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晶种法制备Cu-EBTC金属有机框架膜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空心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空心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或簇与有机配体相连接构成的多孔晶体材料。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MOFs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空心材料具有广泛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
首先,制备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空心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模板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使得金属有机框架在其表面上生长形成空心结构。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模板催化剂的去除来制备。
首先,利用模板催化剂的特性制备金属有机框架覆盖在其表面,然后通过选择性去除模板催化剂,得到空心结构的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空心材料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们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空心结构提供了更大的反应表面积,使得催化剂能够更有效地与反应物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其次,空心结构也使得MOFs衍生的材料在能源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例如,空心结构可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
此外,空心结构的材料也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气体的分离和储存。
此外,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空心材料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传感器领域,空心结构的材料可以用来制备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特定的化学物质。
在药物传输领域,空心结构的材料可以被用作药物的载体,通过控制空心结构的孔径大小和表面性质来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输送。
综上所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空心材料具有广泛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空心材料,这些材料在催化、能源、传感和药物传输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随着对MOFs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空心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扩展和发展。
一种用于气体分离的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用于气体分离的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摘要:一、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研究背景二、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1.材料合成步骤2.材料表征方法三、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1.气体吸附能力2.选择性分离四、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应用领域1.氢气与二氧化碳分离2.能源储存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气体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为提高气体分离效率,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材料。
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Co-MOF)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调结构的晶体材料,在气体分离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二、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1.材料合成步骤制备Co-MOF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适当的钴盐和有机配体,如2-甲基咪唑、4-甲基吡啶等。
(2)将钴盐和有机配体混合,并加入适当的溶剂,如水、甲醇等。
(3)将混合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如几小时至几天。
(4)将反应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o-MOF晶体材料。
2.材料表征方法对Co-MOF进行表征的方法有:(1)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体结构。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晶体形貌。
(3)Brunauer-Emmett-Teller(BET):测定比表面积。
(4)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元素价态。
三、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1.气体吸附能力Co-MOF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可有效吸附气体。
实验研究表明,Co-MOF对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传统吸附剂。
2.选择性分离Co-MOF晶体中的金属中心和其他功能团可调制材料的选择性。
例如,在氢气与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中,通过改变钴中心的价态和配体结构,可实现高效的选择性分离。
四、钴金属有机框架晶体材料的应用领域1.氢气与二氧化碳分离Co-MOF可用于氢气与二氧化碳的分离,这对能源储存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有机骨架MIL-96膜的制备和表征

金属有机骨架MIL-96膜的制备和表征南江普;董学良;汪文进;黄康;金万勤【摘要】采用反应晶种法在片式多孔α-Al2O3支撑体表面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IL-96膜.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IL-96膜进行相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考察膜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不同的操作温度下,对MIL-96膜的单组分气体H2、CH4、N2和CO2的渗透行为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渗透性呈现出微弱的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30℃时渗透性最小,这主要源于MIL-96骨架的柔性.温度升高导致分子热运动加剧,不利于气体渗透;但当温度高于130℃时,MIL-96的柔性骨架受温度影响引起晶格震动,膜的有效孔径增加,从而气体渗透性增加.同时,H2与CH4、H2与N2、H2与CO2的理想选择性都稍有增加.