e d c db c a c rK N - B y t T e as gl n n l o e y i h n e f o e
Z E G L—ig Z A G Jn X nj g L a , I o g H N i n , H N u , U We -n , U Hun L n , y i h
F NG a —e g,W ANG Jnb o, E Ja -i E Xiop n i— a XI in xn ( h e a oa r o i in n e i adEhi Dsaeo iei nvr t S ho o d ie X ni gS iei8 20 ) T eK yL br o f n agE dm c n tnc i s f hh z U i sy col f ty X j e S e i Mei n , ij n hhz,3 02 c a
【 bt c dns e oohs a - ta d re i s( M K ia r i glo oee y e bl o A s at eoi npo hta i t o i k a A P ) s u ar u t r t oc - r 】A nm p e cv e p tn n e c c le a r fn g m a ih
NF K u u i en tdr c h s h r lt n tr eso - B s b n t a o i t o p o yai g t f sr e p o a AMP b t h hb t n o — B sg ai g i me itd b e ea K, u e i i i o f t n i NF K i l n d ae ys v r n s l d w s e m a g t f o n t a t re so r AMP K,e g . .,S R ,P 一 旺, 5 I T1 GC 1 p 3,a d F x a tr . e iwst eAMP ah y v l e n t e n o O fc o s R v e h K p t wa si ov d i n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