%Continu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IL-96 membrane was prepared on the disk-shaped porous a-Al2O3 support via reactive seeding method. The crystal phase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synthesized membrane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ingle gas permeation experiments of H2, CH4 , N2 and C02 showed that the gas permeances firstly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the lowest values occurred at 130 ℃, because of the flexible framework of MIL-96. The increas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 was unfavorable to gas permeation owing to the intense thermal motion of gas molecules. However, the framework of MIL-96 was flexible and the lattice vibrations would increase the effective pore size of membrane when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exceeded 130 ℃,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in gaspermeances. Meanwhile, the selectivity of H2 and CH4, N2 and H2, H2 and CO2 derived from single gas permeance increased.【期刊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反应晶种法;金属有机骨架;MIL-96膜;气体渗透【作者】南江普;董学良;汪文进;黄康;金万勤【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8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含O、N等多齿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配位组装过程形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材料。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758f74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3.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25336.9(22)申请日 2016.11.22(71)申请人 南开大学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72)发明人 卜显和 刘晓静 陈荣英 徐佳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代理人 侯力(51)Int.Cl.C07F 3/06(2006.01)C09K 11/06(2006.01)G01N 21/6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2,6-萘二甲酸荧光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选择性荧光探针的应用。
化合物化学式表示为:C 15H 14ZnN 6O 4,以2,6-萘二甲酸为主配体,对氨基四氮唑为辅助配体,采用溶剂热法,溶剂为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的混合液,合成具有双重互穿的三维结构。
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研究了作为一种高效的荧光探针检测爆炸物硝基苯的功能特性。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检测过程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重复利用率高,是一种理想的荧光探针材料。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6749348 A 2017.05.31C N 106749348A1.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C 15H 14ZnN 6O 4,以2,6-萘二甲酸为主配体,对氨基四氮唑为辅助配体,溶剂为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混合液,氨基四唑和金属锌离子配位,形成Z字形一维链,再通过萘二酸连接形成三维互穿结构,孔隙率为40.5%;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晶体属于三方晶系,P 21/c 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α=γ=90°,β=92.13°;配位骨架的分解温度为30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分离、储存、催化、传感等领域。
MOF以金属离子
或簇作为节点,有机配体作为连接桥构建而成,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径结构,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 MOF 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溶剂热法和水热法。
溶剂热法是指将金属
盐和有机配体混合于适量的溶剂中,在高温下反应形成晶体。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MOF 易于控制质量,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溶剂和能源。
水热法则是将金属盐和有机
配体混合于水中,在高温高压下快速反应形成晶体。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 MOF 可以
大规模生产,具有更低的成本,但质量和晶体结构的控制难度较高。
应用方面,MOF 主要应用于气体的吸附和分离。
MOF 的独特孔道结构可以调
控孔径大小和化学亲和性,使其可以对特定气体进行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例如,MOF 可以有效吸附二氧化碳、氨气和甲醛等污染物,将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此外,MOF 还可以应用于储氢、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
近年来,MOF 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MOF 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将会不断升级和拓展。
一种铜金属有机框架(Cu-MOF)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铜金属有机框架(Cu-MOF)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02075e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8.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500114.7(22)申请日 2018.12.10(71)申请人 中原工学院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路41号(72)发明人 黄超 米立伟 王丹丹 吴佳瑞 朱开放 李高祥 徐玉培 张苗苗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代理人 张盼(51)Int.Cl.C07F 1/08(2006.01)C08G 83/00(2006.01)B01J 31/22(2006.01)C07C 253/00(2006.01)C07C 255/34(2006.01)C07C 255/35(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铜金属有机框架(Cu-MOF)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57)摘要一种铜金属有机框架(Cu -MOF)催化材料,所述催化材料采用两个有机配体,分别为9-(4-羧基苯-3,6-咔唑二羧酸(H 3CPCDC)和4,4′-联吡啶(BPY)。
本发明的催化剂材料在催化合成3-苯基-丙炔腈衍生物实验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活性,获得的芳香炔烃催化转化率达到100%,最终产品的分离产率达到95%以上,表明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环保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9页CN 109369689 A 2019.02.22C N 109369689A1.一种铜金属有机框架(Cu -MOF )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材料采用两个有机配体,分别为9-(4-羧基苯-3,6-咔唑二羧酸(H 3CPCDC)和4,4′-联吡啶(BPY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属有机框架(Cu -MOF)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材料结构式为{[H 3O][Cu(CPCDC)(BPY)]}n ,每个不对称单元包含一个铜离子,一个BPY配体,一个CPCDC 3-配体及一个[H 3O]+;所述催化材料含有开放的一维孔道,其大小为11.08 Å × 15.35 Å。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合成方法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合成方法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形成的结晶材料,其具有多孔性、高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径特性,因此在气体存储、催化反应、分离纯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合成方法。
1.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有机框架物合成方法。
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将金属离子、有机配体和溶剂混合,并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反应。
通过调节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比例,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孔径和结构特征的金属有机框架物。
2.溶剂热法:溶剂热法利用溶剂的蒸发来驱动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合成。
首先,在有机溶剂中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混合,形成溶液。
然后,将溶液慢慢加热,溶剂逐渐蒸发,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被迫靠近形成金属有机框架物。
3.气相扩散法:气相扩散法是一种无溶剂的金属有机框架物合成方法。
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混合,形成固体粉末。
然后,将固体粉末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挥发释放。
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蒸气会在空气中扩散,形成金属有机框架物的晶体。
4.气相合成法:气相合成法是一种直接在气相中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物的方法。
首先,制备金属离子的气体前体。
然后,在高温和沉积剂的存在下,将金属离子的气体前体和有机配体的气体前体共同通过气相反应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物。
5.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利用金属柱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的无机骨架作为母体,经过离子交换反应将母体中的无机离子替换成金属离子,形成金属有机框架物。
总的来说,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合成方法可以通过水热法、溶剂热法、气相扩散法、气相合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多种途径实现。
随着对金属有机框架物合成机制和性能的深入研究,新的合成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为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合成和应用带来了更多可能。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它是由有机分子与金属离子共价交联而成的。
这种材料拥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多孔性、高稳定性和可调性等特点,因此在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主要介绍MOFs的先进制备技术。
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MOFs制备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有机溶剂的高温及其溶解度的变化来促进MOFs的形成。
在制备过程中,通常会在有机溶剂中混合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并在高温下静置一段时间,直到得到MOFs晶体。
不同的有机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和挥发性,这也导致MOFs的合成与性质会受到溶剂类型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其溶解度、挥发性、毒性以及与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的相容性等因素。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来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制备MOFs的前驱物或直接制备MOFs晶体。
在水热法中,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常会被混合在水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温度反应,形成MOFs前驱物或直接生成晶体。
相比于溶剂热法,水热法通常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但该方法的操作更加简单,产物也更加单一。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将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同时加入气相,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形成由气态产物组成的固体表面沉积的方法。
通过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大面积、高稳定性的MOFs薄膜,因此在传感和催化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气相沉积中,需要考虑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气相输送、分解、表面附着等过程。
此外,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调节。
这些因素的调节将直接影响MOFs薄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4. 电化学制备法电化学制备法是一种利用电极上的电解质和电解质中的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电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制备MOFs的方法。
相比于其他制备方法,电化学制备MOFs不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5期 娃酸盐通报Vol.37 No.5 2018 年 5 月___________________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_________________May,2018反应晶种法制备Cu-EBTC金属有机框架膜郭平春,宋蒙蒙(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景德镇333403)摘要:以多孔C u O片为支撑体,采用原位生长法和反应晶种法制备C u-E B T C金属有机框架膜,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PX 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原位生长法不能制得连续致密的C u-E BTC膜,而采用反应晶种法可以成功制得连续致密的C u-E B T C膜,这是由于在反应中晶种层可以提供大量的晶核。
制备得到的C u-E BTC金属有机框架膜膜厚约为18 p m。
关键词:Cu-E B T C;金属有机框架膜;原位生长法;反应晶种法中图分类号:TB34 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1-1625(2018)05-1568-04 Cu-EBT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ilm Fabricated via Reactive SeedingGUO Ping-chun,SONG Meng-meng(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Jingdezhen 333403 ,China)Abstract:The Cu-EBTC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film were fabricated on CuO prous support via in-situ growth and reactive seeding. The phas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XRD and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inuous and compact Cu-EBTC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film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reactive seeding method, but not in-situ growth, which is due to a large number of crystal nuclei can be provided by the seeding layer in the reaction. The thickness of the Cu-EBTC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film is estimated to becirca 18 jjim.Key words:Cu-EBTC ;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 in-situ growth ; reactive seeding1引言近年来,作为一类新型微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 o f)研究已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 一。
由有机配体(多为含羧酸或氮类)和金属或金属簇节点构筑而成的M0F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 多样的结构以及尺寸大小和表面性质可调控的孔道[1_2]。
正因如此,M0F材料在气体存储[3]、选择性分 离[4]、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离子探针和传感[5]、有机反应催化[6]以及药物输运[7]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由于M0F为晶体粉末材料,很难直接应用,将其制备成膜材料是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M0F膜材料是目前M0F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据文献报道,P bO型结构的C u-EB TC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晶体具有两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纳米级孔 道,Langmuir和B E T比表面积分别高达2488 m2• g-1和1852 m2• g-1,在H2、C02、CH4*C2H2等气体存储 方面具有潜在应用[8],故制备Cu-EBTC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对该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MOF 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生长法[9_11]、二次生长法[12_14]、逐步层层生长[15_16]、电化学沉积等[17_18]。
选择可直接提供铜源的多孔C u O片作为支撑体,尝试采用原位生长法和二次生长法中的反应晶种法制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GJJ150891);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1BAB213003)作者简介:郭平春(1988-),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纳米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究.第5期郭平春等:反应晶种法制备Cu-EBTC金属有机框架膜1569备Cu-EBTC金属有机框架(MOF 1)膜。
2实验2.1实验原料三水硝酸铜,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枫,乙醇,丙酮,CuO粉末均为分析纯,购置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使用前未进行纯化处理。
1,1'-苯乙炔-3, 3',5, 5'-四羧酸配体(H4EBTC)参照文献中报道的合成方法制得[19]。
2.2 CuO支撑体的制备将粒径约为3 p m的C uO粉体压制成直径约为16 mm、厚度约为2 mm的生坯圆片。
将生坯圆片放入高温炉,以2 t/m i r i的速率升至930 t,保温2 h,以2 t/m i r i的速率降至室温,制得多孔C u O片。
经1200目金相砂纸拋光后放入去离子水中,超声30 m in,分别用丙酮和乙醇清洗一遍,除去粘附在支撑体表面可能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在1〇〇T温度下干燥后得到CuO支撑体。
2.3原位生长法制备1/C u O薄膜将114[8冗(30 mg,0.085 mmol)、Cu(N03)2• 3H20(90mg,0.37 mmol)、DMF(2.5 mL)、DMS0 (2. 5 mL)以及2滴1mol •IT1的硝酸溶液加入高压反应釜中,超声溶解30 min后,将预处理后的CuO支撑体放置高压反应釜底部。
在65 T恒温烘箱中,反应持续24 h后,取出CuO支撑体,用DM F/DMSO(体积比为1 : 1)混合溶液清洗支撑体反应表面后,将其放置于真空烘箱中,在50 1温度下干燥,得到1/CuO膜样品。
2.4反应晶种法制备1/C u O薄膜(1) 晶种层制备:将 H4EBTC(17. 7 mg,0. 028 mmol)、DMF(l. 5 mL)、DMSO(l. 5 mL)以及 1 滴 1 m ol •IT1的硝酸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超声溶解30 min后将处理过的CuO支撑体放置到底部,在65 T恒温烘箱中反应24 h后,取出CuO支撑体,用DM F/DMSO(体积比为1 : 1)的混合溶液清洗CuO支撑体表面。
在50 T真空烘箱中。
让清洗后的CuO支撑体烘干过夜,密封洁净保存,以待备用。
(2)将114[8丁(:(30 m g,0.085m m ol)、C u(N03)2• 3H20(90m g,0.37m m ol)、D M F(2.5 m L)、DMSO(2.5 m L)以及2滴1mol •I T1的硝酸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超声溶解30 m in后,然后将表面具有晶种的C uO支撑体放置高压反应釜底部,在65 1温度下,反应持续24 h。
反应结束后,用DMF/DMSO(体积比为1:1)混合溶液清洗支撑体反应面,真空烘箱中50 1下过夜干燥,即得到1/C u O膜样品。
2.5测试与表征在Bmker D8-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上,使用波长0•15418 nm Cu Ka射线,收集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
衍射角测量范围为5°< 0 <50°,扫描步长为0.02°。
通过日立S4800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微观形貌并拍摄电子扫描显微照片。
3结果与讨论3.1原位生长法制备由于原位生长法制备MOF膜操作简便,通常也能得到致密连续膜,故先尝试用该方法制备MOF 1膜,其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直接将CuO支撑体放置于反应液中,有机羧酸配体H4EBTC和三水硝酸铜在支撑 体表面反应、成核结晶,在此过程中,晶体生长与成膜 同时进行。
图2a和2b分别为拋光后的CuO支撑体和采用 原位生长法反应后的CuO支撑体表面扫描电镜图。
C u Oh4e b t c )DMF+DMSOSolvotherm a JIn-situ growthm m Cu(NO,);;*3H:0+H4EBTC-^Cu-EBTC(i l;图1原位生长法示意图Fig.1In-situ growth schematic diagram1570 专题论文硅酸盐通报第37卷通过观察发现,在C uO 支撑体表面上没有形成致密连续的MOF 1薄膜,只生成一些零星分散的MOF 1晶体 颗粒,其粒径大小约为20 p m 。
可能是因为CuO 支撑体表面结合位点太少,无法提供合适的晶体生长环境, M 0F 被抑制成核,不能形成致密的MOF 1薄膜。
图2 (a )拋光后的C u O 支撑体;(b )原位生长法制备的1/C u O 薄膜的表面电镜图Fig . 2 Surface SEM images of (a)polished CuO support ; (b)surface of 1/GuO film prepared by in-situ growth3.2反应晶种法制备由于原位生长法不能制得连续致密的MOF 1膜,故尝试采用二次生长法中的反应晶种法,其制备过程 如图3所示。
C uO 支撑体先与H4E B T C 有机羧酸配体溶剂热反应得到MOF 1晶种层,然后再进行一次溶剂 热反应制备MOF 1膜。
图4a 为晶种层表面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C uO 支撑体与有机羧酸配体H4E B T C 通过溶剂热反应 丨…制备得到了 MOF 1晶种,晶种颗粒均勻分散在支撑体 C 奶—, 丁:二::::二:::::—…表面。
将表面含有晶种的支撑体放入到反应釜中进行H ^(丨歷+D M s 〇see_w tiy L 巧二次生长,制备 MOF 1 膜◦图 4(b )是 CuO 支撑体、化 s—t h _u S eed g_,C u (N 〇3V 3H :0\H4EBTC|DMF+DMSO SolvothermaHl C '^I Un ith ti Secondar> izvow ih 图3二次生长法示意图Fig . 3 Secondary growth schematic diagram合物1以及反应晶种法制备的1/C u O 膜的P X R D 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膜的P X R D 衍射峰除了 C u O 支撑体的特征峰,其余的衍射峰与MOF 1晶体模拟P X R D 衍射图谱一致,且无其它杂质相存在,说明制备 得到的MOF 1膜为高度纯相。